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3000萬男光棍#這個年頭,該結婚的結不了婚,而不該結婚的卻早早結了婚。
這不,廣東一位18歲的高中生迎娶14歲的初中生的視頻登上了熱搜。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傳說中的3000萬男光棍到了結婚年齡而結不了婚的現狀。
隨著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接近尾聲,民間「3000萬男光棍」的推測將迎來最權威的解答。不管男光棍的數量是否達到了恐怖的3000萬之多,未婚男青年結婚困難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無論是年年上漲的彩禮數額,還是二婚女性受到追捧,都在無聲地說明這一點。
從經濟學的理論出發,市場價格由供需決定,彩禮上漲、女性要求夫家買房買車的背後,都在說明女性「價格」的上漲,而相對女性,男性的議價權要低得多,別看眾多男青年在網上對彩禮口誅筆伐、罵聲不絕,但現實中該給的彩禮還是該給,該買的房子、車子還是要買,都在無聲地證明男性在婚姻市場中處於極其被動的地位。
有的男青年可能不服,會說:我就不給彩禮,不買房車,大不了一輩子不結婚,能怎麼樣?其實,這種想法就和某些人一輩子不買房的言論是一樣的:你不買房不代表別人不爭著買房,你不買房,房價依然「蹭蹭蹭」上漲。一輩子租房當然是可行的,但總免不了嘗一嘗被房東催交房租、斷水斷電、孩子上不學的心酸。
一輩子不結婚和一輩子不買房是一個道理:總有人可以忍受乃至避免不結婚的痛苦,甚至樂在其中,但大多數人受不了。
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如何從3000萬男光棍中脫穎而出,成功脫單:畢竟,即使有3000萬光棍的結構性性別失衡,結了婚的男青年要有好幾億,要多得多,為什麼不能有你呢?
其實,昨天的廣東18歲高中生娶14歲初中生的負面新聞,給予我們不少啟發。
首先,我要否定一個觀點,那就是3000萬光棍娶不了媳婦和18歲高中生早早娶了14歲嬌妻的最大區別,就是沒錢和有錢的區別。
在這個女性權利意識越來越覺醒的時代,極少有女性是會單單因為一個男性有錢而選擇和他步入婚姻的殿堂,絕大多數女性,無論有沒有文化,都會綜合考量一個男性。
對於有文化的女性,比如眾多的白領精英、學術精英,往往會從長遠的角度看男性,看男性有沒有發展的潛力,就像買了一隻剛上市的股票,哪怕股票現在還很廉價,但將來會大幅上漲,那就是值得購買的。而從近處觀察男性,則要看男性是否溫柔體貼,善解人意。
對於沒有文化的女性,比如這位廣東14歲輟學的新娘,則不會看男性長久的發展,只會看男性對她好不好。
這從官方對於這對未達到適婚年齡的夫婦的通報,就可以看出來。官方說得很清楚,兩個人是自由戀愛,而不是父母包辦婚姻。我絕對不支持早婚,但某些認為新娘是迫不得已的吃瓜群眾,可以歇一歇了。
種種現象都在說明,錢,絕對不是結不結得了婚的決定性因素。除了錢之外的三個因素,才能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一,早點談戀愛,避免通過相親找對象。
18歲高中生和他的14歲輟學的新娘,如果不是通過自由戀愛,而是通過相親認識,那輿論對他們的質疑絕對不會罷休。原因無他,自由戀愛不是交易,是男男女女談情說愛,而相親則是打著談情說愛旗號的交易,背後是赤裸裸的金錢交易。
對於家境不好的男青年,參與金錢交易基本上就是把自己放到了交易市場上最弱勢的一方,即使和父母祖輩勉強湊夠了交易的本金,也只能選擇最廉價的商品,和我在雙十一咬咬牙買600塊錢的耐克沒有區別(笑)。能通過談感情給自己加分,就別直接談錢,通過戀愛培養和女性的感情,增加彼此間的依賴程度,要比完全沒有感情的雙方通過相親去了解彼此,要好得多。
一些男性表示自己內向,不好意思和女性說話,更別談戀愛,我告訴你,你一定要想方設法克服自己,戰勝自己,突破自己,一定要勇敢地走出舒適圈。
二,尊重女性,避免被貼上大男子主義的標籤。
這個時代,是大男子主義被圍追堵截的時代。男性一旦被貼上大男子主義的標籤,基本上就會被周圍的女性默默排除出戀愛發展對象備選項。即使通過相親結了婚,離婚的概率也是極大的。
結婚彩禮成本上升的一大原因就在於農村濃厚的大男子主義之風。女方父母害怕女兒嫁給男方之後受欺負,所以會加大彩禮數額,讓男方傾家蕩產去娶女兒。而對於付出了沉重代價才娶回來的老婆,思維正常的大男子主義者都會有所收斂。
三,學會打扮自己,做一個乾乾淨淨的男孩子。
很多男性會嘲諷一些他們眼中「娘娘腔」的男明星,但再怎麼嘲諷,這些男明星就是會受到女性的追捧。男性嘲諷歸嘲諷,但男明星們的優點還是要學的。男明星最大的優點,長得帥,這一點很難學得來。但男明星們乾乾淨淨有品位的打扮,是可以模仿借鑑的。
很多女生說,對「乾乾淨淨的男孩子」毫無抵抗之力。那麼男生麼就要盡全力做一個乾乾淨淨的男孩子,避免被貼上「油膩」的標籤。不僅是外表,內在也很重要,至少要避免滿口髒話。
也許,在男多女少的現狀下,所有中國的適婚男性就像在參與一場無形的大逃殺,如何避免自己成為被淘汰的3000萬人,成為了所有男孩子必須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