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水專項成果專報:對疫情期間城鎮汙水處理和水環境風險防控的...

2020-12-16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2月14日,住建部水專項實施管理辦公室發布水專項成果專報第3期,專報科學分析了城鎮汙水與水環境系統新型冠狀病毒暴露風險防範的關鍵環節和現行工藝技術的保障支撐能力,重點從城鎮汙水處理系統運行保障和從業人員病毒暴露風險防控、城鎮市政管網汙水冒溢的防控與排除、自動採樣替代人工巡檢、消毒劑投加以及汙泥妥善處理處置等方面提出了詳細的注意事項與對策措施。


【前言】

在黨中央統一領導和部署下,全國各界齊心協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階段性進展,但形勢依然相當嚴峻。近日,研究人員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症感染患者糞便樣本中分離出活的新型冠狀病毒,提示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可能存在新路徑。城鎮汙水系統直接接納並處理居民日常生活及部分企事業單位的各類汙水,特別是包括來自疫情小區、醫療機構、隔離觀察點、分散感染者排放的汙水,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存在從馬桶到市政管網、再到汙水處理廠、最終回到水環境的潛在傳輸與暴露路徑。

針對公眾和業界對城鎮汙水與水環境系統中新型冠狀病毒傳輸與暴露風險的疑慮和擔憂,以及如何加強防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專項辦特邀有關專家進行研討,並提出若干應對措施和防範建議,供公眾了解相關情況,為城鎮水務相關專業人員提供參考和借鑑。

一、準確把控城鎮汙水與水環境系統新型冠狀病毒暴露風險防範的關鍵環節

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為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而城鎮汙水的收集、輸送與處理過程,相對封閉與獨立,公眾不直接接觸汙水、汙泥;並且在疫情期間公眾防控意識顯著增強,社區和公共區域加強了消毒措施,在居住區、公共建築以及市政公用排水系統符合設計與運維標準,再生水利用管理規範的情況下,通過城鎮汙水與水環境系統發生公眾新型冠狀病毒暴露與感染的可能性很小。而城鎮汙水與水環境系統的運行操作過程中,從業人員存在直接接觸、飛沫及氣溶膠吸入等途徑的暴露風險。因此,疫情期間,有必要全面提升安全防護級別,重點加強市政管網、汙泥處理間、輸送泵站、汙水處理廠進水泵房、格柵間、曝氣沉砂池、脫水機房等風險點的防控和運行操作人員的暴露風險防範。

二、我國現行城鎮汙水處理廠出水與再生水水質標準,滿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的衛生學風險控制要求

我國《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規定了衛生學指標要求,即代表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控制程度的糞大腸菌群指標值。其中,一級A標準為再生水的基本水質要求,指標值1000個/L,適合排入國家和省確定的重點流域及湖泊、水庫等封閉、半封閉水域;一級標準B標準,指標值10000個/L,適合排入GB3838地表水III類功能水域(劃定的飲用水源保護區和遊泳區除外)、GB3097海水二類功能水域。我國城鎮汙水處理廠按照該標準要求,均設置了相應的出水消毒及藥劑儲備設施。實際運行中,通過濁度或懸浮固體濃度的控制,消毒劑量的調整,該指標的平均值會遠低於排放標準限值,在汙水生物處理及深度處理工段,目前普遍採用的較長泥齡的活性汙泥本身具有多個數量級(log數)的病原體消除(滅活)效果,能夠滿足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滅活程度控制要求。另外,新型冠狀病毒屬於有包膜病毒,在汙水系統中的存活能力低於無包膜的腸道病毒,且更易於消毒滅活。因此,經過消毒處理達標的出水排入接納水體,出水的衛生學風險控制能得到保障,不會增加水體環境中的病毒暴露風險。

在再生水利用方面,《城市汙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 18921-2019規定的糞大腸菌群限值為1000個/L,其中水景類為3個/L。該標準還對與消毒效果密切相關的濁度和色度指標有嚴格要求。《城市汙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 18920-2002中規定的總大腸菌群為3個/L。再生水淨化處理工程中,通常還有多重的消毒技術保障,如加氯、紫外、臭氧等措施的聯用。因此,確保再生處理與消毒工藝正常運行,能保障再生水利用的衛生學風險控制。但從更高的安全防範要求以及公眾心理接受角度考慮,對於再生水用於景觀河道用水的,應當設置警示牌;在疫情嚴重地區,建議暫停可能與人群密切接觸的再生水利用方式,並制定嚴格的再生水誤飲、誤用和錯接的防範措施。

三、水專項城鎮水汙染控制與水環境綜合整治技術成果可全面支撐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的汙水處理需要

水專項「城鎮水汙染控制與水環境綜合整治」主題,重點圍繞國家水汙染防治重大戰略的科技需求,通過持續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應用示範,在城鎮排水管網優化與改造、城鎮汙水高標準處理與利用、城鎮汙泥安全處理與處置、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城鎮降雨徑流汙染控制、海綿城市建設與管理、城鎮水體修復與生態恢復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成套技術和可行工程方案,在長江流域、京津冀、粵港澳等重點區域開展了示範應用,已在全國推廣應用於1000餘座工程,運行效果完全滿足國家及更嚴格的地方相關標準要求。疫情期間,水專項提供的成套技術方法、工程技術方案和示範應用工程,可為城鎮汙水處理和水環境治理提供重要的技術保障。

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加強城鎮汙水與水環境系統病毒暴露風險防範工作的注意事項與對策措施

(一)高度重視城鎮汙水處理系統安全運行保障和從業人員病毒暴露風險防控

疫情期間,相關部門應加強和完善信息溝通機制,確保信息公開,保證城鎮汙水收集與處理企業能夠及時準確獲取定點救治點、集中隔離區、醫療廢水處理等相關信息。要加強藥劑、器材器具等生產物資的保供,開闢設備維修、供貨、現場維修的綠色通道,保持汙水處理生產運營物資、藥劑、汙泥運輸通暢,並納入非常時期重要物資運輸保障管理體系,確保汙水收集管網和處理設施正常運行。要高度重視城鎮汙水與水環境系統從業人員的病毒暴露風險防範工作,將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防護物質納入重要防疫物資的供應保障體系。

(二)切實做好運行管理風險點和操作人員的病毒暴露風險防範工作

要重點加強市政管網維護、城鎮汙水處理和水環境設施運行管理過程中從業人員的病毒暴露風險防控。辦公區要加強自然通風,相對密閉的工作空間要加強人工強制通風,所有廢棄物要噴灑消毒劑後妥善處理處置。運行管理和操作人員有可能接觸到汙水、汙泥的生產區域(場所),加強衛生清掃的同時,還要對作業區、垃圾暫存區及周圍環境進行噴灑消毒。運行管理人員應始終佩戴口罩和手套等防護用品,做到勤洗手、勤消毒、少觸摸。市政管網維護人員非特殊情況避免下井作業,必須井下作業時,須穿戴全身式防護服、佩戴隔絕式呼吸防護用品、乳膠手套等;井上養護、設施檢測、泵站與汙泥車間的作業,須佩戴防護口罩、乳膠手套、護目鏡等。巡查人員應佩戴防護口罩,涉及開井蓋的還應佩戴護目鏡和乳膠手套等。汙水處理運行操作人員儘量做到不與汙水、汙泥、柵渣、沙礫直接接觸,在進水泵房、預處理工段、汙泥脫水工段,以及採樣、操作與巡檢過程中,須全程佩帶口罩、防水手套、護目鏡和安全帽等防護用品,有條件的穿戴防護面罩、防護服。各類作業完成後,運行操作人員應及時清洗和消毒。

(三)務必強化城鎮市政管網汙水冒溢的防控與排除

疫情期間,必須確保市政管網系統管道暢通,特別是居住小區、定點救治點、集中隔離區和醫療機構周邊的管道要保持通暢做到不冒溢。市政管網管理單位和醫院、小區等物業公司要全力做好管網、泵站等排水設施的日常運行,加強排水設施和排河口巡查,及時發現和排除汙水冒溢或直排入河,及時完成排水設施應急搶險,高效處置好熱線及巡查發現的排水事件。採取有效措施,加大執法力度,杜絕汙水和垃圾廢棄物等傾倒、排入雨水口中,對從管道養護排出的清理物及泥渣要密閉運輸並做到妥善處理處置;教育公眾及相關從業人員切勿將垃圾廢棄物(尤其是使用過的口罩、衛生巾、面巾紙等)扔入馬桶或掃入下水道。城市汙水(排水)管理部門要加強市政管網系統的運行調度,嚴格控制汙水管道運行水位,儘量保持低水位運行,降低冒溢風險。同時,要充分發揮現有合流制溢流汙染控制和地表雨水徑流控制設施的效能,建有合流制溢流快速淨化處理設施的,加強調控,強化對渣砂和懸浮物的去除、消毒及處置;加強合流溢流口的管控,設立警示標識,避免公眾直接接觸;適當降低河湖水位,疫情期間不建議進行雨水收集利用。

(四)提倡採用自動採樣在線檢測,視頻監控替代人工巡檢

城鎮汙水處理廠的進水泵房及預處理工段是最有可能造成病毒等病原體暴露並引發操作人員感染的潛在風險點。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2018年發布的《汙水收集和處理系統中高致病病原體的暴露接觸途徑》報告,進水泵房和預處理工段氣溶膠中病毒及細菌濃度最高,與深度處理工段相差約3個數量級。針對暴露風險,部分發達國家對汙水處理廠運行操作人員提出了嚴格的衛生學安全防範要求及日常防控措施。因此,疫情期間,必須加強防範,減少汙水原水的人工採樣檢測、預處理工段的現場巡檢,儘可能採用自動採樣器、在線檢測和視頻監控巡檢,操作人員儘量不在相對密閉的空間內停留,排出的柵渣和沙礫要及時噴灑消毒劑。確需人工採樣及巡檢的,操作人員應採取嚴格防護措施,確保萬無一失。上述措施同樣適用於合流制溢流調蓄池和一體化汙水處理設施。

(五)保障處理系統正常運行,避免過度投加消毒劑

城鎮汙水處理廠應嚴格執行國家、行業相關規程和標準,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做好運行管理工作。加強消毒工藝前序工藝單元的管理控制,確保消毒工藝發揮效能,有效控制出水或再生水的衛生學風險。為避免過度消毒造成對水環境生態的不利影響,非極特殊情況,不必要過量投加消毒藥劑。在疫情嚴重地域,條件允許時,執行一級B標準的汙水處理廠,可考慮適當提高消毒劑量,儘量達到一級A標準限值的消毒程度。要關注疫情防控期間因大量使用強氧化性消毒劑加劇進水碳源不足的問題,加強出水TN、TP指標的監控,必要時投加外部碳源或相應提高藥劑投加量,保障生物處理系統的脫氮除磷能力。

(六)優化調整工藝運行模式與參數,確保汙泥妥善處理處置

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是相對薄弱的環節,疫情期間的汙泥妥善處理處置尤為重要。初沉汙泥直接來自汙水的沉澱過程,其病原體濃度相對較高,疫情期間,初沉池宜超越方式運行。可適度提高生物池活性汙泥濃度,延長實際運行泥齡,以進一步提高病毒等病原體的去除率。對運行維護和巡檢人員要採取嚴格的防護措施,並加強汙泥脫水間的通風與消毒。脫水汙泥要日產日清,確保妥善處理,有條件的汙水處理廠儘量採用熱幹化或者石灰鹼法穩定化等方式進一步處理。汙泥的存儲及運輸過程應密閉,必要時,適當噴灑消毒劑。

專報素材提供專家: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鄭興燦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杭世珺

上海市城建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唐建國

中國人民大學 王洪臣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何伶俊

江南大學 李激

武漢市城市排水發展有限公司 熊紅松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張建新

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蔡倩

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 劉智曉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西藏城鎮汙水處理工作走筆:又見碧水潤古城
    美不勝收的拉魯溼地,映襯出我區城鎮汙水處理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近年來,自治區住建廳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西藏」重要指示精神,不斷加強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與運行管理,著力提高城鎮汙水垃圾處理能力,為保護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美麗西藏作出應有的貢獻。   高位推動,爭取項目建設資金。
  • 汙水處理率5年提高8.26%,雲南九大高原湖泊、敏感區域城鎮汙水處理...
    雲南省持續穩步推進長江經濟帶城鎮汙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等工作,建立完善長效機制,為確保「一江清水流出雲南」作出了積極貢獻。5年來,通過全省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城鎮汙水處理能力穩步提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面推進。
  • 廣東:《城鎮地下汙水處理設施通風與臭氣處理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
    廣東:《城鎮地下汙水處理設施通風與臭氣處理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北極星VOCs在線訊:日前,廣東發布廣東省標準《城鎮地下汙水處理設施通風與臭氣處理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主要審查人:城鎮地下汙水處理設施通風與臭氣處理技術標準1 總 則1.0.1 為規範廣東省城鎮地下汙水處理設施通風與臭氣處理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和運行管理,做到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技術先進、節能環保,保護地下汙水處理設施內、外部環境,制定本標準。
  • 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揚州市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333」攻堅...
    「333」攻堅行動實施方案 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加快補齊城鎮汙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提升城鎮汙水收集處理效能,根據《江蘇省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精準攻堅「333」行動方案》和《揚州市城鎮生活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
  • 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安德到醫院督導醫療汙水處置工作
    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安德到醫院督導醫療汙水處置工作 2020-02-03 1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建工集團聯合體中標炎陵縣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 PPP...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從湖南省政府採購網獲悉,11月13日,湖南省炎陵縣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 PPP 項目(第三次)發布中標(成交)公告,成交供應商為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牽頭方)/湖南省城鄉環境建設有限公司(成員方)/湖南建工環保有限公司(成員方)聯合體,成交條件為九龍工業園及中小企業創業園工業汙水處理廠汙水處理服務費單價:6.373元/m³,炎陵縣縣城等新建生活汙水處理服務單價
  • 疫情防控期間企業法律風險100問!
    可疑暴露者是指暴露於新型冠狀病毒檢測陽性的野生動物、物品和環境,且暴露時未採取有效防護的加工、售賣、搬運、配送或管理等人員。 9、企業應如何處理被傳染病病原體汙染的汙水、汙物、糞便等?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二十七條規定,對被傳染病病原體汙染的汙水、汙物、場所和物品,有關單位和個人必須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衛生要求,進行嚴格消毒處理;拒絕消毒處理的,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強制消毒處理。
  • 廣東汙水處理設備-農村生活汙水生物處理技術
    目前,全市農村居民的生活汙廢水大部分是採用較為簡單的化糞池處理,之後排入河中,對周邊環境和水資源造成很大的汙染。農村養殖戶的動物排洩糞便等大都未經處理直接排河,大量的糞水等汙染物,不經過有效的厭氧發酵,仍然會使周邊農田不堪重負,導致病原菌傳播、臭味遠揚、蚊蠅滋生等惡果,不僅破壞了生態質量。
  • 環保行業:汙水資源化空間廣闊 看好膜技術市場
    內容提要:  針對我國再生水利用率低的問題,2020年汙水資源化政策密集發布,膜技術企業有望率先受益。目前,膜技術是飲用水深度處理、水深度處理和汙水資源化市場的重要手段,其中三家膜企業佔據了膜處理市場的主要地位,建議關注金科環境和碧水源。
  • 決不讓疫情防控成果前功盡棄
    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大戰仍在進行,大考還未結束,顯著成果來之不易,但這不是最終的、全面的勝利。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內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暴發疫情的風險依然存在,秋冬季新冠肺炎和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交織疊加,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任務依然艱巨。
  • 東光法院疫情防控期間法律責任風險告知書之行政管理篇
    在疫情持續期間,企業有義務通過以下方式積極配合當地政府部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通過官網及微信公眾告平臺密切關注省內各地人民政府關於疫情防控、復工的通知和政策;(二)嚴格遵守當地人民政府疫情防控部門對企業生產運營的要求,在無法準確判斷信息或存在疑問時及時向當地政府疫情防控部門進行諮詢,避免企業受到二次影響。(三)嚴格按照當地政府疫情防控部門要求上報企業內部疫情的防控等措施和進展。
  • 浙江省《地埋式城鎮汙水處理廠建設技術導則(試行)》(報批稿)
    》和《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等法律法規,按照國務院《城鎮排水與汙水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41號)要求和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決策部署,規範和指導地埋式城鎮汙水處理廠的設計、施工和驗收。   5.6汙泥處理   5.6.1汙泥處理處置應根據汙水專項規劃和環境保護要求確定,處理過程應避免造成二次汙染產生,工藝選擇應符合本導則第3.0.3條的規定。   5.6.2汙泥的濃縮脫水應在地下廠區內進行,宜採用一體化設備處理。
  • 盛大環境 | 汙泥處理處置技術綜述
    摘要:汙泥的處理與處置已成為現代汙水處理系統運行中最複雜、且花費最高的環節,如何妥善處置汙泥問題是社會和行業的焦點問題
  • 寧安市東京城鎮派出所民警李士國在疫情防控期間因公殉職
    東北網5月14日訊(記者 趙紅星)5月11日17時20分,牡丹江寧安市公安局東京城鎮派出所民警李士國在執行疫情防控任務後,回到派出所值班期間突發心腦疾病,17時26分送到東京城林業醫院,經全力搶救,於17時56分不幸因公殉職,享年55歲。
  • PM2.5濃度下降19.6%,醫療廢棄物處置有保障,多部門回應疫情期間...
    和去年同期相比,I-III類增加8.5個百分點,中間的IV、V類下降了5.1個百分點,劣V類水質下降了3.4個百分點。從飲用水源地的監測結果來看,累計對飲用水源地開展了14915次監測,未發現受疫情防控影響水質安全的情況。開展了1901次的餘氯監測,受疫情防控開展消殺工作的影響,其中54次餘氯是有檢出的,佔比2.8%。
  • 生機盎然:農村汙水市場 野百合也有春天(下)
    -2018)在這個階段,水十條、五水共治從真正意義上共同開啟了農村汙水處理市場。政策方面2015 年4 月,國務院發布《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其中明確提出要「加快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行農村汙水處理統一規劃、建設、管理,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治理。有條件的地區積極推進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和服務向農村延伸。到2020 年,新增完成環境綜合整治的建制村13 萬個。」
  • PPT分享|貝德光:城市汙水處理廠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處理處置對策及...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水處理廠作為城市汙水系統的最後環節,也是確保生態系統安全的重要保障,確保汙水處理廠的安全運行,是汙水治理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針對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存在於汙水處理廠的風險,以及疫情期間汙水處理廠運行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梳理了汙水處理廠在水質監測、生物池穩定運行、剩餘汙泥處理、出水消毒以及人員防護等方面採取的措施,並從中總結經驗,提出思考與建議,推動行業的進步。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 全國愛衛辦發文:開展冬春季愛國衛生運動 助力常態化疫情防控
    一是持續推進環境衛生整治,營造健康安全環境。各地要根據本地區疫情防控形勢,以建立健全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為根本,聚焦基礎設施、重點場所和關鍵時點,統籌推進各項重點工作,築牢常態化疫情防控的環境基礎。二是積極開展健康科普宣傳,提升群眾防病能力和文明衛生素養。
  • 六安生活汙水處理工程
    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玻璃鋼CBD一體化汙水處理系列設備,選用機械纏繞式全玻璃鋼結構,內置不同艙室,添加不同填料(懸掛式、懸浮),改變了傳統鋼混和碳鋼材質,工廠模塊化生產。目前公司採用的技術路線,生化加溼地;生化加過濾;生化加MBR等三種工藝,可根據水量、水質、排放要求,個性化定製,可根據客戶需求置於地上或地下。
  • 郭興芳:《城市汙水再生利用 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18921-2019主要...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2015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達任務修訂國家標準《城市汙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18921-2002,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作為主編單位,聯合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國家城市給水排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江南大學成立修編組,修訂此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