最近,抖音、快手等小視頻軟體十分流行,相信大家對火爆抖音的廣坤叔及張東升不會陌生,他們的髮型一直為大家所模仿。
精髓就在於頭頂那部分掉光的頭髮,在古代日本,有一款類似這個的髮型,並且還曾經火極一時,這就是日本的武士「月代頭」。
古代日本人這個奇特的髮型,就是把額頭到頭頂的頭髮剃掉,將頭頂和後面的頭髮紮起髮髻。
有人一定會疑惑,古代日本人這麼「醜」的髮型因何而來?這大概跟日本的歷史有一定的關係。
日本平安時代晚期、鎌倉時代初期,在史料《玉葉》這部書籍裡有關於「月代頭」的記載,但是在當時並沒有很多人會留這個髮型。
直到平安時代之後,開始了幕府武家政權時代,國家開始動蕩,戰爭也增多,武士也不斷增多,好多都是農夫,被臨時訓練成為士兵,此時「月代頭」也開始增多。
後期因為武士們認為月代頭象徵著榮耀,所以一部分人就保留了月代頭的髮型。
據推測,古代日本盛行長發,那麼把額頭到頭頂的頭髮剃掉,避免了戰爭中頭髮散落遮擋視線而影響戰鬥力,所以日本流行這個髮型也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江戶時代,武士們覺得月代頭是身份的象徵,但學者伊勢貞丈也提出過自己的觀點,認為月代頭將頭髮剃掉一部分,可以減少出汗過多的狀況,從而舒適佩戴帽子和頭盔。這個也是一直被人們所接受並且流傳的觀點。
據說最初武士的頭髮是用鑷子拔掉的,但是後來發現這種做法對頭皮傷害很大,才改成剃頭的方法。
後期仍然有很多日本人紛紛效仿月代頭,並將次髮型進行了調整,根據不同的人和職業,月代頭也有了十幾種不同的樣式。
到了明治時代,日本頒布《散發脫刀令》,武士們紛紛散開發髻,卸下佩刀,月代頭也隨著武士階層的消亡而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有人覺得,古代日本流行的月代頭,可能是因為當時的一位武士有脫髮的毛病,但是這位武士又非常勇猛,所以被人們效仿。
也有人認為,月代頭只是被當時的武士吹捧起來的一款髮型,覺得剃了頭會變得勇猛。
但是更多人認為是當時戰爭時代,士兵們為了保持清潔而特意剃掉多餘的頭髮。
那麼有疑惑表示,為了保持清潔,為什麼不直接剃光所有的頭髮呢?當然在日本,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也認為剃光頭髮有贖罪的寓意,只有僧侶和一些特殊職業才會剃光頭。
所以當時的武士才會選擇只是剃掉額頭到頭頂的部分頭髮,而兩鬢和後面留短一些的頭髮,紮成髮髻,也就是當時的月代頭。
作為讀者的你,是否喜歡古代日本的這個髮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