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際賽的比賽版本是9.13,但奇亞娜和鐵男依舊是系統默認Ban位,所以大家是不可能看到這兩位英雄上場的。而之前在國內9.12版本中表現出色的一些英雄也是有不同程度的削弱,教練組也應該事前就和隊員們溝通過。
但前兩天的比賽,LCK在面對LPL時取得了3勝1負的好成績,已經提前確定了決賽的席位,現在我們簡單來分析一下這幾局比賽當中,BP的優劣與最後的傷害佔比問題。
首先是KZ對陣FPX,雙方把版本最為強勢的那幾位英雄,比如刀妹,拉克絲,泰坦,卡爾瑪,劍魔這種萬金油給Ban掉了,但唯獨放出了比賽常客貓咪。LCK的隊伍有一點非常的明確,任何一個OP英雄只要你不拿,那我就會一搶。
所以我們也看到盧錫安加貓咪的組合直接壓的輪子媽和牛頭喘不過氣來。中路則是兩位刷子英雄,需要等到中後期才能發力,不過這也意味著,中單會將注意力放在刷線打錢,而不是支援上,這與FPX一貫的遊走支援風格不符。
至於上路,克烈在韓服排位中其實非常火熱,因為他兼具肉度和傷害,強開能力也不錯,而FPX這樣專注刷線的陣容一旦開啟團戰,就只能各自為戰,完全沒有能切入對方後排的英雄。
最終從傷害佔比我們能看出,FPX在傷害能力方面其實不弱於KZ,但在前期的節奏方面,中路下路被死死的限制住在線上,直接導致FPX引以為傲的支援體系完全打不開,最終只能在韓式運營下面苦苦支持。
而同天的JDG對陣GRF,除了Ban那些萬金油之外,他們依舊把貓咪給放了出來,當Viper拿出EZ的那一刻起,基本上就宣告著JDG不可能限制住GRF下路的發育。
雖然綠毛嘗試著拿出招牌巴德想要試試效果,但缺少穩定控制和爆發,豬妹完全不可能去照顧下路,只能找找中上反蹲。而反觀GRF,拿出了阿卡麗和男刀這樣的刺客來限制JDG三C的發揮,結果他們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IMP發揮再怎麼亮眼也終究只是一個人,巴德是缺少保護能力的,男刀和阿卡麗的傷害能直接灌死任何一個發育完美的C位。
所以說,即便中上能穩住,但EZ配合貓咪的中期的消耗傷害是真的非常恐怖。一個貓咪的輸出甚至逼近沙皇。所以LPL的隊伍完全不該把貓咪這樣的英雄給放出來。
洲際賽共用教練團,所以我們總是能看到中單飛機這樣的英雄,我們能理解教練希望中單承擔起Carry隊伍的責任,但是需要發育就意味著放棄前中期的操作性,這很容易給對面可乘之機。不過從這次的BP來看,TES佔據了上風,因為琴女寶石的消耗能力搭配上傑斯對位吸血鬼的優勢,很容易讓DWG崩盤。
但369顯得有些緊張,即便Xx一直在幫助他,但是吸血鬼的發育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反而是皇子配合下路把琴女抓崩盤了。
即便中上野盡力想要打出輸出,但DWG成型的吸血鬼完全能一拖三,而TES又沒有合格的前排,琴女的操作也開始變形。在經濟差的面前,即便TES爆發夠高,但發育完美的輪子媽與吸血鬼真的是團戰Bug。
我們能看到TES確實盡力打出了傷害,但前期給的機會太多了,這也變向說明對於LPL的ADC選手來說,傳統射手才能更發揮出實力。
IG和SKT作為粉絲們最為關注的戰隊,他們的對決自然也是受到矚目的,在BP中,IG表現出了自己的一貫特色:搖擺,而Khan則是被勾引選出了青鋼影,在面對The shy的AD妮蔲時,被壓制的很慘,單帶帶不過,團戰輸出也不夠。
而JKL和寶藍也頂住了壓力,在面對泰坦和卡莉斯塔的強勢雙人組時,補刀還略微領先。要知道卡莉斯塔如果前期沒能取得優勢,在中後期的團戰中非常容易被針對,也容易邊緣OB。
至於Faker的沙皇則是一如既往的孤獨Carry,只是熟知Faker的朋友也會知道,他太想帶領隊伍了,以至於會在團戰不明朗的情況下主動E臉打傷害。要知道青鋼影和卡莉斯塔是不能提供收割傷害的,這就意味著如果Faker倒下,那麼SKT就沒有後續的輸出了。
但反觀IG,除去巖雀的傷害,妮蔲和卡莎的雙射手輸出直接讓缺少前排的SKT瞬間敗退,沙皇在厲害控制的沙兵也是有極限的,不可能一打五。
所以綜上所述,LPL在這次洲際賽中,不應該拿出和LCK一樣的運營陣容,而是該發揮優勢,拿出前中期就能主動帶起節奏的中野。下路也是按照版本強勢的拿,輔助拉克絲,泰坦,貓咪,卡爾瑪;AD輪子媽,卡莎,女警。
如果又回到當年韓式運營的風格,那麼比賽就會變得非常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