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藍字,關注慧跑
運動手環和運動手錶都是智能穿戴的典型代表,手環價格相對便宜許多,從一兩百元直至幾百元,而運動手錶的價格相比手環就貴了不少,便宜的也要大幾百一千多元,貴的好幾千,它們二者到底有多大區別呢?跑者應該如何選擇手環或者手錶呢?
手環代表低端
手錶代表高端嗎?
在不少人眼裡,手環往往意味著廉價和功能簡單,而手錶則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代名詞,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放在幾年前,也許有這種情況,因為那個年代的手環幾乎只有計步功能,但如今的手環,已經徹底擺脫了功能單一的缺陷,智能穿戴以及傳感器本身的技術發展,使得智能手環已經實現了技術升級,手環已經實現70-80%以上的運動手錶能夠實現的功能。
比如:
手錶是彩屏,手環也可以是彩屏;
手錶屏幕像素高,手環也可以像素高;
手錶可以看時間,手環也可以看時間;
手錶可以測量心率,手環也可以測量心率;
手錶可以記錄跑步裡程,手環也可以記錄跑步裡程;
手錶可以行動支付,手環也可以行動支付;
所以單從功能上講,說手環與手錶沒有本質區別並不為過,其實從工程技術角度而言,把晶片、集成電路板、傳感器整合在一起就叫智能穿戴。
有人說,手環和手錶主要是外觀形狀不同,圓形的是手錶,環狀的是手環,這大概是由於最早的手錶和手環製造成了目前這個形狀,所以大家約定俗成就這樣叫了,外形是產品的特徵之一,但並不是判斷產品好壞、檔次、功能的本質所在。
手環和手錶都是目前乃至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是可穿戴設備最重要,也是最為核心的硬體構成,現在或者在不遠的未來也會出現更多佩戴形態,比如戴在耳朵上、手臂上、腿上或者身體其他部位的智能硬體。
但總體來說,從用戶體驗、佩戴舒適性、無障礙性、用戶隨時查看角度來說,手環手錶還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優勢。
從穿戴舒適性上說
手環可能還佔點優勢
手錶由於錶盤較大,所以從佩戴貼合性上說也許還不如手環,特別是某些戶外或者鐵三運動手錶錶盤巨大,由於內置了多種傳感器還特別厚實。
對於男性而言,戴上之後有較為明顯的厚重感,當然很多人還很享受這種感覺,而手環就不同了,手環天生環形外觀,就可以將手環的核心部分設計為弧形,這樣可以與手腕更好地貼合,所以佩戴感覺更為輕巧舒適。
如果說平時佩戴,手錶和手環總體體驗差別不大的話,那麼睡眠模式測量,手環就比手錶要稍顯優勢了,睡覺時戴著一塊稍顯厚重的手錶,其感覺估計是不如輕巧的手環。
從功能上說手錶相對更強大
但並非所有功能用戶都能真正用上
手環和手錶的功能是否有差別,這是一個關鍵問題。
市面上的智能手錶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基於Android、蘋果等行動作業系統,同時具備獨立通話和上網功能,實質上是縮小版的智慧型手機,可以將其視作手錶形狀的手機;
另一類是不具有獨立的行動網路模塊,必須與其他智能設備連接使用,可接收智慧型手機的來電/簡訊通知,實現與手機的藍牙傳輸。手環也大體類似。
手錶通常價格更貴,從滿足用戶感受來說,廠家也會在功能設計上較之於手環,提供更多功能,手錶圓形錶盤相對手環長條形設計更大,因此可以內置更多傳感器,而手環內部空間相對有限且也不可能越做越厚,所以從功能上說,手錶在功能設計上還是略勝手環一籌。
當然,功能強大是一方面,但用戶能不能充分用得上手錶的豐富功能,這就成為另外一個行業痛點——如何讓用戶充分利用可穿戴的強大功能,獲得更好的用戶體驗。
事實上,相當比例的用戶在實際使用中,還是僅僅只使用了手錶20-30%的功能,很多功能用戶基本很少使用或者壓根用不上,那麼對於很多務實的消費者來說,更簡單、更直接的手環,還能實現大部分運動手錶具有的功能,關鍵是價格還便宜,何樂而不為呢?
哪個測量心率等指標更準確
測量心率、距離等重要參數是否準確不是取決於手環手錶本身,而是取決於傳感器技術的測量精度以及算法優化。
作為現代手環和手錶主流採用的光電技術(PPG),只能說,大家在高心率測量方面都不甚準確。
影響光電手環手錶測量心率準確性的因素很多,包括皮膚、肌肉這些非搏動性生理物質的位移、皮膚顏色、光信號數據通常與擺臂頻率或者步頻頻率(140-190步/分)處於同一個區間、佩戴部位等等,這些因素往往導致光電技術在高心率區間測量精度不足,而在中低心率範圍大體都是準確的。
不斷優化心率算法,提高心率檢測準確度也是可穿戴廠家極力解決的問題。
測量跑姿
手錶手環各顯神通
無論是手錶還是手環,戴在手腕上,就註定了能測量的跑姿參數是很有限的,一般只能提供步頻步幅參數(步頻根據手臂擺動周期或者感應的振動周期,步幅根據速度、步頻倒推),那麼跑者希望得到的更多跑姿參數應該如何獲取就成為廠家各顯神通、展示技術實力的時候了。
有的廠家在心率帶上內置運動傳感器或者將傳感器固定於腰部,由於此時固定在軀幹上的,這樣就能測量重心騰空高度、觸地時間等跑姿參數。
作為國內頂尖的高科技企業,華為在穿戴消費市場一直有著相當不錯的表現,華為在2018年正式向市場推出了跑姿手環,也即華為榮耀手環4 Running版,目前最新版是華為手環4e。
華為的解決方案是平時戴在手上當作普通手環使用,而跑步時通過一個配件扣在鞋帶上就可以測量跑姿。
該跑姿手環可以測量著地方式、著地衝擊力、觸地時間、外翻幅度、擺動角度等跑姿參數,特別是對於跑步時腳的運動模式測量,數據豐富全面,可以有效幫助大眾評估跑姿。
而且華為在手環算法方面還不斷創新,華為手環4e除了跑步時測量跑姿,打籃球時固定在鞋上,還可以測量跳起高度、起跳次數等等數據,華為未來還將開發更多基於不同運動項目模式測量的手環。
發力可穿戴後來居上的華為引領行業
在可穿戴這個領域,華為並非最早的進入者,但華為加入後,依託強大的研發製造能力,華為無論是出貨量還是產品品質等方面,無疑已經成為行業引領者,華為是少數在手環和手錶方面並駕齊驅,都能為用戶提供過硬產品,兩條腿走路,兩條腿都走得又快又好的廠家之一。
作為一家工程師文化氛圍極為濃厚的高科技企業,華為對於產品創新的極致追求和研發的捨得投入,是華為手環手錶快速迭代,不斷讓用戶驚嘆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華為西安研究所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開放日活動中,包括慧跑在內的眾多媒體受邀參觀了華為目前國內從事可穿戴產品研發測試驗證等工作的專業實驗室之一,我們也見證了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大批先進的科研設備。
華為穿戴產品線總裁張煒展望可穿戴產品未來
無傷跑法作者戴劍松老師受邀參與可穿戴圓桌討論
運動心肺測試平臺主要用於有氧能力以及步行跑步測試
光學捕捉測試系統主要分析複雜運動動作
高爾夫模擬設備為華為手環高爾夫功能提供基礎測試平臺
在穿戴產品可靠性測試實驗區裡,工程師會利用機械設備和軟體工具模擬出許多極限使用場景,對華為智能穿戴產品的硬體和軟體的使用壽命進行破壞性測試。
這些測試項目多達數百項。其中,四分之一的測試項目屬於極限破壞性測試,從而有效幫助改進產品和提升產品可靠性以及性能,看過這個,你就知道華為產品為什麼質量過硬了。
正是在強大研發加持下,近一兩年,華為可穿戴產品線的豐富度和迭代速度都取得很大進步,華為GT系列手錶也成為華為爆款產品之一,建立了良好的用戶口碑。
華為相比別家可穿戴,有哪些創新功能?
絕大部分華為手環手錶目前都能提供獨一無二的心臟健康檢測功能,一方面可以進行長時心率檢測,一方面可以讓大眾在心臟感到不舒服時以及在平時需要時進一步測量心臟工作情況,從而為房顫早期篩查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工具。
其成果在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及世界心臟病學大進行了發布,這無疑是將可穿戴技術與大眾健康完美結合的重要碩果,未來可穿戴不僅提供運動測試和記錄,更可為大眾日常健康行為監測和健康風險篩查提供有力工具。
此外,華為即將上市的WATCH GT 2 Pro ECG款首次搭載了心電檢測,通過錶盤背部電極和側面電極,可以直接測量心電信號;
在這款手錶上,華為將光電(PPG)和心電(ECG)技術進行了整合創新,建立了血管檢測功能,經過與動脈硬化檢測比對,其準確性和可靠性很高。
血管功能是心血管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以前只能藉助昂貴的設備才能進行測試,現在這款手錶可以直接測量您的血管健康狀況,這就是技術進步給人們健康生活所帶來的巨大革新。
工程師演示WATCH GT 2 Pro ECG款血管功能檢測準確度
華為重視用戶體驗,對於一些跑者反映華為手環或者手錶在測量高心率時精度有時下降的情況,開放日活動中,華為也表示在明年上市的新品中,心率測量精度將會有一次大的提升。
沒有完美無缺的產品,只有不斷傾聽用戶意見,不斷自我反思、提升的廠家,這方面華為坦誠、以極大耐心傾聽用戶意見,為華為點讚!
也希望華為在未來為大眾和運動愛好者提供更精準、更智能、更多元的可穿戴產品!
跑者究竟該選擇手環還是手錶
最後我們還是要回答跑者的關鍵問題,究竟是選擇手環還是手錶?
手錶不一定意味著高端,同樣,手環也不一定意味著低端,手環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在功能實現上已經與手錶幾乎沒有差別。
對於60-80%的只是用來記錄跑步裡程、心率的大眾普通跑者而言,幾百元的手環足以滿足功能需求;
而對於20-40%的資深跑者,需要更多複雜功能,比如設置訓練計劃等等,那麼功能更全更強大的手錶則是最佳選擇。
因為手錶在互動設計、功能多樣性方面還是要比手環強大許多,這在價格上也能體現。
但是,遺憾的是,80%的大眾跑者只利用了運動手錶20%的功能,剩餘80%的先進功能並沒有用起來,所以廠家不僅是賣出產品,更要重視用戶服務。
如何讓用戶更好地使用產品,讓他們享受科技帶來的健康美好生活,對於所有廠家都是一個不小的課題。
因為消費寄託人們的願望、潮流和對於更美好生活的期待,從一般理性消費角度而言,初級跑者手環足夠好,而手錶更加適合成熟或者資深跑者。
總結
手環和手錶都在不斷迭代升級,功能都在日臻完善強大,運動手環足以滿足普通大眾的一般運動記錄需求,手錶在交互體驗、功能設置方面更為強大,更加適合深度運動愛好者。
手環和手錶都是可穿戴的經典代表,其定位、功能、適配用戶等方面都會有一定差異,二者無法互相替代,這樣才能滿足多元化的用戶需求。
你選擇手環還是手錶?
說說你的觀點和你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