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仁強勢殺入決賽,球員狀態正處於巔峰期;PSG中後場布置漸趨務實,內馬爾踢出近年最佳表現。論球隊三線的實力,拜仁無疑較為平均的,但內馬爾+姆巴佩的臨場靈光一閃絕對不容忽視。然而從戰術角度來看,兩隊的表現又會如何呢?
1)不變應萬變
由8強到4強,雙方主帥都傾向不變應萬變,因此小編估計兩隊的決賽陣容不會有太大變動。PSG方面,繼續排出4-3-3周薪,巴西中軸線:內馬爾,蒂亞戈·席爾瓦,馬金尼奧斯將主宰球隊的攻守平衡;安德爾·埃雷拉跟萊安德羅·帕雷德斯的兩側協防將成為球隊防守關鍵(詳情稍後分析),門將塞爾希奧·裡科的出球能力直接影響球隊的組織進攻和由守轉攻的運作。
拜仁方面,陣容上或許有微調空間,例如用尼克拉斯·聚勒取代熱羅姆·博阿滕, 增強回追能力。至於會否維持4-2-3-1,抑或改踢4-3-3,則視乎主帥弗利克對強化中場控制力的意欲。皆因以現階段來看,PSG的三人中場對位上面對蒂亞戈和萊昂·戈列茨卡有人數優勢,除非把約書亞·基米希推上中場,右後衛用上邦雅曼·帕瓦爾,收起伊萬·佩裡西奇,左翼換上塞爾吉·格納布裡,但此舉另一隱憂是邦雅曼·帕瓦爾面對姆巴佩會出現回追問題,一切且看弗利克如何取捨。
2)高位壓迫
兩隊在淘汰賽階段都展示出高位壓迫戰術的細緻分工,而且效用明顯。PSG以三叉戟在禁區頂進行遮線,逼對方把皮球分向兩邊,然後安德爾·埃雷拉+迪馬利亞或萊安德羅·帕雷德斯+姆巴佩就會衝向對方邊後衛和邊中場進行逼搶,儘量令對方大腳長傳,然後馬金尼奧斯/普雷斯內爾·金彭貝會走向中圈爭奪第一點,搶回球權。
拜仁通常利用託馬斯·穆勒+萊萬多夫斯基向對方雙中後衛進行遮線,有時候甚至會衝向門將逼對方大腳長傳。兩翼看管對方兩邊後衛,萊昂·戈列茨卡/託馬斯·穆勒跟隨對方後場串聯核心(安德爾·埃雷拉/馬金尼奧斯),還有雙中後衛推前防線至中場線爭奪長傳第一點。此外,約書亞·基米希和阿方索·戴維斯會因應對方後場推進方向而上前壓迫,當其中一邊上前,另一邊便會順移入中路,連通蒂亞戈在內,確保中後場維持4人防守。
只不過,普遍球隊都在決賽場合傾向保守,小編預計雙方進行高位壓迫的次數並不會像淘汰賽般頻繁。
3)進攻套路
PSG和拜仁是今屆歐冠攻擊力最強的球隊,前者射入25球,後者更射入42球,兩隊主要透過陣地戰爭取入球。比較之下,拜仁無論在左中右的組織力都較為平均,特別在禁區頂的傳球能力,而PSG則較注重左邊進攻。
PSG的常用進攻套路:
進入對方後半場放慢節奏,透過穩定的傳球控制戰局,然後等待內馬爾, 姆巴佩走到對方中後衛身後,安德爾·埃雷拉立即作出致命一傳。PSG不會安排太多球員參與側擊,通常依靠胡安·貝爾納特和迪馬利亞在兩邊傳中,然後姆巴佩或後備毛羅·伊卡爾迪搶點,而內馬爾主要在中路等候攻門。當面對密集防守時,姆巴佩和內馬爾會接球,然後獨闖龍潭,甚至博取犯規。但兩人的突破技巧有別,姆巴佩喜歡在左邊插花後加速爆破對手在45度角起腳;內馬爾在靜止狀態下會突然加速避開對手,然後順勢推入中路起腳射門將下三路。相比起PSG傾向利用個人技術,拜仁的陣地戰更重視集體組織,而且無論左中右都有特定的套路。
拜仁的常用進攻套路:
左邊側擊由伊萬·佩裡西奇, 託馬斯·穆勒, 阿方索·戴維斯負責,當中伊萬·佩裡西奇和託馬斯·穆勒組成一個小組,透過一人控球牽制對手,另一人繞過身後切入,在左邊區域撕破對方防線。而阿方索·戴維斯就會利用速度爆破對手後傳中,萊昂·戈列茨卡, 萊萬多夫斯基和塞爾吉·格納布裡在禁區等待機會。右邊側擊由約書亞·基米希, 託馬斯·穆勒, 塞爾吉·格納布裡負責,約書亞·基米希主要右路傳中,託馬斯·穆勒進入底線區域,塞爾吉·格納布裡在右邊禁區頂等待機會切入或趁機推入中路起腳。中路方面由蒂亞戈"發動",透過直塞球傳給萊萬多夫斯基攻門,或傳給託馬斯·穆勒/萊昂·戈列茨卡在第一時間交給隊友,而伊萬·佩裡西奇和塞爾吉·格納布裡就會從兩側切入。
4)Mid-block
雙方都善於控制比賽節奏,在禁區組織攻勢的能力又多元化,加上前場壓迫只能按階段性和針對性進行,而且兩隊又不習慣低位防守。因此,小編認為雙方(中圈後半圓至禁區頂前的位置)的中路防守才是主導今場比賽走勢的關鍵,中路防守缺口越大,將會影響球隊攻守平衡。
下圖藍色方格是PSG的中路防守區域,萊安德羅·帕雷德斯和安德爾·埃雷拉負責兩邊half space區域(紅色和黃色方格),主要提防託馬斯·穆勒, 塞爾吉·格納布裡, 伊萬·佩裡西奇等人走進胡安·貝爾納特和普雷斯內爾·金彭貝,以及蒂洛·科雷爾和蒂亞戈·席爾瓦之間的空檔。馬金尼奧斯是整個防守體系中最重要的球員,兼顧中路mid block之餘,亦需要保護禁區頂位置。普雷斯內爾·金彭貝上搶,蒂亞戈·席爾瓦指揮隊友和包抄。邊線防守方面,兩邊各由3名球員組成區域聯防,左邊是胡安·貝爾納特, 萊安德羅·帕雷德斯, 姆巴佩(紅色三角形),右邊則是蒂洛·科雷爾, 安德爾·埃雷拉, 迪馬利亞(黃色三角形),透過人數對等以防對方突破邊線。值得一提的是,拜仁的傳接配合非常純熟,PSG需留意無球走動的球員。
下圖藍色方格是拜仁的中路防守區域,萊昂·戈列茨卡和蒂亞戈會聯同熱羅姆·博阿滕和阿拉巴一同鎮守中路,當中需注意內馬爾和姆巴佩會經常走進4人之間的空間(黑色方格)。此外,萊昂·戈列茨卡和阿拉巴會經常為頻頻壓上前場的約書亞·基米希和阿方索·戴維斯補位(黃色和紅色線),但能否填補約書亞·基米希身後的空檔就至為重要。還有,由於拜仁的中路4人組需要阻止內馬爾和姆巴佩的個人突破,加上對方又擅長中路直線滲透,如把約書亞·基米希推上中場線,就可提升中路攔截力。
5)反擊戰
今屆歐冠透過反擊戰製造進球的次數較過去幾屆少,而PSG和拜仁合共只得3次。只不過,PSG經過在去年夏天引入安德爾·埃雷拉和伊德裡薩·蓋伊之後,球隊已經有足夠資源縮後防線,誘使對方壓前,從而為進攻三叉戟製造更多反擊空間進行個人突破。拜仁方面,反擊戰就較為有組織性,球員間的傳接配合走位相當流暢。兩隊的反擊戰術雖然不同,但同樣具殺傷力。
6)定位球攻勢
除了陣地戰和反擊戰之外,定位球攻勢亦是決賽中常見的破門手段。翻查記錄,原來PSG和拜仁是近三季歐冠中透過定位球製造進球次數最多的球隊,各有12球。而拜仁就是今屆之冠,1次角球,5次定位球;PSG就有2次角球,2次定位球,當中約書亞·基米希, 蒂亞戈, 迪馬利亞的臨場發揮至關重要。
PSG對拜仁,兩支風格各異的球隊,拜仁十上十下,著重整體配合,攻守轉換速率驚人;PSG比賽節奏由慢轉快一針見血,依賴內馬爾和姆巴佩的靈光一閃。無論誰勝誰負,兩隊都必破紀錄:拜仁奪冠的話,將會成為歐冠史上首支11連勝的球隊,以及成為史上首支兩次締造三冠王成績的球隊(拜仁首次成為三冠王是12/13賽季)。至於PSG奪冠的話,就會成為歐冠史上第8支贏得三冠王的球隊,更會繼66/67賽季的凱爾特人之後,首支在單季贏得5項冠軍的歐洲球隊(PSG今季已贏得法甲,聯賽杯,法國杯和法國超級盃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