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菜刀切菜難還易生鏽?那肯定是沒有選對合適的廚刀

2020-12-10 龍泉庖丁

對於家中大廚來說,最煩惱的事除了炒菜之外,就數洗菜、切菜最麻煩。特別是當手中的菜刀不順手時,切個土豆絲都能切個十分鐘之多,做頓飯下來手酸得令人想原地爆炸。因此挑選一把好刀,對於切菜工作事半功倍。不過大多數人對於菜刀的了解,只限於用法等方面,對於其原料、制式及刀刃所知不多。而小編今天所分享的,就是從菜刀原料、制式及刀刃這幾個角度出發,教你如何挑選出一把鋒利又實用的好刀。

原料

一把刀,最直觀的選擇標準就是看其原料。在一般情況下,含碳量越高的刀,硬度越高,鋒利度越容易保持。不過也正應如此,菜刀的防鏽能力也會因此降低,因此許多品牌在研發生產菜刀時會在原料裡面混入其他金屬。比如龍泉庖丁烹飪用具在手工打造菜刀時,就會在原料中混入MOV等材料增強其防鏽能力,以此提升其使用壽命。

制式

中國菜刀制式大致分為三種,切片、文武、斬切,由於從外觀上看都是大板刀的樣式,因此想要細分需從開刃的角度著手。比如切片刀開刃角度小,刀刃薄,切起來更輕快;而文武刀開刃角度大,刀身也更厚重,是片刀與剁刀的結合體,能砍能切;斬切刀顧名思義,前部分可用來切片,後部分可用來斬骨,功能多樣。以龍泉庖丁烹飪用具旗下千尋斬切刀為例,前面部分切藕不連絲,後面部分斬骨不會留下任何痕跡,無論是鋒利度還是堅硬度都非常良好,切菜時無需換刀即可完成切片、剁骨等工作,使用起來更方便。而大家根據這些制式選刀,能讓廚房效率更高。

刀刃

刀刃也是在挑選菜刀時需要額外注意的一點,畢竟刀刃的形狀對於切削感受有著很大的影響。目前市面上大多數中式刀是蛤刃,因為其磨開刃面積較小,所以在日常磨刀方面會比較容易,耗時也較短。而平造刀和內返刀對刀刃鋒利度的保持沒有蛤刀好,日常打磨維護工作較多,如果你比較懶,建議慎選這兩種類型的廚刀。

以上就是小編這次分享的全部內容了,不知道對你有沒有一些幫助呢?需要注意的是,大家在挑選菜刀時,儘量選擇一些款式豐富、質量有保障的大品牌,這樣能讓你在短時間獲取更多關於刀具的信息,以此在心中構建出自己心儀刀具的標準。如果實在拿不定主意,還可以在線上淘寶店諮詢客服人員,比如龍泉庖丁烹飪用具旗下客服人員,就是經過專業刀具知識培訓的,能解答你關於菜刀方面的諸多疑問。話不多說,有購入菜刀需求的朋友趕緊去試試吧~

相關焦點

  • 如何選購菜刀 ? 怎樣選購菜刀
    菜刀是家庭裡的主要炊具之一。若是能挑選一把好的菜刀,才能提高切菜的質量,省不少功夫。首先,要看刀面,刀面光滑,沒有凸凹不平的現象。其次,刀刃到刀背到後部刀把處,也是從薄到厚均勻過渡的,這樣的刀使用起來輕快且省力。
  • 這對中式廚刀,切菜切肉又穩又順、省時省力
    光是廚刀,就有片刀、桑刀、砍刀、拍皮刀、片皮刀、斬骨刀、剔骨刀等各種類型的區分,剁、切、拍、剖、剔對應的廚刀各不相同。· 圖片來源:電影《飲食男女》在李安的《飲食男女》裡面,我們看到中國菜大師老朱廚房裡掛著的廚刀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 動圖來源:電影《飲食男女》但在我們普通的中國家庭,習慣上就只認一文一武兩把菜刀,其他多的利用率極低,放那兒也是累贅。文刀切菜切肉,必須得手感輕便才夠利索。手起、刀落、瓜分,一氣呵成。
  • 菜刀小常識全攻略,教你切菜不切手
    但其實,大小和鋒利程度並不能決定一把菜刀的好壞。相反,這種又大又鋒利的菜刀,往往很容易造成嚴重的事故。小而美才是王道,對於非專業廚師來說,一把窄面的菜刀更容易上手。原理很簡單,不會擋住你在切菜時的視線,想切多寬就切多寬。特別是手掌纖細的美少女,窄面的菜切更適合你哦。重量輕,用著趁手,不傷手腕。如果要入一把菜刀,日式小菜切肯定是我的首選。
  • 菜刀的選購與除鏽
    市場上菜刀的種類很多,按刀的用途可分為批刀、斬刀及前批後斬刀三種:按刀的形態來分,也可以分為圓頭刀、方刀和馬頭刀三種。家用菜刀一般以圓頭的前批後斬刀為宜。此種刀的優點是頭圓體輕,使用方便,適用範圍廣,前批後斬一般的刀法都能夠應付。家用菜刀一般可選購夾鋼菜刀,切菜、切肉比較適用。
  • 怎麼選一把靠譜的菜刀?這些方面要注意
    那今天,快本小編就從功能性與材質這兩方面來跟大家聊一聊刀具,希望對大家挑選刀具有所幫助!小編知道在很多人的廚房裡都是一把菜刀走天下,可「術業有專攻」,不同的菜刀有著不同的功效~切片刀:多用來處理肉類切片或切菜等基本功,是廚房絕對必備的刀具。
  • 這刀好快!切菜剁骨頭太容易了
    省力氣——還用說嗎?咬牙切齒切肉,手腕都累斷了! 省錢、省心——快刀不會浪費食材,切菜又快又舒服。 每天都自己做飯的小編,一年買了三次刀。要麼很快用鈍了;要麼功能單一,能切的不能砍、能砍的不能剪,糟心。
  • 唱戲的槍,切菜的刀,9種磨刀方法任你挑
    俗話說:唱戲的槍,切菜的刀,一把鋒利的菜刀對菜品的口感和色澤都非常重要,那麼如何將一把用久的菜刀變得鋒利其實很簡單。1.用磨刀石磨刀,磨刀石又分為細磨刀石和粗磨刀石,細磨刀石也就是油石,如果刀生鏽、鈍的厲害,先用粗磨刀石打磨掉鏽跡和鈍的部分。再用油石將刀上的劃痕磨光滑、磨平整。
  • 下廚房幾把刀才夠用?三刀流還不夠強!盤點中西日式的13種廚刀~
    我們來說幾款比較常用的廚刀~1、片刀/桑刀片刀與桑刀在家庭中,用途比較相似,刃口適合切片,適用於果蔬、鮮肉的切絲、切片、切斷,但都不適合劈砍。兩者區別在於桑刀的刀背厚度更薄更輕,因此也更加嬌貴一些,但更適合切薄片,若想把蔬菜切的極薄、極細,那桑刀比片刀更合適。
  • 同樣是切菜,為何中國廚師只用一把菜刀,外國廚師要用很多刀呢?
    切菜同樣是切菜,外國人卻和中國人有很大不同。日本人將中國方片形的菜刀稱呼為「中華菜刀」,意思就是這把菜刀是中國獨產,雖然部分日本人也會使用這種菜刀,但它們更多地出現在中華餐廳的後廚裡,而日本人則更喜歡用又扁又長的片刀。
  • 漢中:路邊攤賣菜刀,50塊錢兩把菜刀,再送一把水果削皮刀
    好不容易我才擠進人群裡面,看到一個年輕小夥子在賣菜刀,就是平常人們做飯切菜用的刀。年輕小夥子口才不錯,為了吸引過往行人,他用菜刀表演砍牛骨頭,又用菜刀削薄紙片,還用菜刀砍鐵管子,砍過牛骨頭和鐵管子後,賣刀的人讓旁邊看熱鬧的人檢查他的刀,看看砍過骨頭和鐵管的刀有沒有崩口,卷刃。圍觀群眾經過檢查,發現砍了鐵管子和牛骨頭的刀,完美無缺。
  • 世界三大廚刀詳解
    世界各國的主廚刀、三德刀、切付刀,都是有尖的,而菜刀卻沒有,堪稱趨同進化的一個反證。而且自宋朝以來,菜刀兄是越長越方了( ̄(工) ̄)。菜刀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它的重量。在各國的主廚刀當中,菜刀大概是最重、輸出力最高的。世上沒有其他刀具可以像菜刀那樣對食材進行如此高效的粗加工。日本的廚刀是世界聞名的,但是日本人研究中華料理上百年,也沒有開發出菜刀的代替品。
  • 堪比菜刀的剪骨刀,廚房必備剪骨神器!
    59 來源: 愛兒康 舉報   喜歡下廚的人,  一定都明白一把得心應手的廚刀有多重要
  • 400年「中華名刀」張小泉,不足百元!
    一份好的食材,如果遇上一把遲鈍的菜刀,不僅會破壞這份好的食材,還會影響切菜人的心情,磨滅她對做菜的興趣。試想一下,你手上的這把遲鈍的菜刀,切菜的時間要比平時多花上幾倍的時間,切除來的食材亂七八糟,毫無規則,加上長時間的握刀,手變得酸痛,相信這次廚房經歷,給你留下的印象也會十分深刻的。
  • 如何選擇一把合適的砍骨刀?
    世界各地的美食風味各不相同,各地各式廚刀特點也比較明顯:日系廚刀最為鋒利,用來切削效果超群,但韌性弱一些,要在保養上多下些功夫;德系廚刀各方面性能比較平衡,相對比較耐操;中式廚刀大家都知道啦,便宜、好用、大砍大剁必不可少。
  • 德國雙立人「羞愧難當」,558一把菜刀,小米有品69就拿下了!
    做菜實在不方便,切菜、切肉跟用鋸條鋸一樣,特費勁。之前,我也嘗試給磨刀,還買了磨刀器,但媳婦嫌麻煩。無奈之下,只好一步到位解決這個「吃飯問題」——買刀。我有研究過不少好的廚刀。例如,德國雙立人啥的。一說到菜刀推薦,大家幾乎都說它好。
  • 菜刀用久了就變鈍,長時間不用還生鏽,推薦一款解決你的煩惱
    長時間使用後菜刀會變鈍,長時間使用後會生鏽。我推薦一個來解決你的問題。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就決定盡一切可能讓他健康安全地成長。包括6.5英寸菜刀、6英寸主廚刀、4英寸水果刀、蔬菜水果刨和刀架。德國工藝,鋒利10倍,持久鋒利,永不削尖,不生鏽,無異味,保持食物的原味。陶瓷是一種國際公認的安全材料,耐腐蝕、不生鏽、無味且不含重金屬。
  • 選廚刀你該知道哪些?小米火候刀具套裝實測,適用多種切削場景
    前面和大家提到過,如何選擇廚刀?需要知道哪些要素?其實在小睡個人看來主要包括三點:料、刃、制。首先說的就是廚刀的用料,也是甄選一把刀的最直觀標準,用料的好與次會決定這把刀的硬度、韌性以及防鏽能力等,一般材料主要分為以下幾個等級。1、 廉價貨:400系列不鏽鋼,一般中式便宜廚刀都用這個材料,用用就會生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