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抗疫中的逆行者、北京西城區軍休11所退休幹部郭麗娜
乙亥歲未,庚子年春,荊楚大疫,染者數以萬計……突如其來的巨大災難和人民群眾生命的安危,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和全國人民的心。中國,打響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抗擊新冠肺炎的全國保衛戰。
災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生命重於泰山。從冬雪初霽到春暖雁歸,再到盛夏驕陽,北京的新冠肺炎也三回九轉,濁浪洶湧。詭異的病毒,嚴峻的形勢,讓人憂心如焚,如臨大敵。北京西城區軍休11所20號院的退休幹部郭麗娜,在疫情面前,挺身逆行,心無旁騖,勇於擔當,毫無怯色。
郭麗娜,人稱郭大姐,今年62歲。正直率真、樂善好施是她的性格標籤,信仰使命,責任擔當,浩然正氣,敢於批評是她的黨員屬性。在抗擊疫情的180多個晝夜裡,她以赤子丹心,不圖名利的大愛無疆,演繹了不平凡的「巾幗不讓鬚眉」抗疫故事。
在執行軍隊醫療保健任務時,與共和國女將軍李貞合影
老兵郭大姐:在困難和艱險面前,就該第一個站出來
上世紀的1970年,年僅13歲的郭麗娜被特招入伍,成了原總政門診部的一名小女兵。熟悉她的人都誇她:「小郭人好心善」對首長和戰士及家屬一視同仁,業務能力及服務態度好,不愧為軍人的後代。她在長年在各個崗位因工作成績突出,榮立三等功兩次,嘉獎數十次,還提前晉級。可以說當兵幾十年,她是一路優秀,迄今不變。
2020年1月,當駐京單位紛紛進入緊張狀態封閉時,軍休所20號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疫情看不見摸不著,而且毫無徵兆;小區正值老物業撤離,新物業未進,很多人不懂疫情防護,缺少物資經費……面對這種危急,郭大姐和小區辦主任王希銀主動承擔起保護20號院防疫抗疫的領軍人物和健康保護神。
紅色基因,綠色情感,讓這個老兵在北京疫情肆虐的危難關頭,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做一名疫情中的逆行者。
逆行者是一種心態,意味著責任的擔當、堅守奮鬥和無私奉獻。「當時真的什麼都沒想,也沒有特意去做雷鋒,就是看到疫情空前嚴重,像戰士接到命令上戰場一樣。」郭大姐說,這是在軍隊近50年,服役35年的條件反射。
俗話說,病從口入。沒有物業公司,小院門前敞之若市。郭大姐最先想到的是趕緊讓小區辦和應急物業找人看護大門,堵住傳染源。於是,馬上向小院相鄰的北京交通大學求助,對方立即派來幾名應急保安,可人是來了,卻什麼防護檢測設備都沒有,別說防護小院的疫情了,連保安自身都有被感染的風險。郭大姐二話不說,自費拿出5000元,買來了護目鏡、測溫槍,還快遞了兩頂帳篷,總算給保安武裝起來了。正值春節,疫情讓保安人心惶惶,郭大姐又捐出2000元,讓他們安心過節。為了防止人員交叉感染,她建議把保安安排在院裡居住,還為他們買來電熱水壺、純水領取卡等物品。保安們被感動了,逢人就誇小院的老幹部真好,一定要把大門守護好。
讓我們把鏡頭拉回到春節後北京疫情形勢嚴峻的那些日子:郭大姐第一時間通知小區辦目前面臨的疫情危險;第一時間為小區辦和軍休所捐款,協調防疫防控人員和物資裝備;第一時間告知防交叉感染的各種知識及小區公共設施的消毒措施;第一時間想到老幹部不能外出取藥怎麼辦?第一個在業主群舉辦「生命保衛戰」的系列防疫防控知識,成立群防群控群,宣傳黨和國家對疫情的各種宣傳報導、疫情及疾病的防控知識,還為調解大家情緒,給大家繪聲繪色地講故事;她在得知一位老幹部雪中送炭,相助贈送小區50斤84消毒液後,馬上安排物業在小院門口安放消毒地毪。在疫情最重的日子裡,她親自從外面買好蔬菜放到門口快遞處,並標上「年老體弱者取菜」的字樣,讓他們按需自取,她的善行感動了許多老幹部。
在解決了外防輸入的大難題後,郭大姐又著手解決內防感染的問題。天寒地凍,滴水成冰,小院裡2號樓的總汙水管堵了,她捐錢買來了消雪劑溶雪;為保持大門保安的體力和健康,她堅持不懈地給他們送酸奶近3個月,為看護大門的志願者送特倫蘇牛奶14箱,還把20箱特倫蘇牛奶送到在家隔離的老幹部手中;為消除病毒隱患,為小院5棟摟18部電梯安放一次性抽紙3個多月,還主動聯繫北下關淨土寺街道,送去特倫蘇牛奶13箱,增進軍政軍民團結。看到快遞物品露天存放,她再次捐出5000元,請應急物業購買帳篷、置物架和紫外線燈消毒機等物品。這次抗疫。她為軍休所捐款捐物達2萬多元。
半年多來,郭大姐從生活需要的各個角度,幫助小區辦、應急物業採取了一系列有效防範措施,為疫情的防護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郭麗娜在擔任將軍後代合唱團導演時,在八一軍旗前留影
軍醫郭大姐:「半輩子從醫,疫情來了我心裡著急坐不住」。
2003年,「非典」肆虐京城,郭大姐與原總政門診部全體同志,投入到黃寺大院緊張的疫情防護中。雖然部隊營院不是疫區,但她清楚的記得,院裡有位幹部不幸感染上「非典肺炎」,爾後又傳染家中3位親人,致使相繼去世。每當想起這個悲劇,郭大姐都心有餘悸,不寒而慄。
醫者仁心,切膚之痛;白衣為甲,義無反顧。心中有了超越生死的信仰,才會在艱苦困難面前不恐懼,不退縮、不鬆懈。
今年1月中旬,武漢已有了零星病例,許多人不以為然。郭大姐出於職業敏感,向小區辦領導提出今年會有重大疫情發生,告知業主群注意防範。幾天後,疫情告急,武漢封城。軍休小院在沒有正規物業的情況下,各種生活保障及防護措施都不到位,存在著許多困難與缺口,郭大姐一方面在小院300人的業主群裡大聲疾呼要響應黨中央、習主席的號召,積極行動起來,守土有責,守土有方,黨員幹部衝在前;另一方面在業主群裡積極轉發疫情變化和國家防疫動態,向醫療同行了解權威防護知識及病毒原理,用通俗語言向老幹部及家屬逐條講解,進行科普。她每天與小區辦主任和應急物業負責人通氣互動,用專業知識出主意、想辦法,告訴他們應該怎樣消毒防護,防止人員聚集,怎樣掃碼打包賣菜,並提出如缺什麼防疫物品,立即通知她隨時購買。
今年6月中旬,北京爆發第二輪疫情。而且這次的疫情,涉及的人多面廣,情況比上次更危急。郭大姐依舊在微信群做著傳播防疫知識技能、為電梯消毒補充紙抽、為老幹部買菜送藥的具體小事,帶動大家共同行動防疫抗災,她是坦然的,更是快樂的。
郭大姐默默無聞地為軍休小院做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公益,雖然她不願宣揚,但她做的好事還是不脛而走,許多老幹部和家屬點讚說,郭麗娜是不忘初心的好黨員和模範退休幹部,她的先進事跡感動著院裡的男女老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心裡的秤也是有準星的。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醫務工作者,不應忘記初心和責任。」郭大姐說,「疫情如同戰爭」。每個黨員幹部都積極行動起來,把每件事做到極致,不留尾巴,不留死角,才能不留遺憾。
在郭大姐和小區辦、應急物業及眾多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軍休11所20號院雖地處北京的「準疫情區」,但至今零感染。
郭麗娜在韓國青瓦臺國會禮堂演講時,號召韓國企業家來中國投資
企業家郭大姐「沒點不信邪的精神,就打不倒任何困難」
古人云: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問,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
2004年,46歲的郭大姐從原總政門診部光榮退休,正式走上社會開始創業。經過一段時間紮實的調查論證和籌備,她憑著為人的正直厚道和一股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勁兒,辦起了醫療實業。幾年下來,她開辦的醫院和公司一路順風順水,規模越來越大,名聲越來越響,對外合作也越來越廣,並風生水起地從中國走向世界。
2012年,郭大姐被中國醫師協會聘請為國際醫療中心副主任,負責拓展國家醫療保健美容合作項目。她以個人的名義聘請韓國首爾大學幹細胞首席科學家,訪問軍事醫學科學院和解放軍301總醫院,演講傳授高科技知識,受到軍隊有關部門的好評。2013年,她帶領解放軍301醫院同行訪問韓國知名醫療企業。組織召開了第四屆國際醫療論壇、中韓美麗健康名品交流新聞發布會。在參加韓國奧林匹克國際美容健康大賽時,被聘為10個國家300家企業的中國首席代表,還在日本召開的SPC美容健康大會上,被騁中國首席代表。
有一次,她得知癌症基因篩查專利技術的發明人,能提前5至10年篩查癌症基因突變的關鍵技術後,郭大姐靠自己的人脈關係,組織中國醫師學會與解放軍總醫院專家,多次召開國家級的認證會,推動關鍵技術的論證立項和研發,積極推動這項新技術問世,使這項技術儘早的進入中國市場,為國家癌症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做出了積極貢獻。
她積極將國內的醫療、健康、美容等產業與國際同行的先進技術接軌,把國際上的好項目好專家請到中國來,為國內及軍隊的高科技獻計獻策。2013年,世界近40個國家派代表參加在韓國舉辦的世界美麗健康博覽會上,韓國政府在新聞發布會上正式聘請郭麗娜為中國宣傳形象大使。2019年,她參加在天津召開的國際智能大會,並倚靠廣泛的人脈關係及影響力,成功邀請了英國著名男爵夫婦在大會發言,同時邀請了美國好萊塢數位化電影名導演團隊出席大會,受到了國家發改委和天津市政府的好評。她永遠把祖國的形象放在第一,努力維護提升中國國際形象,在國際各種談判過程中,始終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贏得了國際同行的尊重。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才不近仙者,也不可以為醫。多年的打拼、實踐和提升,使郭大姐不僅成為了一名醫療健康的專家,更是一名醫療健康行業的成功管理者。她不斷地在未知探索中求索。每一項開拓,都橫亙著難關;每一次拼搏,都充滿著困難。但她全然不顧,在自己熱愛的領域破障前行,自由翱翔,心中始終充滿著燦爛陽光和使命責任。
抗疫期間,為軍休所老幹部奔忙。
黨員郭大姐:「我做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能一起關心公益」
醫者仁心,讓郭大姐樂善好施;共產黨員的宗旨初心,又讓她公而忘私。
退休後的郭大姐,本色不變,丹心不改。她在開辦民營醫院的所在社區街道,經常捐助有困難的幹部群眾。2007年夏季,全國一些地方發生洪澇災害,她從新聞媒體中看到抗洪官兵風裡來,雨裡去,心中十分感動,也很心疼這些勇士,通過朝陽區白家莊社區,一次性向抗洪官兵捐贈200床軍被;這次新冠疫情,她又通過所在軍休所捐出3000元。有一次,她在北京兒研所辦事,在醫院走廊發現一患兒出現呼吸窘迫,立即放下手中的事,出手相救,把患兒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在場群眾都向她伸手大拇指。
她所在的軍休所小院裡,很多老幹部們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許多藥都不能停,但疫情期間感染風險高,不能隨便去醫院。一旦感染回到院裡,整個防疫防控將前功盡棄,後果不堪設想。郭大姐與北京交通大學社區醫院蘆海濤院長聯繫,商量怎樣不出門通過網購,將藥品送到各家各戶,並聯手制定取藥表及有效流程,因公立醫院必須現金支付才能出藥,郭大姐二話不說,把工資卡中的20多萬元拿出來提前墊付,在業主群告知老幹部取藥,雖因各種原因未啟用,但郭大姐的慷慨大方的善舉,贏得老幹部們的交口稱讚。但郭大姐說,「我要的不是別人的讚譽和評價,我要的是疫情期間的黨性回歸,我要的是黨組織能成為關鍵時刻的堅強領導核心,黨員幹部都能公而忘私地挺身而出!」
郭大姐不光嚴格按照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對黨員中的一些不正常的事,也敢於仗義執言和較真,對歪風邪氣有一種本能的抵制。有的同志對防控措施造成的不便理解配合不到位,還有的同志由於身體和精力原因不願出頭露面做工作,郭大姐對症下藥,經常在微信群裡宣傳黨中央、習主席關於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重要指示精神,宣傳軍隊、軍休所的有關防控措施要求,號召老黨員、老同志在關鍵時刻站出來,呼喚黨性和人性的回歸彰顯。
黨性是黨員信仰的守望,是靈魂深處的追求。一個「人」字,一撇一捺,寫起來簡單,卻也有百種字體,各有各的寫法;人生在世百八十年,過起來匆匆,卻也有人生百態,各有各的活法。危難關頭,郭麗娜寫的這個「人」字,是共產黨體;入黨半輩,郭麗娜走的這個「人生」,是黨性人生。
人的一生,萬裡山河,來往無數客。有人給山河添色,有人使日月無光;有人把生命侷促於互窺互監、互猜互損,有人把生命釋放於大地長天,遠山滄海。哪怕用微弱的光芒,也要把天地開創,集老兵、軍醫、企業家、黨員於一身的郭大姐,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這讓人想起一段錚言:「一個有信仰的人,是一個有能量的人。一個有靈魂的人,是一個有魅力的人。」她從不會在低谷中選擇放棄,更不會在困難時選擇退縮。她一個人站在那裡就是一座山,具有一種無形的力量。」
疾風知勁草,大疫識英雄,災難之下更顯人性本善,黨性光輝。為眾人抱薪者,必將被人們所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