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小龍蝦殼輔助重質生物油製備電極材料

2020-12-22 瀟湘晨報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教授朱錫鋒研究團隊提出「廢棄生物質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新方法,採用農林廢棄物熱解獲得的重質生物油和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即可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該成果日前發表在《碳》上。

朱錫鋒團隊的這項成果基於生物模板—鹼活化的方法,以小龍蝦殼為輔助材料,從重質生物油中成功合成了具有超高比表面積、高孔容和適宜氧原子含量的分層多孔碳。同時,他們還研究了活化溫度對分層多孔碳雜原子含量的影響,並對獲得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工藝條件進行了優化。研究顯示,與現有電極材料性能相比,他們所製備的分層多孔碳在超級電容器性能測試中,表現出寬工作電壓、高能量密度的明顯優勢,可用於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諸多應用領域。

朱錫鋒表示,這項成果為從農林廢棄物和廚餘垃圾等廢棄生物質資源中獲取高附加值產品,開闢了一條新途徑。(通訊員 桂運安)

【來源:中國科學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小龍蝦殼輔助重質生物油製備電極材料
    記者12月5日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朱錫鋒教授研究團隊提出「廢棄生物質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新方法,採用農林廢棄物熱解獲得的重質生物油和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即可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
  • 我國科學家用小龍蝦殼製備高性能電極材料,性能優勢明顯
    在日前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碳》(Carbon)上的論文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科學家們帶來了螯蝦殼分離和應用的最新進展。該校科研團隊採用新方法,將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等合成製備成一種高性能電極材料!變廢為寶太神奇!
  • 電極材料現狀!藉助3D列印技術製備石墨泡沫
    電極材料現狀!藉助3D列印技術製備石墨泡沫 DeepTech深科技 發表於 2021-01-06 14:12:15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希望找尋一種可循環再生的綠色能源。
  • 前沿|藉助3D列印技術製備石墨泡沫電極
    ,最終成功實現了電極的高機械強度和超高活性材料負載量。然而,增加電極活性材料的負載量(例如,大於10 mg cm-2)通常會導致活性材料的利用效率降低。設計具有互連多孔網絡3D結構的電極可以確保整個電極的有效電荷傳輸,從而實現活性材料的高利用率。隨著3D列印技術的飛速發展,其已被廣泛用於3D電極的結構設計,實現高效的能量存儲設備。
  • 【中國科學報】一滴樹脂列印一顆牙
    「在對樹脂這一類光固化材料進行3D列印時,我們發現其表面往往不光滑。」宋延林告訴《中國科學報》,液體樹脂不僅會在固化結構的表面殘留,還會產生凸起或者臺階結構。  他帶領研究人員從光固化界面的科學問題入手,嘗試破解這一難題。「三相接觸線」是一個核心概念,指的是滴上液滴的固化界面、液體樹脂及空氣的固—液—氣三相的接觸線,與浸潤、黏附和潤滑等現象緊密相關。
  • 中國新型能源材料發展戰略
    國內燃料電池催化劑尚處於研究開發階段,主要有兩類機構:一類是企業,如貴研鉑業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汽車尾氣鉑催化劑,已和上海汽車集團共同研發燃料電池催化劑;另一類是研究所,如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製備的Pd@Pt/C核殼催化劑,其氧還原活性與穩定性表現優異。目前,鉑合金催化劑是ORR催化劑的研究熱點之一。
  • 「中國科學報」研製出新型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曾傑團隊與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教授鮑駿團隊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該催化劑為超立方體框架結構,在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反應中表現出高活性和高穩定性,為今後相關電催化劑的設計提供了新思路。該成果日前發表於《美國化學會志》。
  • 「中國科學報」花開有時的基因奧秘
    李培金給《中國科學報》舉了一個例子,玉米在開花時期對高溫異常敏感,如果在七月份高溫天氣開花,會導致雌雄花期不協調和授粉失敗等問題,嚴重時顆粒無收,給農業生產帶來重大損失。 「因此,深入解析植物的開花機制,對植物分子輔助育種、提高作物產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高比能量鋰離子電池矽基負極材料研究進展
    Kim等通過鎂熱還原法製備的CNT@mp-Si納米多孔矽管的電極放電容量300次循環後為1019mAh/g, 對應的庫侖效率為99.6%(見圖4)。可見矽納米管較大的空間有效改善了體積膨脹, 材料具有優異的循環性能。此外, 二維化的矽薄膜能夠很好地緩衝矽原子體積膨脹, 減少機械應力的產生, 進而提高矽基材料的循環穩定性。
  • 科力遠氫能膜電極尚處研發當中,廈門鎢業儲氫合金應用於鎳氫電池
    「氫問董秘」是氫雲鏈旗下的全新欄目,主要包含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針對氫能、燃料電池等內容方面進行提問和相關企業的回覆,每天一期。在這裡,你可以全面了解企業的氫能發展動態。公司在氫能源領域的技術包括「高功率質子交換膜氫燃料電池膜電極及其關鍵材料的製備技術」和「氫燃料電池電電混合無極變速驅動系統技術」,產品為膜電極及其材料、電電混合無極變速驅動系統,目前尚處在研發與測試階段。詳細情況請以公司公告信息為準。謝謝您對公司的關注!
  • 為什麼變異小龍蝦基本上都是藍色蝦殼的小龍蝦?原因是什麼?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偶爾會見到變異的小龍蝦,但是變異的小龍蝦基本上都是藍色的蝦殼的小龍蝦,而不是其他顏色的小龍蝦。比如白色小龍蝦,紫色小龍蝦等等。這種現象還是有跡可循的。我雖然沒有親眼見過變異的藍殼小龍蝦,但是有幸從網友哪裡看見過藍色的小龍蝦。
  • 北京工業大學郭偉玲教授:新型電極LED的性能與可靠性
    近日,由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與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南方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與北京麥肯橋新材料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SSLCHINA 2020)暨2020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IFWS 2020)在深圳會展中心召開
  • 用來建造火星基地的材料,竟然是小龍蝦,科學家為什麼這樣說
    對於這個問題,想要從地球運輸材料明顯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火星離我們很遙遠,而且按照我們目前的科技,我們還無法實現這樣的方式。因此科學家則是認為,既然不能夠運輸材料過去,那目前最佳的方法就是在火星上面就地取材。那我們該如何取材呢?科學家對於這個問題也是研究了很久,最終則是想到通過甲殼類動物的殼來建造火星基地。
  • 【中國科學報】為「嫦娥」織就「護體羽衣」
    地面存放環境中的大氣腐蝕、近地軌道附近原子氧的侵蝕、宇宙射線對塗層材料的破壞、太空中交變溫度的影響……航天材料在研製過程中需要考慮許多複雜的腐蝕因素。  日前,《中國科學報》從中科院金屬研究所(以下簡稱金屬所)獲悉,該所研製的腐蝕防控核心技術已經應用於「嫦娥五號」探測器上的鎂合金天線接收器外殼,以及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鎂質慣組支架上。
  • 「專利解密」華燦光電提出LED外延片製備方法
    集微網消息,第三代半導體包括碳化矽(SiC)、氮化鎵(GaN)等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可廣泛應用於發光、通訊、電能變換等領域。而近日,華燦光電就獲批浙江省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將致力於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和器件等領域的研究。
  • 用小龍蝦修路?美國專家:中國的「反人類」操作又開始了
    現在的中國是非常先進的,在國際上也有很大的影響力,其中,在基建領域當中,中國可以說是霸主一般的存在了,很多別人完不成的工程我們能夠完成,而且只用最短的時間,使用最低的成本,同時還能保證物美價廉,這就是技術上面的領先!
  • 「Webike線上摩託車展」必買!NGK「MotoDX 火星塞」
    全球市佔率第一的火星塞品牌「NGK Spark Plugs」,專為摩託車設計的火星塞「NGK Moto DX火星塞」現在正好評熱賣中,加上預定在4月上市的兩項產品,總計推出了12種商品。將D-Shape外側電極所帶來的驚人加速感獻給所有的騎士們。
  • 中國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取得重大突破: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碳基半導體具有成本更低、功耗更小、效率更高的優勢,更適合在不同領域的應用而成為更好的半導體材料選項。碳納米管由此成為取代矽材料、發展下一代電晶體集成電路的最理想材料。然而,碳納米管集成電路批量化製備的前提是實現超高半導體純度、順排、高密度、大面積均勻的碳納米管陣列薄膜。
  • 中國科大發明新型亞克力樹脂材料—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大發明新型亞克力樹脂材料
  • 徐匯NO.1的「首飾盒小龍蝦」,預定明年奧斯卡!
    (文末優惠不看後悔)榜單NO.1,「戲精龍蝦店」驚現徐匯今年端午不知道該去哪裡約飯,小編給你們安排上了!魔都這家「戲精龍蝦店」必須安排上姓名,10+種口味的小龍蝦輪著刷都不嫌膩!新店就在徐家匯,現在還有獨家優惠,5.9折就能擼到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