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貓咪圖鑑:北大貓的生活,沒你想像的那麼滋潤

2020-12-15 澎湃新聞

原創 新青年 新青年非虛構寫作集市

作者 | 北京大學 徐一凡、單楠茜 、小俁幸代

指導老師 | 張慧瑜

本文系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20年《專題片及紀錄片創作》課程作業,獲得「我們的時代·2020年新青年非虛構寫作集市」優秀作品獎。

2020年4月15日,由北京大學流浪貓關愛協會(以下簡稱貓協)開發的微信小程序「北大貓咪圖鑑」走紅網絡。這款小程序收錄了近年來在北大生活過的所有流浪貓,記錄了貓咪的外貌特徵、暱稱、性格、貓際關係,因為語言詼諧幽默,被許多網友津津樂道。就在同一天,頻頻發布、販賣虐貓視頻的大學生範源慶,終於在網友的舉報和輿論的聲討中被山東理工大學予以退學。兩起事件同時引發討論,似乎不僅僅是一個巧合。

如今,以貓為代表的「萌寵文化」成為當代人最推崇的解壓方式之一,根據《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城鎮養寵用戶達7355萬,中國的寵物貓狗甚至超過許多發達國家的人口數量。但與此同時,流浪動物不斷增加,虐殺動物形成地下產業鏈,中國寵物市場蓬勃發展的背後,養寵觀念不成熟以及動物保護法不完善問題仍十分突出。面對這樣的現狀,我們採訪了北京大學貓協的骨幹同學以及北大的愛貓師生,拼湊出北大人和貓的一些往事。而人對貓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是人對自身生活和命運的態度。正如愛倫·坡在《黑貓》中所寫的那樣:「小動物總有機會去檢驗,人類那微不足道的情感和脆弱的忠貞。」

「疫情期間,別人在扔貓,

我們卻為它找到了主人」

醜橘是疫情期間貓協送養的第一隻貓。得益於完善的工作體系,這隻貓被貓協發現六個月後就結束了流浪生活。醜橘是在2019年冬季被發現的,當時同學們正忙於複習期末,但是地學樓東南角的一隻病貓常讓步履匆匆的路人停下腳步。這貓以前沒人見過,橘白相間,面目因病憔悴,渾身髒兮兮的。它不怕人,每每見人路過,就「喵喵」地哀聲求助。在貓協微信群裡,這隻新面孔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它需要編入貓咪圖鑑,並且進行身體檢查。負責「北大貓咪圖鑑」文案整理的陳子衿,綜合大家的意見,給貓確定了「醜橘」這個名字,於是醜橘正式成為有官方身份的北大貓咪。

貓咪「醜橘」

「北大貓咪圖鑑」中醜橘的資料介紹

醜橘的屁股上帶著血跡,可能有痔瘡或便秘的身體問題,天寒地凍,再病下去或許撐不過這個冬天。必須抓住送醫了。貓協的周同學幾經找尋,在博雅塔後面的動力中心發現了醜橘——這裡也是許多流浪貓的據點。另一名男生提著幾斤重的捕貓籠趕來支援,把初來乍到的醜橘送到醫院。在陌生的環境裡貓都會非常不安,醜橘也不例外。但它雖然一路哀嚎,卻依然溫順。在整個看病和絕育過程中,無論多麼疼痛,多麼驚恐,醜橘都只知躲避忍耐,從未伸出爪子撓人,周同學看得有些心疼。連醫生都驚訝於醜橘對人類的信任,說道:「很少見到脾氣這麼好的貓,怎麼就成了流浪貓呢。」

醜橘曾經有主人嗎?如果有,為什麼連這樣溫順的貓都要拋棄?確實,之所以命名為「醜橘」,是因為這隻貓不屬於普遍意義上的「美麗可愛」,甚至有些人會認為它其貌不揚。但是用人類世界扭曲的價值觀去定義一隻貓,有是何其荒誕與殘酷。舊的傷病被治好,新的危機正潛伏在四周,一個月後,不僅是醜橘,整個北大的貓都面臨著生存的重大危機。

2020年春節,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正在放寒假的北大校園封閉,那些本該回校照顧流浪貓的同學,再也進不去了。越來越少的糧食、寒冷的天氣以及流浪狗的不懷好意,都成為貓協同學揪心的原因。

每逢寒暑假,貓協都會制定本地同學義務餵貓的計劃。但疫情使得本地同學無法進校。更糟的是,存放貓糧的辦公室無法打開,流浪貓面臨斷糧危機。李婷婷是北京大學的學工老師,作為為數不多能夠自由出入校園的人,她主動承擔起餵貓的重任。從生科樓餵到48樓宿舍,從遙感樓餵到未名湖北,她還額外增加了無人問津的微納樓。微納樓由於離學生活動區較遠,有一大群未收入「北大貓咪圖鑑」的流浪貓,如果放棄那裡,也許會有很多來不及擁有姓名的流浪貓,在寒冬裡悄悄離開。沒有公用貓糧,李老師就帶家裡的貓糧,幾斤的貓糧很快就吃完了。

李老師是在未名湖北遇到醜橘的。在無人照顧的日子裡,它得了貓鼻支,會打噴嚏和流眼淚,如果不及時治療甚至會導致死亡。她立馬帶著醜橘第二次去醫院。在確診貓鼻支後,還發現它存在耳朵真菌感染髮炎的問題,耳朵會出現腫痛症狀,觸摸會增加貓的痛苦。就連脾氣一向溫順的醜橘也禁受不住治療的疼痛,將醫生的手撓出了血。而僅僅是看病都如此艱難,連續上八天的耳藥和貓鼻支眼藥水就更加困難了。

從醫院回來後,李老師每天下班都去未名湖北面為醜橘上藥,醜橘也知道在那裡等她。只要李老師在未名湖北邊旁敲敲罐頭,醜橘就會從某個地方鑽出來,看著罐頭一臉的嚮往。此時還不能餵食,要分別滴藥到耳朵、眼睛、鼻子裡,還要擦一擦揉一揉,才能讓它吃到罐頭。最開始的兩天,醜橘因為疼痛掙扎得非常厲害,李老師只好和另一個同學一起把它固定住。好幾次醜橘上完藥後,會默默跑到未名湖北的山坡上,不敢接近人。但下一次李老師來的時候,醜橘還是會準時出現。

看到醜橘逐步康復,李婷婷老師覺得這八天的辛苦是非常值得的:「我的宗旨是幫助流浪動物,做了這些事情會給自己一點價值感。但是確實,有價值感和正能量的人,可能會把自己變得很忙。」終於,醜橘恢復了往日在燕園裡悠閒的日常,為了避免再次生病,貓協同學為它找到了新主人,這隻乖巧的貓咪再也不必風餐露宿。如果不是這些愛貓師生的幫助,能在疫情期間找到新家幾乎是不可能的。

醜橘近照(圖片來自「北大貓協」公眾號)

「最好的愛,是對你負責」

貓協成立於2006年,最初名為「流浪動物關愛協會」。由於在後來逐漸發現,校園中流浪狗的攻擊性和流動性遠遠超過流浪貓,所以社團成員的實際活動主要是圍繞流浪貓開展救助工作。在2011年,社團改名為「流浪貓關愛協會」,也就是現在的「貓協」。貓協在改名後並沒有放棄對流浪動物關愛的初衷,對溫順親人的流浪狗也提供幫助和送養。但是對具有強烈攻擊性的惡犬,貓協也實在無能為力,只好請保衛部進行驅逐。

我國流浪動物的保護情況並不樂觀。雖然越來越多的人喜愛飼養寵物,但是走失、拋棄、肆意繁殖等原因使得我國流浪動物的情況愈發嚴重。由寵物變成的流浪動物及其後代缺乏在野外生存的經驗,飲食無法受到保障時則會通過翻垃圾獲取食物,居無定所的生活也使得它們在不同的環境下易上疾病,並在流動中傳播。尤其流浪狗,極可能有傷人或是咬傷其他寵物的事件發生。校園內也常有流浪狗傷貓的事件發生,貓協人氣極高的貓咪「小菊」疑似被狗咬死後,總有同學會在課餘時間巡視燕南附近,隨時查看有沒有陌生且有攻擊性的流浪狗出沒。

貓咪「小菊」生前信息(圖片來自「北大貓協」公眾號)

貓協是一個比較龐大的群體,最大的微信群已有超過四百個成員。大家時常在群裡發布關於校內貓咪的照片或信息,討論哪只貓疑似生病,或者詢問已送養貓咪的近況。有些貓協成員將流浪貓領養回家,會在群裡曬曬那些「老朋友」,讓關心的同學們看看它們最近的樣子。自2006年至今,北大貓協一直以送養、絕育等平和手段減少流浪貓的數量,至今貓協已經為超過300隻流浪貓找到了新家。最初的絕育工作是十分艱巨的,往往一次拎著好幾個籠子捕貓,統一帶到醫院。經過一屆又一屆同學的積累,現在只需要排查一些「新面孔」即可。

近幾年,「領養代替購買」的呼籲聲得到越來越多支持。然而貓協的同學告訴我們,在送養的實際過程中,還是有很多人將貓作為商品而非生命來對待。花色好看、品種熱門的貓總是更受歡迎,不那麼好看的貓可能會滯留很久。李老師就曾遇到奇怪的領養人,在收養之前一定要檢查貓咪外表有沒有「瑕疵」,若是不滿意便打算「當場退貨」。李老師說:「在做這個事情的時候,看到的好像不只局限於貓,你會看到不同的人對待動物的方式也不一樣。以我自己的標準做救助,如果貓生病的話,我一定會治好了再送養。而如果理念上不一樣,想將它們當作商品抱回家,那我很難接受。」這是貓咪送養人的無奈,也是這些貓正在面臨的現狀。

今年春天,身懷六甲的母貓文房來到北大流浪,在地下室裡生了七隻小貓。在好心人的救助下,一隻小貓找到了家。文房和她的「六寶」(工筆、留白、筆墨、紙硯、寫意、潑墨)在5月中旬開始尋找領養人。貓協同學在公眾號上發文,收到了不少報名。審核申請人條件是貓協送養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同學們會提前進行「家訪」,也會對領養家庭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領養者要在北京工作和居住,貓要吃正規的貓糧、用貓砂,主人要按時為貓咪進行免疫和絕育等等。此外,還會考察其他家庭成員甚至鄰居對貓的接受程度,通過嚴格的審核儘量避免貓咪再次被拋棄的可能。

左圖:貓媽媽「文房」,右圖:「文房」的孩子之一「工筆」(圖片來自「北大貓協」公眾號)

文房和「六寶」的送養剛好臨近期末,正是同學們學業壓力最大的時間。「北大貓咪圖鑑」被更多人知道以後,以往每隻貓咪大概會有五六個申請人報名,而最近則每隻都有十幾個人申請領養。為了排除不懷好意的人,審核工作是十分繁複瑣碎的。更多的關注度並沒有讓文房和「六寶」的尋家道路順利起來,送養部的同學幾次遇到已經考察合格的家庭在最後關頭,以各種原因而反悔的情況。被「放了鴿子」自然很是生氣,但是為貓咪們想一想,便也釋然了,於是再整理一遍資料,審核下一位申請人。雖然貓協的工作量加大,但是同學們也為貓咪而開心,希望能在比較中挑選出他們溫暖且終生的歸宿。

並非審核通過就能成為領養人,比如醜橘在新家入住以後,貓協的同學們就對家庭進行了回訪。尤其是前三天,每天都會詢問情況,察看醜橘對新家的適應程度,必要的時候給出建議。此後便每周一問,每月一問,如果沒有什麼問題,回訪的頻率就會慢慢地降下來。當然,如果貓咪和新家磨合的並不好,比如領養人過敏、和新家的原住貓相處困難,貓協便會和領養家庭溝通,看是否要把貓送回來。既然流浪到北大,就會盡力為貓尋一個歸宿,這是貓協同學的責任感。

「我們無法阻止貓咪在北大逝去」

「流浪不是貓的歸宿,北大也不是流浪貓的天堂。」在北大流浪的貓咪生存質量僅限於溫飽,甚至可能由於天氣或者其他各類突發原因,連溫飽都無法保障。在這裡,每年都會有十幾隻貓因為衰老、疾病、狗咬、車碾而「回到母星」。貓協在燕南附近找了一塊地,對逝去的貓進行集中安葬,也有部分貓咪被就近埋葬。在埋葬貓咪的地方,總會有來看望的人留下的小花,靜靜地放在地上。

2019年清明節,貓咪小菊死於狗咬。

小菊葬下後,有人擺上一塊紅磚作為標記,前去悼念小菊的同學,在這小小的墓上放了花,還有罐頭。在一張曾經的照片裡,暢蠢在下雨天不知道躲,臥在路邊溼漉漉的,人類給它配上了字:「我等的豬還不明白」。那時的暢蠢還不知道,有一天,它再也等不到它的豬了。

(註:貓咪蠢暢為小菊好友)

「我在北大埋過很多貓,」李老師說,「我記得埋他們的地方。」很多小奶貓在室外難以抵禦低溫,春天的一場大雨可能就會奪去它們的生命。即使不是奶貓,也可能由於受傷感染,或是被餵了什麼貓不該吃的東西而死掉。李老師多次在校園裡為死去的貓收屍,路上遇見了,就把貓裝進紙箱子裡放在自行車上拖到埋葬的地方,然後借把鏟子挖坑。還有一次在寵物醫院遇到好心人救助無效的流浪貓,她主動說,如果您信得過我,我會把流浪貓帶回北大,為它們起名,將它們葬在北大。

除了已經死去的貓咪,貓協還會遇到重病無法治療的貓咪,只好陪伴它們走完最後一程。去年九月,微納樓附近發現了一隻一歲半的小橘貓,起名霍夫。霍夫找到領養人搬入新家之後沒幾天,就出現了嚴重的便血情況。新主人和貓協的同學立刻將霍夫送去了醫院,但小貓和新主人還沒建立起感情,後來只剩貓協的同學帶著小貓轉院求醫了。霍夫的治療一天就要花上差不多一千塊錢,身體狀況極差的它禁不起進一步的檢查,醫生也無法確認病因。幾經治療,霍夫的便血情況依然嚴重,腸內出血,血小板、白細胞、紅細胞極少,生命垂危。

貓協的同學在官方微博裡發布了輸血求助的消息,試圖找到一隻身體健康且血型匹配的貓。又去找認識的領養人,帶著貓咪來到醫院給霍夫輸血。然而結果卻很不理想,輸血後各項指標只上升了一點,和醫生的預期相差甚遠。如果繼續採用輸血的策略,則需要很多的血源,即便有,以霍夫的身體狀況,也不一定能好轉。最終,貓協選擇對霍夫進行保守治療。三天後的凌晨四點,霍夫永遠地離開了世界,貓協的同學們陪伴著他走完了「貓生」的最後一程,將他埋在北大。

貓咪霍夫生前照片(圖片來自「北大貓協」公眾號)

流浪貓的生活並不好過,貓協一直在盡力給它們更好的生活環境,但不同的人對於「流浪貓保護」的理念是存在差異的。針對已經懷孕的流浪貓,是直接進行引產絕育,還是待它剩下小貓再做絕育,曾是貓協爭論的問題之一。自打李老師開始流浪貓救助的行動後,也接觸到了不少相關的社會組織,理念各有不同,每個組織都有自己的顧慮。李老師認為自己會更加偏向從貓咪的角度來考慮。她曾眼睜睜看著一隻懷孕月份比較大的母貓被拉去引產,卻只能為貓咪而悲傷,此後便退出那些理念不同的組織,不再爭辯,自己救助自己的。

「我這兩天一直在想,一個人來做這件事是永遠做不完的,所以要帶動更多的人,不是帶動別人一定要跟你走,而是帶動更多人自己去做。其實北京有太多做救助的人了,還有做群護的、餵貓的人。有時候不一定是自己在生活當中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情,讓貓給治癒了,而是這些去幫助流浪貓的人本身就是充滿了正能量的人。」李老師說。

雖然北大貓協已經發展成熟,有三四百人的規模,部門分工和相關規定也比較明確,但是在日常運營中還是會遇到一些問題,尤其在期中期末時的運營壓力極大。不似其他社團,貓協的活動不能因為期中期末而暫停,貓在學校裡要每天喂,生病的貓要及時治療,有些寄養的貓也要儘快送養。以餵貓為例,貓協在全校分了三條路線,按照這幾條路線走上一圈定點投糧,就能覆蓋到絕大多數貓咪。剛開學的時候,「餵貓小隊」每兩周輪一次班,每條路線能安排到十幾個人,然而到了期末可能某條線路一個人都沒有,只能在大群裡臨時叫人,看誰有時間幫忙。實在沒人的時候,一般是骨幹或部長自己一個人,騎車去餵了整條線路。此外,由於校園宿舍不能養貓,而在校外租房能夠幫忙寄養貓咪的同學又少之又少,所以總會有小奶貓和受傷的貓咪,急需室內寄養而又找不到短時寄養的家庭。

在「北大貓咪圖鑑」上熱搜之後,貓協受到了更多關注,也獲得了更多社會上的幫助。不光流浪貓咪寄養和領養的申請人突然增加,合作交流的機會也逐漸變多了。在前段時間,萌爪平臺就聯繫到了貓協,為貓協提供了一個線上科普直播。提到這次「出圈」以後最想實現什麼目標,陳子衿說:「還是希望能吸引大家更多地參與一些實際的工作吧。」解決流浪貓問題的根本,在於改變養寵觀念,將寵物作為家庭一員對待,拒絕棄養。在如今盛大的「吸貓狂歡」背後,不該有更多的貓流落街頭,橫屍路旁。貓協,只不過是一群人聚在一起,為了還給流浪貓一個溫暖的家。

希望每一個生命都能被溫柔以待

原標題:《我們的時代 | 徐一凡、單楠茜、小俁幸代:北大貓咪圖鑑:北大貓的生活,沒你想像的那麼滋潤》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北大貓咪圖鑑:貓咪的愛恨情仇和貓界往事
    溫暖 溫情 質感 北大貓咪圖鑑:貓咪愛恨情仇,貓界往事 看來貓咪真的厲害,能讓這麼多人拜倒在它萌萌噠的身姿之下。 我們可以先從北大的這些貓中一窺一二,他們每個都有名字,「暢蠢,么雞,卡組笛,果凍,薑絲鴨還有大盤雞,李美人好多好多,獨具特色,這些貓的學歷估計也很高,因為是北大貓咪伴讀。
  • 北大貓咪圖鑑火爆全網,校園網都一度癱瘓,貓咪都有北大學籍了?
    在各大高校風平浪靜的等待開學時,北大火了。這次不為別的,僅是因為北大貓協做的一個小程序「北大貓咪圖鑑」,這裡面的貓除了有自己的名字,還記錄了各種複雜的貓際關係。偶然被吃瓜網友爆出,無數雲吸貓患者蜂擁而至,連小程序都直接被迫歇菜。
  • 吸貓嗎,北大的,有學籍那種
    眾多使用校園網學習上網課的北大同學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跑到學校樹洞吐槽。必須要來說一說北大貓協搞的這個燕園貓咪檔案,名字叫,北大貓咪圖鑑。要是某隻貓咪有什麼特別的貓際往來,圖鑑還會貼心地附上相關貓友的主頁連結哈哈哈。
  • 北大流浪貓圖鑑!這群學霸貓的愛恨情仇,好亂!
    北大火了!而這次不是因為別的,是因為愛貓! 他們為校園裡的流浪貓建立了管理小程序——「北大貓咪圖鑑」,對不同的花色進行分類,記錄Ta們的性格和故事~ 目前登陸在冊的,就有79隻,十分有心,十分有愛!
  • 學霸打造「北大流浪貓圖鑑」 火到教學網一度崩潰……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0日電(記者 宋宇晟)幾天前,#北大貓咪圖鑑為燕園喵錄檔案#登上微博熱搜,瞬間收穫一批好評。微博截圖這個小程序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北大的流浪貓又過著什麼樣的生活?記者近日採訪了目前正在讀大三的北京大學學生流浪貓關愛協會會長範瀚允。
  • 「北大貓咪圖鑑」小程序火了,「喵生」從此得到升華
    近年來,「雲吸貓」文化盛行 貓咪的表情包、小視頻也風靡於網際網路世界 看!這波歪頭殺,有沒有萌翻你
  • 不愧是北大!就連校園裡的貓咪都能做成圖鑑!
    不愧是北大!就連校園裡的貓咪都能做成圖鑑! 作為一個非營利性志願組織, 北大貓協不僅僅是對貓咪們進行餵養, 而是通過合理的照顧、送養等手段, 來控制燕園裡流浪貓的數量, 改善貓咪們的生活。
  • 北大流浪貓因抓人被連貼12張告示,貓:咦,為啥沒人餵我啦!
    學霸打造「北大流浪貓圖鑑」 火到教學網一度崩潰……2020年4月,#北大貓咪圖鑑為燕園喵錄檔案#登上微博熱搜,瞬間收穫一批好評。這個小程序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北大的流浪貓又過著什麼樣的生活?記者採訪了目前正在讀大三的北京大學學生流浪貓關愛協會會長範瀚允。這款小程序的走紅來自一條微博。
  • 奧利給,最牛學府做了個最牛雲吸貓,「北大貓咪圖鑑」火了
    北大貓協做了一個「北大貓咪圖鑑」的小程序,由於內容太過詳細,引起了網友雲吸貓的熱潮,連姚晨都轉發點讚。能詳細到什麼程度呢?據說每隻貓咪都有自己的照片、名字、與其它貓咪的關係網等非常詳細的資料,而且會用「畢業」、「休學」等狀態擬人化得實時記錄它們在學校裡的出沒動態。「畢業」代表被領養了,「休學」意味著很久沒出現了,甚至某些貓咪的叫聲還可以點開試聽,如果你真的一個連結一個連結點進去看,會發現貓咪之間的「愛恨情仇」真的超級超級複雜,堪比一部「宮鬥大劇」。
  • 北大流浪貓,因抓人被公開處刑,貓:就欺負我沒文化!
    今天是寵大聖陪你的第443天 大家都知道故宮貓有很多喜歡它們的人,但除了故宮,還有有一個地方的流浪貓,大多生活得都很滋潤,那就是大學校園裡的流浪貓。
  • 北大80多隻貓之間的關係,可能比《百年孤獨》還複雜~
    貓咪圖鑑設置的初衷是北大貓協為了規範管理流浪貓。北大校園大概有100多隻流浪貓,而小程序記錄在檔的就有80多隻,圖鑑上標註了名字,大頭證件照,出沒地址以及貓咪之間的情感糾葛等。並且以「在校」、「畢業」(已經送養)、「休學」(失蹤)、「喵星」(去世)作區分。
  • 北大流浪貓因抓人被連貼12張告示 貓咪做了什麼犯了啥錯
    近日北大一隻流浪貓在網上火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據最新消息報導北大流浪貓因抓人被連貼12張告示,有人說大學裡的流浪貓是生活的最滋潤的,那麼這個流浪貓因為抓人而被貼告示又是為什麼,那麼接下來大家就隨小編一起了解看看~
  • 【紫牛頭條】被北大貓協刷屏了,其實南京高校的流浪貓圖鑑也超有愛
    他們開發出了「北大貓咪圖鑑」小程序,給北大校園內的流浪貓們建檔入冊,於是網友們紛紛湧入小程序裡「雲吸」北大貓,幾百萬人的訪問甚至將伺服器都擠崩潰了。其實不止北大,國內很多高校都有類似對流浪貓保護救助的社團,通過採訪,記者發現南京高校的流浪貓圖鑑也超有愛:南大的網紅貓不僅有名字,有表情包還時不時到課堂上蹭課睡覺;東大建築系的學子們親手設計、製作了獨家防水貓屋;南師大甚至老師也加入了愛貓行動……你們為什麼要排擠「薑絲鴨」?北大的貓都上熱搜了「薑絲鴨怎麼了!
  • 對話北大貓協,高校學子如何救助流浪貓
    北大貓咪趣事多,充滿喜和樂除了不識字的北大新晉網紅香波之外北大貓協之前專門為校內流浪貓做的圖鑑小程序也是上了熱搜備受好評我們之前做過一篇《中國各大高校貓咪圖鑑》也是有問題4:和貓住:咱們北大貓協多次上熱搜,從最開始的北大貓咪圖鑑,再到後來的香波不識字事件,這些頻繁熱搜會給咱們貓協有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北大貓協:熱搜的事
  • 「北大貓咪圖鑑」惹哭千萬網友:如果不愛,請別傷害
    原本是北大流浪貓關愛協會用來記錄流浪貓信息,方便更好地開展救助和餵養工作。沒想到卻成了數百萬鏟屎官雲吸貓的新陣地。不僅因為北大的貓咪太可愛了,更因為 貴喵圈夠「亂」。如果說貓有九條命,那麼拼盡全力找到主人的流浪貓,一定是花光了那八條。益美君身邊養貓的朋友有很多,其中有三位便是被流浪貓的契而不舍所感動。他們家中原本都有貓,但看到身邊的流浪貓實在無法不管不顧。
  • 北大貓咪圖鑑|最混亂的貓貓關係,全在這所校園裡了!
    01現在全國各地的高校已經慢慢的定下了開學日期,北大就在這個時候上了熱搜。為了規範校園貓管理,推出小程序給每隻貓分別拍照起名錄入校園貓信息,同時進行絕育處理,並以「畢業」、「修學」等詞實時記錄貓咪在校園裡的遊走留存狀態。
  • 北大校園流浪貓小程序火出圈!證件照、性格、「貓物」關係樣樣齊全
    這兩天,北大學子們給學校流浪貓專門製作的"北大貓咪圖鑑"小程序走紅網絡。現代快報訊(記者 馬壯壯)這兩天,北大學子們給學校流浪貓專門製作的「北大貓咪圖鑑」小程序走紅網絡。這款小程序上收集了七八十隻校園流浪貓,證件照、性別、性格等信息樣樣齊全,有的貓還有專屬的聲音檔案。4月16日下午,由於雲吸貓用戶激增,小程序不堪重負崩了,後經緊急搶修重新上線。
  • 北大為流浪貓建檔,貓叫、證件照超齊全!
    近日,微博網友@方0十八 就發現,北京大學學生去年就為流浪貓們推出了「北大貓咪圖鑑」小程序,給每隻貓分別拍照起名錄入校園貓信息,同時進行絕育處理。學歷歧視又一次應驗了,好學校終究是好學校,即便在動物福利上也遙遙領先其他學校一大截。除了名稱,外貌、絕育、送養情況一應俱全,連貓咪的性格愛好還有交際圈子都可以查看。甚至連「叫聲」都可以一鍵獲取。
  • 北大流浪貓因抓人被連貼12張告示
    原標題:北大流浪貓,因抓人被「公開處刑」,貓:你們就欺負我沒文化唄我之前說過,國內的流浪貓們都很可憐,但有一個地方的流浪貓,大多生活得都很滋潤,那就是大學校園裡的流浪貓。說起大學裡的貓,就不得不提起北大,北大對待流浪貓的態度,簡直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甚至一般人不能模仿。
  • 北大的貓太有愛了!我都後悔當初選清華了……
    對於校園流浪貓的管理,北大做出了很好的榜樣。前天,博主@方0十八分享了一條非常有愛的微博:為規範校園內流浪貓的管理,北大專門推出了一個小程序——北大貓咪圖鑑(現更名為:燕園喵錄檔案)。在北大,好像每隻貓都有自己的故事。譬如,這隻蠢暢本蠢↓它之前在暢新園生活的時候,N次掉進地下室,被同學們救了N+1次依舊不長記性。後來,忍無可忍的同學們將其「流放」到燕南園,賜名「暢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