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幹部近一段日子感覺自己有「閒」了:吃請少了,會議少了,各類文件報告講話材料少了,迎來送往的客套也少了。這無疑是黨風政風向好轉變使然。相信,隨著教育實踐活動和轉作風的深入,各級幹部被不正之風侵佔的時間會越來越少。相對而言,有「閒」了。
「閒」下來以後,一些幹部的「去向」不可忽視。有的經常約三五朋友打撲克牌,玩個通宵達旦;有的「準時」下班後開車四處遊玩,即使單位有事也找不到人……如此「閒」下來後的精神狀態和行為表現,雖然是少數,但值得反思。
「閒」下來以後幹什麼?這無疑是眼下各級幹部繞不過去的一個問題。毫無疑問,今天之「閒」,是作風改變之效。中央部署和推動反「四風」,歸根到底是為了促進各級幹部進一步密切聯繫群眾。從這個意義上說,「閒」下來以後,就有更多的時間深入群眾、了解群眾、關心群眾,為群眾辦實事;就有更多的時間謀劃一個地區、一個單位的發展大計,有更多的精力把各項工作抓緊抓細抓實。這是一名共產黨人在「閒」下來後應有的精神境界和事業進取心。
當然,共產黨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興趣愛好。但是,什麼事都得有個度,尤其是黨員幹部,即便個人消費用的不是公款,也不能把「閒」下來的時間沉溺於吃喝玩樂、物質享受,讓「四風」出了公門、又進私室。思想上和行為上斷不了奢靡享樂的根,就容易反彈回潮、故態復萌。勤儉節約、嚴於律己,這是作為一名共產黨人的責任之要求,也是一種人格情操的體現。
忙和閒總是相對的,放在不同的參照系中,就會有不同的認識。「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之所以下決心清除一些幹部身上的「四風」問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種種作風之弊,使不少幹部的時間和精力用到了不當之處,一些本該按時完成的事給「吃吃喝喝」的時間耽擱了,一些本該做好的工作被「迎來送往」貽誤了,一些本該擔當的責任在所謂的「忙」中給拋到一邊了。「四風」盛行,不僅揮霍了公款和公共資源,也消磨了意志,錯失了寶貴的發展機遇。這是改革發展的大敵。
我們的事業需要只爭朝夕的幹勁。當下的改革發展任務繁重,來不得半點拖拉和耽誤。今天,許多幹部好不容易擺脫了無聊之忙、破除了歪風之擾,怎能不珍惜大好光陰,全身心投入到本應爭分奪秒的事業中去,怎能不勤勤勉勉地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更何況,面對全面深化改革的考驗,新問題層出不窮,新課題不斷湧現,其中有不少是我們不懂的、不擅長的,本領恐慌、能力恐慌愈發凸顯,學習研究的任務很重。因而,「閒」下來以後,更要幹起來、忙起來、學起來,而且要幹到實處、忙到點上、學到深處。
對領導幹部來說,忙與閒,折射的是宗旨意識和責任意識。以百姓之心為心,以群眾福祉為念,「閒」下來以後,心才能靜下來,作風才能硬起來,境界才能提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