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為何強調這七種能力?

2020-11-21 麗江電視臺

10月10日,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在中央黨校開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


10月10日,習近平在秋季學期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謀篇布局的關鍵之年。面對新的複雜形勢和艱巨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七種能力有何深意?推薦閱讀《人民論壇》雜誌最新文章。


來源 | 人民論壇雜誌及人民論壇網(rmltwz)
強調幹部能力不是單純講業務能力,而是著眼於幹部整體素質的提升


重視幹部能力培養和鍛鍊,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傳統,這是由黨所肩負的使命和任務決定的。作為一個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和使命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無論是過去為求得中國人民解放和中華民族獨立的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執政後為求得廣大人民共同富裕和國家繁榮富強的建設和改革時期,中國共產黨都需要有千百萬各級幹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去切切實實地奮鬥,幹部的能力顯得至關重要。特別是在黨所領導的事業發展重要轉折關頭,這種能力尤其重要。
在中國共產黨經過28年的革命鬥爭,奪取全國政權,走上執政地位的時候,毛澤東同志就一再告誡全黨,我們必須克服困難,我們必須學會自己不懂的東西。在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同志也一再告誡全黨,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學會原來不懂的東西。正是這種重視學習,善於學習的態度,保證了中國共產黨在一個又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點上迅速適應現實社會發展的要求,克服了各種新的困難,應對了各種新的挑戰,順利推進了事業的發展。今天,當我們即將走完百年曆程、實現百年目標,即將踏入又一個新的、目標更為宏偉的百年曆程之時,面對前進途中各種新的考驗和新的挑戰,幹部能力再一次面臨需要迅速提升的艱巨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增強幹部能力,有著歷史的必然性和現實的緊迫性。
強調幹部能力,因為幹部能力是幹部素質的重要體現。我們黨對幹部的一貫要求是德才兼備,「德」是幹部素質的首要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忠誠、乾淨、擔當」「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等等,主要講的就是幹部的「德」,特別是幹部的政治素質。作為領導幹部,如果僅有才而德不配位,沒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堅定的政治立場,或者缺乏幹部應有的道德境界,那在實際工作中就很難勝任,尤其是在複雜的環境中,面對各種利益誘惑,面對各種「圍獵」,面對各種工作中的困難和挑戰,往往就很難挺得住,甚至有可能喪失政治立場和失去道德底線,走到人民利益的對立面。這些年來,反腐敗鬥爭中的很多案例都說明了這一點。有些幹部出問題,並不是因為業務能力差,而是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的問題。一般來講,幹部如果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方面出了問題,往往業務方面的能力越強,造成的危害越大。所以,作為一個在非常複雜的外部環境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黨今天在選拔幹部時,不僅明確要求德才兼備,而且突出強調以德為先。但另一方面,幹部的「德」,並不是一個空洞的抽象概念或簡單的詞語表述,它是在幹部的各種實際工作中表現出來並為人們所看得見的言行舉止和工作成績。這種表現過程體現的是幹部德和才的統一。有才無德不行,同樣有德無才也不行。如果不能夠在實際工作中正確處理和解決各種問題,不會做實際工作,那就會成為空頭政治家,這樣的人擔任領導職務,同樣會貽誤工作,給黨和人民事業帶來很大損失。
所以,我們今天講幹部能力,絕不是單純講幹部的業務能力,而是從幹部整體素質的提升來講。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幹部的七種能力,第一種就是政治能力,是對幹部工作中政治方向、政治立場和政治態度的要求。而其它六個方面的能力,像調查研究、科學決策、改革攻堅、應急處突、群眾工作和抓落實,包含著對幹部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一切從實際出發,幹部堅持大局意識、善於把控全局,幹部敢於擔當、敢於負責、勇於開拓創新,幹部密切聯繫群眾、始終與群眾打成一片,幹部居安思危、保持憂患意識,幹部真抓實幹、堅決貫徹黨的決策等各個方面的要求。這七種能力的要求,是幹部的綜合能力要求和綜合素質要求。增強七種能力,必須著眼於幹部整體素質的提高,著眼於幹部全方位的能力增強。

強調幹部能力不是孤立講個體能力,而是從黨的執政能力提升整體意義出


黨的十九大明確要求,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這充分體現了作為一個執政黨加強自身建設的根本性特徵。黨的建設有一個傳統,就是圍繞黨的政治路線來進行。這也是我們黨在歷史上取得黨的建設偉大成功和黨的事業輝煌成就的主要原因。近一百年來,我們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都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的,中國共產黨從成立那天起,就肩負著歷史賦予的重大使命。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在本本裡,而是在這樣一種使命的現實要求裡。今天,當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領導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時,正確解決現實工作中的一切問題,推進事業的順利發展,是黨員幹部的責任。而要做到和做好這一點,就需要增強相應的能力。所以,我們黨的各方面建設,都要圍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這條主線來進行。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是一種綜合性要求,黨的各方面建設都會直接關係執政能力。黨的政治建設搞不好,黨內政治生活不能發揮應有作用,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得不到有效貫徹、政治生態被汙染,黨內純潔關係被破壞,肯定會對黨的執政能力帶來致命性的負面影響;黨的思想建設不到位,黨內缺乏正確的思想理論武裝和指導,理想信念淡化,信仰缺失,肯定會對黨的執政能力帶來嚴重負面影響;黨的組織建設跟不上,組織的力量得不到應有的發揮,組織內部渙散無力,組織的執行力和領導力軟弱,不能有效地動員組織群眾,肯定會對黨的執政能力帶來明顯的負面影響;黨的紀律作風建設達不到應有的要求,更是會直接導致黨的組織內部工作無法有序推進,黨在群眾中的形象遭到破壞,嚴重時還會導致黨內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給黨的執政帶來極大的危險。總之,要不斷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就需要把黨的各個方面建設搞好。
通過認真分析構成執政能力的主要因素,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幹部狀況是其中涉及到的關鍵性因素。因為黨的建設各個方面的強化,都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都是要通過艱苦的努力,付出辛勤的勞動,並在一種高度組織化的狀態中才能夠實現。而幹部就是這種努力和勞作的領頭人,就是這種高度組織化的具體實施者。
首先,幹部的素質和能力,直接決定著中央的各項部署和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能否得到有效執行,也就是說,關係到執政黨的執政方略能否得到切實貫徹。其次,幹部的素質和能力決定著黨的執政能力各種要素能否健全及發揮應有的作用。因為如果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制度建設等各方面的工作,沒有大批幹部強有力的組織和推動,是不可能搞好的。現實中,可以看到大量這樣的案例,一個地方、一個部門,黨的建設搞得好,黨組織在領導群眾推進各項工作中切實發揮出領導核心的作用,必然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和一大批在各個層級發揮領導作用和骨幹帶頭作用的黨員幹部。最後,幹部的能力和素質,會對黨在群眾中的形象,對黨組織的影響力、號召力、凝聚力產生直接的作用。作為執政黨,黨員幹部由於自身的地位,往往成為社會各方面重點關注的對象。幹部的道德境界高、作風過硬、廉潔清正、務實肯幹,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影響力、號召力和凝聚力就強,各項工作推進就順利。反之,黨組織的工作推進難度就大。
所以,強調幹部能力提升,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我們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過程中,一定要領悟講話強調幹部能力絕不是孤立地就每個幹部個體的能力來講,而是從黨的執政能力提升這個整體意義來講的。講話中涉及到的各個方面,都是我們黨在當前新的歷史條件下,應對和處理執政中所面臨的各種新考驗、新挑戰、新困難、新風險,推進黨的事業整體發展的重要能力。

03

政治能力是能力之首,通過其它各方面能力體現並相互強化
從幹部整體素質提升和黨的執政能力加強來看幹部能力,就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增強幹部七種能力,是一種系統性的要求,在現實中的落實也必須是一種系統性的推進。
提升幹部能力,必須把政治能力放在首位。政治能力,是幹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態度、政治原則的要求。就政治立場來講,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員幹部,必須始終站在人民的立場上來認識問題和處理問題,必須和黨的整體立場保持一致。能夠實現人民利益的道路和方向,就是要堅持的道路和方向;能夠實現人民利益的原則,就是要堅持的原則。
那麼,為什麼說這是一種能力呢?因為堅持這樣正確的立場、方向和原則,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很容易的,特別是一貫堅持就更不容易,現實環境的複雜性,往往會對幹部提出嚴峻的考驗。
要經受住這種考驗,其一,必須具有政治的判斷力、鑑別力、堅守力和掌控力。現實中,正確的東西和錯誤的東西,有時候並不是十分明了地擺在面前讓我們做出選擇,錯誤的東西也常常會給人一種模糊的假象,或者以各種理由來為自己辯護。在這種情況下,考驗幹部的就是政治的判斷力和鑑別力。沒有這樣的能力,就可能上當受騙。其二,有了判斷力和鑑別力,還要有政治的堅守力。在一些情況下,堅守比判斷還要難。在事業發展遇到挫折、碰到困難,甚至遇到極大阻力時,能不能堅守住正確的立場和方向,在各種利益誘惑的情況下、各種壓力的條件下、各種難以取捨的因素影響下,能不能堅守住政治原則,往往非常考驗人。這些年出問題的一些幹部,並不是在認識上連好事壞事都分不清楚,而是在利益的誘惑下放棄了應該堅守的政治原則。所以,需要強調理想信念,強調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是政治堅守的思想基礎。
對於黨員幹部來講,政治能力是根本能力。因為如果缺乏政治能力,就可能從根本立場和方向上背離黨的性質和宗旨。而這種政治能力,又是通過其它各方面的能力體現於實際工作之中的,在這種體現過程中,其它方面能力的提升,也同時會進一步強化政治能力。那麼,政治能力是如何體現於其它能力之中,其它能力又是如何進一步強化政治能力呢?
調查研究的能力和科學決策的能力,主要體現幹部的思想理論水平和正確運用科學方法論的能力。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條件。因為只有通過調查研究,我們才能夠對所工作的環境、內容、對象、以及必須採用的方法等問題有足夠的認識,才能夠真正做到心中有數。毛澤東同志在談調查研究時講到,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調查就是解決問題,強調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進行調查研究和進行科學決策,還必須掌握科學的方法論。現實情況往往是十分複雜多樣的,如何通過認真研究,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從紛繁複雜的表象中,看到事物的本質,得出合乎事物內在真相和規律的正確結論,考驗的就是幹部的思想理論水平與運用科學方法的能力,需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方法來觀察和認識問題。在把調查研究的結果轉化為實際的工作部署和工作方案,也就是做出決策時,還需要幹部不僅能夠從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出發,而且從黨的整個工作大局和全局需要出發,要有大局意識,要學會站在全局的角度來觀察和處理問題。
改革攻堅和應急處突的能力,主要體現幹部的擔當精神和負責態度,體現幹部開拓創新的能力。任何改革都必然會對現有的利益格局、組織形態、運行秩序產生影響,所以也都必然會遇到相應的阻力。特別是當改革進入深水區,要解決各種深層次問題時,對原有利益格局和運行狀態的影響會更大,阻力也就會更大,所以我們把現在新形勢下的改革稱為改革攻堅。改革攻堅,要求幹部必須敢於擔當,敢於負責。同樣,應急處突,考驗的首先也是幹部的擔當精神和負責態度。應急處突,看似是當下的能力要求,實際上也是幹部日常工作中的能力要求,要求我們的幹部必須具有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要能夠見微知著,未雨綢繆,不能在事情出了以後才覺察。
做好群眾工作和抓好落實的能力,主要體現幹部深入實際、深入群眾、真抓實幹的能力。強調要密切聯繫群眾,就要深入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了解群眾的困難和疾苦,並且為群眾排憂解難。一切群眾生活上的問題,都應該把它提到自己的議事日程上。了解群眾的願望,滿足群眾的利益,解決群眾的問題,是一種非常複雜、非常具體、也非常需要耐心和熱情的工作,沒有腳踏實際的工作態度,沒有扎紮實實的工作作風,是沒有辦法做好這項工作的。抓好落實也是這樣。要把中央的各項大政方針、各項路線政策、各項決策部署及各級領導部門的工作要求真正落到實處,一要有撲下身子真抓實幹的精神,因為在這種落實中,每一個工作細節處理不好,都可能影響到實際效果。需要把各個工作環節搞清做實,需要把各個方面的問題想透想周全,蜻蜓點水、走馬觀花、粗枝大葉的態度是絕對不行的。二要有創造性的工作方法。所謂落實,一般來講就是把中央和上級部門在全局高度提出的工作要求,落實到具體的地方和部門,這就必須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以上這些方面,不管是思想理論水平和運用科學方法的能力,擔當精神和負責態度,還是深入實際、深入群眾、真抓實幹的作風,都是幹部政治素質的重要體現。而幹部在體現這些素質的實際工作過程中,也會進一步得到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使自己的政治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和加強。

選自《人民論壇》10月下

原標題 | 習近平總書記為何強調這七種能力

作者 |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教研部教授 戴焰軍 

新媒體編輯 | 王思楠

原文責編 | 常妍 李丹妮(見習)

來源:人民論壇網

相關焦點

  • 習近平:政治能力是解決實際問題的各種能力之首 要始終懷有敬畏之心
    總書記講話這個「開學第一課」,主題是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他強調,這是應對當前複雜形勢、完成艱巨任務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輕幹部成長的必然要求。  圍繞這個主題,習近平強調了要提高七種「能力」,分別是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
  • 潮·學習 | 江幹青年幹部熱議習總書記強調的這七種能力(一)
    2020年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
  • 如何提高「七種能力」?恆豐銀行年輕幹部這樣說
    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勇於直面問題,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
  • ...年輕幹部代表講述心聲:在火熱現實與矢志奮鬥中提高「七種能力」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10月10日舉行的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對年輕幹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提出明確要求,並著重強調年輕幹部要提高「七種能力」。
  • 習近平強調年輕幹部提高7種能力是哪7種 主要內容是什麼
    聯播+「經風雨、見世面,真刀真槍錘鍊能力,以過硬本領展現作為、不辱使命。」  10月10日,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在中央黨校開班。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一條很重要的經驗,勉勵年輕幹部提高七種能力,勇於直面問題,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
  • 【仙法青年談】提升「七種能力」 書寫奮鬥篇章
    【仙法青年談】提升「七種能力」 書寫奮鬥篇章 2020-10-22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青春·誓言錚錚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這群中青班學員中...
    ,強調年輕幹部要提高「七種能力」。大家一致表示,要聚焦提高「七種能力」,勤學苦練、以學促做,不斷提高綜合能力素質,為建設「重要窗口海島風景線」貢獻青年力量!   縣委辦公室信息科科長   曾董良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青年幹部能力提升上提到「七種能力」,把政治能力放在了首位。
  • 提高「七種能力」 不負時代使命:看南寧市法院掛職幹警怎麼說……<...
    今年10 月10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講話時,要求年輕幹部提高「七種能力」,即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
  • 總書記強調的七種能力,年輕幹部該如何錘鍊?
    編者按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對複雜形勢和艱巨任務,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勇於直面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年輕幹部應該如何錘鍊這七種能力?
  • 對標對表「四煉(練)」要義 修煉錘鍊「七種能力」
    對標對表「四煉(練)」要義 修煉錘鍊「七種能力」——中青年幹部要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中掌握勇挑重擔的本領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兩個一百年一、深入學,勤於思想淬鍊,重在培根鑄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要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創新理論,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夯實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思想根基,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鬥爭起來才有底氣、才有力量。」
  • 厚培年輕幹部「七種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年輕幹部要提高「七種能力」,勇於直面問題,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這既為年輕幹部成長成才指明了方向,也為年輕幹部培養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培養年輕幹部要以「七種能力」為目標,健全教育培訓體系,強化實踐鍛鍊,幫助年輕幹部練就過硬本領、堪負時代重任。抓在經常,提升政治訓練強度。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能力,必須把政治訓練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把握正確政治方向。
  • 提高「七種能力」 不負時代使命:看南寧市中院綜合部門年輕中層...
    今年10 月10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講話時,要求年輕幹部提高「七種能力」,即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
  • 思考和謀劃中日關係 習近平為何強調歷史眼光和全球視野
    (近觀中國)思考和謀劃中日關係 習近平為何強調歷史眼光和全球視野中新社北京9月4日電 (張素 張蔚然 李京澤)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9月3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在會上指出,正確對待和深刻反省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歷史,是建立和發展中日關係的重要政治基礎。他還說,任何否認侵略歷史甚至美化侵略戰爭和殖民統治的言論,都不能不引起中國人民和亞洲國家人民的極大憤慨、嚴厲譴責、高度警惕。「考慮到日本國內總有一些人試圖抹去這段歷史,習近平在講清楚日本侵華重要史實的基礎上有此重要表述,正是在為健全和發展中日關係『固本強基』。
  • 第一觀察|習近平為何強調「鋼」與「氣」
    今天,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講話中,總書記這樣強調。  去年7月,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總書記就曾說:「當年抗美援朝,毛主席用詩意的語言總結勝利之道:敵人是鋼多氣少,我們是鋼少氣多。」  「鋼」與「氣」的比喻中,蘊藏著戰爭偉力的深厚根源,也寄寓著歷史對今天的深刻啟迪。
  • 努力提高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的「七種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面對複雜形勢和艱巨任務,我們要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勇於直面問題,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
  • 全面錘鍊提升幹部「七種能力」 著力打通「兩山」轉化有效通道
    他強調,要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錘鍊提升幹部的「七種能力」,著力打通「兩山」轉化的有效通道。    就下步工作,高浩孟強調四點意見。一是全力衝刺「四季紅」,錨定年度目標和任務,全力抓好指標維護,尤其要緊盯落後指標,精準施策,盡力爭取。二是順利做好換屆工作,鎮黨委要扛起主體責任,把村(社區)組織換屆作為當前頭等大事抓實抓好抓穩,確保換出戰鬥力、換出凝聚力。
  • 提高「七種能力」錘鍊政法隊伍過硬本領
    宋仁磊 貴州省息烽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習近平總書記對年輕幹部提出要提高「七種能力」。貴州息烽政法系統將深刻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以提升年輕幹部「七種能力」為著力點,以政法隊伍「四化建設」為方向,以爭當「八個排頭兵」為目標,全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政法隊伍,為推進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打造更高水平「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提供堅實的隊伍保障。一、提高政治能力,勇當堅定初心的捍衛者以黨的領導把穩方向之舵。
  • 推薦閱讀書單:助力黨員幹部提升七種能力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新時代領導幹部必備的七種能力》作者:苟立偉、張榮臣 等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內容介紹:本書緊緊圍繞新時代領導幹部必備的七種能力、幹部、群眾關心的思想認識問題,用30個問答集中回答了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民主政治建設、思想文化建設、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的認識問題,闡釋深入淺出,內容通俗易懂,旨在推動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樹立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向習近平總書記學習如何解決思想認識問題,是深入領會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優秀讀物。
  • 食為政首,習近平吉林之行再強調
    習近平十分關心糧食生產和安全。在梨樹縣這片「黃金玉米帶」上,習近平談及此行初衷,「今年災害不少,我很關心東北這裡的農作物長勢」。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著老百姓的「米袋子」。  「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今年2月,習近平對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時這樣強調。
  • 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當今中國正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進行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新。我們的實踐創新必須建立在歷史發展規律之上,必須行進在歷史正確方向之上。要高度重視考古工作,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