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場景智慧的背後是什麼?

2020-12-06 和訊

當我們要辦理公積金、社保、證照等服務時,我們已經逐漸習慣網上辦理,足不出戶;當我們在機場安檢時,刷臉已逐漸在取代刷卡;當我們要去醫院就診時,我們已經更習慣通過網上預約——不知不覺中,我們的生活已經變得越來越智慧。不僅是個人生活,城市的綜合治理、企業的運營生產也正在變得更加智慧,一個「全場景智慧」的時代正在揭開帷幕。

那麼,在這些智慧生產生活的背後,都有著怎樣的故事?近期網上熱議的「全場景智慧」,到底又該如何來理解?

2020年8月底,新華網(603888,股吧)《新華訪談》節目組走入深圳華為基地,主持人劉燕與華為雲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先生進行了一場關於「全場景智慧」的對話,解讀了5G、雲、AI、計算等技術融合創新給城市、企業和千行百業帶來的裂變效應。

以下為採訪實錄的重點內容: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您收看《新華訪談》。今天大家跟我一起來到深圳。其實我來過深圳很多次,開放、包容、創新是我對這座城市的印象。最近幾次來到深圳,我又感受到這座城市一些新的變化。從5G網絡的覆蓋,到機場刷臉通行,還有易安檢,都能夠感受到這座城市正在變得越來越智慧。我也了解到深圳的這些智慧變化背後都有一個企業的影子,那就是華為。

不久之前,華為公司提出了全場景智慧的理念。今天,我們的節目走進了深圳坂田華為基地,和華為雲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來聊一聊「全場景智慧」的相關話題。侯總,歡迎您,請先跟我們的網友打個招呼。

侯金龍:主持人好,新華網網友好,我是華為侯金龍。

主持人:如今身邊越來越多的人使用華為手機、華為筆記本等等產品,並且服務電信運營商的5G、光傳輸等等這些電信設備也被消費者熟知。在消費者心中華為就代表著高科技,也代表了行業先進的生產力。如今「新基建」的提出,人們也開始關注到除了5G之外,雲、人工智慧、智能計算等等這些方面。事實上華為在這些方向上很早就做了布局。

我們也關注到7月28號,您在華為雲與計算城市峰會上提出了「打造全場景智慧,共創世界一流智慧深圳」。所以在我們訪談的最開始,您先跟網友聊一聊,全場景智慧是一個怎麼樣的理念?

侯金龍: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我也是深圳人,我在深圳生活了將近25年。對於深圳的經濟發展和智能化轉型,包括城市的發展,應該說感同身受。最近我們提出了通過全場景智慧來建設整個深圳。「全場景智慧」是指面向城市、企業和行業等場景,通過5G、雲、AI、計算等多種技術與行業知識深度融合創新產生的裂變效應,提升城市綜合治理水平,讓居民的幸福感更強、企業生產效率更高、行業創造力更強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華為圍繞5G、雲、AI、計算、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構建生態,打造黑土地,致力於成立為數字世界的底座。我們最近也提出了「讓雲無處不在、讓智能無所不及、共建全場景智慧」的目標。通過發揮在5G、雲、AI、計算等領域的綜合技術優勢,與夥伴一起來構建全場景智慧。

主持人:華為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提出「共建全場景智慧?作為雲與計算BG的掌舵人,您是怎麼樣來看待和理解全場景智慧的?

侯金龍:5G已經步入商用階段,5G的部署給我們帶來高速、低時延的網絡,實現了網絡的覆蓋和萬物互聯。

雲計算的成熟,讓我們的算力和AI的能力,像用水或用電一樣,可以觸手可及,隨時可以用到。另外,AI使得海量的數據、算力和行業知識充分的結合起來,可以創造出新的業務體驗、新的行業應用、新的產業形態。所以,「5G、雲、AI、計算」技術融合與協同創新,使得全場景智慧成為可能

我們認為全場景智慧既要ToC,就是面向個消費者,也要ToB,包括行業、企業、城市。2018年,我們提出了全場景智慧生活,這是面向個人的。現在,我們希望將全場景智慧帶給城市、行業、企業,圍繞各種場景,和夥伴們一起來提升這些場景的生產力和創新能力,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讓我們的工作更方便。

主持人:全場景智慧具體會體現在哪些方面?尤其是我們會有什麼樣深切的感受呢?

侯金龍:全場景智慧將覆蓋城市、企業、行業,惠及每個組織、每個家庭、每個人。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我們將攜手夥伴們共建全場景智慧,包括智慧城市、智慧企業、智慧行業。

全場景智慧城市方面,我們認為全場景智慧城市是智慧城市的一個新階段。它將讓城市治理者可以感知城市每個角落,實現城市一體化協同,集中式管理向場景化服務的轉變;讓企業能夠擁有更開放的創新土壤,不斷催生新產業和新生態;讓市民可以享有更便捷的城市服務,獲得更多幸福感;讓大家以共創、共享、共贏的方式實現創新型生態城市。

全場景智慧企業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希望通過5G、雲、AI、計算等多種技術的融合創新,幫助企業的智能升級,提升企業的服務體驗,優化企業的業務流程,使得商業創新,最終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全場景智慧行業方面,我們希望把這些技術和能力帶到全行業,能夠提升全行業的生產效率,實現產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包括創新的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

智慧實際上已經進入到我們生活,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感受到。我舉個簡單例子,我們和深圳機場(000089,股吧)一起通過5G、雲、AI、大數據,IoT這些技術,打造全場景便捷化、智慧化的體驗。

我們進入機場安檢的環節可以刷臉安檢、預約安檢、全流程的自助安檢,給旅客帶來了順暢、高效的體驗。在登機口,刷臉登機讓每一位旅客,平均只需要一到兩秒就可以快速、準確的完成驗證和通行,實現一張臉走遍機場。在智慧機位分配方面,靠橋位至少提升10%,意味著1000個航班當中,有100個航班不再需要通過擺渡車,每年可讓400萬個旅客不需要乘坐擺渡車。

主持人:剛才通過您的介紹,大家對全場景智慧有了大概的了解。華為雲與計算業務會怎麼樣來踐行全場景智慧?然後怎麼樣在城市之中得以實現呢?

侯金龍:全場景智慧涉及到技術、生態、產業、場景應用等方方面面,並讓城市、企業和行業受益。我們認為可以從場景化切入,重點從五個方面來實現全場景智慧城市。

通過5G和IoT等聯接的技術來實現高帶寬、低時延的網絡覆蓋和萬物互聯,它們是智慧化城市的基礎。

通過提供充裕的、經濟的、綠色的算力,包括AI算力和通用算力,為城市的智慧發展打下基石。

通過擁抱雲服務,加速區塊鏈、大數據等創新技術的使用,來打造快速創新平臺。

通過大力發展AI技術,並使之普惠,讓大家都用得起、用得好,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加速企業智能化升級。

全場景智慧離不開夥伴,離不開生態,我們希望通過使能合作夥伴來進行生態的創新,讓AI技術和行業知識能夠結合起來,發展智能新業態。

主持人:我們知道現在國內掀起了「新基建」建設熱潮,雲、AI、5G等都發揮著獨特的作用,而傳統的基建,我們知道它的特徵就是資金投入大,刺激總需求,有效的來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和就業。那麼對於新挑戰、新機遇,我國基建重心已經從剛才說的傳統基建轉向了由雲、AI、5G等新興技術為代表,也將觸發新一輪的產業轉型升級。全場景智慧和新基建之間有著怎麼樣的聯繫?而且會發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

侯金龍:「新基建」是發力於科技端的新的基礎設施。它的核心基於5G、雲、AI和計算等技術的融合創新,使能千行百業的智能化的升級。這是我們認為新基建最本質的核心。

我們認為全場景智慧是華為基於新基建強大的背景下的新追求和目標,是新基建價值的綜合體現。新基建是全場景智慧的前提,全場景智慧城市、全場景智慧企業要得到高質量的發展就離不開新基建的支持。

主持人:未來相信更多的行業都會接觸到,並且用上5G、雲、AI這些技術來實現全場景智慧。5G、雲、AI是新基建三要素,5G、雲、AI、計算等多技術的融合和協同創新使得全場景智慧成為可能。華為作為行業的頭部企業,怎麼產業賦能?

侯金龍:在全場景智慧實現中,技術持續的創新、人才建設、包括行業生態是重中之重。以AI為例,我們將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做這方面的準備。

第一方面,在技術方面我們將利用自身的優勢,持續在基礎設施層面加強投入,包括充裕、經濟和綠色的算力,構築千行百業智能化升級的基礎。算力是數字世界實現的動力,就像電力是物理世界的動力,這是基礎。

第二個,我們認為在人才方面,研究AI的數據、算法的人才是很稀缺的。這需要以科研和生產雙輪驅動AI的框架設計,讓AI的整個框架應用更簡單,讓會軟體的工程師簡單使用AI,最大程度賦能現有的軟體工程師。我們堅持以市場開放來牽引生態和人才培養,包括高校培養人才,現在我們已經把課程開進全國300多所高校。還有與各個人才機構合作,加強人才培養的力度。人才非常重要,它是整個計算產業,包括全場景智慧的靈魂。

我們在2019年推出了「沃土計劃2.0」,計劃在未來5年投入15億美金,聯合社區和高校在全球培養500萬名開發者。

最近大家在網上熱議的「天才少年計劃」,實際上很多也是聚焦在人工智慧、算法領域的研究。我們相信通過人才的培養和這些新鮮血液的加入,將為我們的技術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也就是提供創新的人才。

第三個方面,全場景智慧需要產生真正商用社會價值,必須吸引更多的夥伴加入到生態系統當中來。全場景包括多種場景,但除了技術,還需要應用和場景。技術和行業、場景結合起來產生生產力,需要各種各樣場景的合作夥伴一起來做這個事情。所以華為幹什麼呢?我們聚焦在AI、雲、5G、計算這些基礎核心的技術,合作夥伴基於這些技術,聚焦行業的場景和應用,一起縮小AI知識和行業知識的差距,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

在過去一年,我們發布了一站式的AI開發平臺ModelArts,提供了充裕、經濟的AI算力和平臺。目前華為雲AI已經在城市、製造、物流、網際網路等十大行業,在600多個項目進行了探索和落地。

未來我們願意和合作夥伴一起,在雲、AI、5G的領域內持續創新,讓城市、行業、企業更智慧。

主持人:產業賦能是一個大工程。全場景智慧的實現需要政府、企業等各界共同來努力,推動生態建設。您能否結合具體的例子來談一談華為雲與計算業務與夥伴是如何共建全場景智慧的?

侯金龍:行業價值的實現離不開最了解行業的夥伴的支持和投入。我們與產業夥伴不斷的探索、創新,使能各種場景的智慧化,為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為企業的提質增效、居民生活的改善來貢獻力量。

比如在製造行業,我們與山東石橫特鋼一起合作。山東石橫特鋼是一家集焦化、煉鋼、軋鋼、機械製造、鋼鐵物流為一體的大型鋼鐵企業。通過採用河南煜祺網絡公司與華為雲提供的智能配煤方案,將焦炭質量的預測準確率提升到95%以上,百萬噸級產線每年節約的成本超過1000萬。

在金融行業,富德保險基於雅克康易和華為雲提供的OCR服務,OCR是指光學字符識別技術,來實現費用審核的自動化,實現十多個通用表單,三十多個自定義的表單的自動識別,大幅度提供運營效率。以前這些都是靠人力,現在全部靠機器來,也就是數位化。

在醫療行業,華為雲聯合華中科技大學、藍網科技,在抗疫期間共同推出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AI的輔助診斷服務,實現CT量化結果秒級輸出。以前靠人看,靠醫生看,醫生天天疲憊不堪。通過這個服務,減輕醫生的診斷工作負荷。實際上智慧化技術已經在各個場景廣泛使用。這些都是和合作夥伴一起探索,我們提供平臺和技術,合作夥伴基於對場景應用的理解,然後把它和技術結合起來,來解決場景問題。

主持人:我們也知道生態建設是一個共贏的事情。我們剛才講的這些合作夥伴,他們在加入生態體系之後,他們具體的收益又是什麼呢?

侯金龍:實際上夥伴也需要商業閉環的。我們認為共建全場景智慧離不開開放、合作、共享、共贏的繁榮生態。華為聚焦雲、AI、5G等核心技術,合作夥伴關注在應用,共同為客戶提供服務,實現商業閉環。

我舉個簡單例子,龍田科技為德邦快遞提供智慧物流解決方案,通過AI自動識別快遞商品暴力的裝卸行為,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從2007年與華為雲合作以後,龍田科技已經在工業物聯網、園區智能化、區塊鏈,AI和VR培訓等方面為客戶提供多樣化、專業化和定製化的解決方案。它的營收從最開始的幾千萬,目前增長至超過了10億。這是非常快的,其中80%都是和華為合作產生的。

我們認為生態中的成員應該是互相依存,相互協助,大家都能夠在生態中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彰顯自身的價值。也是我們共同一起來為客戶創造價值。

主持人:我們也注意到8月17號的「點亮深圳,5G智慧之城」發布會上,華為表示將與運營商、合作夥伴一起協同「5機」力量。這個「機」是機器的機,是否也可以理解成機會的機?這個活動向外界充分表明了城市智能化的變遷。還是想讓您跟我們解釋一下5機協同指的都是哪些方面?

侯金龍:實際上我們在8月份這個會上。深圳市宣布實現5G獨立組網全覆蓋,深圳進入5G時代。隨著多種技術的融合,以5G為特點新型ICT基礎設施,它不僅僅是提供聯接,還有算力和應用,5G商業成功是聯接、雲、計算、行業應用以及無處不在AI的融合,是這5個技術協同的成功,這就是你剛才講的「5機」。我們認為它是5個技術,當然也是5個機會。因為5G、雲、計算、應用、AI也是我們產業建起來的5個機會。

通過5G把這幾個技術融合起來,提供場景化的行業應用,才能充分把5G的紅利釋放出來,5G就像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修好了以後沒有車跑,那也是沒有用的。所以要成功建設智慧城市,我們需要把5G的紅利釋放以後,把各種應用,生態結合起來,形成更多的數字經濟的成果。

所以,華為將充分利用自身在5G、雲、AI、計算等技術優勢,再結合夥伴的行業優勢,聚焦場景,和夥伴一起協同5G的力量,助力深圳市建設成為數字經濟的樣板城市。我們有信心在這方面幫助深圳成為數字經濟的樣板城市。

主持人:以智慧深圳為突破口,我相信華為也是收穫非常多的,非常豐富的經驗。但是我相信華為的這些目標一定不只是在深圳體現了,還會有什麼樣的布局?現在有沒有一些例子?

侯金龍:全場景智慧深圳,是和深圳市共同提出來的一個目標,還沒有完全實現,我們在一步一步實現。我們也有信心支撐深圳市打造成全球樣板城市。

除了深圳以外,我們希望把深圳的經驗,包括我們這些能力帶到其他區域來進行智慧化的建設,將全場景智慧從城市賦能到全千行百業。

比如說在電力行業,我們去年和青海綠能數據有限公司,基於華為雲構建了首個能源大數據創新平臺,實現了規劃輔助決策,用氣象數據科學指導發電等創新業務。推動28座新能源場站實行「無人值班,少人值守」,讓青海實現了「綠色電力15日」,減少排放232萬噸二氧化碳。綠色電力15日是什麼概念?15日全是用新能源,包括太陽能(000591,股吧)和風能,是沒有用其他能源的,這是全世界第一次實現了15日全部使用綠色能源。

大家都知道農業也是國家未來大的戰略型產業。在農業生產行業,我們和廣西慧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打造了農業智能生產平臺—耘眼,基於華為雲ModelArts的優化模型算法和自動標註功能,實現常見的病蟲害識別率提升至95%。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

我們認為全場景智慧農村,也是我們未來關注的一個方向。包括農民的生活、農業生產,我們也希望未來在全場景智慧農村這方面開展更多的工作。

在環保行業裡面,華東科技(000727,股吧)大學通過採用華為Atlas開發者套件,讓機器人具備視覺分析的能力,可以自動判斷需規避的植被或障礙物,完成挖洞、放苗和澆水等操作。實現無人化、規模化、全天化的作業,來大幅提升綠化效率和植被的存活率。

華為將繼續構建開放的平臺,打造覆蓋雲、邊、管、端的黑土地,並通過與ISV軟體合作夥伴、系統集成商等生態夥伴不斷的協同創新,讓黑土地上不斷生長出一個個的場景化解決方案,來實現全行業的智能化升級需求。

主持人:全場景智慧我們可以理解為一個理念,一個追求。最後一個問題,想請您談一談華為對於全場景智慧的展望?

侯金龍:全場景智慧是華為面向城市、企業、行業等場景的新追求和目標。它涉及到技術能力、行業知識、場景應用、生態建設等方方面面。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華為將攜手夥伴推動5G、雲、AI、計算等技術的融合創新,提升城市的活力、企業的競爭力和行業的創造力。我們歡迎廣大的合作夥伴一起加入到整個生態體系裡面來。

主持人:非常感謝侯總的介紹。讓我們對全場景智慧有了更加直觀、全面的認識。也希望全場景智慧能夠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早日實現。讓我們的城市、企業、居民都能夠因此受益。非常感謝侯總今天接受我們的採訪。

侯金龍:謝謝。

(責任編輯:冉笑宇 )

相關焦點

  • 華為「1+3+X」 全場景智慧辦公是什麼 產品使用場景介紹
    實際上,基於今年發布 「1+3+X」 全場景智慧辦公戰略,華為在辦公場景下的設備生態布局已經趨於完整——在 Mate 手機、MatePad 平板電腦、MateBook 筆記本之外,華為也在 2020 年推出了一些新的設備類別,其中最近發布的是首款商用臺式機HUAWEI MateStation B515。
  • 海爾智家首發智慧家庭全場景標準,給用戶「懂你」的智慧家庭
    如今智慧家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可是市場魚龍混雜,不少用戶疑惑到底什麼才是智慧家庭?如果想省事,也找不到從設計、施工到家電安裝能夠一步到位的服務。  造成上述問題的關鍵,在於行業對智慧家庭定義模糊、缺乏統一標準。
  • 加速構建全場景智慧,華為的新基建實踐之路
    最後,魯勇再次總結新基建最關鍵的是要實幹,實幹不僅僅是踏實的心態,也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有力回復,同時還詳細介紹了華為著眼未來的四個務實工作:第一,以人為本地打造全場景智慧城市。魯勇認為,城市治理應該以人為本,以城市為中心,要打造全場景的智慧城市,通過場景化的解決方案,讓智慧治理、智慧服務、智慧產業,全場景智慧成為可能。
  • 華為侯金龍:技術融合創新,全場景智慧成為可能
    來源:時刻頭條7月份,在華為雲與計算城市峰會上,華為雲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發表了「打造全場景智慧,共創世界一流『智慧深圳』」的主題演講,介紹了建設全場景智慧深圳的思考和實踐。時隔一個多月,新華網《新華訪談》欄目組走進華為坂田基地,與侯金龍圍繞全場景智慧進行了深度探討,進一步解讀了全場景智慧的內涵、應用場景、未來展望。
  • 華帝VCOO智慧家全場景控制系統 解鎖「未來廚房」
    例如,在2018年AWE活動上,華帝形象代言人林更新以華帝產品的擬人化「機娘」形象亮相;「法國隊奪冠,華帝退全款」創意營銷、以及去年10月份,華帝攜手時尚創意官胡社光,以「絲路·風水」為主題在倫敦舉辦品牌時尚發布會,將時裝走秀與新品發布巧妙結合在一起,通過作品及產品詮釋二者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 「5G+萬物互聯」華為「全場景」構建未來智慧生活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和5G技術的發展,萬物互聯、萬物感知、萬物智能的智慧生活正成為現實。6月6日,華為智能生活館(深圳卓悅中心)即將正式開業,作為今年在中國區開業的首家旗艦店,融合了新潮時尚建築設計、華為「全場景」黑科技產品、未來品質生活體驗等多重元素。
  • 剛剛,海爾智家發布應用層全場景標準!讓智慧家庭進入千家萬戶
    12月18日,在海爾智家北京001體驗中心舉行的「智聯萬物 感知生活——海爾智家全場景標準發布會」現場,海爾智家正式發布以《智慧家庭空間分類及設計導則》為主的智慧家庭標準體系,填補了行業應用層全場景標準的空白,對智慧家庭進行明確定義。
  • 基於三翼鳥大規模落地實踐,海爾智家首發智慧家庭全場景標準!
    來源:金融界網站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智慧家庭產品已相對成熟、聯通也更加順暢,卻仍未實現大規模落地,很多用戶對「什麼是智慧家庭」也沒有清晰概念。落地難的根本,在於行業還沒形成覆蓋各相關領域的全場景標準體系。
  • 華為Mate40系列x天貓上演暗光《三岔口》走進全場景智慧生活
    【天極網手機頻道】12月25日,華為聯合天貓平臺攜華為Mate40系列及智慧屏S系列等全場景產品開啟天貓華為盛典,面向消費者全面打造全場景智慧生活。為了讓消費者更直觀深入的體驗全場景,華為Mate40系列合作國家京劇院上線暗光《三岔口》,將一場沉浸式京劇體驗呈現在觀眾面前,京劇行業藝術家宋小川、京劇文化弘揚者王珮瑜與著名演員斕曦帶領觀眾共同見證百年傳統藝術的技與藝,通過華為Mate40超感知徠卡電影影像,讓更多人看見、了解、享受京劇。
  • 對話華為朱平:全場景智慧生活落地打造超級終端
    ,進一步完善和鞏固華為消費者業務體系的產品布局以及基於5G時代的全場景智慧生活戰略。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在這樣一場戰役中華為的全場景智慧生活要如何落地、面對疫情華為要如何應對?近日,華為消費者業務大中華區總裁朱平接受了中關村在線的採訪,回應了疫情對華為消費者業務的影響,以及華為落地全場景生態的細節,並且暢談華為消費者業務大中華區今年在戰略布局上的思考和規劃。
  • 「辦公室新物種」華為企業智慧屏 實力引領全場景智慧辦公
    近年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興起,人工智慧融入到了全領域中。對於企業而言,辦公智能化將有利於日常工作的創新化、便捷化、靈活化,這種新辦公場景也將成為一種常態。在這方面,華為推出了華為企業智慧屏,不僅實現了時間和成本的節約,又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成為了深受多方喜愛的辦公新物種。
  • 華為成都旗艦店正式開業,全場景詮釋不一樣的智慧生活
    店內採用綠色人文的店面設計,不僅融合了成都最具特色的熊貓元素,而且還加入了全場景智慧生活沉浸式場景化體驗,讓用戶體驗到科技為生活帶來的便捷。那麼華為成都旗艦店究竟有哪些特色,一起來先睹為快!
  • 全志科技榮獲 HUAWEI Hicar「全場景智慧生活卓越合作夥伴」大獎
    全志科技在頒獎典禮上榮獲「全場景智慧生活卓越合作夥伴」大獎,全志科技代表應邀出席頒獎典禮並上臺領取獎盃。這正是全志科技在智能駕艙領域技術實力被認可的證明。HUAWEI HiCar是華為提供的人-車-家全場景智慧互聯解決方案,HUAWEI HiCar將行動裝置和汽車連接起來,利用汽車和行動裝置的強屬性以及多設備互聯能力,在手機和汽車之間建立管道,把手機的應用和服務延展到汽車,實現手機為核心的全場景體驗,給消費者創造智慧出行體驗。
  • 享道出行完成A輪戰略融資 加速布局「全場景智慧出行綜合體」
    會上,享道出行宣布完成「全場景智慧出行綜合體」布局,全面覆蓋網約車、企業用車、個人租車和計程車業務,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出行解決方案,成為業內首個全面覆蓋這四大核心業務板塊的出行平臺。為完成「全場景智慧出行綜合體」布局,享道出行的服務陣容由原有的個人高品質專車服務平臺「享道專車」和企業級出行服務運營商「享道租車」兩大品牌,新增了全新的個人全時共享租車平臺「享道時租」,並通過技術賦能上海市計程車統一平臺「申程出行」實現計程車業務覆蓋,通過四大業務版塊的協同互補,推動新出行生態體系的進一步發展。
  • 從分布式技術看華為的全場景智慧生活戰略布局
    整場發布會的亮點,自然是擁有強大硬體配置和各項軟實力升級的華為Mate40系列旗艦手機,配合全場景戰略中的多設備發布,使用戶向著全場景智慧生活再邁進了一步。2020年是華為開啟了自我變革的一年,於時代背景和階段性困難之下,華為開始更為主動地拓展全新的發展方向。「預測未來最好的辦法是去創造未來」,這句話也被用在了這次新品發布會上。
  • 全場景智慧生活與成都文化結合 今年第三家華為旗艦店成都開業
    據悉,華為成都萬象城旗艦店的設計理念是「打破邊界,生機勃勃」,除了打造華為全場景智慧生活沉浸式場景化體驗,還創新性引入「AR熊貓」互動全場景體驗的新形勢,將華為全場景智慧生活與成都文化緊密結合,體現了由華為「全產品」和「全場景」服務帶來的萬物互聯體驗,並打造出無邊界、有溫度的空間,實現了銷售、體驗、售後和社交活動的全方位融合。
  • 華為新摺疊屏手機來了 大膽預測全場景智慧生活會發啥
    雖然MWC2020已經被取消了,華為卻沒有放棄召開2020全場景智慧生活全球發布會的計劃。2月24日晚上21:00,華為將會召開「華為終端產品與戰略線上發布會」,據了解,本次發布會華為將重磅發布手機、PC、平板、IOT等新品,華為將聯合多家媒體對發布會進行全球直播。
  • 用開放對抗封閉,華為Mate40系列開啟全場景智慧生活新紀元
    歷經八年十代積澱和探索創新,華為Mate40系列聚合晶片、影像、系統交互、智慧全場景等眾多最新技術並實現了全面突破,為用戶帶來巔峰性能與極致均衡的使用體驗。華為Mate40系列首發搭載基於分布式技術的EMUI11系統,軟硬體融合釋放強大的性能和流暢體驗,全新交互方式和分布式技術讓全場景智慧生活體驗更豐富,也令華為Mate40系列成為面向萬物互聯時代,以智慧型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終端設備全面進化的開端。
  • 全球硬科技開發者大會(深圳)火熱開幕,塗鴉智能發布智慧安防全場景...
    【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副局長張非夢開幕致辭】塗鴉IoT開發平臺發布全新安防全場景解決方案大會現場,陳燎罕發表了「如何為AIoT開發者打造一方沃土」的主題演講,分享了塗鴉智能最新的AIoT開放生態構建進展,以及在不同領域的實踐案例和經驗。
  • 塗鴉智能重磅加碼智慧安防,將攜手開發者呈現全場景方案
    導語:智慧安防正成為未來十年最重要的風口之一,AIoT平臺塗鴉智能將在全球硬科技開發者大會(深圳)上,為智慧安防行業帶來一系列全場景解決方案。 在AI和IoT當前的眾多應用場景中,安防是受影響改變最大的行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