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記者從2020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1月-11月,全市環境空氣品質實現了持續改善,市區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同比下降4.9%,PM2.5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27微克,同比下降3.6%;1月-11月,市區優良天數為291天,同比增加10天,全市12個縣(市、區)優良天數較去年同期均實現大幅增加,全市優良天數均值同比增加14天。
自今年1月份開始,承德市先後實施了全市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攻堅行動13條強化舉措、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等一系列專項行動。結合風向風速等氣象條件及汙染貢獻度,確定將40個鄉鎮為重點管控區域,並對34個鄉鎮給予資金獎勵,對排名靠後的15個鄉鎮進行了約談,通過獎優罰劣,解決汙染治理「最後一公裡」問題。
在空氣品質自動監控5個國控點位、19個省控點位、204個市控點位全面實行「點位長制」,由縣(市、區)政府的主要負責人任國、省控點位的「點位長」,由鄉鎮政府的主要負責人任市控點位的「點位長」,對轄區內環境空氣品質負總責。同時充分發揮第三方技術支撐優勢,利用顆粒物組分解析、道路和揮發性有機物的走航監測,以及雷射雷達掃描監測等先進技術,找準癥結,精準施策。
截至11月底,全市已完成306萬噸鐵和290萬噸鋼的產能退出目標任務;繼續大力發展集中供熱,對全市不具備清潔取暖的區域推廣潔淨煤,截至11月底,全市累計推廣潔淨煤約54.15萬戶,淘汰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490臺,60臺燃氣鍋爐完成低氮燃燒改造,83臺生物質鍋爐和32臺燃油鍋爐完成提標改造;運輸結構調整方面,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截至11月底,共推廣新能源標準車2633輛,今年全市累計淘汰國三及以下中重型柴油貨車6767輛;用地結構調整方面,建立揚塵汙染源清單並動態調整,全面落實揚塵汙染防治「六個百分之百」要求,全市具備條件的205個建築施工工地安裝了視頻監控和揚塵在線監測設備。大力提高機械化清掃率,市區和縣城道路機掃率達到了86%以上;深化露天礦山跡地修復工作,累計完成121家露天礦山跡地修復。
秋冬季是重汙染天氣易發、頻發的季節,是全年大氣汙染防治的重要時段。對此,承德市將實施差異化管控、妥善應對可能出現的汙染天氣,深入實施產業、能源、交通等方面結構調整,打好產能退出,散煤、重型柴油貨車尾氣治理等系列攻堅戰,持續推進空氣品質改善。(記者閆立輝)
來源:和合承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