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建議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在10歲左右發育期脊柱的狀況
北郊中學率先試用可調節課桌椅
「醫生,您快看看這孩子怎麼了。在學校裡做做作業,忽然頭就僵了。現在頭僵了快一個星期了,痛得孩子說不想上學了。」10月20日上午,滿臉痛苦的小靜母女來到市二院陽湖院區的骨科就診。骨科主任徐南偉一查:小靜的頸椎畸形反弓很厲害,再嚴重下去必須藉助手術幹預來矯正。徐主任說,今年暑假,他和同事們至少接診了20多位頸椎畸形、脊柱側彎、腰椎間盤突出的初中、高中生,他們都需要長時間的矯正,有的甚至需要進行手術。記者隨後又採訪了中醫院推拿科的陳劍俊主任,陳主任的「手上」,同樣有十多位十四五歲的初中孩子在接受治療。
在醫生們看來,孩子們這麼小的年齡就出現嚴重的頸椎畸形、脊柱側彎、腰椎間盤突出等問題,和遺傳、長期保持不良坐姿、長時間打遊戲、躺床上玩手機等因素有關。
記者採訪發現,10年來,孩子的平均身高增長了6釐米左右,可課桌椅還是沿用10年前的舊標準。而即便是舊標準,也難執行到位,國標規定每個班級至少配備兩種尺寸型號的課桌椅,但記者採訪了我市十多所中小學,發現沒有一個按此要求配備課桌椅。
病例 因頸椎畸形,她接受了整整15年的治療
經過15年的治療和糾正,這個暑假,小蘭的頸椎弧度終於有點恢復正常了。
小蘭從小學3年級到大學畢業,整整15年的時間裡,一直是徐南偉的病人。
「小學3年級時頸椎就出現了畸形。當時給她做了牽引,糾正過來了。但是過了一個月,又彎了。」徐主任說,雖然是女生,但由於長得比同齡人高10釐米左右,小蘭不僅僅頸椎出現畸形,初三時,她的脊柱也出現了10度左右的側彎。
「椅子和課桌的高度,最好和小孩子的身高比例相匹配。」徐主任介紹說,坐得最好的姿勢,就是保持兩個90°。即坐時保持小腿與大腿呈90°角,大腿與後背呈90°角。而椅子的高度,最好就是小腿的高度。桌子的高度,則是手平放後,臀部到腋窩的距離。這是人坐著時感覺最輕鬆的位置。
何女士的兒子今年15歲,就讀於我市一民辦初中二年級,個頭已經長到175釐米。前不久何女士去開家長會發現,兒子所在的班級使用的課桌椅仍然與初一年級時用的一樣。
「班裡有50多人,課桌與課桌之間也挨得很緊。」何女士焦慮不安地說:「難怪孩子回家經常喊脖子疼、腰疼。我只是開家長會坐了不到一小時,就感覺到身體特別不舒服,更不要說孩子每天都要坐在這樣的課桌椅上學習近10個小時了。」
中小學階段正是未成年人發育的年齡,但課桌椅高度卻沒有隨著身體的發育而增高。記者在市區某小學看到,學校的課桌椅高度共分為兩個標準:一到三年級使用同一種高度的課桌,約60釐米高,四到六年級使用另一種高度的課桌,約70釐米高。但孩子發育早晚不一樣,有的六年級學生140釐米不到,有的已經160釐米了。
「我們班上有四個男生的身高已經超過180釐米了。可是課桌椅一直是老樣子『不長個』。」溧陽某職業學校的姚老師告訴記者,初中的孩子身高低於175釐米的還可以勉強適應,但是到了高中,男孩子一個個如雨後春筍般長個子,「隔壁班上有一個男孩子身高長到2米了,你說怎麼做作業?家長實在沒辦法,只好自己定製了一套課桌椅,搬進教室裡。」
影響 課桌椅不「合身」,易引發頸椎、腰椎問題
「我們這裡一個孩子,才14周歲就患了腰椎間盤突出症。這都是30歲以上的成年人才出現症狀的病。」市二院的骨科主任徐南偉搖著頭說,頸椎畸形、脊柱側彎、腰椎間盤突出等病症在孩子身上出現,和他們平常的坐姿密切相關。而和身高不匹配的課桌椅是導致坐姿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徐主任介紹說,一般來說,女孩在12歲、男孩在14歲左右時,骨骼增大會很快,課桌椅過低,學生容易脊椎過度前曲甚至駝背。而現在孩子的身高和10年前比,平均增高了6釐米左右,這樣上肢和下肢的高度加了3釐米左右,椅子和凳子的高度都要平均增高3釐米。「如果課桌太低,孩子們想坐正寫作業,身體必須往前傾。而椅子的高度太低,課桌與課桌之間的距離太近,孩子的腿不能自然放直,就會壓迫大腿處的血管,肌肉也一直處在緊張狀態,特別容易出現疲勞的狀態,也會影響眼睛與書本之間的距離,導致近視。」
「有的女孩子脊柱側彎到達40°到50°。片子拍出來,脊柱呈S形,肩膀一高一低,經過幾年的治療,才整到30度左右。這對她的發育甚至將來生孩子都有影響。」市中醫推拿科的陳劍俊主任請家長密切關注孩子在10歲左右發育期的脊柱狀況:「讓孩子彎一下腰就可以檢查了。」
記者發現,在中醫院推拿科就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人群中,有許多是大學畢業後剛踏上工作崗位沒多久的。陳劍俊主任告訴記者,許多人在讀書時期就有了腰椎間盤突出這個病,但是病症要到成年後才顯現。
「如果孩子不能避免不良坐姿,那解決問題的關鍵是避免久坐。」陳劍俊呼籲孩子們的家長和老師:「坐滿一堂課後,哪怕是10分鐘時間,也要把孩子們從座位上趕出來,哪怕跑出去上個廁所也好。」
標準 課桌椅尺寸分10檔,一個教室至少有兩個尺寸標準
早在1988年,衛生部就發布了學校課桌椅衛生國家標準,後來考慮到青少年平均身高不斷增長,2003年1月1日,國家質檢總局又頒布《學校課桌椅功能尺寸標準》,將中小學生使用的課桌椅分為10個不同的尺寸檔次,不同身高的學生都有相關的尺寸標準,以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10類桌椅高度標準,將中小學校課桌椅各型號的身高範圍普遍提高7.5釐米,各型號課桌椅高度跨度為14釐米,其中最低為49釐米(小學低年級),最高為76釐米(高中)。
「國家規定,每個班級裡,至少配備兩種型號以上的課桌椅。一個型號有來去7釐米的高度。這樣適應的範圍就很大了。」我市衛生監督所監督二科的孫樨陵科長說:「每個孩子都有對應自己身高的配套課桌椅那當然是最理想的,孩子們的頸椎畸形、脊柱側彎、腰椎間盤突出等問題,固然有學校課桌椅高度和身高不匹配的問題,也有孩子們在家裡學習時的不良坐姿以及打遊戲、躺在床上玩手機等原因存在。」
記者採訪了市區、武進以及金壇等地區十多所中小學後發現,目前學校對於教學用品的採購都是自行決定,國家相關標準也只是作為大致的參考數據,十多所中小學的教室裡,沒有一個教室配備兩種以及兩種以上尺寸標準的課桌椅。
起步 今年暑假,我市北郊中學配套了1600套可調節的課桌椅
在調查採訪中,記者偶然獲悉,今年暑假,我市北郊中學將課桌椅全部更新為可調節的課桌椅。10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市北郊中學,七(6)班幾位同學熱情帶記者參觀了教室裡嶄新的課桌椅。
記者坐在這套課桌椅上體驗了一把:桌子是板和鋼結合的;配套的凳子是塑料和鋼結合的;桌面有一定的傾斜度,而且是上掀蓋式的;桌子和凳子上都有幾層撬得很緊的螺絲釘……
「這是今年在長沙一個教育裝備博覽會上偶然看到的,桌子和凳子都可以調節,可調節的範圍達到10釐米。」市北郊中學副校長徐晶磊告訴記者,他們在購置新課桌時考慮到孩子正處發育期,個體差異大,決定買一套可調節的課桌椅。回來後,他們專門請了浙江一家企業參照博覽會上那套課桌椅進行設計,核算下來並不貴,比許多學校採購的實木課桌椅還便宜。
不過,市北郊中學這次訂製的可調節課桌椅依然是老式的採用螺絲孔位升降調節高度,每次調節都要請專人前來,而且調節起來也比較困難。從暑假起,學校針對不同孩子的身高來調節新的課桌椅,調了整整一個暑假。
記者了解到,杭州等地許多學校已經用上了更為便捷的手搖式的可調節課桌椅。而手搖式的課桌椅價格則在300多元到600多元。我市許多學校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教育部門並沒有發文要求換上可調節的課桌椅,更新課桌椅要看舊桌椅的報廢情況。
相關連結
中小學校課桌椅的尺寸標準 (單位:釐米)
型號 桌面高 座面高 標準身高 身高範圍
1號 76 44 180.0 >173
2號 73 42 172.5 165~179
3號 70 40 165.0 158~172
4號 67 38 157.5 150~164
5號 64 36 150.0 143~157
6號 61 34 142.5 135~149
7號 58 32 135.0 128~142
8號 55 30 127.5 120~134
9號 52 29 120.0 113~127
10號 49 27 112.5 <119
註:標準身高係指各型號課桌椅最具代表性的身高。對正在生長發育的兒童青少年而言,常取中間值。學生身高範圍釐米以下需四捨五入。
賀燕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