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又將收穫一個IPO,翱捷科技擬登陸科創板,阿里巴巴為第一大股東

2020-12-24 騰訊網

近日,上交所受理了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翱捷科技)的科創板IPO申請,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其保薦機構。

翱捷科技本次擬公開發行股票不低於4,183.01萬股,不低於發行後總股本的10%,募集資金23.8億元,用於商用5G增強移動寬帶終端晶片平臺研發、5G工業物聯網晶片項目、商業WiFi6晶片項目、智能IPC晶片設計項目、多種無線協議融合、多場域下高精度導航定位整體解決方案及平臺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翱捷科技是一家IC設計公司,主要經營模式為 Fabless (沒有製造業務、只專注於設計)模式,主營業務是無線通信晶片的研發、設計及銷售,同時提供晶片定製服務及半導體 IP 授權服務。成立以來,翱捷科技已經陸續開發並量產多款蜂窩及非蜂窩晶片產品,報告期內(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9月),公司已成功量產超過 20 顆全新晶片,公司蜂窩基帶晶片產品銷量累計超過 3,000 萬套,非蜂窩物聯網晶片產品銷量累計超過 1,700萬顆。各類晶片主要應用於以手機、智能可穿戴設備為代表的消費電子市場及以智慧安防、智能家居、自動駕駛為代表的智能物聯網市場。

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翱捷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423.35萬元、1.15億元、3.98億元、7.07億元,翱捷科技在報告期內的毛利率分別為40.66%、33.10%、18.08%和27.93%,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9.98億元、-5.37億元、-5.84億元、-21.16億元。

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9月,翱捷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3.67億元、5.24億元、5.97億元、18.68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35.41%、454.45%、149.96%和264.28%。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研發人員為795人,佔公司人數比例為89.83%。

「復仇者聯盟」

翱捷科技成立於2015年,翱捷科技的前身翱捷科技有限,系由戴保家、浦東新產投、浦東科投及香港紫藤出資於2015年設立。事實上,翱捷科技的成立背後還有一段故事。翱捷科技,英文名稱「ASR」,有人將ASR解讀為「復仇者聯盟」(Anti-Spreadtrum & RDA),但根據ASR的內部澄清ASR只是Alphean、Smart IC、RDA的前CEO三者的組合,而外界有「復仇「這樣的解讀,則與創始人戴保家的創業經歷有關。戴保家為通信晶片舉足輕重的人物,是著名通信集成電路公司銳迪科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即RDA)的前老闆。招股書顯示,戴保家於2004 年至 2013年擔任銳迪科董事長、總經理,銳迪科曾在射頻、藍牙等領域打破歐美、日本和臺灣公司對集成電路行業壟斷局面,並於2010年在納斯達克上市,創始人包括了戴保家、魏述然等人。基帶晶片是手機實現通信功能的核心部件,也是手機晶片的關鍵技術門檻,相比一般晶片,蜂窩基帶晶片研發難度更大,資金投入更高。當年,銳迪科是國內絕無僅有的自主基帶晶片供應商,在基帶晶片領域價值顯著,受到國內資本爭相競購,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清華紫光和浦東科投圍繞RDA展開了長達1年的收購大戰,最終清華紫光以每股高出浦東科投2.5美元的報價收購了銳迪科,後將銳迪科和展訊通信整合為紫光展銳。由於浦東科投收購後將不幹涉銳迪科獨立發展,戴保家更加傾向於浦東科投的方案,極力反對紫光入駐,這與銳迪科當時的大股東華平資本產生了嚴重分歧,於是戴保家被解職,離開了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並賣掉了全部的股票,率領RDA核心骨幹出走「另起爐灶」,牽手收購失敗的浦東科投創建了ASR公司,即翱捷科技。成立後,翱捷科技網羅了深創投、IDG資本、聯升資本、浦東新產投、阿里巴巴等各路資本,獲得了基帶晶片開發的資金,公開資料顯示累計融資額超過3億美元。在資本助力下,翱捷科技先後收購了韓國Alphean、江蘇Smart IC、全球Top6的IC晶片設計和公司美國邁威爾移動通信業務部門,吸納了手機基帶晶片領域的技術精英,如領導Marvell的基帶團隊的趙錫凱,曾就職於高通的射頻高手鄧俊雄,翱捷科技成為國內又一個擁有全網通技術的公司,再次步入基帶晶片領域,成為紫光展銳的競爭對手。招股書顯示,目前全球範圍內蜂窩基帶晶片設計企業寥寥可數,能對外銷售商用多模蜂窩基帶晶片的 Fabless 型晶片設計廠商僅有美國高通、臺灣聯發科、海思半導體、紫光展銳和翱捷科技等。目前,翱捷科技已經具備完整、強大的基帶平臺研發能力,招股書顯示,翱捷科技蜂窩基帶晶片產品已經覆蓋GSM/GPRS/EDGE(2G)、CDMA/WCDMA/TD-SCDMA(3G)、FDD-LTE/TDD-LTE(4G)、5G,是極少數掌握全制式蜂窩基帶晶片設計能力的企業之一。在 5G 移動通信部分,公司首款針對 eMBB 場景的 5G 基帶晶片已經流片,成為市場上極少數擁有5G 通信晶片設計能力的廠商。除此之外,在非蜂窩移動通信領域,翱捷科技高性能 WiFi 晶片已經通過白電龍頭企業嚴苛的供應鏈質量測試,是國內首家為其大批量供貨的本土WiFi 供應商,打破了國際巨頭在中高端非蜂窩物聯網晶片領域的壟斷局面。

雷軍又將收穫一個ipo

持股方面,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翱捷科技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戴保家。戴保家直接持有公司9.36%的股份,並與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24.36%的表決權。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網絡)持有翱捷科技17.15%股份,前海萬容持有翱捷科技6.13%的股份,浦東新產投直接持有翱捷科技2.41%股份,通過其全資控股子公司新星紐士達持有翱捷科技5.88%股份。值得一提的是,翱捷科技也出現了「雷軍」的身影,招股書顯示,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小米長江)長江基金持有翱捷科技1.09%的股份,於2020年2月以 3.85 美元/出資額的價格對翱捷科技進行增資,認購總金額為2,000萬美元。小米長江成立於2018年9月,募集資金120億元,是當時中國民營企業產業基金中規模最大的一支,小米科技為第二大股東,持股17.23%。2020年IPO大豐收,許多企業家都得到了大量IPO退出的機會,但是恐怕只有雷軍才稱得上最大贏家。從去年科創板註冊制運行後,雷軍旗下投資的多家企業紛紛開花結果,今年金山雲、石頭科技、九號公司、一起教育、荔枝、聲網、藍城兄弟、小鵬汽車等8家公司IPO成功,背後都有雷軍的資本力量。雷軍的投資一貫遵循「一手生態鏈,一手產業鏈」投資路徑,對於生態鏈的投資主要通過天津金米投資這個主體,而對於中國製造業的上遊企業的投資主要通過小米長江進行,小米長江也是小米投資晶片公司的主體。國內通信業進入了現在的4G和即將到了的5G的多頻多模網絡環境,再從零做基帶晶片,要求和壓力無疑是巨大的。自小米自研晶片澎湃S2難產後,小米便加速了在晶片領域的布局,據不完全統計,小米長江累計已投資半導體企業24家,涵蓋Wi-Fi晶片、射頻(RF)晶片、MCU傳感器和FPGA等多個領域。據悉,小米自研晶片最關鍵軟肋還是在於基帶,此次小米入股翱捷科技為小米輸血的同時,也將為雷軍帶來財富。

相關焦點

  • 小米、阿里等明星股東雲集 平臺型晶片設計企業翱捷科技衝刺科創板
    值得注意的是,翱捷科技受到眾多知名投資機構青睞,包括阿里巴巴和小米產業投資基金等。翱捷科技產品可以分為晶片產品及晶片定製業務、半導體IP授權服務三大部分,晶片產品最終應用領域可以分為消費電子和智能物聯網設備兩大領域。 消費電子市場主要以個人使用的終端設備為主,包括智能可穿戴設備、功能手機、智慧型手機等產品。
  • 通信晶片老將戴保家旗下ASR赴科創板!擬募23.8億 阿里、小米長江等...
    《科創板日報》(深圳,記者 莫磬箻)訊, 又一家晶片龍頭要來科創板!12月15日晚間,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翱捷科技」)的科創板發行上市申請獲上交所正式受理。翱捷科技,業內常稱「ASR」,其實際控制人為通信晶片行業一代老將戴保家,美股公司(注:已退市)銳迪科的前老闆。
  • IPO雷達| 去年前三季度虧損21億元,低毛利是「硬傷」,基帶晶片第一...
    在恆玄科技(688608.SH)成功上市之後,科創板又迎來一家通信行業的巨頭。近期,晶片獨角獸公司翱捷科技向上交所遞交了科創板上市申請。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101/421887.htm對於翱捷科技大部分圈外人士可能比較陌生,但提到「ASR」,在半導體圈可是如雷貫耳。
  • 雷軍又賺嗨了!科創板股石頭科技開盤大漲73%,市值73億
    雷軍加持的又一科創板股上市了。2月21日,科創板」掃地機器人第一股「石頭科技(688169)上市,開盤大漲73.35%,報470元,市值73億。雷軍間接持股作為小米定製品牌「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的供應企業,石頭科技與小米關係匪淺。小米同時為石頭科技的客戶、分銷渠道。數據顯示,石頭科技與小米的交易金額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較大,2016-2018年分別為100%、90.36%和50.17%。
  • 雷軍變身 IPO 收割機:坐擁 4 家上市公司,今年至少收穫 8 個 IPO
    12 月 6 日,雷軍在個人微信公眾號發文稱:祝賀一起教育科技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交易。雷軍表示,這是順為資本今年上市的第 8 家公司。一起教育科技 IPO 當晚,雷軍以順為資本創始合伙人、董事長的身份親赴現場。雷軍在自己的文中回憶道:「2012 年,順為資本創辦的第二年,我就有幸認識了劉暢,當時就被他深深打動。首先是極其出色的口才。私下說一句,新東方真牛 x,不僅出了徐小平、羅永浩,還有劉暢,一個比一個能說。當然,更重要的是,劉暢對 K12 教育的深刻理解,還有對在線教育事業的執著和熱愛。」
  • 雷軍財富猛增261億:荔枝上市,小米大漲;科創板總市值破萬億,首家...
    宏觀新聞1、科創板總市值破萬億,首家千億半導體巨頭誕生本周科創板表現強勢,個股全線飄紅,全周共成交806.9億元,較上周的611.19億元大漲32%。從個股走勢來看,全周無一個股下跌,部分個股漲勢兇猛,其中中微公司、虹軟科技、華特氣體分別上漲69.7%、44.98%、37.32%,居漲幅榜前三。
  • 熵基科技衝擊創業板,邁威生物成立僅三年擬募資近30億
    2020年上半年,冠龍股份實現營業收入4.30億元,淨利潤為0.67億元。翱捷科技於12月15日披露招股書 擬登陸上交所科創板12月15日,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翱捷科技)的科創板IPO申請已獲受理,保薦機構為海道證券。
  • 科創板整車第一股要來了(附最新擬IPO排隊名單)
    「科創板整車第一股」、「A股+H股+歐洲三地上市」,本周,吉利汽車即將登陸科創板上市無疑是市場最熱話題之一。據最新披露的IPO排隊企業名單顯示,截至到2020年9月4日,IPO排隊企業數量為599家(不含科創板),其中主板148家、中小板83家、創業板368家。
  • 支付科技公司跑步上市!連連支付母公司擬掛牌科創板,"豪華"股東名單首度曝光
    12月22日,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連連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連連數科」)已同中金公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並在近日於浙江證監局備案,擬科創板掛牌上市。連連數科主營業務為支付業務(含國內、跨境)和清算及信用卡業務,截至2019年末,已支持全球數十家電商平臺、覆蓋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的跨境支付服務。
  • 九號機器人衝擊科創板,「雷軍系」再開花?
    【撰文/譚麗平 統籌/張喜斌】7月2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告頁面顯示,科創板擬上市公司九號機器人有限公司已正式提交註冊。這也意味著,如果順利上市,九號機器人將成為國內第一家通過發行CDR的形式登陸科創版的企業。
  • 科創板築巢引鳳,硬核科技造富神話正在上演
    誕生多個「第一」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首次提出「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目標很明確,讓資本活水注入科技企業,培育「偉大」的科技企業。光峰科技的董事長李屹說:「科創板就是為他們這樣專啃科技創新硬骨頭的企業,量身定製的融資平臺。」在這一年內,科創板不斷的「築巢引鳳」,架起資本市場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醫藥環保、半導體等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企業之間的橋梁。
  • 科創板晚報|SK海力士重慶工廠復產時間待定 雲從科技完成科創板...
    《科創板日報》(上海,何律衡)訊,今日科創板晚報主要內容有:SK海力士重慶工廠2600多員工新冠檢測結果均呈陰性,復產時間待定;科大訊飛與廣汽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深化汽車智能及數位化領域合作;Moderna:初步分析顯示新冠疫苗有效性為94.1%;AI公司雲從科技完成輔導工作,擬科創板上市。
  • 科創板又新增電池股,天能股份IPO成功過會
    記者 | 周小颺1科創板將新增一家電池上市企業。7月6日,界面新聞記者從天能電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能股份)獲悉,該公司在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上交所上市委員會同意。天能股份的控股股東為天能集團,該公司成立於1986年,是中國鉛酸電池的龍頭企業。2007年,天能集團旗下的天能動力(00819.HK)赴港上市,被稱作中國「動力電池第一股」。2018年年底,天能動力宣布考慮分拆電池業務以回歸A股。
  • 中芯國際(00981)登陸科創板 千頁招股書透露重磅信息
    此番欲棲落科創板枝頭,中芯國際展示了哪些硬核實力呢?200億元募資堪稱「募資王」如果成功發行,中芯國際很可能將成為科創板「募資王」。據披露,中芯國際本次擬在科創板發行不超過16.86億股(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之前),佔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25%,每股面值0.004美元,募集資金總額高達200億元。注意!
  • 又一名科技服務「考生」 阿拉丁加入科創板受理「大軍」
    4月28日晚間,上交所受理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阿拉丁」)、深圳市明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明微電子」)科創板上市申請。阿拉丁:又一名科技服務「考生」科創板的包容性頻頻向科技服務類企業伸出「橄欖枝」,繼泰坦科技重返「考場」後,又一家科技服務類企業「報考」科創板。
  • 航亞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投資風險特別公告
    無錫航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        投資風險特別公告聯合保薦機構(聯席主承銷商)無錫航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亞科技」、「發行人」或「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並在科創板上市(以下簡稱「本次發行
  • 投影「一哥」極米科技衝刺科創板 擬募12億用於智能化等 公司市佔...
    科創板較為看重的研發方面,截至2019年末,極米科技研發人員有246人,佔公司總人數的21.87%。2017~2019年,極米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3305.08萬元、6300.17萬元、8106.09萬元。財務數據顯示,極米科技2017年至2019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99億元、16.59億元、21.16億元,平均年複合增長率為45.58%。
  • 科創板又迎巨無霸!營收2億、虧損24億的獨角獸擬募資144億(附最新...
    柔宇科技擬發行不超過1.2億股普通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募集資金144.34億元人民幣,在目前已上市的科創板個股中,募資額僅次於中芯國際(532.3億元)。柔宇科技表示,募資金額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柔性顯示基地升級擴增建設項目、柔性技術的企業解決方案、柔性前沿技術研發項目和新一代柔性智能終端開發項目。
  • 軟包動力之王登陸科創板,戴姆勒入股意義深遠丨IPO稜鏡
    來源:投資時報作為中國第一批實現三元軟包動力電池量產的企業之一,2017年及2018年,孚能科技出貨量和裝機量連續兩年排名均為全球第三、中國第一。一方面,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大眾中國)宣布將投資約11億歐元,獲取國軒高科(002074.SZ)26.47%股份,未來大眾中國將成為國軒高科第一大股東。另一方面,寧德時代(300750.SZ)宣稱,已與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下稱本田)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圍繞動力電池的研究開發、供應、回收再利用等領域深化合作。
  • IPO周報:19過19!科創板審核現謎團,中加特上市前夜「剎車」撤回
    齊魯銀行成立於1996年6月,前身是1996年在濟南市16家城市信用社和1家城信社聯社的基礎上組建的濟南城市合作銀行,2015年登陸新三板。該行在2018年11月遞交輔導備案材料,正式接受中信建投證券的輔導。 根據齊魯銀行披露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該行擬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後的總股本不超過54.97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