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近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形勢嚴峻。國家衛健委公布的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基於這一現狀,1月9日,依託第十二屆健康中國論壇的平臺,依視路集團與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聯合主辦「聚力防控視見未來:近視防控進校園」平行論壇。
圖為依視路集團全球執行長魏郎德
依視路集團全球執行長魏郎德表示:「在依視路,我們認為良好視力是每一個人的基本權利,而對於孩子們而言,清晰的視界可能意味著更好的起點與光明的未來,這與我們聯合主辦這一論壇的初衷不謀而合——集各方力量,給中國的孩子們一個光明的未來。」
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刻不容緩
據統計,目前我國近視患者達6億,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均已超過七成並逐年上升,小學生的近視率也接近40%。
「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是一項戰略工程、系統工程、民心工程,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家庭、學生的共同努力。」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一級巡視員郝風林在致辭中指出,為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教育部作為牽頭部門,紮實推進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多措並舉,取得多項重要階段性進展。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巡視員崔鋼表示,保護好孩子們的眼睛是國家健康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衛健委始終積極推動近視防控工作,通過提高政治站位健全組織機制、展開持續動態監測掌握學生健康狀況、加強健康教育、制定學校衛生相關標準、建立「五位一體」綜合防控模式等手段,落實推動近視防控工作。
「我參加過很多屆健康中國論壇,首次有了視覺健康分論壇,青少年視覺健康關乎國家未來,全社會都要重視。」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表示。「導致近視的因素眾多,但中國青少年近視如此嚴重,與早教及小學、中學的學習壓力,缺乏戶外活動有著緊密的關係。而緩解兒童青少年近視現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落實綜合防控方案。」李玲表示,國家出臺綜合防控指導意見,具體怎麼落實需要地方探索,目前已經有很多地方探索經驗,國家應該提煉地方探索示範模式,在全國推廣,將我國制度優勢轉化為近視防控的績效。
近視防控的「溫州樣板」和「平頂山經驗」
近視防控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大數據將發揮重要作用。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院長、教育部近視防控與診治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瞿佳介紹,為推進兒童青少年近視精準化預警,2019年溫州實施三次中小學生近視普查,普查率、覆蓋率均超過99.5%,讓溫州中小學生的視力和屈光參數能夠客觀、經濟、可追溯且得到有效管理。在普查數據的支持下,溫州打出防治結合、以防為主的組合拳,建立近視防控「溫州樣板模式」。
現在有了數據,接下來是雙輪驅動,做好近視防護防控,使機制落實。此外,還需大膽探索線上線下多種形式的科普宣傳模式,這樣才能有利於鞏固工作。近日,依視路集團中國攜手教育部近視防控與診治工程研究中心教育培訓部共同啟動眼健康大眾科普教育和服務平臺「知視局」。「目的就是為大眾提供可讀性強的科普內容,以及實用的眼健康管理建議和工具。」瞿佳指出。
在基層近視防控工作中,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及時開展全縣全面篩查工作,對5.5萬名中小學生進行了視力篩查,2019年排查達到全覆蓋。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委副書記、代理縣長王代強介紹,2019年,寶豐縣抓好三個關鍵環節,依靠200萬公益捐贈,成立專門的組織推進近視防控,進行認真排查,有效推動防治。
建立綜合防控體系 各界齊抓共管
圖為依視路集團大中華區執行長杜馬諾
作為全球領先的眼視光企業,依視路一直以來都積極參與近視防控工作,並在防控、篩查、矯正等關鍵環節發揮作用。依視路集團大中華區執行長、全球儀器部執行長杜馬諾在作主題演講時分享到:「依視路願意在其中擔任呼籲者與支持者,從產品、解決方案到篩查設備與防控模型,為中國的青少年們打造有針對性的、全面的防控方案。同時,依視路也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為民眾創造更多可觸達的服務網點並通過公益活動幫助貧困人群改善視力。通過一系列消除不良視力的積極行動,依視路希望通過改善視力,提升國人生活水平,從而支持『健康扶貧』和『健康中國』政策的落地。」
論壇結尾的圓桌討論環節對近視防控的行動和規划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在專家看來,青少年近視眼防控須建立綜合防控體系,通過政府支持、家長關注、學校重視、專業醫院幹預,齊抓共管,才能實現防控目標。上海依視路視力健康基金會發起理事何毅表示,要矯正近視,驗光配鏡是最便捷有效的方法。然而,目前我國需要約23萬具有過硬資質的驗配人員,而符合資質的驗配人才短缺,視光人才缺口巨大,我們應該許予以關注。
圖為圓桌論壇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