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30年前,導演閻建鋼想拍一部陳薪伊的人生自傳戲,陳薪伊果斷拒絕:「要拍也是我自己拍,寫100集沒有問題。」
13歲登上戲曲舞臺;40歲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戲導演系;81歲成立陳薪伊藝術中心;82歲,也就是今年,推出交響劇詩《龍亭侯蔡倫》;還有4位「英雄」戲劇正在籌備中。陳薪伊的能量似乎是無窮的,如說「人生如戲」,她本人,即最佳詮釋。
朵雲書院戲劇店開業前,我們一起走近陳薪伊的戲劇人生。
著名戲劇家、導演、編劇陳薪伊
好演員+好劇本,才能打動人
今年10月,陳薪伊將一個有血有肉的蔡倫搬上舞臺。《龍亭侯蔡倫》,京劇、話劇、交響樂共振。編劇和導演,均由陳薪伊操刀,關棟天、嚴慶谷、陳霖蒼、張達發等京劇大腕兒集結。
首演當日,陳薪伊看到了疫情以來最滿的劇場。
《龍亭侯蔡倫》劇照
回頭看,從想到蔡倫兩個字,到完成它,陳薪伊花了整整四年。
三年前,她赴秦嶺採風,探訪蔡倫墓,蔡倫紙文化博物館。當館長自信地告訴她:「中國的蔡倫墓很多,但這座是真的,有後人為證」時,陳薪伊愣了,宦官怎麼會有後代?這件事成了她創作《龍亭侯蔡倫》的一顆種子,種在心裡。「確實他不能生育,但是他的後人有千千萬」。這就是巨人。
兩個月後,作為古典音樂樂迷,陳薪伊坐進了國家大劇院,欣賞理查·史特勞斯的《英雄的生涯》。指揮棒一下去,她立刻精神了,仿佛看到關棟天(蔡倫扮演者)在臺上。
靈感紛至沓來,《英雄的生涯》6個樂章,對應《龍亭侯蔡倫》6幕戲。音樂會結束,劇本構思也完成了。
《龍亭侯蔡倫》劇照
但難題也來了。滿臺京劇演員,跟著交響樂《英雄的生涯》唱、念、做、打、舞,要卡好點,聲樂跟器樂要對位,挑戰巨大。整個疫情期間,陳薪伊就和演員們一起合音樂。終於,最後的「蔡紙流芳」的「芳」與銅管合到了一起,陳薪伊興奮了。
拼命摳戲是陳薪伊的一貫風格。她不會被自己的作品感動,永遠覺得不滿意。但在看一場蔡倫父子戲時,20多年來,很少流淚的陳薪伊被感動了。她告誡自己:「再好的劇本,沒有好的演員,不會感人的。」
劇場即信仰
連續十屆14次獲文化部文華獎,摘取了中國戲劇所有的榮譽和獎項……但陳薪伊坦言,自己沒有更大的野心,就是要把崇拜的人,對人生有啟發的人搬上舞臺。
從事戲劇創作60多年,陳薪伊已經導演作品100多部,塑造人物角色1000多個。蔡倫之前,商鞅、張騫、李世民、魏徵、白居易、梅蘭芳、吳孟超、樊錦詩……這些人物都曾被她搬上舞臺。陳薪伊以她恢弘大氣的導演風格,一次次對生命、歷史、現實展開深度叩問與思考,將他們的精神傳遞給觀眾。
劇場即信仰。「在劇場裡探索生命的意義,並用他人的生命來對照自己的生命」。這就是陳薪伊眼中,戲劇的本質。
創作多年,莎士比亞一直是陳薪伊的教科書。寫「蔡倫」時,她也借鑑了莎士比亞。1984年4月23日——莎士比亞生辰和忌日,原定《奧賽羅》西安首演,但因原定撥款不到位,陳薪伊用塑料布包好導演闡述和舞美設計圖,冒著瓢潑大雨,騎自行車闖進相關部門申訴。最終她扔下辭職報告,直奔北京,進入鐵路文工團。
《奧賽羅》劇照
排演過程中,陳薪伊在二度創作中把焦點對準奧賽羅經歷的心理風暴,展現出他心理空間的三個層次:理想的層次、世俗的層次與黑暗復仇的層次。1986年,《奧賽羅》在上海上演時,大獲成功,演員們在熱烈的掌聲中連續謝幕六七次。在這場生命之火熄滅的悲劇中,陳薪伊希望觀眾感受到,雖然生命是渺小的,但理想卻是偉大的,人間雖然有邪惡,但美是永恆的。
陳薪伊的人生際遇充滿變化與戲劇性。文藝批評家毛時安曾評價:「她導演的戲劇作品,就是她戲劇人生轉化升華出來的人生戲劇。」20多年前,排演《商鞅》時,她選擇不僅要講述一個關於改革變法的故事,更要講述生命。
「所有的歷史都是現代史。」陳薪伊說,「劇場裡的歷史不是歷史,它是經過創作者篩選過的歷史劇,正像歷史書中的歷史也是經過某一個史學家為了某一個時代的目的而寫的。」
《商鞅》劇照
她將商鞅定義為一個從嗷嗷待哺開始的生命,一個從死亡中掙扎出來的生命。在商鞅身上,她找到了強烈共鳴,注入了自己的血液。1996年歲末,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朱鎔基看完此劇,潸然淚下,並說道:「看此劇,壯志豪情感油然而生!」20多年來,《商鞅》常演不衰。
幾乎每一部戲,陳薪伊都有自己的大膽構想,她要「在劇場裡建造當代需要的歷史精神」。2016年,排演《哈姆雷特》時,陳薪伊在舞臺上為翻譯家朱生豪留了一席之地。「就把他放在臺口,他永遠躺在那裡、趴在那裡寫,睡在那裡寫。」歷史中,朱生豪曾拖著病體,在日本飛機的轟炸中,翻譯出30多部莎士比亞作品。陳薪伊感動地掉淚:「這不是大英雄、大巨人嗎?」
《哈姆雷特》演出現場
演出之後,觀眾反響熱烈,陳薪伊以為,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一年後,中國話劇一百年,陳薪伊用一部交響劇詩《籲天》向話劇致敬。參演演員包括朱琳、雷恪生、秦怡、濮存昕、張國立、張鐵林……大咖林立。陳薪伊不僅再現了中國話劇的開山之作——根據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改編的話劇《黑奴籲天錄》的精彩片斷,還在其中穿插了曹禺、老舍等戲劇大師的身影。
一如她所呈現的英雄,陳薪伊豪情萬丈,永遠在路上。蔡倫之後,還有誰?期待她揭曉答案。
劇場與書店,都能認識人生
陳薪伊是看著福爾摩斯成長的,她也跟著養母從小看《紅樓夢》,還看過巴金的《家》,甚至張恨水的書。上小學時,她經常去蚌埠的書屋看書。
她還形成了自己的讀書計劃——翻開一冊冊《辭海》修訂本,按照文藝分冊看書,從希臘悲劇開始看。提到雨果,就看雨果的書。提到誰就看誰。這是陳薪伊的自修方式。
耳濡目染,她的閱讀也偏向了文學類,浪漫主義。莎士比亞、託爾斯泰、普希金……
雨果、莎士比亞的書,她都是整套買的。「雖然看不完,一本一本看唄」。
陳薪伊每天都會翻翻書。最近,她的床頭書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裡面都是尼採的一些看法,很簡約」。
她還要求學生也多看書,多看世界,人情練達即文章。她的學生,三本書必讀:《悲慘世界》《紅樓夢》《復活》。
雨果的人物寫得非常好,託爾斯泰的書都可看。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要看《復活》,陳薪伊的解釋是:「《復活》中有聶赫留朵夫的懺悔,道德自我反省,這是我喜歡的。」
陳薪伊以前經常去逛書店,還特別想開一家舊書店,就賣自己的舊書。當得知朵雲書院戲劇店即將開業時,她很開心,也非常支持。
在她眼中,劇場是空間藝術,戲劇書店有閱讀功能,但兩者都會讓我們認識人生、認識社會。
陳薪伊薦書
《紅樓夢》
簡介:中國古代小說的巔峰之作。全書以榮國府的日常生活為中心,以寶玉、黛玉、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及大觀園中點滴瑣事為主線,以金陵貴族名門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歷史為暗線,展現了封建時代家族和社會的沒落。
《復活》
簡介:託爾斯泰思想藝術的總結。作品以一起真實的刑事犯罪案為基礎,通過描寫男女主人公複雜曲折的經歷,展示了俄國當時社會的黑暗,在對政府、司法、教會、土地私有制和資本主義制度進行深刻批判的同時也在宣揚不以暴力抗惡和自我修身的說教。
《莎士比亞全集》
簡介:收錄了莎氏39個劇本和他的長詩、十四行詩及其他抒情詩,包括「河濱版」在1974年收入的《兩個高貴的親戚》和1997年剛剛接納的《愛德華三世》及一首長詩,再加上《託馬斯·莫爾爵士》的片斷,這樣,已發現的莎氏存世作品就都在內了。
《悲慘世界》
簡介:通過冉阿讓等人的悲慘遭遇以及冉阿讓被卞福汝主教感化後一系列令人感動的事跡,深刻揭露和批判了19世紀法國封建專制社會的腐朽本質及其罪惡現象,對窮苦人民在封建重壓下所遭受的剝削欺詐和殘酷迫害表示了悲憫和同情。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簡介:融思想性與文學性於一體的哲學必讀之作,尼採思想世界的入門首選。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陳薪伊:劇場和書店,都會讓我們認識人生丨朵雲書單》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