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職場中,漲工資不是等來的,而是自己要來的」你怎麼看?
在職場,大多數人都盼著自己升職加薪,漲工資不僅是能夠帶來物質的富足,更自身價值的體現,工資水平決定了自己在公司受重視的程度。對於「漲工資不是等來的,而是自己要來的」這樣的觀點基本正確。
這裡的「要來」包含了兩個方面:
①「用嘴」來表達自己需要更高的工資;
②用行動來表達自己更值得漲工資。
無論哪種做法都是在爭取更高收入的一種手段,但效果卻有很大的差別。
「用嘴」來表達漲工資的效果
1.直接表達需要漲工資
直接和領導說:老闆,我需要物價太高,我需要漲工資,否則養活不了家裡人。等等諸如此類的話,也就是直接和領導說漲工資。
領導的回答如果拒絕,那麼在領導眼裡根本毫無價值;如果是考慮、研究或者說答應的,那麼很可能口頭答應,漲工資卻遙遙無期。
2.委婉的表達要漲工資
不要懷疑領導的智商,大多數領導都是從基層走上來的,琢磨人是本來就是領導的職責之一,所以委婉的表達領導能夠聽的懂,更能夠聽的明白。表達自己意思之後,就等待結果了,但往往這種等待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小結:「用嘴」來表達自己需要漲工資,得到效果往往是等待,無論領導給出答案是什麼,都需要一個等待的過程,也許能達到效果,也許並不的實現漲工資的願望。
用行動來表達自己更值得漲工資
1.價值覺得價格
上學時都學到過,價格是由價值決定。把職場當成商場看,自己就其中一件商品,把自己的價值推銷出去,並不是單單靠嘴說,而是本身的價值,白菜永遠賣不到黃金的價格,即便能賣到黃金的價格,也要有自己品牌效應。
所以提升自身價值,增加自己的履歷「背書」,當價值大於崗位時,離升職加薪的也就不遠了。
2.成績決定價值
過往做出的成績就是自己履歷的「背書」,無論是曾經拿下的項目,做出的貢獻,以及在做工作能帶來的收益,都能夠自己成績。
如果不是領導的親戚,領導即便想給你漲工資,都找不到一個理由,都拿不出一個讓人滿意的成績,如何能夠對於達成漲工資的目的?
小結:用行為來證明自己更有價值,給領導找到給你漲工資的理由,而這個漲工資的條件越多,能夠漲工資的目的越容易達到,這些都是靠行動來證明的。
從領導角度看漲工資
1.壓榨價值的心理
壓榨的心理多存在於中小私企中,明知道你價值,但不給你漲工資,無非就是壓榨你的剩餘價值,當然這種企業也做不到,換位思考,私企除了個別骨幹以外,大多數員工也是騎驢找馬,所以也是中小私企留不住人的原因。
2.薪酬體系限制
這種情況一般屬於有規模的企業,漲工資是根據流程、制度、標準等,只有達到一定標準的情況下才能漲工資,對於那些有突出貢獻,重大貢獻的直接以升職的方式加薪了,而不會針對某個提出漲工資訴求的員工有所改變。哪怕領導為你漲工資,也需要有理由。
小結:從領導角度看漲工資,一種是壓榨,而另一種是由薪酬體系的標準來限定,不會為某個人來費心勞力去爭取漲工資。
下屬應有的心理
1.先有價值才有價格
任何事情次序很重要,不要問自己要什麼,而是問自己有什麼。先有價值才能有價格,價值越高,價值越大,道理很簡單。有足夠的價值,但是價格自己不滿足,完全可以跳槽讓自己獲得更好的收入,而不是沒有價值,要求自己獲得更高的價格。
2.用行動來決定價值
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所在,只有做事,並且把事做好,領導才能發現自己價值。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身的價值,做出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價值等等,都是行為決定。沒有誰會為一個沒有價值的商品買單,所以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小結:想漲工資要搞清先後次序,讓自身價值得到體現,自然能達成願望。
總之,職場中,漲工資確實是要來的,是通過行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通過表達來達到自己的願望,更重要的是要做出成績才能有漲工資先決條件,給領導一個漲工資理由,而不是重複機械的完成那些誰都可以做的工作等待漲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