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周杰倫」走紅網絡,暴露了家庭教育的3個關鍵(父母必讀)

2020-12-12 騰訊網

作者 | 張可粒

來源 | 男孩派原創

最近,清華大學「周杰倫」火爆全網。

他叫陳逸賢,因為神似各種明星,引起網友的熱烈討論與關注。

更厲害的是,這位小哥不僅長得帥,更是清華大學2020年特等獎學金(本科生)得主之一,毫不誇張地說,那可是「學霸中的學神」。

(圖源:清華大學)

海報上的他,科研成就突出,學藝文體兩開花,才華樣貌都不落。

海報之外的成績,也是格外顯赫,英語流利,演講口才惹人注意。

(圖源:都市快報)

連他的老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林潮教授都評價說,陳逸賢是十餘年來在清北指導的最優秀的學生。

眾多網友也紛紛「吐槽」:「物理系的那個同學也太帥了吧,有顏有才!這次上帝真是太不公平了!」

但當我細看其成長經歷,才發現,所謂橫空出世的天才,背後都有著父母的奮力託舉。

父母的陪伴和努力,才是孩子成材的肥沃土壤。

沒有哪一種成功是不費吹灰之力的,尤其是關於孩子的教育。

他的因,在於家,他的果,也在於家,他的家教理念,值得所有父母借鑑。

重視閱讀的家庭

才能養出愛讀書的孩子

閱讀就像是一顆顆種子,經由父母的手播撒在孩子的心田,塑造著孩子的言德品行,引導孩子體察與感悟人生。

陳逸賢說過:

「自己英語好的原因,是父母給自己營造了學習英語的氛圍。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老媽就拿《哈利波特與鳳凰社》串讀,每天給我半英半中地讀一點,一周讀一章。

從那時候起,我就特別喜歡讀原著,初高中的時候也是一周刷三本這種速度不停地看。」

果然,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因為陳爸陳媽的正確引導和家庭閱讀氛圍的感染,使得孩子沉迷於閱讀之中,無法自拔。

閱讀是孩子與知識接觸的聯結點,想讓孩子愛上閱讀,父母要做好這3點:

1. 家中有書,創設讀書環境

沒有書的家庭,怎麼養出「愛讀書」的孩子呢?單獨給孩子設置一個讀書小天地,準備多種類型、多種風格的書籍,方便孩子隨時取拿。

同時多購置一些有教育性和科學性的設備,比如地球儀、地圖等,激發孩子探索欲。

總之,一定要讓家裡有讀物,讓書本觸手可及,這是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最自然方式。

2. 常去書店,感受知識薰陶

俗話說「常在書店逛,自然沾書香」,空暇時間多帶著孩子去書店逛逛。

當他看到其他孩子專心閱讀的樣子,會更容易沉浸於知識的海洋之中。

而孩子去的次數多了,都不需要我們催促,他自己就會翻書來看,享樂其中。

3. 父母共讀,營造讀書氛圍

如果孩子被激發了閱讀興趣,一定要再接再厲,固定每天睡覺前的1小時,就是我們給孩子講故事的最好時機。

等孩子大一些,可以進行角色互換。

我們「纏著」孩子去講書中的內容給我們聽,恰當提出開放式的問題,督促孩子以後看書更加細心。

同時,不吝嗇誇獎孩子,因為讚揚會讓孩子產生成就感,擁有更多的閱讀熱情。

有句話說得好,讀書是最好的家風,書架是最好的不動產。

只要我們創造有利的閱讀環境,耐心地引導孩子,及時地稱讚孩子,並且給予孩子良好的示範,那麼孩子愛上閱讀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好習慣

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助推器

陳逸賢的父親曾說過:

「學校教育帶有普遍性,家庭教育更具有其特殊性,家、校教育中的協同與互補是成就孩子成長的最大動力。」

在學校,老師教授知識,在家裡,父母培育孩子的良好習慣,兩者齊肩並行,是「教育」二字最好的詮釋。

有研究表明,7-12歲是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黃金時期。

陳逸賢父母深諳其道,從小就告訴孩子「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只有作業完成了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潛移默化中,也促使孩子學會自我教育。

同時,我們也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去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幫助孩子不斷變得自律。

1. 從作業中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的養成越早越好,這不僅需要孩子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我們的正確引導。

首先明確孩子的作業要求,擬定以時間、數量、質量為基準的具體目標,比如具體什麼時間完成,答對多少題目,字跡是否清晰工整。

其次,我們要科學地檢查作業。1-3年級的孩子,要注重於字跡檢查,3年級以上,我們要看孩子做題的思路,指出錯誤,讓孩子自己糾正。

最後,我們一定要留一些給孩子獨立自主完成作業的空間,避免孩子有依賴性,不願意自我思考。

2. 從一天的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時間習慣

生活即教育,擁有時間觀念的孩子,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的大小任務。

讓孩子提前一天在便籤本上寫下第二天的事項與計劃,從早上幾點起床,幾點吃午飯,幾點進行寫作業等,都妥當安排好時間,幫助孩子做好時間管理,拒絕拖拉與磨蹭。

3. 從做家務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

運動對於孩子來說極其重要,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的所有智力發展、心理發展都是建立在身體發展的基礎上。

父母要培養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小到洗碗、晾衣服,大到除草、拖地,都是特別合適的活動方式,同時也可以漸漸增加戶外活動,比如跑步、跳繩等。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給予孩子無窮的精神力量,讓孩子身心愉悅,更有利於好習慣的培養。

習慣影響孩子的一生,成也習慣,敗也習慣。

為人父母一定要持之以恆地陪孩子把好習慣踐行下去,才能將好習慣變成助力孩子騰飛的雙翼,闖出更為美好的新天地。

父母做榜樣

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

在報導中,有這麼一個故事:

陳逸賢讀初中的時候,總會有家長向班主任訴苦,孩子老是愛玩手機怎麼辦?

他的父親受邀去學校進行交流,當場從口袋裡拿出了自己的「老頭機」。

原來,父子倆當時都用同樣的「老年人手機」,只有基本的通訊功能,自然也不用擔憂網絡和遊戲了。

陳爸爸接下來的一番話,更是令人警醒:

「家長率先垂範,以「理」服人是家庭教育的前提,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是必須做到,否則是不公平的,也有失公允。」

是啊,教育之難,難在父母自己是否人格完整,是否樂於改變,是否能夠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永恆的生命範本,身體力行地做出榜樣,贏過一切耳提面命與三令五申的教訓。

去年的一則新聞,雙胞胎保送博士,暑假期間仍在工廠幫媽媽打工,令人記憶猶新。

而這優秀成績的背後,更是離不開父親的榜樣力量。

兄弟倆坦言,父親是自己的偶像,父親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也會經常購買書籍送給自己,業餘時間還會吟誦詩歌。

想要一個怎樣的孩子,請先努力去成為這樣的父母。

孩子所有的優秀,都是父母行為用心耕耘後的開花結果。

高層次的父母,從來不靠嘴上功夫去管教孩子,而是用自己的自律去影響孩子的自律。

想讓孩子不要總是拖拉、遲到,父母自己就得先做好時間管理,準時守點;

想讓孩子有教養,待人接物有禮貌,父母就不能有粗鄙行為,總是出口成「髒」;

想讓孩子喜歡上閱讀,父母就應該先放下電子設備,捧起書來細細品讀;

想讓孩子成績優秀,父母就應該樂於進取,不斷汲取新知識,擴大自身的格局和眼界。

教育孩子,拼的從來就不是錢財地位,拼的是父母的教育態度,拼的是父母對自身的要求和對孩子的要求是否一致。

古語有言:「己正而後能正人。」

父母的身教是孩子最實際、最生動的學習課堂,因為以身作則的教育,更能潤物於無聲。

如此看來,陳逸賢的家庭教育其實也沒有什麼高深莫測的育兒秘訣。

無非就是:閱讀養成,習慣塑造,以及父母的榜樣力量。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最簡單的方法踐行到極致便是成功。

就像教育學家張文質所說的,家庭教育的本質不是在於「教育」,而是在於「還原」。

還原閱讀的場景,營造讀書的氛圍,縷縷書香氣,滋養孩子的靈魂;

還原日常管教,愛與規矩並行,有的放矢,讓孩子習得優良習慣;

還原榜樣的力量,父母行動的號召勝過一切刻板說教。

我們相信,當父母學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應、孕育、溫暖另外一顆心靈,用書香餵養,用規矩引導,用行動呼喚,用熱情陪伴,自然而然也能養育出充滿愛與智慧的優秀孩子了。

與各位父母共勉。

喜歡別忘了將我們設為星標

並在文章右下角點「在看」喔

這樣就能第一時間看到情商好文了

感恩支持

期待與您的每一次相遇

點擊在看,很快與你再相見

相關焦點

  • 「樹文明家風 育時代新人」——《父母必讀》雜誌創刊40周年主題...
    中國期刊協會秘書長劉曉玲表示,《父母必讀》與時俱進、順勢而為,抓住機遇、轉型發展,走出了一條期刊經營的創新發展之路,逐步形成了新生代父母的家庭教育支持體系,為全媒體時代深度融合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北京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何昕認為,《父母必讀》始終堅守在家庭教育園地的第一線,切實擔負起了指導和推進家庭教育的社會責任。
  • 盜版「周杰倫」賣雞蛋灌餅走紅網絡,很多人慕名而來
    「周杰倫」賣雞蛋灌餅走紅網絡12月11日,河北容城一雞蛋灌餅攤主酷似周杰倫走紅網絡,各地粉絲紛紛前來打卡。單從網上發出的視頻來看,這位攤主和周董的確有一點相似。而攤主白先生稱,自己走紅完全是個意外,自己完全不知道自己走紅了。他說好像是有一個來買餅的顧客,拍了他的視頻,然後發在網上,最後被大家認知。他也是從他表弟那兒得知自己走紅的這個消息。自己走紅以後,他還打趣自己是「周餅倫」。從採訪來看,這位白先生並沒有想走網紅這條道路,他認為自己有自己的生活,自己不能和周董相比。
  • 家庭教育的三個關鍵:陪伴,閱讀和習慣
    很多父母不遺餘力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提高班,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其實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做好家庭教育,是一切的重中之重。 家庭教育的三個關鍵:陪伴,閱讀和習慣,父母再忙也要看一看。
  • 家庭教育的五把「刀」,刀刀致命(父母必讀)
    父母是孩子的領路人,一言一行都關係著孩子的性格養成和成長發展。 每一位父母都愛孩子,但是盼子成才心切的父母們,可能無意中把自己逼成了「龍門刀客」,傷害了孩子而不自知。 看看下面這五把刀,看看你用過幾把。
  • 造謠出軌事件,造謠者父親發言再次引起眾怒,網友:家庭教育很失敗!
    是呀,如果小的時候父母不教好孩子,那麼長大了之後可能教孩子的就輪不到父母了! 家庭教育的好壞就是孩子的好壞 2019年6月23日 ,武亦姝以613分的高分考取清華大學在網上引起熱議。
  • 「清華周杰倫」突然走紅,曾是杭二中學霸!在家常與父母英語交流,寫...
    前兩天,2020年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本科生)答辯會舉辦,15位候選人「神仙打架」,完成答辯後,現場評委投票,選出了前10名單。其中有個讓記者熟悉的名字——陳逸賢,這可是杭州「出土」的學霸,畢業於杭州第二中學,快報記者曾經採訪過他。
  • 【樹誠家庭教育講座】父母是孩子的鏡子,而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家庭教育主講 學會控制脾氣 1.儘量讓自己冷靜下來。 2.不要馬上回應。 3.學會跟孩子溝通。 4.及時向孩子道歉。
  • 「保定周杰倫」走紅,有誰記得「南寧羅志祥」?早已失去往日質樸
    除了丁真之外,最近網絡上有報導了一位酷似「周杰倫」的灌餅攤主,這位河北保定的灌餅攤主由於長相酷似華語歌壇巨星周杰倫,被周邊的村民拍下小視頻後走紅,在某短視頻平臺,這位「保定周杰倫」還上了熱搜榜,引起網友們的廣泛關注。
  • 多半與家庭教育有關,3種父母害了他
    而這種情況不僅僅出現在網絡或影視上,在生活中我們也能發現,有些男生比女生都要「柔弱」,恨不得能一直躲在女孩的身後尋求保護。而男孩這樣的改變,也逼得女性不得不強大起來,現如今很多男孩和女孩,仿佛性別反了一樣,這種反差看得人內心複雜。
  • 張藝興談周杰倫走紅機遇,妙語連珠,網友:「真是人生導師」
    張藝興這一段時間熱度很高,不僅忙於綜藝節目《這就是街舞3》的錄製,而且還忙於綜藝節目《少年之名》的錄製,在《這就是街舞3》中張藝興的人設是「講不明白」,但在《少年之名》中張藝興的人設卻恰好相反,張藝興在《少年之名》中談周杰倫走紅機遇,不僅妙語連珠,而且字字珠璣,網友大讚張藝興:「真是人生導師」。
  • 這部劇拍出了家庭教育的3個關鍵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可以稱得上一部優秀的家庭關係教育片,讓我們看到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原來能讓孩子感恩的原生家庭是這樣的,在那些懂事、樂觀、善良的孩子背後,都站著這樣的家長。父母能夠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要讓TA知道,在TA身後一直有個堅實的家庭後盾,以及隨時可以依靠的肩膀。劇中的人物這樣評價顧耀東:「他有路見不平、拔刀相見的熱血;權衡利弊後敢于堅持正義的勇氣。」
  • 熊孩子後面有個熊家長 家庭教育 學校教育誰才是孩子成才的關鍵
    《辭海》裡對於「家庭教育」的解釋為:父母或者其他年長者外家庭裡對兒童和青少年進行的教育!我們國家的教育任務雖然主要有學校承擔,但也確認家庭教育是教育後一代的重要陣地!我國著名的愛國將領朱慶瀾對於家庭的早期教育說的非常明白!
  • 「最強媽媽」走紅,從14歲開始生娃,如今已生21個,網友:咋養
    為了容納這21個孩子,蘇·萊福的丈夫盤下了一處養老院,並將其翻新作為孩子成長的家。至於這些孩子的日常經濟支出,其實全靠他們夫婦二人經營一家麵包店。據悉,蘇·萊福夫婦雖然生育了這麼多孩子,但是從來沒有向政府申請過補助,只是像平常人家一樣,領取應得的兒童福利。而就在這樣的條件之下,蘇·萊福的孩子都健康地成長著,並且接受了很好的家庭教育。子女多是否只有壓力?
  • 「家庭教育指導師」這個行業,到底如何變現?
    來源:網絡家庭教育變現的硬核——能力首先,你要知道:知識積累很重要,但知識不等於能力。能力源自於知識的運用和實踐。那應該如何學習並累積知識呢?系統學習帶你入門,就像我們在學校學習一樣,你想要更優秀、入門之後能走多遠,關鍵在於自學。而且,自學能力是家庭教育從業者最為重要的能力,沒有之一。來源:網絡你可以花大量時間和精力搭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包括心理學、教育學到社會學等等。但這需要大量的時間,打底3年。
  • 酷似周杰倫攤主回應走紅,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南寧羅志祥該學學!
    前陣子一位攝影師拍攝了一段視頻,這讓家住四川理塘的小夥兒丁真走紅,憑藉著帥氣的臉龐和獨特的氣質,如今短短1個月時間過去,丁真已經成為了一位網絡紅人,這件事不僅改變了丁真的命運,更拉動了當地的旅遊產業,屬於積極向上正能量的事情,所以網友們也不反感丁真的報導刷屏。
  • 幸福雙翼:中國家庭教育的深圳先行實踐
    親子關係疏遠也好,家校溝通不暢也罷,說到底,是父母的家庭教育觀念或認知存在偏差,這從實質上反映的是家庭教育的矛盾。論及教育,大家往往第一時間想到學校,而實際上太多的事實及研究證明,父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絲毫不弱於學校教育。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多次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確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
  • 周杰倫新歌的網上火爆引發了網絡崩潰
    周杰倫的新歌《Mojito》正式推出。一旦上線,他就點燃了朋友圈、社交媒體和主流音樂APP,甚至導致網絡癱瘓,無法支付。熟悉的RAP,熟悉的詠嘆調,熟悉的感覺,周董永遠不會讓人失望。大量粉絲也在周董社交媒體和音樂平臺上留言,說他們沒想到杰倫在後仍然處於如此良好的狀態!
  • 林書豪的關鍵部位被砸!周杰倫3個表情打趣:蛋碎了!
    有趣的是,在常規賽最後一場首鋼對陣北控,林書豪在對抗中倒地呻吟,關鍵部位遭到了飛來橫禍。 他將這段視頻放在了Ins上,並配位「Ball is life(球球就是生命)」,結果同樣是籃球迷的周杰倫直接在下方放了3個表情,並在最後放上了雞蛋破殼的表情包
  • 發展心理學家陳會昌:培養「好」孩子,父母要做這3點!
    因此,1991年,我主持了國內第一個全國性的大型研究項目《我國3∽9歲兒童的社會性發展》,並開始撰寫有關兒童社會性發展的系列科普文章,在《父母必讀》雜誌發表。 進入學校以後,主動性強的學生對新課程表現出強烈的探索、求知精神,能夠長時間地鑽研難度高的作業,當然,他們也可能沉迷於網路遊戲而不能自拔。
  • 給孩子一片成長的天空——「做智慧父母,揚優良家風」家庭教育講座...
    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師,也是影響最深遠的老師。」為廣泛傳播家庭教育知識,進一步提升家長家庭教育水平,12月9日下午3點和晚上7點,由渝水區婦聯、渝水區教體局牽頭,渝水二小關工委、德育處聯合主辦的兩場「做智慧父母,揚優良家風」家庭教育講座在多媒體報告廳正式開講,這也是渝水二小本學期舉行的第五、第六場家庭教育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