嚶其鳴兮 求其友聲:劉禹錫晚年的唱和詩

2020-12-10 新華網客戶端

  劉禹錫是中晚唐時代的重要作家,政治上的永貞革新和詩歌界的詩豪美名共同鑄就了劉禹錫的雄直形象。研究者多關注他的詠史詩、現實詩、樂府詩等,而其唱和詩也是構成他文學圖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寶曆二年(826)到他去世的會昌二年(842),即55歲到71歲的晚年,他的詩歌創作中將近70%都是唱和詩。劉禹錫晚年以詩酬唱的朋友圈包括白居易、元稹、柳宗元、牛僧孺、李德裕、令狐楚、竇常等文壇、政壇翹楚。其中,62%的唱和作品是與同齡人白居易的酬和。故下文以劉白唱和為線索來梳理。

  寶曆二年55歲的劉禹錫和白居易初次相見,在這之後唱和詩交流日漸頻繁。雖然早在元和五年劉白已經開始唱和,但數量非常少,平均一年不到一組。寶曆二年冬,劉禹錫結束了二十多年的貶謫生涯,與白居易在揚子津首次相遇。白居易對劉禹錫前半生的貶謫充滿不平和同情,「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劉禹錫共鳴誕生了名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前半感嘆「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的悲愴,後半引吭「沉州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高歌。黃鐘大呂的豪邁使白居易三年後記憶猶新讚不絕口,「『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之句之類,真謂神妙,在在處處,應當有靈物護之」(《劉白唱和集解》),並據此類作品總結出劉禹錫詩歌的風格:「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詩豪」一評遂成為後世評劉禹錫詩風的定論。如宋人邵博已指出「詩豪,白樂天目夢得雲」(《邵氏聞見後錄》卷一九)。當白居易回顧與劉禹錫的唱和歷程,「其鋒森然,少敢當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劉白唱和集解》),確認了劉禹錫在創作和友情上對自己的重要意義,這就是流傳後世的「劉白」並稱。對此,正史和詩評家言之鑿鑿,早有定論:「(元稹)卒,(白居易)又與劉禹錫齊名,號『劉白』」(《新唐書·白居易傳》);「大曆後詩,夢得高於文房,與白傅唱和,故稱『劉白』」(沈德潛《唐詩別裁》卷一五);「人與樂天並稱,緣劉、白有《唱和集》耳」(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上)。可見,唱和詩對於劉白這對詩友的意義是何等重要。

  從寶曆二年(826)到大和五年(831),劉白足未出兩京,在宴飲歡聚、餞送酬贈的唱和中,劉禹錫以詩豪為底色的心態和詩風開始逐漸接受白居易的影響,有意識地收斂鋒芒,趨向閒適。當白居易以自創的「中隱思想」為指導,分司洛陽閒官:「昔時蹙促為遷客,今日從容自去官……塵纓世網重重縛,回顧方知出得難。」(《長樂亭留別》)劉禹錫受到觸動,也有心步其後塵:「九霄路上辭朝客,四皓叢中作少年……洛陽舊有衡茆在,亦擬抽身伴地仙。」(《刑部白侍郎謝病長告改賓客分司以詩贈別》)兩京的唱和詩作以閒適的生活、調笑快樂的基調開始侵蝕劉禹錫的豪壯之氣。

  大和五年,白居易前半生的摯友元稹去世,劉禹錫也受到炙手可熱的牛黨排擠而出朝,外牧蘇、汝、同三州。雙方同時受到的打擊促成了劉白晚年互為「排他式知己」的契機——「同年同病同心事,除卻蘇州更是誰?」(《寄劉蘇州》)由於政治上的失望和苦悶,曾經堅強豪邁的劉禹錫在60歲的晚年逐漸更加堅定地接受白居易閒適隱居的思想:「終期拋印綬,共佔少微星。」(《贈樂天》)「莫嗟雪裡暫時別,終擬雲間相逐飛。」(《醉答樂天》)「煙波洞庭路,愧彼扁舟人。」(《到郡未浹日登西樓見樂天題詩因即事以寄》)劉禹錫倔強豪邁的詩風雖然並未完全消解,但只偶有發聲。《樂天寄重和晚達冬青一篇,因成再答》運用了詩豪式的語調高歌出不向命運屈服的奮進之音:「東隅有失誰能免?北叟之言豈便誣?振臂猶堪呼一擲,爭知掌下不成盧?」當時李黨暫處下風,劉禹錫用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典故激勵李黨振奮精神,振臂一呼,以待運轉。清人何焯讚嘆劉禹錫至老不衰的頑強勁頭:「夢得生平可謂知進不知退矣。」

  大和五年底(831)到大和九年(835)的四年間,劉禹錫輾轉蘇、汝、同三州,與閒居洛陽的白居易較少宴飲遊賞,所以唱和詩風在閒適情調中融入了友情的溫度。劉禹錫《秋夕不寐寄樂天》:「何人諳此景?遠問白先生。」白居易《酬夢得秋夕不寐見寄》:「何言千裡隔?秋思一時生。」人雖遠隔南北,情卻不分西東,這份友情在互訴衷腸般的輕言慢語中透露出重於千鈞的深沉,且只限於雙方。又如白居易《立秋夕有懷夢得》:「夜茶一兩杓,秋吟三數聲。所思渺千裡,雲外長洲城。」劉禹錫《酬樂天七月一日夜即事見寄》:「外物豈不足,中懷向誰傾?秋來念歸去,同聽嵩陽笙。」脈脈友情溫暖著兩個知交的心靈,這種溫暖甚至已經演變為互相依靠的一種慣性力量:「獨吟誰應和?須寄洛陽城」(劉禹錫《冬日晨興寄樂天》);「詩成遣誰和?還是寄蘇州」(白居易《初冬早起寄夢得》)。人生的晚年,政治的困境,重重的壓力下,劉白最有溫度的友情,在唱和詩中瀰漫著馨香。

  也正是這種慣性,與劉禹錫倔強和剛強的性格發生了最後的交鋒,帶來劉禹錫最終出處矛盾的抉擇:「背時猶自居三品,得老終須卜一丘。」(劉禹錫《酬樂天見寄》)「還思謝病吟歸去,同醉城東桃李花。」(劉禹錫《郡齋書懷寄河南白尹兼簡分司崔賓客》)這一受白居易影響而產生的退隱優遊卒歲的念頭與秉性中「願託扶搖翔碧虛」的矛盾,在大和九年的政局動蕩——甘露之變後順其自然而化解,劉禹錫出處的搖擺、創作的轉向最終塵埃落定,而與白居易合流——分司洛陽,閒散至終。

  甘露政變後,從開成元年(836)到會昌二年(842)去世,劉禹錫在洛陽和白居易、裴度、令狐楚、李德裕頻繁唱和,集中呈現了詩酒賞玩、嘆老調笑的晚年生活。在洛陽,劉禹錫與白居易、裴度等核心詩友們過著悠閒的半隱居式生活,因此多有詩酒宴集和酬和賞玩之作。比如開成元年劉禹錫一回洛陽,就迫不及待要和老友們詩酒歡聚,正巧裴度的別業綠野堂剛建成,三人縱享會聚之樂。《自左馮歸洛下酬樂天兼呈裴令公》:「新恩通籍在龍樓,分務神都近舊丘。自有園公紫芝侶,仍追少傅赤松遊。華林霜葉紅霞晚,伊水晴光碧玉秋。更接東山文酒會,始知江左未風流。」劉詩將裴度比作謝安,又盛讚他們的宴會比謝安的江左風流有過之而無不及。白居易《喜夢得自馮翊歸洛兼呈令公》:「上客新從左輔回,高陽興助洛陽才。已將四海聲名去,又佔三春風景來。甲子等頭憐共老,文章敵手莫相猜。鄒枚未用爭詩酒,且飲梁王賀喜杯。」白居易對「甲子等頭」的老友歸來表達了熱烈歡迎,終於可以朝朝暮暮相伴,對於劉白來說意義重大,「文章敵手莫相猜」即以詩相互唱和交流甚至比拼的知己非對方莫屬。開成二年,劉、白、裴等又於三月三日修禊洛濱,「群賢勝會稽」,賦詩遊樂,「墨客競分題」,盛況堪比蘭亭。

  走向人生終點的六年,劉禹錫最終完成了晚年思想和詩風的轉變。如白居易《題酒甕呈夢得》:「若無清酒兩三甕,爭向白須千萬莖……更擬共君何處去?且來同作醉先生。」劉禹錫《酬樂天偶題酒甕見寄》:「門外紅塵人自走,甕頭清酒我初開……何幸相招同醉處,洛陽城裡好池臺。」淺近直白的語言,嘆老遊宴的主題,閒適無奈的心態,不僅共同築牢了「劉白」的並稱,劉禹錫的形象也在晚年悄然徹底改容。又如白居易《晚夏閒居絕無賓客欲尋夢得先寄此詩》:「無人解相訪,有酒共誰傾?老更諳時事,閒多見物情。只應劉與白,二叟自相迎。」劉禹錫《酬樂天晚夏閒居欲相訪先以詩見貽》:「酒醅晴易熟,藥圃夏頻薅。老是班行舊,閒為鄉裡豪。經過更何處?風景屬吾曹。」劉禹錫對白居易的回應,題旨重複、辭藻雷同、思想相近,可見劉禹錫與白居易的全面合流。

  在最後一個時期,劉禹錫和白居易視對方為排他式知己,「唯君比萱草,相見可忘憂」(《贈樂天》)。白居易也惺惺相惜:「借問萱逢杜,何如白見劉?」(《酬夢得比萱草見贈》)萱草和杜康的消憂解悶,終不及同年同白頭的歲月沉澱。在隱逸式的閒居狀態下,劉禹錫既消解了豪壯的心性,又通過反覆吟寫將晚年的詩風改轍為「閒適」,而這正是白居易詩風影響的體現。

  總之,劉禹錫晚年主要創作唱和詩,以嘆老調笑、閒適遊賞的日常生活為內容,不再如以往關注時政刻意諷刺。「詩豪」形象的消解既是中晚唐時政大潮的客觀裹挾,也是他出處思想的主觀選擇。而劉禹錫晚年從出處選擇到精神思想、從詩歌形式到詩歌風格的選擇和轉變都與他最主要的詩友白居易有密切關係。正是與白居易的唱和詩,潤物細無聲地影響了劉禹錫人生心態和創作風格的改變,這個改變既屬於劉禹錫個人,也預示了晚唐時代的到來。(作者:趙樂,系內蒙古元代文學研究基地副研究員)

相關焦點

  • 「竹枝詞」的前世今生,劉禹錫推動此詩體在流行!其功不可沒!
    劉禹錫是竹枝詞的發掘者,並創作竹枝詞很多首。作為把民歌變成詩體的文人,對後代影響很大。2)劉禹錫因參於變法和不畏權貴被貶謫。劉禹錫3)在夔州劉禹錫接觸了當地的民間以「竹枝歌」為名的民歌曲風。聆其音,中黃鐘之羽,其卒章激訐如吳聲,雖傖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轉,有《淇奧》之豔。昔屈原居沅湘間,其民迎神,詞多鄙陋,乃為作《九歌》,到於今荊楚鼓舞之。故餘亦作《竹枝詞》九篇,俾善歌者颺之,附於末,後之聆巴歈,知變風之自焉。
  • 劉禹錫:被流放23年,依舊相信人間值得
    大和三年,白居易稱病免歸,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整理《劉白唱和集》,主要收集在長安與劉禹錫往來的唱和詩作。在詩集序裡出現了「詩豪」的說法: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在這裡,白氏因劉禹錫詩歌有森然之氣稱其為「詩豪」,其實,文如其人,劉禹錫就是從不對時乖命蹇的遭際認輸的一個人。劉禹錫和韓愈、白居易、柳宗元等人年齡相仿,私交也相當好,這哥幾個應該算是中唐詩壇的槓把子。
  • 嚶嚶怪是什麼意思 嚶嚶怪語錄大全
    有時候刷社交網站的時候,經常會看到網友評論「一拳一個嚶嚶怪」,嚶嚶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最近那麼多人說?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嚶嚶怪是什麼意思  嚶嚶怪是指喜歡撒嬌賣萌的女生,帶點做作的意味在裡面,不管說什麼話結尾都會加一個「嚶嚶」,看著起雞皮疙瘩。  「哼!
  • 軒轅劍龍舞雲山:東皇鳴兮,140級主線劇情開放
    軒轅劍龍舞雲山:東皇鳴兮,140級主線劇情開放 網易盛唐傳說絕美大作《軒轅劍龍舞雲山》上線以來,
  • 你在絕地求生裡見過嚶嚶怪嗎?
    「我覺得,嚶嚶怪和消音器更配。」說完,我瀟灑地騎上了摩託進圈了。屏幕上接著浮現文字:嚶嚶嚶,女神大人,我覺得我還能再搶救一下!我冷笑著看林樂被毒圈補死,幾秒後我的房門響了:「女神,我錯了。」我雙手抱胸,掃了面前的男人一眼,悠悠道:「錯哪了?」
  • 燕池悟,「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是為你寫的嗎?
    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何時見許兮,慰我彷徨。願言配德兮,攜手相將。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 美文釋讀鄧麗君: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
    她動作利落乾淨,扮相可人,在音樂的伴奏下,她唱著: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豔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凰兮凰兮從我棲,得託孳尾永為妃。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餘悲。雖然,人們對於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耳熟能詳,我們也知道卓文君守著貧寒,當壚賣酒和丈夫相濡以沫的歷史往事。
  • 國潮正盛,爭做弄潮兒 ——今兮古兮品牌發布會揭幕在即
    今兮古兮為浙江衿古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旗下原創國風服飾品牌。秉承「古韻今風和鳴」的設計理念,打造國風生活範。致力於打造具有中國特色服裝文化的國潮風尚,讓更多的國人了解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今兮古兮以原創為內在驅動,不斷推陳出新;吸取傳統服飾形制美的特點,在保留原有韻味的同時,運用改良工藝使其更符合現代穿著習慣。
  • 嚶嚶怪表情包大全合集 嚶嚶怪這個梗源自哪裡
    嚶嚶怪表情包大全合集,嚶嚶怪這個梗源自哪裡。不少網友一定被這個表情刷屏了,但是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解釋下嚶嚶怪是什麼意思,順便給大家分享下一些表情吧。
  • 嚶嚶怪表情包大全合集 嚶嚶怪這個梗源自哪裡(全文)
    嚶嚶怪表情包大全合集
  • 嚶嚶怪是什麼梗?嚶嚶怪的起源出處?
    嚶~嚶~嚶~嚶嚶怪,是一個網絡流行稱呼,主要針對老是說話帶「嚶嚶嚶」的一群人。惡意賣萌地在每一句話中都要加上嚶嚶嚶的人。甚至發展出了嚶語。啥也別說了,看本詞條前先一起喊:那嚶嚶怪是什麼意思的詳細解釋,下面,就和360常識網流行語百科一起看看吧。
  • 嚶嚶怪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嚶嚶怪搞笑表情包走一波
    嚶嚶怪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嚶嚶怪搞笑表情包走一波時間:2020-05-08 14:54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嚶嚶怪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嚶嚶怪搞笑表情包走一波 嚶嚶怪是 超級火的一詞,經常在網上能看見表情包,小夥伴們最關心的就是這個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叫做嚶嚶怪。
  •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學學古人是如何表達愛和思念的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此句美得令人心動。詩仙先是刻畫了一幅悽清的畫面,再直白地表達絆人心的思念,引人遐想他所愛的女子是何樣貌。思念惱人,卻不能得佳人相伴於側,便希望當初不相識,求而不得的絕望使詩仙難以入睡。《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宋代·晏幾道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
  • 嚶嚶怪是什麼梗 如果覺得不夠還可以來個橘子什麼意思
    嚶嚶怪是什麼意思?嚶嚶怪是什麼梗?嚶嚶怪的出處是哪裡?嚶嚶怪是最新超級火的一次,不少小夥伴們最關心的就是這個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叫做嚶嚶怪,這個詞有什麼真正意義,不清楚的小夥伴們,就讓小編給大家詳細的講講,想知道的就一起來看看吧。
  • 秋天裡,劉禹錫寫下一首古詩,開篇10字便升華了秋的含義
    這個循環交錯的季節,歷來被人們賦予各種涵義:杜甫眼裡是「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漢武帝口中則是「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王維筆下又是「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 嚶嚶怪是什麼意思怎麼來的 一拳一刀一個嚶嚶怪嚶嚶怪表情包
    嚶嚶怪是什麼意思  「(。•ˇ‸ˇ•。)哼!都怪你 (`ȏ´) 也不哄哄人家(〃′o`)人家超想哭的,捶你胸口,大壞蛋!!!( ̄^ ̄)ゞ咩QAQ 捶你胸口 你好討厭!  嚶嚶怪的意思就是說話總是喜歡加個嚶嚶嚶的,因為Ta們覺得這樣子很萌!但是在嚶嚶嚶背後的可能是一個摳腳大漢!而且嚶嚶怪還有兩個夥伴,醬怪和元氣怪,三者一起用效果拔群:X醬,今天也要元氣滿滿哦!嚶嚶嚶~~~  很多嚶嚶怪還都是漢子,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說出這樣的話真的不噁心嗎?
  • 杜甫解悶時寫的一首詩,憶物思人,劉禹錫讀後也深受啟發
    下面介紹杜甫解悶時寫的一首詩,憶物思人,劉禹錫讀後也深受啟發。解悶唐代:杜甫不見高人王右丞,藍田丘壑漫寒藤。最傳秀句寰區滿,未絕風流相國能。王維才華橫溢,曾官至尚書右丞,他在陝西藍田有一座輞川別墅。古人認為隱士不仕王侯、高尚其志,常稱其為高人。寒藤,化用庾信的詩句,「寒藤抱樹疏」。作者想像豐富,好像感受到失去主人之後的別墅中極其荒涼的景象。後兩句承上一轉,「最傳秀句寰區滿,未絕風流相國能。」雖然高人消逝,別墅荒涼,但他的好詩卻天下傳誦、名垂不朽。
  • 十五首描寫風的詩詞:大風起兮雲飛揚,風中有寒冷,風中亦有柔情
    國風·邶風·北風【周】無名氏北風其涼,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攜手同行。其虛其耶?既亟只且!北風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攜手同歸。其虛其耶?既亟只且!莫赤匪狐,莫黑匪烏。惠而好我,攜手同車。其虛其耶?既亟只且。這首詩寫的是衛國貴族逃亡之事,反映了國家危難之時,百姓紛紛四處出逃躲避戰亂的慘景。
  • 觀唐習律55 為什麼說韓愈詩見其忠憤,而柳宗元詩多哀怨之音呢?
    俊傑廉悍,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踔厲風發,率常屈其座人。名聲大振,一時皆慕與之交。諸公要人,爭欲令出我門下,交口薦譽之。那時的柳宗元是何等的風光呢!但是很不幸, 想做出一份事業的兩個年輕人柳宗元和劉禹錫,卻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了沉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