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周的時間,就要到車諾比核事故34周年了。34年前的恐怖事件,讓很多人至今都心有餘悸。又是在車諾比,又是4月,又一次災難牽動了全世界人的心。
車諾比核事故
車諾比核電站位於今烏克蘭基輔市以北130公裡左右基輔州普裡皮亞季鎮附近,始建於20世紀70年代初。在建成之後,該核電站為蘇聯提供的大量的電力。
可是,從建成開始,它就有一個隱患,那就是斷電保護設施。為此,他們進行了3次停電檢測實驗,卻始終都沒有成功。
1986年4月25日,工作人員按照計劃進行第四次實驗。可是,由於一系列失誤操作和錯誤的決策,最終核反應超出了他們的控制範圍,並於4月26日凌晨1點23分發生爆炸。後來科學家計算分析得出的結果顯示:本次核電站爆炸所釋放的輻射線劑量是廣島原子彈的400倍以上。
令人髮指的反應速度
儘管發生了如此嚴重的災難,但是蘇聯的反應可以說令人髮指。最開始的時候,消防員們接到任務,以為是普通的火災前去撲救,結果很多人因為沒有預先準備防護措施而被輻射致死。後來專家組前去實地考察,也遲遲交不出事件的真相。
直到2天後,1000多公裡以外的瑞典發現空氣中輻射物質嚴重超標,最終才查到輻射源在蘇聯,真相才大白於天下。儘管蘇聯將居民從危險區撤離,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死亡。根據蘇聯公布的數字,一共有31人死亡。而在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公布的數字高達7000人以上,可見這次災難的恐怖後果。
即便如此,車諾比核電站並未就此關閉。當時該核電站共有6個反應堆,其中爆炸的是4號反應堆,在建的5號和6號核反應堆停止施工,但其餘3個核反應堆仍然在繼續供電,直到2000年才全部關閉。
事故遺留下來的不僅有大量曾經遭受過輻射的居民和一大片廢墟,更讓人擔憂的是那些核廢料,持續釋放著恐怖的輻射,威脅著人類。因此,人們修建了一個鋼筋混凝土的石棺,將這些核廢料塵封起來。因此,只要保護好這個石棺,核廢料就不會威脅到人類。
問題在於,他們真的能保護好石棺嗎?
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
又是在車諾比,又是4月,又一次災難牽動了全世界人的心。
今年4月4日,車諾比核電站附近的森林突發大火。烏克蘭緊急反應,一方面緊急疏散居住在附近的約5萬居民,另一方面出動400多名消防員和100多臺設備、並且派出直升機共同參與滅火。
說起這場火災的起因,更是讓人怒髮衝冠。在經過調查之後,烏克蘭警方抓獲了本次火災的元兇,一名27歲的男子。據他交代,最初他只是為了「娛樂節目」才點火引燃乾草,沒想到由於那幾天風大,很快火勢就蔓延開來,最終釀成了這場火災。
正所謂風借火勢,火助風威,大火很快熊熊燃燒,十分兇猛。更讓人擔憂的是,大火在不斷向車諾比核廢料的石棺靠近。衛星圖像顯示,大火距離石棺最近的時候只有大約1英裡(約1.6公裡),情勢岌岌可危!
虛驚?
就在危急關頭,天公作美。當地時間4月14日,天上突然開始降雨,助消防人員一臂之力。同時,雖然烏克蘭政府被指責「未予足夠重視」,但消防員們的奮力撲救還是控制住了火勢。在14日當天,當地的明火就已經基本被撲滅。
大火在衝向核廢料儲存點的路上,終於被遏制。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的石棺在2016年才建設完畢,到現在才只有4年。
那麼,核廢料安全嗎?附近居民會遭受輻射嗎?
(圖片說明:車諾比禁區內火災照片,2020年4月12日)
烏克蘭相關部門的回應是,他們正在持續進行檢測,目前首都基輔和普裡皮亞季的輻射指標處於正常範圍內。他們還表示,該檢測是得到了法國輻射防護與核安全研究所(IRSN)證實的,還奉勸大家不要輕信謠言。
不過,烏克蘭生態檢查部門負責人葉戈爾-弗爾索夫發布的消息顯示,在車諾比禁區之內,輻射值還是超標的。那裡正常情況下的輻射劑量為每小時0.5μSv,但是他測得的數值幾乎是這個5倍。不過,除此之外,基輔等地的輻射值還是很正常的。
看樣子,石棺還是比較安全的。
據介紹,目前的石棺長260米、寬165米、高110米,其中的混凝土重達3.1萬噸。由於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督建和運營,這座石棺的安全性還是相當高的,計劃至少在100年之內維持穩定、安全。
實際上,真正值得我們擔心的,不是石棺是否安全,甚至也不是火災本身。有些隱藏在火災背後的事情,才需要人類去擔憂。
火災背後的深思
實際上,在車諾比禁區,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火災了。
葉戈爾-弗爾索夫表示:"長期以來,粗心大意的市民在春秋兩季放火燒草,一直是我們所面臨的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同樣的景象每年都要上演:每一處的田野、蘆葦、森林都曾被燒毀。"他呼籲烏克蘭政府應該儘快出臺措施,用嚴厲的手段打擊人們再肆無忌憚放火燒草的行為。
(附近遭受火災的村莊)
的確,最值得擔心的不是核廢料本身,而是在人。車諾比之所以如今變成廢墟,正是當初人的決策失誤所導致的。在核事故之後,竟然還有人鋌而走險,跑到禁區去拿無人看管的值錢物品去賣,導致輻射再一次傳播。而如今,缺乏安全意識的市民仍然不引以為戒,將火災視作兒戲,才導致火災連年發生。
只不過,以往的火災並沒有這麼嚴重,所以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這一次則是「史上最嚴重的一次」。聽起來,竟讓我想起了年初的澳洲山火,山火在澳洲也是年年都有,但今年「最為嚴重」。也許是年年發生,習以為常,所以泰然處之了?
災難面前,沒有習慣,沒有照舊,只有生命和安全,必須每一次都當作第一次去重視。僅僅是2020年這兩個月,大自然就通過兩次山火給我們以教訓。人類必須始終保持警惕,才有可能避免第三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