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契丹遼國,怎麼就讓幾千人起家的金國滅掉,原來是欺金太甚

2021-01-08 常棣tandy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一、契丹貴族的沒落

契丹在興宗時期朝政已開始敗壞。興宗初法天皇太后執政,其「後家奴隸鹹無勞績,皆受防、團、節度使;至於出入宮掖,詆慢朝臣,賣官幚爵,殘毒番漢,自是幽燕無行之徒願沒身為奴者眾矣」。後興宗因為「諸舅滿朝,權勢灼奕」,皇族的利益受到嚴重侵害,始在耶律喜孫等支持下,廢法天太后,親自秉政。但興宗十分昏庸,和耶律重元賭博,連續輸掉幾個城市及人民。

道宗之腐敗有過之而無不及,後期「用人不能自擇,令各擲骰子,以採勝者官。儼(耶律儼)嘗得勝採,上曰『上相之徵也!'遷知樞密院事,封越國公」。由於其昏慣,遂使貪髒枉法公行,吏治進一步敗壞。如奸臣耶律乙辛、張孝傑,就是在其統治時期備受重用的。

《遼史》記載,鹹雍年間(1065-1074年),當耶律乙辛為北樞密使後,「詔四方有軍旅,許以便宜從事,勢震中外,門下饋賂不絕。凡阿順者蒙薦擢,忠直者被斥竄」。「孝傑久在相位,貪貨無厭,時與親戚會飲,嘗曰:『無百萬兩黃金,不足為宰相家』」。

道宗不僅昏憒,還佞佛。鹹雍八年(1072年)三月,「有司奏春、泰、寧江三州三千餘人願為僧尼,受具足成」。他不但不加制止,且一概答應。太康四年(1078年)七月,「諸路奏飯僧尼三十六萬」。對此,《遼史》評議說:「一歲而飯僧三十六萬,一日而祝髮三千。徒勤小惠,蔑計大本,尚足與論治哉?」

由於統治階級任意揮霍,貪官汙吏大肆敲榨勒索,追使廣大農牧民紛紛走向破產。有的則為了逃避賦稅,投附於封建地主,充當部曲,有的則極力隱瞞自己的戶口。逃戶、隱戶和破產農民的不斷增加,不僅嚴重地影響了國家的賦稅收入,還使社會從此陷入了動蕩不安的局面。

天祚帝耶律延禧即位後,由於拒諫飾非,窮奢極欲,信用讒陷,政令不明,賞罰無章,政治更加黑暗,社會危機進一步嚴重。

加上統治階級內部彼此爭權奪利,相互傾軋,鬥爭激烈,於是「金兵一集,內難先作,廢立之謀,叛亡之跡,相繼蜂起」,整個契丹社會便呈現出土崩瓦解之勢。

二、大遼國的衰亡

契丹社會經濟的破產,政治的黑暗及內證,使契丹貴族的統治大為動搖。天祚帝時期,契丹內部反叛的事件經常發生。如天慶五年(1115年)九月,耶律章奴反,謀迎立魏王淳,後因倉促起事失敗。是年十二月,中軍都監耶律張家奴又叛,錦州刺史耶律術者響應,不久也失敗。天慶九年(1119年)十月,耶律陳圖奴等20餘人反,被殺。

保大元年(1121年),大將耶律睹率千餘騎投金,並充當金軍嚮導,直逼天祚帝行宮。這些反抗雖然大都沒有成功,但對於加速契丹國的滅亡,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契丹國滅亡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由於對女真族實施殘酷的民族壓迫和剝削引起的。自唐末五代起,契丹貴族為了把女真族置於自己的統治之下,一直採取用武力徵討的辦法。女真被徵服後,他們又在寧江州設置榷場,採取不平等貿易辦法,給女真人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其中危害最嚴重的則是向女真人索取海東青和北珠兩項。「海東青」是一種名鷹,女真人要獵取,必須經過五國部才能到達出產海東青的地方。契丹族為了取得海東青,「歲歲求之女真。女真至五國,戰鬥而後得。女真不勝其擾」。「北珠」,是一種名珠,大都出產於女真人居住區,採取之極艱苦。「九十月則堅冰厚已盈尺,鑿冰沒水而捕之,人以為病焉」。

契丹貴族於寧州州榷場收購時,總是極力壓低價格,若不順從則加以拘辱,謂之「打女真」.給女真族人民帶來極大的痛苦。

更有甚者,凡契丹使者到女真地區索貢,「必欲薦枕者。其國舊輪中下戶作止宿處,以未出適女侍之。後求海東青使者絡繹。恃大國使命,惟擇美好婦人,不問其夫及閥閱高者。女真寢,遂叛」。又載,「天使所至,百般需索,於部落稍有不奉命,召其長加杖。甚者誅之。」於是,「諸部怨叛,潛結阿骨打」。

契丹貴族的殘酷壓迫和剝削,曾多次引起女真族人民的強烈不滿與反抗。阿骨打起兵後,便利用其民族情緒,取得了對遼作戰的勝利。天慶四年(1114年)十月,阿骨打率兵2000人攻克寧江州(今吉林市東南石頭城子)。十一月,又率兵3700人取出河店(吉林扶餘縣境內)。阿骨打在軍事上不斷地取得勝利基礎上,於天慶五年(1115年)正月初一即皇帝位,以「金不變不壞,金之色白,完顏部色尚白」,定國號「大金」,建元「收國」。

收國元年(1115年)九月,金太祖阿骨打攻克黃龍府(今吉林農安),是年底與契丹軍戰於護步達岡(吉林農安西),契丹大敗,「死者相屬百餘裡」。收國二年(1116年),金軍又攻佔東京等五十四州。天輔四年(1120年)克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至此,契丹「天下郡縣所失幾半」。六年(1122年),女真先後攻克中京、西京(今山西大同市),天祚帝逃往夾山。

是年底,根據宋、金「海上之盟」的協議,宋出兵進攻契丹燕京之地。但因久攻不下,請求金出兵援助。金太祖率軍攻燕京,契丹的德妃五次上表請降,都被金軍拒絕。德妃被迫出走,燕京留守耶律淳被擁立為帝。但不久左企弓、虞仲文即開門降,金軍將燕京擄掠一空。七年(1127年),金太祖在返回上京的途中病故,太宗吳乞買即位繼續向契丹發動進攻。

金天會二年(1124年)時,天祚帝僅有從者4000戶,步騎萬餘,謀奔天德。次年,金婁室在餘都谷將天祚帝俘獲,降封其為海濱王,契丹建立的遼朝於是滅亡。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復。

相關焦點

  • 遼國亡於12世紀初,但在13世紀末,為何俄國稱中國人為契丹
    公元1125年,由契丹族建立的遼國被金國滅亡,共傳九帝,享國二百一十八年。 公元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河源稱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隨後百年之中,蒙古鐵騎席捲歐亞大陸,包括如今的俄羅斯地區。1243年,金帳汗國成立,疆域囊括俄羅斯地區。
  • 軍事「弱雞」的宋朝,熬死了遼國金國,還使蒙古鐵蹄從歐非撤軍
    只不過,大宋並沒有因為遼國領了盒飯而轉運。因為宋在這次聯盟中可以說啥貢獻都沒做,而且還被金國摸清了底細,原來大宋如此不堪一擊。這就為兩國後來的土地談判和大宋賠款問題埋下了伏筆。什麼?大宋和金國作為聯盟,轟走了遼國,大宋還要向金國賠款?這是什麼邏輯?你沒看錯。
  • 為何俄羅斯稱中國為「契丹」?古代契丹人,現在在哪?
    契丹是一個古老的民族,隨著電視劇《燕雲臺》的播放我們開始了解這個歷史上鮮少提及的遼代,要知道在中國歷史上,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只有清朝比契丹存在的年限長,古時候的契丹非常強大,甚至直到今天在俄羅斯、伊朗、土耳其等國扔把「契丹」作為對中國的稱呼。
  • 遼國皇帝殺龍之謎:耶律阿保機獵殺過黑龍,金朝人還見過
    阿保機出身契丹貴族,身體強壯、武藝高強,「身長九尺,豐上銳下,目光射人,關弓三百斤」。當時的契丹各部還沒有實現統一,可汗是各部推舉出來的。由於阿保機作戰勇敢,智略過人,所以他被諸部推舉為可汗。可是阿保機效仿中原王朝,於907年稱帝,正式建立遼國。
  • 蒙古帝國統治過俄羅斯,為何俄國卻稱中國為契丹,而非蒙古
    公元1125年,由契丹族建立的遼國被金國滅亡,共傳九帝,享國二百一十八年。公元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河源稱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隨後百年之中,蒙古鐵騎席捲歐亞大陸,包括如今的俄羅斯地區。1243年,金帳汗國成立,疆域囊括俄羅斯地區。
  • 此南京非彼南京,三分鐘讓你了解契丹遼國的五京建置
    最近一直寫契丹遼國相關的文,沒少涉及一個歷史地理名詞「南京」,因此,就又有讀者留言問:那個時候的南京是契丹管轄嗎?我就開玩笑的回覆:你不會以為遼國的南京是金陵那個南京吧?遼國的南京當然不是現在的江蘇南京,如果是的話,遼國的疆域就太大了,要置趙宋帝國於何地呀?今天就來簡單介紹一下遼國的五京。
  • 遼國自白:我封印了遊牧民族的侵略性,你宋朝卻打開魔盒自取其辱
    宋朝為收復燕雲十六州,於宣和二年(1120年),與金國籤訂海上之盟,南北夾擊,合作滅遼。對於宋朝的決定,遼國也先後派出使臣前來遊說,「今天大宋圖一時之利,棄百年之好,結豺狼之邦,日後會大禍臨頭」,遼使的話很直白,指出宋朝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為了讓宋朝清醒,遼國甚至屈辱地將宋遼兄弟之國降為伯侄之國,遼國甘願自降身份當侄子。但是,宋朝拒絕了遼國示好,鐵了心與金國結盟,成功滅掉了遼國。
  • 契丹後人何在?一支逃難中亞,竟稱霸中亞百年,還曾威震歐洲
    契丹,是遼國的主體民族,一度威震東亞二百餘年,遼國全盛之時,疆域東北至庫頁島,北至蒙古國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帶,西到阿爾泰山,南方控制幽雲十六州與北宋對峙,《遼史》稱「幅員萬裡」,無數民族在其統治之下。1125年,宋金聯手滅遼,遼國版圖大半為金國繼承。國破之後,曾經顯赫一時的契丹後人何在?
  • 遼國滅亡後,契丹人去了哪裡?為什麼現在56個民族沒有契丹族?
    在安史之亂前,契丹只是生活在唐朝東北地區的少數族裔,雖然這一民族極為悍勇,但由於文化、經濟、軍事方面的巨大差距,契丹族一直都被唐朝人按在地上摩擦。結果酒席上,等這些人喝醉了,安祿山招呼埋伏的刀斧手一陣亂砍,上百顆人頭就成了他的戰利品報給唐玄宗了。可以說,在安史之亂爆發前,契丹人被「壓迫」得都讓人覺得可憐。不過,和女真、鮮卑等勢力崛起的方式一樣,契丹人在中原發生戰亂後,開始逐漸強大起來。一方面他們徵服周邊部落擴充實力,另一方面通過吸納中原流民發展生產。
  • 天祚帝:遼國最為昏庸的君主,聽信讒言殺死妻子,祖宗江山被毀滅
    唐朝滅亡後契丹人在草原上了建立了大遼政權,傳到了亡國之君天祚帝統治時期已經是江河日下,宋遼百年澶淵之盟,多年未曾發生戰爭。東北女真崛起十二年的時間內把幅員萬裡的大遼帝國消滅,女真金國興起。全部由完顏部落所取代,這個時候遼國內部發生了蕭海裡叛亂。集合了幾千軍隊反叛遼王朝,起初遼帝國根本不在意。派了上萬軍隊去攻打,未曾想被人家給打敗。蕭海裡也明白,這次能贏不過是運氣好,帶著殘餘部隊跑到了女真部落。當時的女真首領叫完顏盈歌,此時的女真部落徹底完成了大一統。
  • 契丹陳國公主年僅18去世,為什麼戴著黃金面具與舅舅合葬?
    遼國也就是契丹在中國的歷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雖然我們現在的歷史以宋朝為正統,但在現實中更接近於南北朝的狀態,只不過南方是北宋和南宋,而北方的變化則比較大,先是遼國,後是金國,最後是蒙古。之所以說遼國在中國歷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有原因的,當時契丹也就是遼國在與西方的交往中都是以中國的身份自居的,西域、西亞與東歐地區皆將遼朝(契丹)作為中國的代表稱謂。中亞和西亞的伊斯蘭兵書中,還將中國傳過去的火藥與火器稱為「契丹花」、「契丹火箭」等。
  • 野狐嶺之戰——女真百年金國的落幕序曲
    女真金國是一個很「有趣」的國家,起碼相對於之前的契丹遼國是這樣的。看似女真起家一路順風順水,甚至在護步達岡之戰擊潰遼帝率領的70萬大軍,一舉扭轉金遼攻防局勢。但就是這麼一個先遼後宋、在中原大肆殺戮劫掠,頗具遊牧民族野蠻色彩的國家,在其第三代帝王繼位後反而開始虔誠地信仰儒家文化,乃至以單一的漢製取代遼國先前南北混合的二元政治體制。
  • 靠鐵騎起家的金朝,後期為何要「撇開」騎軍,「信仰」弩軍力量?
    金國自起兵時,就是靠著強大的騎兵部隊,縱橫天下。先是擊垮了遼國,而後又佔領了北宋都城。徽欽二帝,被帶往黃龍府,並行「牽羊禮」。尤其是他們的鐵浮屠,在《說嶽全傳》中更是被無數次提起。配合拐子馬使用,神勇無敵。雖是如此,最後也遭到嶽飛的沉重打擊,幾近全軍覆沒。可以說,金國的騎兵,是他們固有的優勢。(一)、取宋之長,補己之短《宋史》「許置弩五百,招士民教之。
  • 金朝被稱馬背上打天下,學習的是遼國文化,卻很精通漢文化!
    金朝還沒有歸屬於遼國統治之前是沒有自己的文字的,也沒有統計年紀的方法,就是這樣一支部落以強大的軍事實力打敗了契丹。在來到中原之後,他也感受到了作為一個民族他們的不足,我一開始學習中文的文化,巾幗的皇族,開創了不一樣的文化,並且他們的文章還有書法都是極好的。
  • 遼國的蕭太后,比楊家女將還傳奇的女性,寡婦救國,巾幗不讓鬚眉
    如果要說《楊家將》中的女將有原型,我倒是認為是以遼國的蕭太后作為基礎刻畫的!長期以來,一些歷史學者的狹義史學觀導致很多人認為契丹人建立的遼朝並非是我國的歷史,再加上契丹民族在遼朝滅亡後神秘消失等種種複雜的歷史因素,導致人們對曾經強大的遼朝感到陌生和不屑。
  • 侵佔宋朝河東之地700餘裡:澶淵之盟後,遼國並未遵守盟約!
    月兒彎彎照九州(五)幽雲十六州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後晉皇帝石敬瑭為答謝契丹出兵相助,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使契丹國的疆域推進到長城一線及華北平原北部,從此之後,中原王朝失去險要屏障,在與北方遊牧民族的對抗中處於不利態勢。
  • 四郎楊延輝探母的原型,源於遼國宰相韓延徽,他是耶律阿保機心腹
    楊延輝這種在兩個帝國之間互相徘徊的身份,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少見,而這些人都因尷尬的地位,活得並不如意。楊延輝在忠於國家、孝順母親和夫妻情義上存在矛盾,想來活得也非常鬱悶。倒是他的歷史原型韓延徽卻活得非常滋潤,成為遼國宰相,三朝元老。雖然韓延徽的人生也在後世被人詬病,但在那個中原混亂的特殊年代,說他為漢奸顯得有些牽強。
  • 歷史上的十大罪人,有些人在意料之中,也有些人在意料之外
    歷史上能被定義為罪人的人有很多,有些人讓一國滅亡,有些人則是喪權辱國,今天給大家來盤點一下歷史上的十大罪人,其實遠不止十人,排名不分前後。 歷史上能被定義為罪人的人有很多,有些人讓一國滅亡,有些人則是喪權辱國,今天給大家來盤點一下歷史上的十大罪人,其實遠不止十人,排名不分前後。
  • 強大帝國皇帝給我國皇帝寫信,要其歸降,中國皇帝下令:滅了它
    983年曾復更名「大契丹」,在1066年時遼道宗耶律洪基又恢復國號「遼」。 再後來北宋的被大遼欺負,女真族也被大遼欺負。於是女真找準機會聯合北宋進攻大遼,大遼腹背受敵,只能向西邊敗走。後女真建立政權名為金國,大金看著北宋外強中乾,就一鼓作氣準備吃掉北宋。
  • 阿骨打歸還燕京的背後:遼國3大殘餘勢力,虎視眈眈!
    完顏粘罕為認為宋朝未能按照約定攻下燕京,違約在先,所以金國也不必遵守歸還燕京的約定,他甚至主張金國應當佔據燕京及其所轄數州,以涿州、易州作為與宋朝的邊界。原北遼宰相左企弓特意作詩勸阻阿骨打歸還燕京,詩曰:「君王莫聽捐燕議,一寸山河一寸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