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跟人活久了,會不會有感情?
首先,讓我們聽聽別人的意見:
有些人說:家裡有兩隻貓,一個大一個小。依稀記得小貓剛回家的情景,是一隻流浪貓,剛帶回家時只有15釐米大,特別小,所以叫它「小點」。前不久剛滿一歲,所以把它帶到絕育中心。
絕育期結束後,在貓籠裡等著它褪去身上的麻醉劑,它剛醒過來,就對我發出一聲低沉的咆哮,很生氣,但它應該生氣,畢竟是我拿來一把小刀的,看著它的樣子,心裡五味雜陳。
回家後,我每天仔細地照料它,每天吃三頓它最愛吃的雞胸肉。由於有了頭套,不方便吃碗裡的肉或喝水,所以我就會用自己的手來餵肉餵水。
幾天後,它恢復得很好,也感覺到了我對它的照顧,並沒有生我氣,只要我一進房間,它就立刻竄出來蹭我,讓我擼它,有時躺在床上,自己跑過去,翻身打滾,露出小肚皮,要我去摸,有時它會坐在落地窗裡,看風景,我只要輕輕叫一聲,它就立刻回頭跑過去。
竟把它絕育了,那以後就要對它負責,它也會感受到我的愛,也會變得有靈性,自然會對我有感情。如今它變成了一隻粘人的小貓精,叫它高冷,一點也不存在!
有一種說法是:人類和喵星人的關係已經發展了至少數千年,但是我們仍然不太了解這種動物。但是,這種現象不能歸咎於人類,因為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像貓這樣的匪夷所思的動物,它們甜美、冷酷、優雅、逗比、充滿智慧、神經質。和他們相處越久,我們越不能理解他們的行為方式。
從表面看,人養貓,似乎只在乎人。事實上,貓咪也在不知不覺中給人身心帶來了回報。在美國,人類學家首次提出了人類愛撫貓能降低血壓的理由。他認為,人類在撫摸貓時得到的生理獎勵,是從幼年時與母親的溫柔身體接觸發展而來的,而體內的化學反應幾乎是相同的。在生理層面上,貓還扮演著人類母親的角色,給予人類更深層次的關懷。
同時,貓咪看上去很獨立,但是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貓咪有「控制欲」。大部分我認識的養貓的人對貓都很敏感,貓任性,他們就「唯命是從」。當貓吃東西或玩耍時,如果打擾它,它會咬你。假如貓咪覺得人類容易接近,並且可以給他們舒適的生活,那麼它不但對人類有愛,而且對人類有敬意。
還有人說:我的寶貝飯糰,是在停車場餵流浪貓時,在洗車的地方發現的。藏身於一堆破爛垃圾中,聽洗車工說是在來洗車的車上發現的,當車洗好了要離開時聽到小貓叫,找了半天才在前蓋上蓋上,一共3個,另外2個全白了,就是沒人會說它醜。
那時候它一見到我就跑出來跟喵喵叫,也許是有緣吧,餵了好多年的流浪貓都沒有想過要抱一隻回家養,看到它特別心疼。貓砂準備了貓糧,便抱著它回家洗澡,驅蟲洗耳朵,機靈得很,把貓砂盆丟了兩次就知道是它上了廁所。抱回家兩個月後發情去做絕育手術,說它有感情吧,平時一副高冷的樣子,想抱它就得偷襲一下,想親一下就更難了,嫌棄的眼神,扭過頭來,前爪蹬著臉,後爪頂著肚子,嚴重拒絕。說真的,不感情用事吧,你洗個澡,上個廁所它都陪著,晚上回家一家人都睡了,只有它,一開門準在門口等我。
筆者認為,貓與人相處久了,一定會對人有感情。
這些年來,因身體原因,常到省立醫院看病,每次都會到侄女家住幾天,她的孩子養了一隻叫「盤子」的花貓,沒事的時候,我喜歡抱它,摸它的頭,理它的毛,它呢,也總是溫順地躺在我腿上,靜靜地看著我,就像一位老朋友。
我又去了一次,進門的那一剎那,它嗖的一聲從裡屋竄出來,迅速地跑到我腳邊,我剛一坐下來,它就麻利地跳到沙發上,躺在我旁邊,在那裡呆了一個星期,它特別粘我,當我沒事的時候,我也喜歡抱著它玩,有時候,把它帶到門口,臨別的時候,看見家裡人送我回家,它也慢慢地跑到門口,「喵喵」地叫了幾聲,然後仰起頭看著我,眼睛裡充滿了不舍與留戀。
凡事都有情,何況還有靈性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