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侯一直被讀者們默認為三清和古龍之下第一人,儘管羅侯才300多歲,但他的潛力相當於無限。到了第三部,羅侯應該具備三清級別,畢竟和三清最強的元始天尊擁有相同氣場。元始天尊吸取靈寶天尊的力量後,實力成了作者全系列漫畫的天花板。就算羅侯略弱於元始天尊,那也是三清級別。在古龍大限已到後,羅侯會成為三界最強,帝釋天300年前就已領教了羅侯的強大。
原作者正在寫前傳劇情,講述羅侯的開掛人生。很多讀者覺得前傳羅侯太強了,有點不合理。但別忘了,正傳中的少年羅侯依然吊打帝釋天,從廢都開始追殺,持國天王捨命才將帝釋天救出,廣目天王和增長天王在混戰中與帝釋天走散。
在剛更新的前傳16中,羅侯瀕死,頂不住三大天王的輪番進攻。帝釋天為了彰顯天界徵服阿修羅的壯舉,補刀來證明他沒有對羅侯感到恐懼,依然是諸神眼中的完美至高神。
鬥魂熄滅確實意味著阿修羅死亡,然而羅侯只要頭顱還在,那麼就有重燃鬥魂的機會,只不過瀕死時需要一點小小的鼓勵。羅侯小時候經常被欺負,時雨擔當羅侯的保護神,不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羅侯。
在外人眼裡,阿修羅用實力說話,而時雨卻有人類那般細膩的情感,羅侯對時雨的自盡一直感到愧疚,變強也無法回報最好的朋友。時雨死後沒有化作星星,以靈魂之體陪伴著羅侯。
時雨看到羅侯被打敗,當然要出來說教一番,因為羅侯還沒有盡全力。羅侯的實力和狂有關,壓制自身狂暴的一面。正所謂狂起來連自己都害怕,羅侯沒辦法控制狂暴形態。因為狂暴時敵我不分,連阿修羅都不能靠近羅侯。只有徹底釋放自己,才能發揮少年羅侯全部的實力。
簡單來說,狂才是羅侯的本質,所以狂王稱號與羅侯定位相符。初次對抗天界時,羅侯也說過要把部落建立在天神骸骨之上,狂是對實力的自信。既然羅侯已找回自信,那麼時雨就能暫時離開了。離開前,時雨鼓勵羅侯殺盡滿天神佛,這就是阿修羅與眾不同的鼓勵。
羅侯經歷過瀕死,領悟了阿修羅史上最為罕見的「無我之境」,實力已凌駕於三天王和帝釋天。殺死羅侯最有效的方法斬斷頭顱,帝釋天大意了,低估羅侯作為狂王的實力,也沒理解羅侯為何被稱作為狂王。前傳最不合理之處在於,那些天界大神對阿修羅四王的鬥魂之道一無所知。
殺心觀音自認為非常了解苦王,卻被解放力量的苦王完全壓制。帝釋天亦是如此,不知道羅侯被圍攻時提升戰鬥力可以理解,但阿修羅的憤怒提升攻擊力總應該是常識吧?天界和阿修羅打了一萬年,知己知彼是最起碼的常識。
這一戰充分展示了羅侯狂暴的力量,瀕死只是假象,羅侯的鎖血能力不容小覷。少年羅侯實力有限,若三清旁觀,300年後斬三王的羅侯是可以殺盡滿天神佛的。
結論:看到羅侯瀕死已經見怪不怪了,從小到大都有鎖血能力。帝釋天以為殺死了羅侯,鬥魂熄滅造成的假象。然而羅侯未死,且遇到了夢中的時雨。羅侯表明他打不過對手,但時雨指出狂才是羅侯的本質,狂暴形態難以控制,力量則能發揮到當前的巔峰水平。時雨的出現就是幫助羅侯發掘全部的力量,找回自信,並鼓勵羅侯殺盡滿天神佛,讓三界眾生都畏懼羅侯,狂王之名將被世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