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遠遠的夢想。在夢裡,我有一棟海邊的小房子,一邊是白雪,一邊是蔚藍的大海。
而在北海道的小樽,我見到了夢裡的這一幕。
說實話,北海道的這躺行程,之所以安排小樽這個目的地,原本就是為了搪塞那多出來的大半天時間。僅此而已。
但既然花了那麼貴的機票去到日本,總不能敷衍自己嘛。本著精心設計、不浪費時間的原則,我們給自己安排了朝裡、船見坂這兩個主要景點。
實踐證明,自由行的魅力就在於,自己安排的景點,往往自己都喜歡的。
搭車方面沒什麼好說的,在札幌的火車站買票,直接買到朝裡站就行。上車前,我們問了一個40多歲的日本婦人,想確認是不是這躺車。對方很親切又熱情地給我們回應。我們路上碰到的日本人都很禮貌、熱情,讓人心情很好。
在火車上,一邊注意著窗外的風景,一邊注意手裡的谷歌地圖,好不容易在朝裡站下了車。沒有下錯站。
出了車站後,一個大叔推著餐車在賣烤地瓜。看著熱氣騰騰的模樣,我們上前買了一隻,想試試日本的烤地瓜跟我國的烤地瓜有沒有不同。結果價錢給了我們驚喜,一隻烤地瓜竟然要30多元錢。口感嘛,也就是吃起來比較偏甜的那種。香倒也算蠻香,就是一想到它的價格,就讓人覺得不是很划算。
朝裡站旁邊就是大海。正因為這點,才會有少量遊客在這裡下車,拍照。
沒錯,我們就是那類少量的遊客。
來到海邊,看這眼前的美景,跟我預想的一模一樣。同一張照片裡,你可以拍到一半是白雪、另一半是大海的照片。說實話,我們來的這天天氣並不好,如果有大太陽的話,也許會更漂亮吧。
但,下雪的天氣,也許本就不會有太陽吧。作為一個南方人,對於雪這種東西,我們也不是很熟悉……
這張圖還是在朝裡。
我們在這裡拍了很多美照。說實話,我們來這裡,第一是看雪和海,第二就是拍照啦。
日本的車站就是這樣,一條鐵路在海邊行駛,小小的火車站,因為靠近海,而成為了旅遊景點。
除了我們之外,還有幾對年輕的遊客也在這裡拍照,看樣子也許也是中國人。
順帶一提,朝裡除了在海邊拍照外,一定要在火車站臺上,拍一張JR列車進站作為背景的照片。這樣拍的話,整張照片會很有日本風味,反正幾乎所有遊客都會這麼拍,這構圖不會差的啦。
當然啦,列車進站時大家要注意安全喔。保持一定要站在安全線外,安全第一。
拍完照之後,我們在朝裡繼續上車,然後買到小樽的車票就行。我不記得是人工售票還是自助買票的了,但購票的過程應該是不難的,因為我完全沒什麼印象……
到了小樽以後,看到一輛日本的幼稚園接送車,是不是很卡通、很可愛?
我們沿著路,一直步行,向著船見坂的方向而去。
船見坂,是電影《情書》的拍攝地。站在坡頂的地方,可以看到很遠處的碼頭和大海。說實話,我不是電影愛好者,我甚至沒看過《情書》。但我看到別人拍到的照片,感覺還是很浪漫和唯美的。
所以我們來了。
就是沿著這個坡一直往上走。一邊鍛鍊身體,一邊回頭看。
終於走到頂頭。說實話,在現場看的話,感覺這畫面還是很浪漫的。我感覺這張圖片沒有表現出現場的那種感覺,可能因為是拍空景的照片,所以我拍得有點敷衍的關係。(我是2019年年初去的日本,當時,我怎麼知道我會做自媒體呀……)
船見坂也是一個很好凹造型的地方。我們跟另外一對情侶穿插著各自拍照。每當沒有車的時候,女生就趕緊走到路中間,男生就拿起相機,趕快按快門!
順帶提一句,如果大家也到這裡,請一定要注意來往的車輛。說實話,以我們遊客的角度來說,也許會覺得擋住人家車輛一會兒,問題不大,但如果從別人的角度來考慮,人家一年365天都被遊客都在這裡,應該會覺得很麻煩的。所以,無論是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還是從方便他人的角度,建議大家都多等幾分鐘。與人方便,與自己方便。
反正我們只是來旅遊的嘛,不差那點時間。
路邊的這玩意兒,不知是不是信箱?覺得挺有意思的。很像電影裡的那種畫面,哈哈……
往路兩邊看去,看到人家門前門後都有積雪,我們覺得很興奮。
因為我們是沒怎麼看過雪的人呀……
之後 ,離開船見坂就一直是下坡了。小樽也不大,以我們的體力,覺得哪裡都是步行都能到達的。我們直接步行參觀了小樽運河倉庫群、小樽音樂盒等常規景點,最後就搭上火車,溜回札幌了……
整體而言,我的感覺是,小樽的其它景點有點「不過如此」的感覺。在小樽,我最喜歡的還是朝裡站和船見坂。我也說不上它們有什麼好,但我就是喜歡那種唯美的小清新的感覺吧。也許它們滿足了我對某種美好的需求吧。大概。
大家是不是也跟我一樣,去異國旅遊喜歡看更本土的東西,而對大眾化的景點不太感冒呢?
哈哈,以上就是今天的介紹啦。歡迎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