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網訊 盛夏繁榮,萬物欣榮。8月8日,安徽理工大學舜耕會堂高朋滿座,喜氣盈盈。由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安徽理工大學、中國煤炭學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安徽研究院、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山西研究院、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合肥工業大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煤炭科工集團、中國煤炭地質總局、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廢棄礦井資源開發利用」第311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暨「煤炭安全智能精準開採協同創新組織」成立三周年學術研討會在此隆重舉行。32位中國工程院院士、200多位專家學者和政府企業領導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聚一堂,聚焦廢棄礦井與煤炭精準開採科技前沿,探討總結廢棄礦井資源開發利用與煤炭安全智能精準開採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成果,話改革、促創新、謀發展。
開幕式現場
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謝克昌院士,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淮南市委書記沈強,安徽省政協副主席、教育廳廳長李和平,中國工程院舒印彪、汪旭光、邱愛慈、顧金才、範維澄、彭蘇萍、袁亮、段寧、蔡美峰、劉文清、趙文智、歐陽曉平、顧大釗、陳學東、康紅普、陳湘生、王國法、鄧建軍、湯廣福、林君、王運敏、李寧、楊春和、馮夏庭、郭旭升等26位院士出席會議,中國工程院何多慧、趙憲庚、李陽、李根生、王雙明、李術才等6位院士線上參會。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煤炭學會理事長劉峰,安徽省政府副秘書長、省衛健委黨組書記李必方,安徽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天培,安徽省科技廳廳長羅平,淮南市市長張孝成,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合肥工業大學校長梁樑、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長葛世榮、黑龍江科技大學校長郝傳波、山西能源學院院長梁衛國、安徽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郭永存、中國煤炭地質總局黨委副書記任輝、國網安徽電力公司董事長陳安偉、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首席專家鄭得文、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馬世志、合肥合鍛智能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建文等政校企領導、專家學者,以及我校師生代表近300人出席了論壇開幕式。開幕式由安徽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袁亮院士主持。
鄧向陽講話
開幕式上,鄧向陽講話。他代表安徽省委、省政府,向論壇的舉辦表示祝賀。他指出,煤炭是我國當前及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的主導能源,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戰略基石,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內容。本次論壇將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探討煤炭科技創新、深化合作提供了一次難得契機,對於服務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煤炭智能化開採,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他強調,安徽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堅定不移下好創新「先手棋」,充分釋放安徽改革創新的強大遺傳基因力量,加快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改造提升煤炭等能源產業,加快煤炭智能、綠色開採和生態建設,推動科技創新成為能源革命第一動力。同時,希望與更多的高校院所、科研機構、創新人才,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聯繫,共同研究解決能源發展難題,用科技為煤炭工業蓄勢賦能,為全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謝克昌院士致辭
謝克昌院士致辭。他充分肯定了「協同創新組織」成立三年以來所取得的顯著成績,對安徽理工大學近年來的辦學成果、科研平臺建設、學科發展、人才培養、工程科技研究等方面取得的長足進步表示讚賞。他指出,「協同創新組織」成立以來,集聚行業創新資源,推進煤炭安全智能精準開採,為深化能源革命提供了重要工程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持,成為新時代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誌性事件。歷經三年的發展,「煤炭安全智能精準開採」從科學構想發展成為理論和技術現實,為中國煤炭科技創新從跟跑並跑到領跑跨越提供了強勁動能。希望各位與會專家在本次論壇中聚焦前沿熱點、互通有無,共同為廢棄礦井資源開發利用及煤炭安全智能精準開採貢獻智慧和力量。
張孝成致辭
張孝成代表淮南市委市政府,對論壇的開幕表示熱烈祝賀。他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充分利用此次論壇,合作交流研討,碰撞思想火花,為推進煤炭開採方式變革、利用方式變革,廢棄礦山再利用變革,實現煤炭能源發展規模、速度、質量、結構、效益、安全相統一多提寶貴意見,貢獻寶貴方案,切實把「統籌發展與安全」謀劃落實到位。他表示,淮南市委市政府將一如既往支持安徽理工大學「雙一流」創建,全力支持大學科技園、國家重點實驗室、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建設,發揮好其對經濟轉型的基礎性、帶動性、保障性作用,讓淮南這個傳統能源基地迸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劉峰致辭
劉峰致辭。他指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關鍵階段,是深入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著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現代化能源體系的攻堅期,也是煤炭工業應對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機遇和挑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科技創新是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動力,必須大力推動煤炭從傳統能源向清潔能源轉變,這需要匯聚行業和國家重要的科技能量,大家集中力量辦大事。希望在各位領導、院士、專家們的支持下,一起為煤炭能源清潔智慧發展奮鬥,為推進新時代能源革命作出積極貢獻!
郭永存致歡迎辭
郭永存致歡迎辭。他強調,近年來學校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四個一」創新主平臺和「一室一中心」創新分平臺,主動融入行業發展、搶抓新工科新醫科新基建、積極融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在國家級科研平臺和學科建設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安徽理工大學作為高等教育的「一份子」、能源領域的「深耕者」,真誠期待與行業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專家學者深化交流合作,一起打造開放共享、合作共贏的協同創新共同體。希望大家攜起手來,聚焦國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加快構築高端引領先發優勢,闖出一條創新驅動發展新路,為國家和地方社會經濟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開幕式前,展播了「煤炭安全智能精準開採協同創新組織」主要成果與進展。袁亮院士介紹了研究背景及組織概況,重點介紹了廢棄礦井資源開發利用和煤炭安全智能精準開採的科學內涵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和最新研究進展。近年來,通過「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在廢棄礦井資源開發利用、智能開採、災害防控與預警、智能通風、職業健康等領域成果顯著。
開幕式結束後,舉行了院士及專家特邀報告會。謝克昌、邱愛慈、彭蘇萍、顧大釗、陳湘生、王國法、王運敏、楊春和8位院士以及與會專家作了18場精彩的學術報告,圍繞新形勢下我國能源發展戰略、我國煤礦安全高效開採地質保障系統研究、重複可控衝擊波技術用於煤炭開採中的實踐與設想、西部煤炭開採水資源保護與利用、我國城市地下空間利用與施工技術、5G+煤礦智能化頂層架構與關鍵技術等論壇主題或專題開展學術交流與研討,分享最新研究進展和成果,為與會者呈現了一場盛大的學術盛宴。
袁亮院士總結講話
報告會最後,袁亮作總結講話。他代表主辦方、承辦方和安徽理工大學對各位院士、政校企領導和專家學者來校參會表示衷心感謝。此次論壇線上參會人數達到近9000人,18場精彩的學術報告含金量高,大家聚焦前沿熱點,充分交流思想,聚集發展力量,聚變論壇成果,共同為廢棄礦井資源開發利用與煤炭安全智能精準開採貢獻智慧和力量。他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擔負起肩上的使命,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斷取得新的成果,為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夏雅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