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剛剛籤下19歲的小馬丁,火箭隊新賽季的陣容基本建成,教練組也正式公布。如果不是哈登和威少要走的流言至今不散,球迷其實對今年的火箭應該有一點期待。
但是用什麼來留下這兩位MVP呢?用一個新的總經理,一個從來沒執掌過主帥帥印的教練,以及老闆一塌糊塗的財務報表嗎?
或許有一個理由:克裡斯蒂安·伍德。
這是火箭隊在自由球員市場上搶到的年輕中鋒,虎口拔牙從活塞嘴裡搶了過來,花了3年4100萬美元,而且全額保障。
這人是什麼來頭?有那麼大能耐嗎?
你從各種視頻上看到了克裡斯蒂安·伍德,差不多都是這種扣籃鏡頭,如果他只有扣籃的本事,那就當卡佩拉的替身也行。不過,伍德的能量遠不止於此。
其實,不要說球迷,整個NBA都沒有做好迎接伍德的準備。以我個人的判斷,只要情商達到標準,伍德的條件是可以衝擊全明星的。但他現在已經25歲了,NBA之路才剛剛展開,說好聽的有點大器晚成,說不好聽,沒準有什麼致命的弱點在總經理們嘴裡流傳,導致他遲遲沒有開花結果。
伍德身高208,可以打4也可以打5,身體素質勁爆出眾。他是2015級新秀,那年卻落選了,此後76人、黃蜂、雄鹿和鵜鶘都給過他機會,但多次被裁,不斷輾轉於NBA和發展聯盟之間。直到上賽季,他才在活塞隊打了出來。
最有意思的經歷,是伍德在2017年曾被福建隊裁掉。如今,火箭希望伍德的到來,能給哈登和威少一些信心。
伍德的第一長處,當然是他的運動能力,但除了扣籃,他的運球技術也相當出色,這麼高的個子,運球突破時重心壓得低,平衡感好,左右手都可以上籃。
五年來他惟一有實質機會的是上賽季在活塞,打了62場球,技術特點足以總結。他有41%的投籃出手是在距離籃筐1米範圍內,不到27%的出手在三分線外,剩下差不多不到三分之一的出手,在兩者之間。
由於身體素質突出,伍德在1米範圍內的命中率幾乎達到80%。
但他的三分球也不差,62場球出手140次,命中54個,命中率接近39%。
這麼優質的數據,怎麼會沒人要呢?在NBA要找一個相似的模板人物,還真不容易,最接近的可能是莫泰尤納斯,但那是個歐洲大白,這是個黑人球員。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伍德是獨一無二的。
身體素質好,還能投籃,會投三分,個子又高,上賽季還封蓋54次,有一定的護筐能力,這太符合當今小球潮流了。
我們可以把他和現在NBA的一些大個子做對比,看看誰既擅長擋拆下順,又會投三分。這張坐標圖上,橫軸是擋拆後下順的命中率,縱軸是三分命中率,伍德在擋拆下順的效果上,遠遠拋開了其他人,三分球還準。
哈登雖然有很多單打,但擋拆也是火箭重要的基礎戰術。如果用好了伍德,他既能扮演當初卡佩拉的吃餅角色,又能像塔克那樣拉開空間。
那麼,到底是因為什麼,伍德到今天才被發現呢?當初被福建隊放棄,又是因為什麼呢?
我的總結是:當初的伍德年紀太小,少不更事,在怎樣用籃球謀生方面,完全沒有開竅。這幾年吃盡了苦頭,伍德懂事了,也開始練了,身體和技術的潛能終於得到激發。
伍德是加州長灘人,從小個子長得高,在同齡人中鶴立雞群。聽從媽媽的建議,他很小就玩橄欖球,但自己並不喜歡,因為同齡的孩子比自己矮小很多,總是把他們撞翻在地,感覺很不好。8歲的時候,媽媽給了他一顆籃球,小伍德一下子就迷上了。
上高中時,伍德長到了198的身高,但因為太瘦,協調性也不好,在校隊打不上球,跟教練關係也很差。只上了一年,伍德就轉去別的學校。隨著身體發育越來越完善,他長到了208,臂展達到220以上,所以高中最後兩年又去了一所籃球更好的預科學校打球。上大學時,他選擇了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第一年看飲水機,第二年打上主力,場均15.7+10.0,蓋帽2.7次,引起了NBA球探的注意。
2015年,打完兩年大學的伍德決心參加選秀,他媽媽提醒說,萬一選不上呢,大學都上不了,不如再上一年,把學分提前修完,至少修差不多了,剩下的可以線上補完,咱也沒白上這個大學。但伍德不聽,太多人告訴他,肯定首輪了。
那天伍德西裝革履,就像高中畢業參加舞會,或者新郎官要走進教堂。但是第一輪念下來,沒有他的名字,自己就慌了,到第二輪念了十幾個名字,還沒有他,伍德當場崩潰了。
那一級大個子很多,打出來的是狀元唐斯、第11位邁爾斯·特納、第二輪的哈雷爾,但往下還有不少大個子,其實並沒有打出來,或者沒有達到預期,比如「探花」奧卡福,第9位卡明斯基。卡明斯基和第22位波蒂斯跟他特點都相似,到現在也難挑大梁,可是連前60位都進不了,這是伍德不能接受的。
落選給了伍德很大刺激,他開始主動練球了。伍德說:「以前我在夏天只是練練投籃,但從那時候開始改變,練很多籃下腳步、練突破、練力量,我常常跟訓練師練到很晚才回去,一練就是一個半小時到兩小時。」
那時候伍德208的身高只有98公斤,比大多數對手都瘦。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的體重上來了,脫離了「豆芽菜」體型。火箭隊給了他一份夏季聯賽的合同,表現也不錯,76人把他籤進了2015-16賽季的陣容。
伍德以為自己的NBA夢想實現了,其實漫漫長夜剛剛開始。
那時候76人隊成績很爛,但還是輪不上伍德,因為那年他們選了奧卡福,還有兩年前選的諾埃爾,都要重點培養,甚至二輪秀霍爾姆斯還排在他前面,更何況有兩位大佬級內線布蘭德和蘭德裡在呢。到了轉年1月,76人就把他裁掉了。後來又把他籤成10天合同,再裁掉,再給10天,又裁掉,最後沒辦法了籤到季末。
第一年在76人隊只打了17場球,第二年他去了黃蜂,遭遇更慘,只打了13場,大多數時間奔波在發展聯盟。到了2017年夏天,黃蜂隊也不要他了。於是,經紀人介紹他來中國打CBA。
NBA落選那天,伍德以為自己有了蛻變,其實真正的蛻變來自那次CBA的試訓經歷,他真的得好好感謝福建隊。
我特地就他這段經歷,去問了福建隊的美女老總伍柏蘭,她回憶說:
「當時他身體單薄,最大的特點是飄在外面投三分。我記得他那麼高,只有一百公斤。他在裡面打,身體好像對抗不了,一直摔。但性格挺不錯的,和隊友們都相處的很開心啊,他也喜歡中國。但是年紀當時很小,沒有出來過,肯定會不成熟。」
那也是範斌在福建第一次執教CBA球隊,來之前看視頻覺得不錯,到眼前一看,確實打不了。伍德在福建隊呆了一個月左右,還跟首鋼打了教學賽,去了次北京。這是他第一次離開家,到國外闖蕩。但範斌來執教,是要出成績的,這么半大點孩子,身體還是那麼瘦,哪裡得用了?
伍德後來也回憶起這段經歷,說自己預感到留不下來,當時非常絕望,走投無路,前途迷茫。回美國後,他整整一年沒有打上NBA,只好籤了76人的發展聯盟隊。
不過伍德還是不想放棄,他參加了每一屆夏季聯賽,希望能引起注意。他代表小牛隊的夏季聯賽隊拿了冠軍。
轉眼到了2018-19賽季,伍德的命運有了轉機。先是雄鹿給了他合同,但還是看飲水機,到轉年3月就把他裁掉了。誰知道那年鵜鶘後院起火,戴維斯鬧著要走,球隊就亂了,加上戴維斯有傷,最後就沒人打球了。
所以,對一個人來說,努力很重要,機遇也很重要,這兩個缺一不可。伍德那邊被裁了,這邊就來了合同,他還有8場球可以打,最後7場平均上25分鐘以上。頭5場還是主力替補,最後兩場索性就首發了。這7場球,伍德平均18.3分,8.9個籃板,蓋帽1.4次,兩場首發的比賽三分球10中4。
跟他同一年選秀當了「探花」的奧卡福,也在隊裡,但打不上球了。
福建隊的美女總經理伍柏蘭,心裡還惦記著伍德,她一直在跟蹤他的信息。伍柏蘭跟經紀人一直保持聯繫,經紀人說先等著,他還想接著打NBA呢。雙方約定,以10月15日為限,過了日子就不等了。伍柏蘭一直以為,去年的伍德最後還是會被裁,誰知道士別兩年,要刮目相看了。
美女說:「去年有機會我想把他籤回來,後來沒緣分了,範導那年他還小,不夠成熟,去年要是來了,那就真是不一樣了。」
活塞隊看了他在鵜鶘的比賽錄像,把他叫過去試訓,說準備給他合同。
伍德知道,哪裡有這麼容易呢。果然,老總還叫了一個人過去,那便是鼎鼎大名的「單打喬」詹森。隊裡只有最後一個名額了,伍德要跟「單打喬」爭。
如果這是老天爺給伍德最後的考驗,那他還真承受住了,活塞選擇了伍德,放棄了「單打喬」。但這還不是勵志故事的結尾。
整個賽季,伍德都被安排給中鋒德拉蒙德打下手,前面49場他每場可以打18分鐘,貢獻10+5,活塞是滿意的。誰知道這直接改變了德拉蒙德的命運,活塞搶在截止期前,把「莊神」換給了騎士隊,這下伍德的機會終於來了。
從2月7日開始,活塞內線就是伍德的天下,他直接晉升為首發。最後13場球,伍德平均打34分鐘,貢獻22.8分和9.9個籃板,三分球每場出手超過4次,總共進了22個三分,命中率達到40%。
幹掉「單打喬」,再幹掉「莊神」,伍德真正實現了他在五年前的夢想。
今年休賽期,普遍認為活塞會留住伍德,誰想到他直接選擇了火箭。不知道活塞是不是仍然對他存疑,或者因他的流浪歷史而不對他信任,總之,伍德很早就暗示他會離開活塞。他籤了火箭之後,活塞給了梅森·普拉姆利3年2500萬。
火箭選擇伍德,我認為和2015年他參加過火箭的夏季聯賽隊有關係,隊裡存著他的資料,總經理斯通那時候也在。一般有過資料的球員,都會有跟蹤報告,這兩個賽季收尾的表現,讓火箭相信他們的眼光沒錯。
像伍德這種底層上來的球員,在NBA有不少,都是靠自己不懈的努力,但像他這般坎坷的,的確不太多見。也可能這類球員讓人心有餘悸,比如同樣在中國打過NBL聯賽的「大白邊」懷特塞德,合同籤得大了,甩都甩不掉。
伍德在火箭的前景會怎樣呢?我們先不下結論,但這個勵志故事本身很感人,而他在火箭要用自己的表現,讓哈登和威少重拾信心,這又是相當有挑戰性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