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周報
時代周報記者 韓一奇
光伏矽片的"尺寸戰爭"愈演愈烈,圍繞「182」和「210」兩大陣營間的競賽依舊「硝煙不斷」。
在日前2020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年度大會上,兩大陣營的成員上演了「同臺打擂」的一幕。
天合光能(688599.SH)副總裁馮志強在題為《超高功率組件製造端優勢和系統價值探討》演講中,引用諮詢機構PV InfoLink預測數據稱,210尺寸矽片的市場佔有率將在2021年達到18%,並將逐步提升至2025年的70%。
隨後登臺的晶科能源(JKS.NYSE)全球產品管理高級經理於瀚博則通過題為《182mm組件助力光伏系統降本增效》的演說,指出「210組件需設計更高等級的保護裝置,增加成本;更大的陣列電流導致更大線損;210組件線纜工作溫度更高」,認為「應用182組件是立竿見影的降本方案」。
「簡單的數字的背後是技術競爭、市場競爭,最終指向利益競爭。」 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製造與研發高級副總裁張光春在2020中國光伏行業大會的另一場圓桌討論環節上表示。
增效PK降本
光伏行業的矽片尺寸之爭由來已久,但兩大陣營成員同臺打擂的場景卻不多見。
在硝煙味濃重的2020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年度大會上,天合光能副總裁馮志強和晶科能源全球產品管理高級經理於瀚博指出先後登臺分別介紹了210和182組件的優勢。
馮志強分析影響LCOE(平準化度電成本)的關鍵因素。他指出,度電成本=總成本/發電總量。總成本=初始投資-設備殘值+運營費用+利息。在初始投資中,組件價格和組件系統成本是關鍵因素。在總發電量中,應當關注組件單瓦發電量和組件壽命。
談及最具發展潛力的各環節技術路線,馮志強表示在組件技術中,Smartwire、雙面、高密度等方向最具潛力,因此在矽片技術發展中,210mm尺寸最具發展潛力。
「大矽片是光伏行業發展趨勢,可以降低全產業鏈成本。通過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歷程,可以推斷在光伏行業中,210mm的矽片可以穩定至少5至10年。」馮志強表示。
馮志強引用諮詢機構PV InfoLink預測數據稱,到2025年,210尺寸矽片將佔據70%市場份額,剩下的30%市場份額由182尺寸佔據。
馮志強表示,「提高單串功率,是降低系統BOS(系統平衡部件)成本的核心因素。」馮志強用單串組件塊數為33、單塊組件功率為600W、單串組件功率為19800W的天合光能至尊組件產品與單串組件塊數為24、單塊組件功率為585W、單串組件功率為14040W的市場產品做了對比,來反映功率和成本方面的優勢。
「天合至尊組件相較於對比組件,單串功率提高41%。度電成本降低2%至3%」馮志強指出。
馮志強指出,在戶用屋頂方面「210組件不僅可以提高安裝商單套利潤,而且對於用戶來說也可以顯著提升發電收益」;在分布式工商業屋頂方面,「相比166組件,210的BOS成本每瓦片節省約6至8分錢,相同屋頂面積提升10%的裝機容量。」
隨後登臺的晶科能源全球產品管理高級經理於瀚博則通過分析LEOE(平準化度電支出,相較於LCOE考慮了稅收政策及稅金支出,可以跟脫硫煤上網電價對標),指出在內部收益率不變的情況下,應重點關注的因素是初始投資、運維成本和發電量。
於瀚博表示,對於光伏系統降本增效,應考慮組件性能的可靠性、線纜的損耗和元件工作溫度。晶科能源580W的雙面組件產品首年衰減小於2%,第2年至第30年線性衰減小於0.45%。
「組件尺寸越大就越好?一組串上組件的數量增加真的會帶來支架成本的降低嗎?」於瀚博表示,「210組件需設計更高等級的保護裝置,增加成本;更大的陣列電流導致更大線損;210組件線纜工作溫度更高。」
於瀚博指出,182組件可以更有效利用支架所能承受的最大長度;可以有效利用支架承載面積,充分錄用功率密度,減少支架數量,實現單支架功率的最大化。此外,在人工成本的降本方面,採用182組件的電站在挖溝開槽等人工成本方面相比於210組件更低。
「更長的支架是必然的未來趨勢,182比210單個支架總功率更高,且串數越高,差距越大。」 於瀚博稱,「考慮線損和組件工作溫度,在發電量一致的情況下,182組件相比210組件的度電成本更低。」
於瀚博總結稱,182組件具有成熟的支架設計、匹配已量產逆變器、電流保護成本更低,應用182組件是立竿見影的降本方案。
尺寸之爭蔓延
圍繞矽片尺寸的技術之爭,已經將光伏市場企業劃分為210和182兩大陣營。
「簡單的數字的背後是技術競爭、市場競爭,最終指向利益競爭,有關幾何尺寸的確定也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爭論,也有觀點認為本來光伏產品的同質化已經非常嚴重,是否還應將規格統一?」 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製造與研發高級副總裁張光春在2020中國光伏行業大會上表示。
在張春光看來,標準化與同質化有本質的區別,標準化可以促進技術的進步與性能提升。
11月27日,包括天合光能、通威股份(600438.SH)、東方日升(300118.SZ)、中環股份(002129.SZ)、上機數控(603185.SH)在內的8家光伏企業共同發起《關於推進光伏行業210mm矽片及組件尺寸標準化的聯合倡議》(下稱210聯合倡議)。
210聯合倡議稱,為推進光伏行業標準化,在210-220mm尺寸範圍內應選擇210+/-0.25mm作為唯一尺寸,同倡議依照該尺寸修訂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以及光伏行業協會已有的組件尺寸標準。
據悉,天合光能組件產品經理陳此前曾解釋了上述210聯合倡議的意義,在他看來,矽片及組件尺寸的標準化可以減少上遊供應鏈的生產周期和庫存,降低前端供應鏈的成本。組件工廠本身的研發成本也能降低,在同一個平臺上進行研發,節省無謂的精力的投入,下遊設計院、EPC在選型成本如招投標、跟組件廠商談判等無形的成本降低,支架等標準化後也可以降低安裝、運維等有形成本。
今年6月24日,隆基股份(601012.SH)、晶科能源、晶澳科技(002459.SZ)、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江蘇潤陽悅達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江蘇中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和潞安太陽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7家光伏企業發布《關於建立光伏行業標準尺寸的聯合倡議》。(下稱182倡議)
182倡議稱,「促進行業高效、規範發展,我們共同倡導建立幾何尺寸為182mm*182mm的矽片標準,並在行業標準組織中將這一尺寸納入標準規範文件,減少資源浪費,促進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
隆基股份等7家企業彼時表示,「在此,我們共同倡議並呼籲廣大同仁與我們一道,將以本倡議中的矽片尺寸(182mm)作為研發下一代矽片、電池、組件產品的標準尺寸,以推動整個行業建立基於統一標準的供應鏈體系,實現裝備製造體系和客戶應用體系的標準化,推動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和潤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參與了182倡議,也出現在了210倡議的名單中。或意味著當下兩大陣營之中聯盟並不穩固,陣營內部出現鬆動,亦反映出當下兩大陣營間角力的緊張局勢。
「這反映出部分企業對於矽片尺寸之爭的態度,一些參與182尺寸宣言的企業實際上也並不排斥210尺寸。」業內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