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新身高8848.86米,那年齡呢?4.7億歲

2021-01-07 半島晨報

8848.86米!12月8日,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公布,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

那你知道珠峰的年齡嗎?珠峰又是如何隆起的?在漫長的歲月中,神秘的珠峰演繹過哪些故事?12月9日,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相關領域的科研專家。

△科學家原創科考繪畫作品

珠峰年齡

峰頂巖石標本顯示:4.7億歲

珠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它所在的青藏高原的隆升經歷了不同階段,而每次隆升都使高原地貌得以演進。

「地質學家通過珠峰峰頂巖石標本,推測出珠峰峰頂年齡為距今4.7億年,時代為奧陶紀。」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吳飛翔說,4.7億年前,珠峰峰頂所在的區域還在南半球,淹沒於古特提斯洋水面之下,一直到兩億多年前,珠峰今天的所在地依然是一片汪洋。

△吳飛翔(右)

1億多年前,珠峰所在的拉薩地塊和北面的羌塘地塊拼接在一起,組成了青藏高原的核心區。

距今6000萬~5000萬年前,印度板塊和歐亞大陸碰撞,這是地球近5億年來最重要的造山活動,青藏地區的構造變形加速。同時,這個地區經歷了巨大的環境變化,由海洋到陸地,由山脈溝谷縱橫的複雜地形最終生長為遼闊高峻的世界屋脊。

「相對於岡仁波齊峰所在的岡底斯山系,珠峰所在的喜馬拉雅山系的生長是比較新近的事。在1500多萬年前,喜馬拉雅山脈的整體達到了現在的規模和高度。」吳飛翔說。

生命演化

許多神奇動物在這裡被發現

從海洋到陸地,從熱帶平原到冰緣高地……伴隨珠峰地區的環境變化,這裡成了巨大的「生命演化實驗室」。

「生物對氣候環境的變化極其敏感,珠峰所在高原地區的地質過程對氣候環境所造成的巨大影響,必定會反映在這裡生物的演化歷史上。」吳飛翔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半個世紀以來,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三代科考人對青藏高原進行了深入考察,大量存封於巖層的億萬年前的動物化石重見天光,勾畫出了珠峰壯麗恢宏的生命演化史。

△ " 世界屋脊 " 上的魚龍——喜馬拉雅魚龍

2億年前,特提斯洋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波光,菊石和腕足動物自由生長。此時,一頭身長15米的「巨無霸」躍出水面,又迅速潛入海底。這頭名為喜馬拉雅魚龍的動物是當時的海上霸主,它的同類直到白堊紀晚期才滅絕,那時候,珠峰所在的地區已經在亞洲的南緣,等待即將到岸的印度次大陸了。

吳飛翔介紹,1966年,該所老一輩科學家邱佔祥院士作為珠峰地區科考隊員,在珠峰發現了喜馬拉雅魚龍的化石。這是當時珠峰地區科考的標誌性成果。和喜馬拉雅魚龍一起被發現的,還有菊石類、雙殼類、海百合等海洋生物化石。

1975年,科學家在海拔4880米的珠峰地區又發現了兩件珍貴的旋齒鯊化石。「旋齒鯊現在已經滅絕了。它的牙齒十分奇怪,牙齒內捲成螺旋形齒列,如同銑刀一樣。」吳飛翔說。

△西藏發現的旋齒鯊

△珠峰中華旋齒鯊

伴隨時間的推移,兩億年過去,一種神奇的魚來到這裡。雨後,它們從水裡爬上來,鰓蓋大開,左右扭擺,神氣活現地「行走」,這種魚叫作「攀鱸」。「它們鰓腔裡有一個結構複雜的大迷鰓,功能就像陸地動物的肺。這個器官擠佔了鰓腔的大部分空間,而用於水中呼吸的鰓已經小到不能滿足魚的生理需求。所以,攀鱸必須不時地露出水面呼吸空氣,否則就會窒息昏厥,和人溺水一樣。」吳飛翔說,在珠峰地區,科學家找到了迄今所知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攀鱸化石,為重建青藏高原的隆升歷史增添了強有力的證據。

△青藏高原上的熱帶魚化石——西藏始攀鱸

△晚漸新世西藏始攀鱸的生態環境復原

除此之外,科學家陸續發現了更豐富多樣的化石,特別是冰期哺乳動物的祖先,如走出西藏的西藏披毛犀;最早的北極狐——邱氏狐;雪豹之祖——布氏豹;還有藏北始新世的「萌物」——西藏兔耳果……

氣候影響

有了珠峰,才有了江南的溼潤

你知道嗎,雖然南京和珠峰相距4000多公裡,但超體量的珠峰,直接影響了南京乃至江南、東亞和南亞的氣候。

△王先彥在青藏高原科考

12月9日,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自然地理學系主任、教授王先彥接受記者採訪時解釋,比如撒哈拉沙漠,主要是在亞熱帶,北緯30度左右,比較乾旱。那南京也是在北緯30度左右,為什麼不乾旱,反而比較溼潤?這就是喜馬拉雅山脈和珠峰的作用了。「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增強了亞洲季風,正是因為我們這個區域有季風,導致江南,甚至東亞、南亞整片區域變得溼潤。」

那麼,是否可以說,喜馬拉雅山脈、青藏高原和珠峰越高,江南一帶的天氣可能就越溼潤?王先彥表示,從理論上可以這麼說,但目前來看,珠峰增高並不多,加上各種其他因素,對氣候的影響還不好說。

地震影響

珠峰隆起和地震,誘因相同

珠峰的新身高,對於地震研究會不會有影響?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告訴記者,珠峰地區地質構造磅礴複雜,從地震學的角度而言,珠峰的新高度,對地震學的研究影響並不大,「珠峰的隆起是一個滄海桑田的緩慢運動,而地震則是突變運動。」

孫士鋐解釋,珠峰的身高來自多個方面的因素,地球板塊運動、巖石剝蝕、冰川變化、風化作用、積雪掩蓋……甚至降雨都會對珠峰的高度產生一定影響。「不過,珠峰的身高和地震,有一定的關聯度。它們的誘因是一回事,都是地殼運動引起的。」孫士鋐說。珠峰所在區域,最主要的是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相互碰撞。地震學家注意到,印度板塊每年都在向北衝撞歐亞板塊,每年以5釐米左右的俯衝量,擠壓歐亞板塊。

孫士鋐表示,珠峰新高度最大的意義在於,人類對自然的求知探索精神。

珠峰新高公布

相關教材將修改

12月8日,中尼兩國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12月9日,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蘇教版小學教材中,《科學》和《數學》教材裡關於珠峰高程表述均為8844.43米,這是2005年公布的數據。相關教材編輯表示,重印時將按照最新權威數據修改,各相關學科老師授課使用的數據已經更新。

正在使用的蘇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材中,第二單元第5課《地表的變遷》中提到了珠峰的海拔是8844.43米。而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中也出現了珠峰的海拔,用的數據和《科學》教材一樣,是8844.43米。

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相關編輯告訴記者,8日當天消息一出來,出版社內部已經進行了信息傳達,會及時修改。據了解,蘇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科學》明年使用新教材,新教材不一定有相關內容。此外,明年《數學》教材重印,會按照最新權威數據更改。

來源:現代快報

相關焦點

  • 身高8848.86米,珠峰還在長
    海報:珠峰最新高程為8848.86米 新華社記者 盧哲 劉茜 編制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記者王立彬、劉華)8848.86米!珠穆朗瑪峰最新身高8日公布,而且仍在不斷成長。8848.86米!珠穆朗瑪峰最新身高12月8日公布,而且仍在不斷成長。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作為世界最高峰和最年輕山峰之一,珠峰造山運動仍在持續。由於印度板塊「鑽」到歐亞板塊底下,喜馬拉雅山不斷隆升。「處於碰撞前沿的珠峰整體向長春或北京方向每年移動約3釐米;在垂直方向,珠峰地區每年隆升約4毫米。」
  • 身高8848.86米,珠峰還在長_圖片_中國西藏網
    珠峰晚霞(5月16日攝)。 8848.86米!珠穆朗瑪峰最新身高12月8日公布,而且仍在不斷成長。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這是4月22日拍攝的夕陽下的珠峰。8848.86米!珠穆朗瑪峰最新身高12月8日公布,而且仍在不斷成長。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 8848.86米!珠峰「新身高」的由來
    紅網時刻記者 黃河 整理報導1975年,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上峰頂,測出珠穆朗瑪峰的雪面高程為8848.13米。2005年,中國人再次登頂,測出珠穆朗瑪峰的巖面高程為8844.43米。2020年12月8日,中國與尼泊爾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8848.86米,世界第一高峰的雪面高程數字就此刷新。珠峰高程即珠峰海拔高。受地球板塊運動和地震等因素的影響,珠峰地區環境持續發生變化,中國在不同時期對珠峰地區進行科學考察並發布珠峰高程。
  • 8848.86米!珠峰「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8848.86米——2020年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地球之巔」高度最新出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曆時10月完成數據處理工作60年前,中國人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45年前,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至峰頂,測得高度8848.13米。2005年,中國再測珠峰,其巖面高度為8844.43米。
  • 8848.86米!珠峰長個兒了!你知道「新身高」怎麼量出來的嗎?
    8848.86米!12月8日,基於全球高程基準的珠穆朗瑪峰最新雪面高程一經發布,旋即引起網友熱議。為什麼要在今年重新測量珠峰高度?珠峰的「身高」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測量珠峰,又能帶給我們什麼?1975年,中國測量隊員首次將覘標帶上珠峰峰頂,測出了8848.13米的高度;2005年,中國測量人再次登頂,更新了珠峰的「淨身高」——8844.43米;2020年5月27日,時隔十五年,中國測量人又一次登上珠峰峰頂,成功獲得珠峰高程測量的最新數據。
  • 8848.86米珠峰新身高確定,到底是怎麼測出來的,和青島有關
    近日,珠峰新身高結果發布,在過去的一兩年裡,中尼兩國克服種種難題,最終確定珠峰新身高為8848.86米。此次測量珠穆朗瑪峰是我國進行的第六次測繪工作,而測量高度就是以青島作為水準原點。水準原點就好比是小孩測量身高時,在牆上畫的第一條橫線,最初的橫線就是小孩之後測量身高的起點。
  • 8848.86米!珠峰新高程公布 GNSS衛星測量、冰雪探測雷達測量、重力...
    8848.86米!測繪技術標定「地球之巔」新高度;這個是最新的測定珠峰高度8848.86米; 8848.86米——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高程。   早在2005年,中國公布的8844.43米就是經過嚴密解算,最終獲取的當時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而珠峰高程數據處理也是圍繞這四個高程的精確解算進行的。
  • 8848.86米!珠峰新高程公布 測量結果助力地球科研
    8848.86米!這是珠穆朗瑪峰的新「身高」。  12月8日,中尼兩國領導人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這也意味著,15年前測量的8844.43米珠峰「身高」成為歷史。
  • 8848.86米!世界第一高峰珠峰再創新高,身為工程人,還等什麼?
    近日,世界第一高峰珠峰傳來好消息,那就是它刷新了現在高度,從8848.43米上升到8848.86米,足足長高了43米,是不是不可思議呢?
  • 南方衛星導航:珠峰新身高8848.86背後的中國製造
    8848.86米是中國新高度也是世界新高度更是中國測繪人攀登的新高度12月8日,中尼兩國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8848.86,珠峰新高度誕生背後,是測量裝備的完全「國產化」,中國製造企業展現出大國應有的科技力量與實力擔當。
  • 8848.86米的珠峰新高是如何算出來的?
    來源:澎湃新聞備受關注的珠峰(珠穆朗瑪峰)新高數字,終於揭開了面紗。12月8日,我國與尼泊爾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8848.86米,世界第一高峰的雪面高程數字就此刷新。這一數字是如何得出的?2005年,我國公布的8844.43米就是經過嚴密解算,最終獲取的當時的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而珠峰高程數據處理也是圍繞這四個高程的精確解算進行的。「像給孩子量身高一樣,要給珠峰這個大個子量身高,首先要確定哪裡是量測的起始面。」郭春喜說,我們平時所說的高度,一般是指某物高出地面多少,而高程即正常高或正高(海拔高)是指某物基於平均海水面的高度。
  • 8848.86米,不是終點是起點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題:8848.86米,不是終點是起點   新華社記者王立彬   珠穆朗瑪峰是我們這顆行星的重要標誌之一
  • 8848:第一個站上海拔8848米的手機品牌 源自珠峰
    【手機中國新聞】日前,中國和尼泊爾共同宣布了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8848.86米。榮耀手機表示,自己見證了珠峰新高度,並在登頂時刻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珠峰5G連線。有趣的是,8848手機12月10日表示,自己才是第一個站上海拔8848米的手機品牌。
  • 8848.86米!珠峰新高度是這樣算出來的,真不容易!
    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你是世界的高度1975年,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上峰頂,測出你的冰面高為8848.13米2005年,我們再次登頂,識得你的「淨高」——巖面高為8844.43米今天,中尼雙方共同宣布你的「新身高」,8848.86米!永遠的珠穆朗瑪峰!
  • 解析|8848.86米的珠峰新高是如何算出來的?
    備受關注的珠峰(珠穆朗瑪峰)新高數字,終於揭開了面紗。12月8日,我國與尼泊爾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8848.86米,世界第一高峰的雪面高程數字就此刷新。這一數字是如何得出的?2005年,我國公布的8844.43米就是經過嚴密解算,最終獲取的當時的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而珠峰高程數據處理也是圍繞這四個高程的精確解算進行的。「像給孩子量身高一樣,要給珠峰這個大個子量身高,首先要確定哪裡是量測的起始面。」郭春喜說,我們平時所說的高度,一般是指某物高出地面多少,而高程即正常高或正高(海拔高)是指某物基於平均海水面的高度。
  • 8848.86米!珠峰新高度誕生離不開儀器儀表「黑科技」
    8848.86米!12月8日,基於全球高程基準的珠穆朗瑪峰,雪面高程一經發布,即成為熱門話題,很多人驚呼:珠峰長個了!這個新高度是如何獲得的,除了登山人員的辛苦測量,其中,儀器儀表「黑科技」滿滿,為這一新的數據,可謂是功勞不小。而我國對珠峰的測量一直在路上。
  • 8848.86米!珠峰新高程公布 採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數據
    12 月 8 日消息 根據新華視點的消息,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宣布——8848.86 米。2020 年 5 月 27 日上午 11 時整,2020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了珠穆朗瑪峰。
  • 8848.86米!珠穆朗瑪峰又長高了 北鬥衛星導航再立功
    根據新華視點消息,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共同宣布了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8848.86米。 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公布(圖源:新華社) CNMO了解到,今年5月8日,隨著8名攻頂隊員成功完成珠峰頂峰的測量任務,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頂測量階段圓滿結束
  • 珠峰新高8848.86米,我們為了到達世界之巔有多努力?
    2020年12月8日,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問世——8848.86米。2020年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也是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中國2020測量登山隊為了重測珠峰高度,於5月27日11點成功登頂。那麼登頂世界最高峰的攀登者需要經歷什麼?又付出了多少努力?科技發展到今天,為什麼我們還是需要人工測量呢?01 登上珠峰,他們經歷了什麼?人類攀登珠峰的歷史始於1921年。當時第一支英國登山隊到達海拔7000米處,但未能成功登頂。
  • 中尼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世界新高度
    新華社特約記者 扎西次仁 攝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高程為8848.86米。去年,習近平主席同班達裡總統就中國和尼泊爾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達成共識。自然資源部會同外交部、國家體育總局和西藏自治區政府組織了2020珠峰高程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