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號稱「龍的傳人」,龍在中國地位很高,既是四大神獸之首,又是四靈之長。但龍並不是中國獨有的神物,世界各地到處都有龍文化的痕跡,各國的龍形象千變萬化,可謂七十二變。
一中國龍
在中國,龍被認為是行雲布雨的神,作為農耕國家的興雨之神,龍的地位毋庸置疑。龍王掌管四海,是和天庭地府並列的強大勢力,除了猴哥和哪吒還真沒誰敢惹龍族。龍不僅地位重要,而且在中國文化裡還有個巧妙的作用,就是確立真命天子。古人認為「龍性本淫」,是十分好色的神獸,和什麼動物都能交配。龍和蛇生蛟龍,龍和馬生龍馬,龍和牛生麒麟,龍和人生的就是真龍天子,比如傳說漢高祖劉邦的媽媽就是在夢裡和赤龍交配才生了他。換句話說,古人認為擁有龍的血統的人才配統治天下,中國人的力量來自於龍。
二西方龍
西方龍比起中國龍往往長得更加猙獰兇狠,因為西方龍是北歐蠻人的圖騰蜥蜴變來的,在羅馬人看來就是邪惡的象徵。與中國龍最大的差異就是西方龍有翅膀,畢竟在西方,龍是一種怪獸而非天神,不會騰雲駕霧自然得靠翅膀飛了。在北歐神話裡面,黑龍尼德霍格(意思是絕望)和天神奧丁是代表邪惡和正義的兩股力量,一旦交戰就是世界末日,被稱作「諸神的黃昏」。可以看出,儘管西方龍和中國龍的象徵意義不同,但他們都具有令人畏懼的地位,而西方龍對神話世界的影響力更是超遠中國龍。西方人如此害怕龍,怪不得古代西方人這麼忌憚咱們中國。
三印度龍
大概由於都處東方,所以印度龍和中國龍的原型都是蛇,而且都具備降水的神力,古印度人就認為是龍從天海中取水灑下人間才形成下雨。雖然印度龍也會下雨,但地位卻遠比中國和西方的龍低。在印度神話裡,龍只是任迦樓羅(一種大鳥)宰殺的口糧,一隻迦樓羅每天就吃掉一條巨龍和五百條小龍,幾乎所有神眾都把龍當成牛馬一樣來奴隸乘騎。《西遊記》就是受了印度佛教的影響,才把堂堂的西海龍王三太子寫成了一匹白馬。印度這麼瞧不起龍,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