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開始嚴查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等行為。檢查時發現,騎乘人員對佩戴頭盔的意識並不強。
但是就是這個很多人都忽視了的頭盔,卻救了鍾女士的一條命。
生死兩秒鐘,她因頭盔減輕受傷程度
據監控顯示,電動車駕駛員鍾女士正駕駛電動車向前行駛,前方一輛貨車突然右轉。她瞬間從車上甩出捲入車下,貨車右前輪從她的頭上碾壓過去,整個過程僅兩秒,卻是足以致命的兩秒。
幸運的是,鍾女士當時佩戴了安全頭盔,減輕了受傷程度。
鍾女士向記者回憶當時的情形,「一眨眼的功夫,還不知道是什麼情況,感覺輪子從我身上軋過去。我爬出來的時候摸了摸頭,看一下頭有沒有問題。」
「幸好我戴了安全帽。」鍾女士至今回想仍心有餘悸。
交管大隊的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鍾女士因為佩戴了頭盔,在發生車禍時有效保護了頭部,沒有受到重創。
「頭盔救命」例子真不少
5月19日晚上,浙江金華,賀某駕駛電動車出去辦事,由於天氣悶熱,他沒有戴安全頭盔。不過在途經一處收費站時,賀某被交警攔住。
民警向賀某等幾名未戴安全頭盔的電動車駕駛人講解了不戴安全頭盔的危害性,要求他們必須戴好安全頭盔,沒有頭盔的就讓家人送來頭盔,系好頭盔帶後才能離開。
在聽了民警的宣傳教育後,賀某拿出放在後備箱內的頭盔戴好,系上帶子,繼續駕駛電動車出發去辦事。
沒想到,5分鐘後,意外發生了!
賀某駕駛著電動車走在路上時,一輛小轎車突然右轉,閃避不急的賀某被轎車撞飛了出去,頭部著地。
幸運的是,賀某戴了安全頭盔,在著地的瞬間,頭盔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可由於臉部沒有頭盔保護,結果在著地翻滾時導致下顎骨骨折,牙齒脫落三顆,全身多處擦傷。
最終,經醫生檢查,賀某沒有生命危險。
不戴頭盔理由五花八門
在對騎手戴頭盔的檢查過程中,不戴頭盔的現象不在少數,而不佩戴頭盔的理由也五花八門。
「戴了假髮,忘記戴頭盔了。」
「有頭盔,我嫌熱。」
「我以為這個車子不要戴頭盔。」
對於不按規定佩戴頭盔的電動車騎手,各地為了達到宣傳引導目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在貴州興義,交警大隊要求沒有正確使用安全帶和安全頭盔的駕駛人進行一分鐘的社會實踐體驗,讓他們用交警的大喇叭,重複十遍「我要戴頭盔」。
在陝西西安,對騎摩託車和電動自行車不戴頭盔的行為進行集中教育和糾正。
根據公安部交管局2018年的統計數據,我國摩託車的保有量約為8700萬輛。2019中國自行車產業大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我國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近3億輛。
然而,目前新增頭盔需求缺口就將超過2億個。這就不難看出,之前的頭盔普及率並不高。
處罰和引導並不是最終目的,養成一人一盔的習慣,才有可能在危機時刻,儘量放大「活著」的機會。
來源:央視新聞、新聞周刊、東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