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猩猩
在我們地球上,生存了數百萬種生物,這些生物大致分為三大類: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每一種生物在這個地球家園中,都扮演著各自的角色,共同構成了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穩定的食物鏈。當然,在食物鏈中,各種生物之間可不是「秋毫無犯」,相反,動物之間可能會存在捕食與被捕食、競爭的關係。雖然看起來有點不和睦,但是從大自然的角度來看,這些現象都是正常的,正是因為這些生物相互制約,才能維持生態系統處於動態平衡的狀態。如果大家有觀看《動物世界》等紀錄片,其實會看到很多捕食的畫面,有一些場面很是激烈。
據2020年2月5日的科學報告,野生動物攝影師古德科夫·安德烈在巴西潘塔納爾溼地國家公園的庫亞巴河河岸目睹到了一場比較激烈的捕食畫面,一隻美洲虎捕食一條凱門鱷。當然,搏鬥的結果大家都已經猜到了,就是美洲虎戰勝了這一條鱷魚。而鱷魚慘敗的結果就是成為了美洲虎的美餐。在大自然的角度來看,這些現象都是正常的,所以攝影師並沒有進行幹預,而是遠遠地觀察、拍攝。(註:美洲虎又稱美洲豹,是現存第三大的貓科動物)
根據科學報告的資料,這兩種動物在「搏擊」之前,是很平靜的,畢竟暴風雨來臨之前總是很平靜。當時這一隻美洲虎並不是一開始就撲向凱門鱷,相反,它在靜靜地等待時機,爭取在恰當的時機咬住凱門鱷的命門,一擊斃命。所以,一開始這隻美洲虎是悄悄地靠近了這一條凱門鱷。
雖然,我們沒有在現場,沒法直接感受到這一畫面,但是從拍攝到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一開始這一隻美洲虎慢慢「遊水」靠近凱門鱷時,水面是很平靜的,這也說明了美洲虎擁有很優秀的「水戰」能力,水中捕殺這些鱷魚,不在話下。當它對這一條凱門鱷發起襲擊時,這一條凱門鱷自然不會束手就擒,開始反抗,所以在搏擊的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水花四濺。不過,在貓科動物面前,這些「魚」始終都不是對手,即使在水裡,這一條凱門鱷依舊沒法在大戰中取勝,最後被美洲虎咬住了脖子拖上岸了,結局就是凱門鱷變成了美洲虎的美食。
這一次所拍攝到的美洲虎在水中大戰鱷魚畫面,其實並不是特例,對於美洲虎來說,這些場景其實都很常見。在此之前,我們就分享了一些關於美洲虎水中捕食大鱷魚的話題。同樣是在巴西潘塔納爾溼地,也有一隻美洲虎從樹上撲向水中捕食凱門鱷。
不過,在之前的這一次捕食凱門鱷的過程中,美洲虎並不是在水中潛伏靠近,而是「躲」在樹上靜靜地觀察,尋找時機。當時這一隻美洲虎在樹上靜靜地觀察了接近一個小時以後,終於找到了突破口,使出它的「必殺技」,從樹上徑直跳入水中,將這一條長達8英尺(接近2.4米長)的凱門鱷頭骨後部死死地咬住。
當然,這一條長達2.4米的凱門鱷也不會束手就擒,而是開始拼命掙扎。從拍攝到的畫面,可以看到水花四濺,其實就是美洲虎與凱門鱷大戰掀起的水波。由於這一條凱門鱷比較龐大,所以整個搏鬥過程持續了差不多10分鐘。雖然凱門鱷一直在掙扎,在已經被咬住「命門」的情況下,一切都是徒勞。最後這條凱門鱷被美洲虎拖上樹,成為了美洲虎的美餐。
由於這些生物都是食物鏈中的一環,這些生物之間存在捕食、被捕食的關係,相互制約,所以地球生物的數量才能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不會出現某些生物數量瘋長,最後導致生態系統崩潰。所以,這些捕食過程雖然激烈,甚至有點殘忍,但是我們人類即使在野外看到這些捕食過程,都比較少進行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