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來看《異世界食堂》的契機,一開始是衝著它的片名而來的。「異世界食堂」,感覺就很吸引人,直覺便是值得一觀的作品。另外,追《異》的前一天,朋友亦向我提及,本作似乎會是一部有趣向的日常番。當然其實日常番是沒有必要在「題材創意」上面做花俏的裝飾與創意的突破,畢竟不是劇情向,沒必要以這種方式吸人眼球提高劇情精彩度,但總是能提高故事的可看度的。
《異世界食堂》
靠近辦公區的商店街的一角,以犬看板為標記的雑居大樓的地下一階有著那個店。門上描繪著黑貓圖案的食堂,洋食的貓屋。創業五十年,不斷滿足著辦公街上班族的胃袋。雖說是洋食屋,洋食以外的菜單也很豐富,這個極其普通的特徴的普通食堂。但是,對於某個世的人們來說就成了特別的唯一一家。貓屋有著一個秘密。毎周土曜日的店休日,貓屋就會充滿特別的客人。當丁零丁零的鈴音作響時,出身、教養、甚至不同種族的各種各樣的客人尋求的是,世所罕見的不思議的美味料理。不,如果是辦公街的人的話,就是見慣、吃慣的料理。但是,對土曜日的客人們=某個世界的人們來說就全是見也沒見過,聽也沒聽過的料理供應特別的絕品料理,貓屋,被某個世界的人們這樣稱呼。
《異世界食堂》
《異世界食堂》的每一道美食都給人一種真實的誘惑。西餐廳貓屋連接著兩個世界,每逢周六異世界就會出現餐廳的門,一些奇怪的物種和族群就會推門來此品嘗美食,而這些美食是出自另一面門的現實世界。因此這些食物給觀眾強烈的真實感,但是在動畫組優良的製作下,這些美食又散發了高於現實的誘惑力。《異世界食堂》總共播出十二話,每一話的主題是兩樣美食,整部作品下來總共詳細描繪了24道美食。
《異世界食堂》
食慾可以說是人類的第一大欲望,從原始的果腹需要,到後來的美味追求,人對於美食從來就沒有太多的抵抗力。美食也一直是動漫吸引觀眾的重要手段。在《異世界食堂》中,貓屋的食物可以說是相當的豐富,而且非常的真實,每一道美食都能在現實中找到和實現。其中以日本料理為主,這個其實對於日本動漫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日本人對於自己的文化有著很大的自豪感,尤其是在料理方面。
《異世界食堂》
而《異世界食堂》的美食第二個構成部分則是西餐。燉牛肉,肉醬面,三明治,意式生魚片這些雖然都是一些常見的西餐菜色,並不算太名貴和稀有,但是就是這種菜色卻很好的搭配了劇情,並且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嘗到高級的西式料理。
《異世界食堂》
《異世界食堂》並沒有多麼複雜的故事,甚至說它有些平淡,雖然動漫裡描繪的異世界豐富多彩,有魔族,有精靈,有獅獸人,有蜥蜴人,有魔法師,公主,騎士,國王等等,但是這裡面卻沒有一絲熱血動漫的展開,僅僅是講述了這些人如何偶遇貓屋的門,然後在店裡吃到了自己喜歡的食物,達到自己的訴求。有些人會不喜歡這部動漫,會覺得劇情有些平淡,有著這麼多吸引人的元素,卻只是去吃個飯這麼簡單,但是事實上這部動漫卻表達了許多很濃厚的情感。
《異世界食堂》
來到貓屋吃飯的每一個異世界的人在進入食堂之前都有著自己的故事,他們或是無家可歸,或是身有舊疾,或是命懸一線,亦或是偶入結緣。但是他們在食堂卻得到了在那一刻他們最需要的東西。
一個獅子人形的獸人在第二天的鬥獸中要面對一個強大的怪物,在之前他被一個看似很弱的人打敗,由此信心不足,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進入了貓屋,店主給他做了一道炸豬肉蓋飯,這道菜的另一個含義就叫做勝利,由此也被稱為戰士的料理,獸人藉此寓意第二天一舉拿下勝利,並成為了鬥獸場上最強的戰士。
《異世界食堂》
而身為魔族卻非常弱小的女子阿蕾塔,想要融入進人類的生活卻總不被接受,以至於無家可歸,露宿野外,幸得貓屋店長收留,成為服務員,由此開始了新的人生。在蜥蜴人一族中,進入貓屋甚至成為了選拔勇者的信條。
或許單單只是就一種食物而言,一道美食我們可能記不多久,但是當這道食物在我們人生的重要階段出現時,我們會永遠的記住它,它仿佛就是一個方向,就如貓屋每周六出現的門一樣,這扇門,就是迷惘的方向,就是溫暖的港灣,是一生的依賴。美味,永遠是往心裡去的。
《異世界食堂》
《異世界食堂》就是這樣一部非日常作品。沒有眼花繚亂的戰鬥,沒有長篇大論的設定,更沒有紅豆相思的浪漫,但這並不影響這部看似平淡的作品餓評如潮。在我們眼中早已司空見慣的菜餚,在紛至沓來的異世界食客眼中,卻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絕品。飲食文化差異所帶來的新奇感,加上作品本身對食物細緻入微的描寫,讓我們在看著他們狼吞虎咽,大快朵頤時,自己也仿佛被那滿足的氣氛所感染 (減肥的朋友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