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依
今年優秀的綜藝節目真是層出不窮,讓人應接不暇。
前腳剛追每周五晚《乘風破浪的姐姐》,後腳又追了兩個多月每周六晚《這就是街舞3》,緊接著又被《演員請就位2》所吸引。
每周末晚上準時等在熒幕前,就等著看精彩的綜藝。而這些熱門綜藝話題不斷,熱搜不斷。
最近我又被優酷推出的,接檔《這就是街舞3》的全新綜藝《奮鬥吧主播》所吸引。
畢竟像葉璇和陳法蓉這樣的老TVB演員都親自在街舞決賽現場為節目預熱了。而像王琳、黃奕、蔡少芬這樣的老牌明星加入,猶如一顆「深水炸彈」,在宣傳之初便「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各方關注。
從明星到主播,轉型真的那麼容易嗎?直播帶貨這行業如此吃香,是否人人都有機會分一杯羹?隱藏在這一行業背後的巨大秘密,你們知道嗎?我帶著疑問和期待,追了幾期節目,感覺有不少亮點,與各位一同分享下。
明星跨界主播,真的容易嗎?
節目發起人楊天真,本身的話題度就相當足,又剛借著《姐姐》裡的張雨綺紅了一把。
之前網傳節目將邀請行業頂流和業內專家共同擔任項目發起人,於是節目現場,我們看到了淘寶網紅主播雪梨和經濟學家薛兆豐。
這個組合初看十分奇怪,因為前幾期的現場,3人之間各種話不投機,梗拋在空中無人接的感覺。
楊天真這位資深經紀人,在整個節目過程中,幾乎相當於主持人的角色;
雪梨的職責在於,從自己的角度,針對各位見習主播的表現,不斷給出相應專業的評價;
反倒是薛兆豐,簡直是一個游離在娛樂圈和時尚圈的「寶」。
比如對於雪梨凌晨三點結束直播,坐飛機一大早趕到現場一事,他一直執著於,她到錄製現場前是否有吃早飯。
而且,他對娛樂圈的一些熱門詞彙一頭霧水,幾乎是話題終結者;楊天真和雪梨需不斷給他安利科普。
眼看著楊天真的白眼都快翻上了天,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尷尬。
除此之外,節目組還邀請了25位堪稱「直播小白」的藝人姐姐們,希望用為期3個月的競技養成和直播帶貨實戰考核使他們完成華麗轉身。
這25位姐姐中,除了之前提到過的葉璇和陳法蓉,還有王琳、黃奕、蔡少芬這樣的「老戲骨和熟齡姐姐」,也有像李藝彤、高秋梓、上官喜愛、林小宅這樣的年輕藝人,還有像司雯嘉這樣爭議度高的「東方衛視當家花旦」。
從節目組精心挑選的這些參賽藝人來看,可謂用心良苦。
與《浪姐》相統一的是,《奮鬥吧主播》也採用了類似職場競爭的模式。比賽以銷售積分作為唯一的考核標準,最終選拔出最強TOP4電商主播,可成為天貓官方直播間指定主播,並獲得天貓官方扶持資源。
將不同年齡層,不同背景的見習主播們,平等地放在一個平臺上競爭,這無疑更容易激發女性話題的討論,包括每個見習主播的性格特點和主持風格,都成為觀眾關注的焦點。
女藝人跨界做主播,身份的反差和轉變,首先就會吸引一波她們特定的粉絲群體。
像陳法蓉這種港姐冠軍,節目組在她入場時,給了足足5分鐘的慢鏡頭特寫,不同角度和側面,甚至還貼心地剪輯了她以往的影視作品合集,引起觀眾一波回憶殺。
「叉燒芬」——蔡少芬,與陳法蓉是同屆的港姐季軍,兩人現場還順便相愛相殺一番;而她帶著一口塑料港普挑戰主播職業,更是引起觀眾的好奇。
戲齡比蔡少芬還長的「雪姨」王琳,一身職業主播打扮,一進場就和何潔等「中年女團」熱聊起來,王琳還即興來了一段列車專業報站,蠻有綜藝潛質的。
喜歡不走尋常路的是李藝彤,用一身保安制服亮相PK現場的公主裙,,只求獨樹一幟;她還假裝前臺人員,戲弄了穿得像「花蝴蝶」的蔡少芬一番。
戲可真多!
一檔節目的內容質量和吸睛度是其商業價值的基石。
人員就位,熱度有了之後,《奮鬥吧主播》就要開始動真格的了。
電商主播職業的養成揭秘,這口飯真那麼好吃嗎?
當跨界成為一種趨勢,主播和網紅們也紛紛涉獵娛樂圈,比如薇婭和李佳琦演戲;
那麼娛樂圈的藝人們自然不甘落後,紛紛想通過跨界的方式進一步提升商業價值。
《奮鬥吧主播》這檔綜藝,既為她們提供轉變的初舞臺,又輔助她們從零開始完成蛻變。
因此,節目組在第一期就設置了突擊直播環節,讓在場穿得美美,談笑風生的25位女藝人,個個都措手不及。
首場直播簡直意料中的狀況百出。
蔡少芬翻車現場直接道歉「是我的不對」,麥迪娜急到崩潰,直播一結束就放聲痛哭;
這一幕幕都十分真實地展現了娛樂圈打工人的生態。
第2期時,節目組就搞了個團戰,5人一組,相互PK。
每個組為了贏各顯神通,拿出看家本事。
比如黃奕、林小宅、上官喜愛、思文、宋美娜組成的「遍地開花」項目組,她們不光製作了以五人頭像合輯為圖案的團服,還根據近期各地普遍降溫,保暖用品急需的情況,巧妙地選品羽絨服,一上架就被眾多網友哄搶。
她們甚至為了吸引網友儘可能地留在直播間,還設置了節目結束後的免單抽獎。
而王琳組甚至還找起了外援,在線邀請秦俊傑光顧直播間,算作粉絲福利。
看到明星們那麼賣力地營銷,盡力完成主播的職責,我不禁在想,為什麼她們會相繼「逃離」自己已經取得成功的職業,而選擇轉行,這的確引人深思。
一方面,像許馨文和林小宅這些女團成員,也許業務能力過硬,但普遍在國內缺少合適的舞臺;有時候成團出道即失業的尷尬,也並不是不可能,至少她們的名字,我一個都不認識,要不是參加這檔節目,我甚至不知道她們。
也許,這才是她們選擇到直播行業闖一闖的主要原因:給自己的未來多一點可能。
另一方面,像王琳、蔡少芬、陳法蓉這樣的中年女演員,面臨的則是無戲可演的境地,適合的角色越來越少,這一幕,在《演員請就位2》裡就有著鮮明的表現。
前面無路可走,後面又有年輕演員奮起直追的情況下,她們只能選擇轉型。
只是,主播這口飯未必比當藝人來得好吃。
雖然有劉濤直播帶貨輕鬆破億的珠玉在前,但更多的還是李湘帶貨不成反被商家控訴、李小璐全程賠笑卻銷量慘澹的尷尬,還有小瀋陽的一場直播成交5筆退貨4筆的醜事。
一場場藝人帶貨翻車事故擺在眼前,藝人想憑藉前期積累的名氣就轉行當主播,談何容易?
在《奮鬥吧主播》的節目中,鄭爽8月生日當天的直播翻車事件,就被楊天真拿來做典型的反面案例。
鄭爽原本想借著生日的契機,給粉絲安利好物,就採用了時興的直播帶貨方式;
結果現場效果不太理想,與預期偏差比較大,鄭爽就情緒管理失敗,當場發火併氣走兩位助播,提前結束了直播。
此事一出,引起熱議,當天全民沸騰。
講真, 當時不明真相的我,真覺得鄭爽又一次情緒失控,給自己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而且作為主播,也不夠專業。
然而看完這檔節目後,我想明白了一些道理。
隱藏在電商主播帶貨行業背後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從3位項目發起人的選擇上,就能知其野心絕不只是一場職場綜藝節目。
《奮鬥吧主播》的核心內容,是讓25位見習主播在過程中專注於選品、議價、策劃等階段的專業技能學習,而不再單純憑藉價格來吸引用戶;並且將鏡頭對準主播帶貨的後臺,真實記錄了每一位主播為了銷量而做出的一系列「準備」工作。
她們各出奇招,在這些招數中也揭開了主播帶貨的套路。
雪梨親身示範,記得反覆提醒粉絲買買買。
雪梨直言,粉絲喜歡你就可以了,可以用「命令式購買」的方式,直接要求不要說廢話立即下單。
這招對於這些女明星身上自帶的鐵粉而言,十分有效。
若想進一步留住粉絲在直播間裡的時間,可以搞現場不定時隨機抽獎活動。若想刺激消費,可在賣貨過程中過多體現贈品的價值。因為只有讓粉絲覺得贈品好,才會有種買到就是賺到的感覺。
這也難怪為何薇婭和李佳琦,那些護膚品的小樣,非得一個一個拿上來,擺滿一整個桌面,就是為了形成贈品很多,買到超值的感覺。
貨物出場順序有講究,多賣貴的才賺錢。一場直播的幾個小時裡,主播需密集地按順序推薦多種產品。這些看似隨意擺出來的產品,其實事先都有被特意安排。
而在售貨時多推銷貴的產品,這樣回報率會更高,但頻次不要太多。
庫存不足、跟廠家爭取價格,有時候是假的。比如剛推薦一個產品,上連結時就限購一百份。
在規定時間後旁邊會有人提醒庫存不足,這樣一來就會加快消費者下單的速度。
在節目中,黃奕就主動要求利用顧客的這種消費心理,在直播間演庫存不足的戲碼。
不僅如此,她還要在直播間裡假裝給供應商打電話,假裝幫粉絲要產品,壓低價格,營造出產品過於搶手的假象。
這個方法十分奏效,在有限的時間,搶到就是賺到,不少粉絲紛紛入手。
不好吃、不好用的東西,閉著眼睛也要買。當選品被拿上臺後,一向直言直語的葉璇,一邊試吃,一邊吐槽。
這個螺螄粉不好吃、這個奶昔也不好喝...
可一開播,這些她剛剛還認為不好吃、不好喝的產品,卻在直播間裡變成她口中的美味,並推銷給粉絲。
不得不說,《奮鬥吧主播》太真實,它完全將主播這一行業的帶貨套路全部播出來了。
結語
回頭再看看因此被網暴的鄭爽,多少能體會到她的無奈與冤枉。
在其他主播為了銷量呼籲粉絲買買買的同時,鄭爽在呼籲粉絲理性消費;
在大家為了業績閉眼誇時,只有鄭爽還想著不能昧著良心,一定要給粉絲推薦好物;
這樣做的鄭爽錯了嗎?
她錯了,她又沒錯。
正如楊天真所說的,她沒有做好準備,就開了這場直播。
既然是抱著賺錢的目的來做直播,可在現場卻又在「潮流」中選擇逆行,選擇「違背」大環境的規則。
那麼自然,是被罵得不忍直視。
就像《三十而已》裡,有個名不見經傳的女人,卻一走進奢侈品店,便定了一套定製珠寶。王漫妮本來指望著這筆單子可以升職,卻突然聽說,這錢原來是老公出軌並和她離婚後給的補償款。
換作是你,這單子你是成交不成交?
這部寫實版綜藝,看著還真香。
在比賽中途,戰績不佳的葉璇疑似藉口退出了,也引起不小的風波。而幾位姐姐們表現也不算好,王琳組也險些被淘汰,蔡少芬港普確實使她發展受阻。
不知後續會如何,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歡迎關注,分享熱門綜藝和經典劇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