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死了,但我希望你可以「活」。
花村,五秀出生的地方。村裡每戶人家都是不多不少5口人,男人都梳著大背頭,女人都扎著一根又粗又長的麻花辮,齊刷刷的甩在她們左肩上,長度恰好探到腰間,所有人的衣服都是麻布素衣。
此地的人們作息規律而簡單,每天清晨5點,每家每戶的院門幾乎同時打開。他們結伴向東邊的山坡走去,一路上沒有交談的聲音,見到彼此都是微微點頭,或是輕輕微笑。每天人們都會先到山頂,然後由上至下的走,採每一枝花的露水。
這個過程中,女人們負責採露水,男人則是負責把女人採完露水的每一枝花輕輕擦拭,好像是在安撫和感謝。
如果你有幸能夠看一次這個場景,你一定會感嘆他們的溫柔。纖細白嫩的手指柔軟到可以隨著花瓣的扭動而曲折,每個人的腳尖輕輕觸地,好似生怕發出一點聲音叨擾到每一瓣花。
每天採完大概是上午9點,所有人原路返回,回到家中把今天的露水精心收納放置。直到下午3點,人們才會陸陸續續走出家門,三五成群的結伴而坐,輕聲細語的打聊著他們的家常。
365天,如此日復一日過完他們的一生,五秀也不例外。她溫柔、勤勞、美好,只是她有點不甘心。
那天,她下午3點出家門後,沒有坐進閒聊的人群,而是徑直向北面的村口走去。直到深夜,她才到達她的目的地——仙村。
這時正是她們這個村子每天最熱鬧的時候,四處紅燒著的篝火,以及圍在篝火旁的男男女女,他們談笑風生,盡情狂歡。
這裡的女人都穿著白紗裙、頂著一頭性感的大捲髮,水晶高跟鞋咯噔咯噔的踏著。這場景這聲音多少次響起在五秀的腦海,讓她難以入眠。此刻躲在暗處的她激動極了,滿眼的羨慕像噴火似的奪眶而出。
篝火燃燒了近4個小時後,所有人齊刷刷的把篝火撲滅,因為他們該工作了。村裡每個人都騎上馬背,奔馳而去,五秀一路快跑跟在後面。
到了叢林,所有人下馬,掏出短匕,然後便是一陣陣鮮紅從神獸身體裡噴薄而出。這裡的人不靠食物和泉水維持生命,他們只需要這碗鮮活的紅水每日飲下。完事後,又紛紛上馬而去,繼續著他們白日裡的迷醉和黑夜裡的狂歡。
只有躲在暗處的五秀沒有馬,也沒有離去。她跌跌撞撞的走進剛才眼前的這片叢林,掏出準備好的短匕,雙手緊握,眼疾手快刺向一頭瘦弱的神獸,最終興奮的暢飲了那碗她渴望已久的紅水。
又是凌晨5點了,五秀家的院門走出4個人,沒有交談,卻滿眼血絲。五秀再也回不去了,那碗紅水把她留在了仙村的叢林裡,而她自己則留在了那個美夢裡。
一個悲傷又狗血的故事講給你聽,希望我們都能從她的死亡中找到一些可以指導我們「活下去」的蛛絲馬跡。
比如——不用別人的生活懲罰自己
我們總會仰望別人的生活,就像五秀仰望仙村的生活。親戚家又出國旅遊了、朋友家男人賺大錢了、隔壁家女人賢惠懂事了。這些種種堆砌成一座座大山,壓的我們喘不過氣,甚至家庭中的絕大多數爭吵都是由此衍生。
「嘖嘖嘖,看看人家有出國玩去了。」
「你個窩囊廢,你就不能像別家男人賺點錢回來嗎?」
「你個敗家娘們兒,你就不能學學別家女人勤儉持家嗎?」
這些惡言相向的主角永遠是「別人」,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生活輪到別人來操控指揮?又是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要用別人的生活懲罰自己?
讓那些用過濾鏡的別人家遠離我們吧,騰出些時間欣賞我們自己的生活,也許就會發現不一樣的美好。
比如——別讓欲望將我們吞噬
我們總是有著過分的欲望,就像五秀對白紗裙、水晶鞋的欲望。
貪官對錢的欲望,讓他把法律拋諸報後,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淵;自私者對味蕾的欲望,讓他把魔爪伸向野生動物,最終讓所有人為之付出慘重代價,甚至有人失去生命;偷情者對性的欲望,讓他違背當初誓言,與另一人纏綿悱惻,讓一個個家庭破碎,讓一個個孩子變成單親。
我們一不留神就可能被欲望吞噬,然後走向絕境。所以,當你覺得自己有過分欲望時,請嘗試著把它們從你的心裡拔掉,不讓它們有生根發芽的機會,不讓它們有毀掉我們本該平靜安逸生活的機會。
比如——不要輕易偷吃禁果
如果我們不幸羨慕了別人的生活,又有了可怕的欲望,那請抓住最後一根稻草——及時克制,停止行動。就像五秀,倘若她沒有喝下血水的行動,那她現在應該還活著。
羨慕就會生出欲望,其實這樣的因果在你我身上都不少見,但為什麼最終我們沒有淪落,不過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行動,沒有摘下那顆禁果吞掉。
生活中有些嘗試是不可以的,誰都無法確定那些是有毒的果子,如果存著僥倖心理去摘下品嘗,也許鮮紅的血水馬上就會從你的嘴裡溢出。
惡念萬人有,但最終死亡的只有寥寥幾人,這便是及時克制、停止行動的力量。
只要是人,就有可能會對自己的人生不滿,羨慕別人的人生。但我們心裡要明白的一件事情是,你就是你、他就是他,沒有投胎轉世,也沒有互換人生。
不論貧窮或富有,不論健康或疾病,不論是幸運還是不幸,都是我們的人生風景,沒有退路只有接受。
人只能活一世,這一世還請想好要怎麼活。是愛自己,享受自己的人生,還是羨慕別人,垂涎別人的人生,甚至妄想複製別人的人生。
如果你來問我,那我一定會回答你「這一世做自己就夠了。不管你遇到了什麼,都要尊重自己的人生,因為只要是你遇到的,也就一定是你鑄就的,無關別人,只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