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安部通知自2020年6月1日起,將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一帶」是指安全帶,「一盔」是指安全頭盔。頭盔市場由此迎來了「春天」,其市場行情持續上漲,線上、線下銷售異常火爆。「二月口罩,三月護目鏡,四月熔噴布,五月頭盔……」今年好似陷入了炒貨狂潮一般,一些投機者都想趁機來大賺一筆。於是經過一層層的分銷轉手,我們就成了菜地裡的韭菜,一輪輪的任人收割。
但市場的火熱也讓個別不法分子從中窺得「商機」——以預付購物款、繳納定金為由實施詐騙,甚至偷梁換柱,以工地安全帽替換頭盔騙取錢財。近日,貴州貴陽的喬先生認為「一盔一帶」使頭盔有很大市場,所以向之前認識的梁某訂購了一萬餘個騎行頭盔,共支付了30餘萬元。不料喬先生的客戶卻收到了1800個安全帽,梁某也無法聯繫,目前喬先生已報警。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背景下,許多企業或者機構為了達到自己的利益,從而對企業進行誇大宣傳或者是不實的廣告宣傳,這不但給消費者帶來巨大傷害,也敗壞整個社會風氣,對個人還是對社會都是非常不利的,為了遏制這一社會現象,國家已出臺了各種處罰規定。下面就來看看虛假宣傳如何處罰?消費者權益保護規定有什麼?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消費者的權利有哪些?買到假貨怎麼索賠?
虛假銷售怎樣處罰?
有下列事實的,應當分別計算,合併確定罰款的基本標準:
(1)虛假宣傳的內容有2項的,罰款增加5000元,以後每增加一項,增加罰款5000元;
(2)因虛假宣傳行為而發生的經營額達到5萬元的,增加罰款1萬元;超過5萬元的,每增加5000元,增加罰款1000元;
(3)虛假宣傳行為延續的時間達到三個月的,增加罰款1萬元;超過三個月的,每增加1個月,增加罰款3000元;
(4)利用廣告進行虛假宣傳的,廣告費用達到5000元的,增加罰款5000元;超過5000元的,每增加1000元,增加罰款2000元。
消費者權益保護規定有什麼?
消費者權益保護分為立法保護、行政保護、司法保護、社會保護幾個方面。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有權檢舉和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行政機關有依法接受並處理消費者申訴舉報的義務和責任。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消費者的權利有哪些?
安全保障權、知悉真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求教獲知權、依法結社權、維護尊嚴權、監督批評權。
買到假貨怎麼索賠?
先到工商、消協投訴,一般工商、消協會在中間調解,若調解後雙方不能達成賠償協議。則只好通過法院起訴了。當然也可以不通過工商、消協,直接到法院起訴,搞商家消費欺詐,雙倍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