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逐漸涼爽,夏天轉眼間就要結束,這種時候反而更讓我想看《夏日大作戰》這種夏季氛圍濃烈的動畫,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這大概就是一種「惜別」吧!就好比你畢業的前一天,與舍友、友人匆匆一別,不知何日再見的那種感覺,懷念而惆悵。每當這種時候,我就想點開《夏日大作戰》這部動畫電影。
動畫的劇情並不複雜。《夏日大作戰》設定的是近未來世界觀,人們普遍使用一種名為OZ的虛擬系統(世界)來管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故事女主筱原夏希,為了圓自己說出去的「有男朋友」的慌,請了自己學弟,也就是男主小磯健二假扮「男友」這個角色。但一個由軍方發出的AI很快就要徹底吞噬這個虛擬世界,給現實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最後經由男主和女主家族之手最終打敗了這個強大的AI,重新奪回OZ系統的控制權。
與夏季有關的動畫數不勝數,為什麼我對《夏日大作戰》情有獨鍾?我想,可能也與「惜別」有關。「夏日」這動畫看上去轟轟烈烈,但細細品起來,總覺有些令人悵惘。
《夏日大作戰》的場景很極端:其大部分場景,是從完全虛擬的網絡世界轉換到和自然融為一體的鄉村風光,只有在片頭加入了一點都市鏡頭算是過渡,這樣的場景轉換,很容易讓人產生巨大的割裂感。這種割裂感與其說是動畫分鏡造成的,不如說是故事設定帶來的。
在動畫的世界觀中,OZ系統已經徹底控制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被賦予了遠超網際網路的能力:不僅是衣食住行這種基礎層面,就連人們的工作、娛樂、生命監控等更高層次的生活,同樣都被這一虛擬系統控制。因此一旦它出了問題,現實就會跟著失控。比如消防車錯誤出動、信號燈失靈、水管破裂,就連女主的奶奶也間接因為OZ系統不運轉而去世。
假如這種系統在現實中被複製出來,很難講它對我們的生活是利是弊。一方面,顯然它帶給了人們巨大的便利。拋開別的事件不談,OZ系統可以監視人體器官的狀態,一旦出現異常就會立馬警告——女主奶奶就裝有這個功能,如果不是因為系統突然失控,很可能不會這麼突然離世。但另一方面,就像動畫中描寫的那樣,如果有一天他被別有用心的人鑽了空子,就會出現「一損俱損」的局面。
科技與生活的對立統一,在《夏日大作戰》中被刻畫地非常巧妙。一面是毫無生氣的虛擬世界,一面又是綠意盎然的鄉村生活;一面是被科技攪亂了的寧靜,一面又是因為科技帶來的新變化——這個略顯沉重的主題,居然就這麼被輕輕掩飾在了動畫相對歡快的氛圍中。
自從現代社會在科技的賦能下加速發展以來,人們就對科技改造生活的現狀一直存在疑慮。很多科幻電影如《我,機器人》《人工智慧》《猿球崛起》等都從不同的側面表達了這種擔憂。而作為「人類想像力的凝結」的動畫,從很早以前就已經在進行這種反思。
如早期手塚治虫的《鐵臂阿童木》《大都市》《三眼神童》都帶有「過度發展的科技終將毀滅人類」這一主題的色彩。到了宮崎駿、押井守、庵野秀明這一代動畫人手裡,這一主題被無限放大,誕生出了無數經典之作——《天空之城》《風之谷》《幽靈公主》《攻殼機動隊》《EVA》等眾多帶有哲學意味的動畫。
科技與生活的關係,儼然已經成為日本動漫的一大母題。
而《夏日大作戰》則是對這個主題進行了某種程度的繼承。值得注意的是,動畫中破壞OZ系統的那個AI,其製作者雖然只是一個網絡工程師,但設計這個計劃的卻是美國軍方,一個帶有明顯目的性和政治色彩的組織。
我不知道這個設定是不是有某種暗示,但作為人類世界最強大的組織之一,故事裡美國軍方的這一行為顯然帶有一種寓意,那就是人類運用科技手段的方式和目的。摧毀日常的是科技,而最後拯救日常的,恰恰也是科技。故事在一片大圓滿的喜劇氛圍中結束,但這並不妨礙故事深藏的主題。
科技真的能帶給人類幸福嗎?我相信,一定是這樣。至少茹毛飲血絕對不是我想回去的時代。但科技真的能帶給人類最終的幸福嗎?很難說。美好生活從來都不是某一個單獨方面可以定義的,生活的內容顯然要更加豐富。哪怕是《夏日大作戰》那個冷漠的AI都喜歡玩遊戲,都可以為遊戲堵上自己,更何況擁有人性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