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測對比MX250獨顯 AMD Radeon RX Vega 10究竟有多強

2021-01-08 IT168

  AMD處理器這兩年可謂是風生水起,尤其是12nm、7nm工藝的上線,不僅在桌面端發力,在移動端也同樣令人叫好。尤其是移動端採用APU融合設計,銳龍處理器內置搭載了Radeon RX Vega顯卡,在內容創作和遊戲方面不僅全面超越Intel集顯,在很多方面甚至可以與英偉達MX250等獨立顯卡抗衡,從而為消費者提供了性能硬核、更具性價比的選擇。

榮耀MagicBook Pro搭載AMD 銳龍7 3750H處理器

  本文我們就以兩款當前熱門輕薄本進行對比,一款是榮耀MagicBook Pro 16.1英寸,一款是聯想小新Pro 13.3英寸。這兩款筆記本除了屏幕尺寸的不同,在核心配置上,榮耀MagicBook Pro搭載的是AMD 銳龍 7 3750H平臺,而聯想小新Pro則是十代Core i7-10710U,都是最新的處理器平臺。但是聯想小新Pro搭載了MX250獨顯,兩款均配備16GB DDR4/512GB固態硬碟,先不說這兩款筆記本性能怎樣,在價格上就差別了將近1600元,我們不禁要問,聯想小新Pro憑啥賣這麼貴?

聯想小新Pro搭載十代酷睿+MX250獨顯

  1、CPU

  還是先從處理器說起,AMD銳龍7 3750H和十代Intel Core i7-10710U,從規格上看,兩者也並不十分對等,銳龍7 3750H採用了12nm工藝,4核8線程,頻率為2.3GHz~4.0GHz,TDP為35W;而Core i7-10710U依然是14nm工藝,6核12線程,頻率為1.1GHz~4.7GHz,TDP15W。這兩款處理器同樣都是搭載在旗艦級的輕薄本裡,應對日常的辦公無壓力。

  使用CINEBENCH R15和CINEBENCH R20進行檢測,可以看到,R15測試中,銳龍7 3750H的多核成績領先了約15%,R20的多核成績領先了約7.2%。

  Fritz Chess Benchmark多線程測試中,銳龍7 3750H領先了約13%。在應對日常辦公,比如同時多開網頁瀏覽,多個文檔、多個程序等任務時,顯然銳龍7 3750H更具優勢,帶來十分流暢的辦公體驗。

  2、顯卡

  銳龍7 3750H內建Radeon RX Vega 10 Graphics核顯,在性能上對比Intel UHD Graphics具有絕對優勢,但是對比MX250獨顯又會怎樣呢?

  眾所周知,MX250相比它的上一代MX150僅僅是頻率上略有提升。Vega 10 Graphics與銳龍7 3750H搭配,其性能取決於配置的TDP(啟動時為9-25 W)、頻率、散熱和內存配置,儘管共享內存,但是GPU卻受益於快速雙通道的DDR4-2400 RAM,從而達到性能提升。

  針對GPU我們通過3DMark 11 Performance來實際對比一下。在銳龍7 3750H+Vega 10的組合中,P分領先優勢明顯,達到了11%,其實這也在意料之中。

  你以為Vega 10隻是在跑分上具有強勢?肯定不止!這裡就再簡單說一下Vega 10顯卡的兩個獨有特性,熟悉的人早已熟悉。一個就是超虛擬解析度設置,即便筆記本屏幕解析度僅為1080P,但是因為有Vega 10顯卡,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RADEON開啟超虛擬解析度,瞬間將屏幕解析度調整到4K,比如在瀏覽網頁、查看文檔或Excel表格時,相比1080P要看到更多內容。

  此外,擁有Vega 10顯卡的筆記本還支持硬體解碼,通過硬體加速,能夠流暢播放高清H.264格式的影片,這也是英特爾平臺核顯,以及入門級獨立顯卡所不具備的。

  測試的最後,我們再用PCMark 10來檢測對比一下其綜合能力,銳龍7 3750H依然領先了將近10%。很顯然,這兩款筆記本由於平臺的差別,在日常辦公應用方面的表現也各有所長,但是綜合來看,銳龍7 3750H平臺更勝一籌,所以AMD很YES。

  通過上面的跑分已經可以看到,銳龍7 3750H以及內建的Vega 10顯卡,在多任務和綜合性能上的優勢非常明顯。此外,除了在辦公應用上的流暢,很多人在購買帶有獨顯筆記本的時候,還會多多少少考慮遊戲性能,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以這款榮耀MagicBook Pro筆記本來運行幾款遊戲,可以負責任的說,都能流暢運行。

  1.《CS:GO》全屏模式,1080P解析度,其它默認高或很高。CPU功耗15W,佔用43%,溫度87°;顯卡佔用99%,溫度86°,頻率1200MHz,FPS 70。

  2.《守望先鋒》無邊窗口化,1080P解析度,60Hz,垂直同步關閉,圖像質量中。CPU功耗15W,佔用41%,溫度83°;顯卡佔用99%,溫度83°,頻率1200MHz。FPS 70。

  3.《英雄聯盟》1080P解析度,品質優先,人物、環境、特效、陰影中等。圖像質量中。CPU功耗9W,佔用26%,溫度79°;顯卡佔用61%,溫度83°,頻率711MHz。FPS 84。

  3、散熱

  榮耀MagicBook Pro銳龍版採用了全新升級的鯊魚鰭雙風扇2.0版本,這也是該筆記本的一個重要特性。該風扇扇葉採用仿鯊魚鰭設計,底部四面吸風,可有效提升風扇轉速,風量較普通風扇提升20%,從而帶給銳龍7的強悍的性能釋放,而且還帶來更低的噪音。

  在約20分鐘的烤機模式下,CPU溫度99°,功耗15W,實際上根據在遊戲運行中的功耗、佔用比對比來看,依然沒有達到最高35W的功耗,因為這裡面還包括集成顯卡佔用的資源,所以CPU實際上也是在15-35W之間正常波動的。也就是說最終的功耗與應用需求是相關的。

  4、其它特性:

  榮耀MagicBook Pro和聯想小新Pro都是目前比較受歡迎的兩款輕薄本,最大的差別就是屏幕尺寸以及CPU平臺,除此之外,榮耀MagicBook Pro銳龍版還擁有榮耀Magic-Link 2.0連接,實現了手機與PC之間的碰一碰快速連接方式,以及在PC上操作手機的多屏協同模式,可以說已經成為引領PC創新的趨勢;此外,這款筆記本還採用了電源/指紋識別二合一方式,以及彈出式隱藏攝像頭也是特立獨行,極具創新。

  評測總結:

  看完了兩款筆記本在核心硬體、功能特性等方面的對比,相信大家心中已經瞭然,搭載了銳龍7 3750H處理器的榮耀MagicBook Pro銳龍版筆記本在性能上的表現令人驚喜,尤其是Radeon RX Vega 10 Graphics顯卡,在很多方面相比MX250獨顯都不落下風,甚至有些優勢,關鍵是給我們多了一個差異化產品的選擇,而且價格更加親民,這樣高性能的輕薄本怎能不愛?

相關焦點

  • 搶不到的3080就讓給黃牛吧,AMD凌晨發布RX6000系列顯卡,最高售價7999
    AMD 尚未將其與 RTX 3070 進行基準測試對比,不過從 RTX 3070 399 美元、RTX 3070 Ti 499 美元的售價來看,如果三者的性能不分伯仲,那麼 Radeon RX 6800 的競爭優勢可就不太明顯了。
  • 英特爾與AMD核顯遊戲實測:Vega 7 領先 Iris Plus
    IT之家4月6日消息 Youtube視頻博主TechEpiphany在新一期的視頻中對比了英特爾i7-1065G7的Iris Plus核顯、R7 3700U的Vega 10核顯以及R7 4800HS的Vega 7核顯在不同遊戲中的表現。
  • AMD遊戲平臺的逆襲,Radeon RX6000系列顯示卡性能實測,AMD YES
    ▲影音輸出部分則有1組HDMI、2組DisplayPort,以及1組用於VR頭戴式顯示器的USBType-C端子。▲RadeonRX6800XT同樣採用3風扇,但厚度為2.5Slot。NVIDIA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Funder Edition、NVIDIA GeForce RTX 3080 Funder Edition儲存設備:Seagate FireCuda 520 SSD 1TB電源:Seasonic Prime Platiunm 1300W軟體環境:Windows 10
  • AMD遊戲平臺的逆襲,Radeon RX6000系列顯示卡性能實測
    GeForce RTX 3070 Funder Edition、NVIDIA GeForce RTX 3080 Funder Edition 儲存設備:Seagate FireCuda 520 SSD 1TB 電源:Seasonic Prime Platiunm 1300W 軟體環境:Windows 10
  • 充分使用AMDRadeon Software的內置功能
    作者:Warren Eng 6個多月前,AMD為玩家推出了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2020 Edition,這個經過全面重新設計和重新構想的驅動應用程式,功能比以往舊版更為豐富且易於使用。
  • 如何充分使用Radeon Software的內置功能?
    2020年08月19日 14:11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6個多月前,AMD為玩家推出了  點擊下載最新驅動程序 http://www.amd.com/support  點擊查看更多關於Radeon Software信息 http://www.amd.com/radeonsoftware
  • 普通的IPS顯示器與Nano-IPS顯示器對比實測,究竟哪家強?
    我們今天就找來了兩臺顯示器,給大家做個對比實測。兩臺對比測試的樣品我們都選擇了AOC家的顯示器。左邊的是普通AH-IPS代表:AOC AG273FZE,右邊的是Nano IPS的代表:AOC AG273QXP。
  • MX350獨顯性能怎麼樣?來看看這份測試報告
    來源:中關村在線隨著聯想小新Air 14 2020上市,NVIDIA GeForce MX350獨顯也隨之浮出水面,作為首款搭載MX350獨顯的新品,小新Air 14 2020因其出色的綜合素質而倍受用戶關注。
  • 進軍頂級顯卡市場,AMD Radeon RX 6900XT首發評測
    今晚10點,這款顯卡的評測內容終於解禁,我們也已經完成了這款顯卡的詳細評測工作,下面就請跟隨本文來看看RX 6900XT的性能究竟有多強,它是否能給NVIDIA帶來足夠的壓力。更為重要的是RX 6900XT的CU單元比RX 6800XT多8個,所以前者的光線追蹤計算單元也多8個,同時流處理器數量多512個。而在GPU頻率、顯存類型和容量、顯存帶寬和TDP這幾個方面,RX 6900XT和RX 6800XT則基本保持一致。因此,從規格參數來看,RX 6900XT的紙面性能應該要比RX 6800XT稍強一些,但具體強多少呢,相信測試成績能告訴我們答案。
  • 極致節能方案 AMD Radeon Chill遊戲實測
    那麼它究竟是怎樣做到的?應用效果如何?接下來筆者我會通過實際的遊戲測試來帶大家看看這項神奇功能的真面目。測試用顯卡:迪蘭 RX 560 4G X-Serial 戰神4遊戲性能實測遊戲性能實測那麼開啟Radeon Chill之後會有怎樣的變化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 AMD RX 6800/6800 XT首測 大器晚成終必遠至_AMD Radeon RX 6800...
    當然性價比固然重要,但有了性能的保障之後,再談性價比才更有底氣。RX 6800與RTX 3070幾乎不在同一級別,最有可能遭遇的是RX 6800 XT與RTX 3080,他們的性能表現究竟如何,我們也會在下面的文章中詳細測試。
  • Radeon RX500參上!AMD主流移動顯卡值不值得選?
    那麼,它們究竟有多強?源於存在感的詛咒在筆記本專用的獨立顯卡領域而言,NVIDIA Mobile GeForce是當之無愧的王者。與其相比,AMD旗下的Mobile Radeon就顯得極為小眾了,多年來一直被NVIDIA壓著打。
  • Radeon RX 6900 XT首發評測:AMD重返高端!
    核心頻率最高可以拉到3000MHz,基本上1.175V的電壓連顯示桌面都非常困難,實測比較容易到達的頻率是2800MHz。顯存頻率的上限依舊是2150MHz(等效17400MHz)。1、降壓拉功耗牆超頻測試每一顆RX 6900 XT都是特挑過的晶片,體質遠好於RX 6800/6800 XT。
  • AMD發布入門級顯卡RX 5300:遊戲性能全面超越GTX 1650 OC
    英偉達在前段時間在官網上悄悄地發布了一款入門級筆記本獨顯MX450,採用了帕斯卡架構的GP107核心。外界有消息人士表示這款新顯卡相比上一代MX350,有了33.5%的提升。並且與GTX 1650的性能非常接近。而近期AMD也悄悄地推出了一款新的入門級獨顯,Radeon RX 5300顯卡。
  • 會員究竟有多爽?四大主流視頻網站對比
    3影視資源:不分勝負 優酷首播小有優勢影視資源:不分勝負 優酷首播小有優勢    對於視頻網站來說,影視版權內容肯定是最核心,最重要的,為了吸引用戶,許多網站不惜斥重金搶佔影視版權,讓其成為自家獨播內容,「搶」成了形容今年視頻網站的重要動詞,先搶佔電影獨播權,再搶各種綜藝節目的獨播權
  • Radeon RX 5500 XT天梯榜首測AMD反殺GTX 1650 SUPER的新秀
    於是,10月份的時候AMD發布了Radeon RX 5500系列顯卡,包含有RX 5500和它的移動版RX 5500M,其中桌面端的RX 5500官方在宣傳中以GTX 1650為對手,AMD宣稱RX 5500比起GTX 1650在3A大作上領先49%,在電競遊戲上則領先37%。
  • RX590和RX580顯卡差距有多大?RX590和RX580簡單評測對比
    不久前,AMD推出了RX580顯卡的升級版RX590,作為一款升級版顯卡,RX580在升級後究竟提升了多少性能呢?RX590顯卡是否遠遠強於RX580?今天就給大家簡單評測一下。首先來對比下兩款顯卡的基礎參數。
  • AMD RX 6800(XT)首測:比上代強80%,性能比肩RTX 3080
    同為7nm,兩代產品能效比還能提高這麼多,真的是非常罕見。  性能實測總結:對比上代性能將近翻倍  為各位趕時間的讀者著想,這裡先把性能總結放出來。  首先我們綜合了光柵化渲染方面各款顯卡的性能,RX 6800 XT對比上代A卡最強的RX 5700 XT,性能強了足足80%!
  • RX 6900 XT首測:AMD與NVIDIA的巔峰之戰
    RX 6900 XT GPU-Z  對比參數,可以發現RX 6900 XT對比RX 6800 XT只有流處理器與其它單元的數量提升,核心代號名字的「XT」與「XTX」也似乎印證了這一點:流處理器:4608→5120;紋理單元:288→320;CU計算單元:72→80;  而因為1個CU計算單元包含一個RA光線追蹤加速器,所以RX 6900 XT的光追單元也是80個,同樣比RX 6800 XT多8個。
  • 頂級旗艦間的正面較量 AMD Radeon RX 6900 XT首發評測
    規格方面,RX 6900 XT比RX 6800 XT多出了8組計算單元,最高加速頻率依舊為2250MHz、功耗依舊為300W,顯存配備也和RX 6800 XT保持一致為16GB,Infinity Cache也保持了128MB的規格。總體來看,RX 6900 XT整體的能效比相對RX 6800 XT將進一步提升。另外,RX 6900 XT挑選了體質最好的晶片,所以在超頻方面也將會有更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