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還是樹葉?川美學生雕塑讓你腦洞大開

2021-01-09 上遊新聞

            《2015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年度展》在川美虎溪校區雕塑系美術館開展。上遊新聞記者 高科 攝

石頭和木頭,木頭和羽毛,你會傻傻分不清楚嗎?千萬別肯定地說不會,不信你就來看看這個展覽。18日,《2015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年度展》在川美虎溪校區雕塑系美術館正式開展,上遊新聞記者今天專程前往展廳為你打探展覽看點。

據悉,這是雕塑系師生的作品首次同場展出,老師的作品有焦興濤、李佔洋等雕塑名家作品壓陣,學生的作品也不輸老師。雕塑系的學子們腦洞大開,把各種材料可謂玩到了極致。展覽將持續到明年1月17日結束,全程免費對觀眾開放。

今年雕塑系年度展首次推出了教師作品展,並且和每年一度的學生作品同一時間、同一場館進行展出。「藝術的學習最需要的是情境中的學習。」提到這樣辦展的原因,雕塑系主任焦興濤表示:「學生們需要看到老師的創作方向,這種同場展出的方式可以更加直接地給學生以啟發,同時學生的作品也會給老師以促進。」

本次展覽的籌備老師李竹告訴記者,展覽展出了20件老師的作品、104件學生的作品。「學生的作品是從近200件作品中篩選出來的,最終在經過終審評委們的評選,最終選出來年度獎5名,優秀獎15名。」李竹介紹,年度獎學生將獲得獎學金各1萬元,而優秀獎獎學金2000元。「我們今年在獎金發放形式上也有所創新,我們希望獲獎學生都去看看正在太原舉行的國際雕塑雙年展,把獎學金作為往返太原的路費和食宿費。」

年度作品《無題》。上遊新聞記者 高科 攝

年度獎作品:張晟瑜 《無題》

材質:木

在展廳的一面牆上,斜著「飄」著很多又像羽毛又像樹葉的物體,走進一看,你會覺得就是很多樹葉粘在了牆上。如果你真這樣認為,那可就錯了,這些都是木頭!對,沒錯,就是木頭。

作品的作者、24歲的張晟瑜告訴記者,做這件作品一開始就是覺得好玩。「木頭在大家的印象中都是堅固的、結實的,但我在玩木頭的時候發現經過人的打磨,木頭也可以變成彎曲柔軟的形狀,也可以變成透光的薄片。」張晟瑜說,那個時候他就想挑戰一下木頭這種材質。

於是張晟瑜買來了雞翅木、黃金樟、血龍木等四五種木頭,開始進行打磨。「我就想把木頭打磨成像羽毛或者是樹葉的形狀,因為這兩種東西都會給人輕、透的感覺。」說著容易,但要把厚實的木頭打磨到透光,還要做出羽毛和樹葉的紋理,那可不簡單。「最開始買的木頭都是直徑15釐米左右的,長度大概在50工分左右,要先把木頭切塊,再打磨成一片樹葉或羽毛,大概需要3個小時左右。」這次展出的一共有180片,也就是說這件作品耗費了張晟瑜整整500多個小時的時間。

這次一舉拿下年度獎,對於獎金的用途,張晟瑜笑著告訴記者,「我要去太原看看展覽,剩下的錢就再買點木頭吧。」

年度獎作品《䂞》 上遊新聞記者 高科 攝

年度獎作品:楊柯全 《䂞》

材質:石、木

在展廳另一角的地上,堆著幾塊假山石。如果這樣也能獲年度獎,那豈不是做假山的都能拿獎了?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想法,那又錯了。遠看的確是鐘乳石、千層石這樣的假山石,但走近看,你會發現有部分「石頭」的感覺不一樣。其實從這件作品的名字《䂞》,我們就大概猜出這件作品的材質了。

今年剛滿25歲的作者楊柯全告訴記者,作品確實是用石頭和木頭做成的,只是木頭也被完全雕刻成了石頭的紋理,不仔細看看不出來。「在上木雕課和石雕課的時候,我就在想能不能把石頭和木頭結合起來做一件作品。有一次去歌樂山看到做假山石的,我就想到了用木頭和石頭來重新創造一種『假山石』。」這次展出的「假山石」大大小小有七塊,楊柯全告訴記者,最大的那兩塊,如果每天不停地雕刻七八個小時,每塊起碼都要一周的時間才能完成,「各種雕刻工具要用10多種」。

但這卻並不是最難的地方。「其實把木頭雕刻成石頭的樣子不難,創作中最難的地方是要找到石頭形態的規律。」楊柯全介紹到,「要仔細觀察石頭的體量,以及形態上變化的規律,讓木頭結合上去的時候,看起來像是一整塊石頭,而不是拼接起來的。」

(上遊新聞記者 孔令強)

相關焦點

  • 三沙不鏽鋼景觀雕塑羽毛廠家
    三沙不鏽鋼景觀雕塑羽毛廠家不僅能裝飾和豐富校園環境,豐富師生的精神生活,還能體現一個時代的文化,校園文化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等等。雕塑是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可是大多數雕塑都是不能夠性的存在的,也就是說雕塑經過歲月的洗禮就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壞。
  • 大衛雕塑亮燈儀式川美舉行 校長龐茂琨獲頒「義大利之星」榮譽勳章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謝鵬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28日23時30分訊(記者 秦思思)今日,作為四川美術學院八十周年校慶的重要活動之一,川美與義大利使領館聯合舉行「照亮未來」大衛雕塑亮燈儀式在川美美術館舉行,在儀式開始前,義大利駐重慶總領事館總領事還為川美校長龐茂琨頒發了「義大利之星」榮譽勳章。
  • 國畫專業同學畫扇面,雕塑專業同學捏娃娃,鉤包包同時還擺攤...
    面對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的採訪,就讀於川美雕塑專業的李亭穎一邊忙著捏娃娃,一邊告訴記者,她身邊就讀於造型專業方向的陳夢雪則忙著給娃娃做小衣服。李亭穎和陳夢雪的小攤「隨緣造娃工作室」位於龍湖時代天街C館噴泉廣場V4館的三樓,二人的攤位屬於「重慶藝術大市場·開放的六月——2020四川美術學院藝術遊」學生創意市集。
  • 大衛雕像落座川美
    華龍網12月14日19時訊(記者 林楠 實習生 邱小雅)你還在為了看「大衛」雕像漂洋過海遠赴義大利佛羅倫斯美術學院?現在,不用了!14日,一座由義大利從事傳統雕塑修復的百年家族企業按照原作翻模的高5.5米重1.2噸的大衛銅像,正式落座四川美術學院虎溪校區東門。
  • 大衛雕塑亮燈儀式川美舉行,校長龐茂琨獲「義大利之星」榮譽勳章
    大衛雕像亮燈儀式10月28日晚7點30分,作為四川美術學院八十周年校慶的重要活動之一,川美與義大利使領館聯合舉行「照亮未來」大衛雕塑亮燈儀式在川美美術館舉行。儀式開始前,義大利駐重慶總領事館總領事還為川美校長龐茂琨頒發了「義大利之星」榮譽勳章。
  • 川美學生倒黴?肖戰本人這次才倒黴呢!
    10月5日是肖戰29歲生日,這一天可謂過得極其熱鬧,早早其粉絲還有代言的產品就給肖戰做起了應援,各大APP的開屏幾乎全是肖戰,他工作室也發了最新的寫真為肖戰慶生,圈內外不少名人送來祝福,本來這一天都喜氣洋洋,卻在即將結束時被黑了?
  • 致敬戰「疫」英雄 川美打造大型群雕《冬去春來》
    王子豪 攝   一件意義深遠的群雕作品   大型主題創作《冬去春來》由四川美術學院副校長、雕塑學科帶頭人焦興濤發起,並與川美雕塑系主任申曉南、教師龔吉偉一起擔任主創,師生團隊共9人,是一件高3米、長10米的大型群雕作品。   據了解,《冬去春來》創作歷時一月有餘,現已經進入最後刻畫階段。
  • 「未來的大藝術家將從他們中湧現!」這個名叫「禮物」的學生作品展...
    1月3日,《禮物——2020造型藝術學院學生作品提名獎》展覽在川美虎溪校區雕塑系展廳開幕,展覽展出了川美造型藝術學院15位優秀學生的系列創作。展覽現場「禮物」是川美造型藝術學院第一次舉辦面向油畫、版畫和雕塑三個專業學生的活動,包括了展覽、創作方案闡述、研討會、圓桌論壇等一系列活動。
  • 成渝星光·尋找雙城文體名人④|從外來住讀生到川美副校長,焦興濤...
    7月起,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推出系列報導聚焦那些年曾經闖入過你我視線川渝文體名人。他們的故事裡既有大家塵封的記憶,也飽含著「成渝一家」的濃情厚意。1984年,焦興濤14歲,他同時考上了成都七中和遠在重慶的川美附中。當時,焦興濤已經堅定地想走學藝術這條路,所以他心裡的答案又是如此明晰:「我毫不猶豫地選了來重慶讀川美附中,可以說是夙願得償吧(笑)。」「這已經可以證明那時川美就已經有相當大影響力了。」現在看來算是自誇,但焦興濤說那時川美在自己心目中絕對算得上是頗具誘惑力的金字招牌。
  • 腦洞大開!這還是我認識的浙大?
    腦洞大開!這還是我認識的浙大?光影交織,虛實穿插追蹤靈感,定格美好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王大中老師開設的《建築攝影》課程又有學生優秀作品流出沈奕辰流光異彩磚瓦輝映異色衝撞這場視覺盛宴必不會讓你失望
  • 川美牽手黔江鄉村尋求「在地的改變」,5項學生畢生設計方案助農村...
    當日,「在地的改變——川美建築與環境學院畢業生設計」展覽教學活動在該校舉行,黃耘與建環學院年輕教師王平妤、郭龍、任潔一道,邀請了十餘位黔江區沙壩鄉木良村村委會成員來校參訪。雙方還就學院畢業生提交的畢業設計選題內容——黔江區沙壩鄉狀元堡片區營建方案予以座談評選,最終,5項擬建方案獲得村委們一致認可,有望在接下來進入實施,幫助當地換新顏。
  • 學校讓學生模仿世界名畫,學生腦洞大開,老師:名畫仿佛有了靈魂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學校布置特殊作業,模仿世界名畫,學生腦洞大開,網友直呼太像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學生們完成作業的情況吧!真的是很佩服這位同學的腦洞啊!不過一般腦洞大的學生,都是比較聰明的,相信他平時在學校的時候,學習成績也不會差了吧!其實世界名畫有好多,但是一些學生因為平時都忙於學習文化知識,沒有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因此也錯過了欣賞這些美好的機會。學校給學生布置這樣的作業會帶來哪些好處呢?
  • 川美80周年,一所老牌院校親歷的歷史轉折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川美雕塑藝術的發展和取得的成績尤為突出,舉國矚目。這其中包括川美雕塑係為中國革命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創作的大型雕塑《三大戰役》,以及葉毓山的《毛主席》、郭其祥的《百萬農奴站起來》、龍德輝的《覺醒》等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作品。
  • 比宇宙還大的詞彙是什麼?學生黨的「腦洞」真大
    比宇宙還大的詞彙是什麼?學生黨的「腦洞」真大相信大家一定都聽過一句話,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其實如果我們認真看這句話,就會想到,小時候,我們都很喜歡跟朋友比大小,時不時就會說自己的東西比對方大,比海洋還大,比天空還大,比世界還大,比整個地球還大。
  • 川美第一本校史竟藏在這裡
    據悉,該照片是由一名川美的老校友捐贈,照片拍攝於1953年,上面有眾多有影響力的藝術家,比如歌劇《劉胡蘭》的作者朱丹西、油畫《南瓜》的作者劉藝斯、雕塑家龍德輝等。「這張老照片反映出西南人民藝術學院臥虎藏龍,可謂人才濟濟。」
  • 大連:立體幾何模型比賽讓學生腦洞大開
    大連:立體幾何模型比賽讓學生腦洞大開 作者:欒光煜 2019-07-15 10:48   來源:大連晚報
  • 川美學生怒甩澄清不要偏聽...
    今日,一則關於「肖戰粉絲」,以及「川美」的熱搜登上了微博,瞬時,網絡上沉寂已久的227人員又再次炸開了鍋。大家紛紛指責肖戰粉絲的「邪教式」追星,然而,事情的真相究竟是如何呢?
  • 川美學生怒斥聚集行為,邊江喬詩語被波及
    今天,部分肖戰粉絲又被噴上了熱搜,而且川美的學生和網民們也怒斥粉絲在川美聚集的行為,認為他們嚴重影響了川美!肖戰生日粉絲聚集隔空慶生本來粉絲為了自己的愛豆付出自己的心意和行動,也是追星一族相當正常和充滿了他們信仰的行為。
  • 腦洞大開!這個由廢銅爛鐵構成的奇妙世界等你來探索……
    腦洞大開!> 人類的想像力是無窮無盡的有什麼出其不意的idea會讓你驚叫起來?
  • 大油畫家帶著連環畫來參展,羅中立表白母校:川美就是我的家
    羅中立「羅院長,我和你合個影吧!」著名藝術家、原四川美術學院院長羅中立一出現在展廳,就立刻吸引了觀眾們的目光,不少人都上前和羅中立合影。參加母校80周年的校慶,羅中立一開始就和記者回憶起了自己在川美的大學生活。「看到這些作品,其實非常感慨。我都是看著他們從草圖一直到完成,再送到北京參展的。」站在《父親》《為什麼》《春風已經甦醒》等作品前,羅中立說到:「當年看著同學們在寢室裡,夜以繼日地創作,現在又在川美看到這些作品,非常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