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迪士尼翻拍真人童話電影成為熱潮,光是去年就有《阿拉丁》《小飛象》《獅子王》和《沉睡魔咒2》等多部大片上映。
而在2015年時,迪士尼還打算把《木偶奇遇記》也拍成真人版,當時計劃由湯姆·漢克斯主演,但後來經歷了兩位導演出走,項目擱置至今。
《木偶奇遇記》原名《匹諾曹》,是一個經典童話IP,由義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於1880年創作發表。
1940年的同名迪士尼動畫,讓匹諾曹在世界範圍內家喻戶曉,成為幾代人的童年回憶。
《匹諾曹》,1940
此後幾十年來,關於《匹諾曹》的動畫、真人改編一直層出不窮。
連吉爾莫·德爾·託羅,都在著手製作一部暗黑版的《匹諾曹》定格動畫,預計明年上映。
暗黑版《匹諾曹》概念圖
無論是迪士尼的真人版,還是「陀螺」導演的暗黑版,都讓人充滿了期待。
而最近,匹諾曹的故鄉義大利也推出了一版真人改編,我們今天就先來看看這部——《匹諾曹》。
影片由義大利國寶級喜劇演員羅伯託·貝尼尼主演,國內觀眾最熟悉的他的作品,應該就是他自編自導自演的《美麗人生》。
年初才在國內重映過
而在本片中,貝尼尼演的是老木匠蓋比特。
故事發生在1880年代的義大利鄉下小鎮。
老木匠蓋比特仁慈善良、心靈手巧,經常免費幫鄰居製作和修理家具,因此過得非常清貧。
一天,他看到有人在宣傳木偶大劇院,那些精美的木偶人吸引了他的注意,於是也想製作一個自己的木偶人。
碰巧,他從朋友那裡獲得了一塊會走路的木頭,當即就雕刻起來。
沒想到還沒做好,木偶人就活了過來,開口喊爸爸。
蓋比特非常開心,他精雕細琢,還用家裡僅有的床單做了衣帽,並給木偶人取名匹諾曹。
匹諾曹看起來栩栩如生,除了木紋的膚色外跟普通孩子並無二致,蓋比特把他當成兒子一樣疼愛,教他說話走路,甚至想送他上學。
可沒想到,匹諾曹剛成型就淘氣地跑到外面兜圈,讓蓋比特一頓好找。
回到家後,它又認識了智慧老人蟋蟀先生。
蟋蟀先生勸誡它要聽父母的話,好好上學。
但匹諾曹非常叛逆,還瞞著蓋比特賣掉課本,跑到劇院去看木偶表演。
在這期間,它被人認了出來,還被叫到舞臺上表演,劇院老闆看到有利可圖,就把它一起帶走了。
可是後來的經歷並不如它所願,匹諾曹最終踏上了歸家的流浪冒險之旅。
而與此同時,蓋比特也下定決心,走到天涯海角也要找到它。
在回家的路上,懵懂無知的匹諾曹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經歷了許多奇遇。
它遇到過騙子狐狸和貓先生,被騙光了僅有的五枚金幣;
。
遇到過殺人越貨的蠢賊,差點被吊死;
還誤入了一個陰暗詭異的動物法庭,差點被關進監獄……
不過匹諾曹也不總是遇到壞蛋,幾次遇險都多虧了一位善良的仙女搭救。
這個仙女住在神秘古堡中,當匹諾曹快被吊死時,就是她派人將它救走,還請醫生為它醫治。
當仙女問匹諾曹為何流落至此時,匹諾曹知道是自己做錯了事,便撒了慌,結果鼻子就變長了。
很顯然,仙女想以此告誡他,要做一個誠實的人。
可以看出,本片基本遵照了原著,在簡單的童話故事中傳達出深刻的寓意。
這部《匹諾曹》再次通過《木偶奇遇記》的經典劇情,向我們表達了誠實、勇敢、善良的品質在一個人成長曆程中的重要性。
匹諾曹本性善良,卻也單純無知,因此經歷了磨難。
即便在仙女的幫助和原諒之下,他還是會犯錯——後來它不僅因為貪婪而再次受騙,還因為貪玩跑到「歡樂島」上,變成了一頭可憐巴巴的驢。
不過在走過一次次彎路之後,匹諾曹終於迎來醒悟,決心找到爸爸蓋比特。
他遊向大海,以無畏的勇氣和機敏的智慧,從鯨魚腹中救出了蓋比特和一隻金槍魚,最後如願以償地變成真正的小孩,與蓋比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可以說,本片是一次中規中矩的真人童話改編,對於熟悉這個故事的觀眾而言,可能會覺得情節缺少驚喜。
不過從它平鋪直敘的樸實風格中,我們也能看出義大利人自己對於這個經典童話的理解,跟迪士尼那種大製片廠有些許不同。
就拿全片最高潮的一個段落來說,在迪士尼動畫裡,兇猛殘暴的巨鯨和匹諾曹父子在巨浪裡的生死追逐戲,即便放到今天來看也足夠驚心動魄、震撼人心。
可以想見,在之後的迪士尼真人電影裡,這場海中搏鬥也會是一個特效精緻、場面宏大的華彩段落。
然而在今天聊的這部義大利影片裡,全片幾乎沒有驚心動魄的大場面,就連兩人從鯨魚的血盆大口裡逃生,也被拍得非常詩意平靜。
黑色基調的背景、冰山一角的鯨魚和投射下來的月光,共同營造出一種既危險暗黑、又萬物有靈的和諧之感。
我想,義大利版之所以選擇相反的處理手法,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成本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想在主題表達上帶來一些新意。
從直觀視覺上來看,迪士尼動畫更多在強調壞人和外部環境所帶來的困境,而本片則用細節的巧思,告訴我們匹諾曹的困難和敵人,其實一直都是他自己。
像每個小孩一樣,匹諾曹天性不壞,有清晰的目標,但不夠堅定,所以才會被貪婪、貪玩的欲望和誘惑而左右,誤入歧途。
在每一次被騙、遇險之時,他內心知道該怎麼做出正確選擇,卻又一次次被花言巧語和眼前利益所蒙蔽。
夢裡的黃金樹
他知道這些都是錯的,所以才會在仙女面前撒謊。
而這其實是心智未熟的懵懂孩童在成長過程中,非常真實的一種情境——我們隱約知道事情的對錯,卻常常還是犯了錯。
真正的成長從來不是與外界的對抗,而是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與自己戰鬥,每當我們克服了自己的一項缺陷,或者扼制住一時的貪念,我們就變成了一個更好的人。
其實,無論是原著小說,還是後來的影視化改編,匹諾曹的故事最精妙之處,正在於蛻變為真人的小孩,原本只是一個雕刻出來的木偶人。
他看似不起眼,卻又在誕生之初就擁有誠實、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質,只是在經受過磨礪考驗之後才懂得將它們喚醒,散發出人性的光芒。
正如偉大的雕刻家米開朗琪羅所說,精妙的雕像本來就在那裡,他只不過是去掉不必要的雜質,還藝術一個本來面貌罷了。
因此在我看來,匹諾曹的故事不僅對孩童的成長、父母的教育有著巨大的啟示意義,也對孩童的心靈啟迪和世界觀塑造,有著重要的鼓舞作用。
它讓我們相信,每個孩童都是一個平凡卻又誠實、善良、勇敢的小天使,後天的學習、磨難都是為了激發出我們內心的潛力,讓自己成為期待中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