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11月12日上午,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在廣東美術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將於11月20日至12月6日在廣州、珠海、佛山、惠州等地舉辦。
廣東省藝術節創辦於1984年,在全國首開大型藝術節慶之先河,是全國最早創辦的省級藝術節,迄今已成功舉辦13屆。
廣東省藝術節每三年舉辦一屆,是我省最高水平的專業藝術盛會、最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動。藝術節見證了一批批文藝新人嶄露頭角、茁壯成長,一批批廣東本土創作生產的文藝精品從這裡出發、走向全國大舞臺。
藝術節「文藝女神」獎盃揭開面紗,許鴻飛設計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楊樹在發布會上表示:「與往屆相比,本屆藝術節內容更豐富、重點更突出、覆蓋面更廣。」
即將到來的第十四屆藝術節在大型舞臺藝術板塊、美術板塊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充,形成以大型舞臺藝術、小型舞臺藝術、小劇場、旅遊演藝、美術書法、十佳演藝新秀六大基本板塊為主體,現代舞周、基層院團邀請展為補充的藝術節活動內容架構,成為進一步面向全省所有藝術機構和藝術工作者的「藝術的盛會」。
其中,大型舞臺藝術作品和美術書法作品將參加評獎,小型舞臺藝術、旅遊演藝、十佳演藝新秀將進行評選,小劇場作品、現代舞周、基層院團將進行展演。
值得一提的是,為培養打造我省優秀藝術人才隊伍,本屆藝術節首開先河,面向一線舞臺演員推出「十佳舞臺新秀」評選,為優秀演藝工作者提供優質展示平臺。
發布會上,由全國政協委員、廣州雕塑院院長、著名雕塑家許鴻飛先生為藝術節設計的獎盃「文藝女神」也揭開面紗——「文藝女神」頭頂花冠,雙臂展開——這座純銅打造的獎盃,通過「花之女神「寓意廣東省文藝創作百花齊放的盛景,為本次藝術節增添了新光彩。
「文藝女神」獎盃
「文藝女神」獎盃引發圍觀
45場精彩演出輪番上演,涵蓋14個藝術品種
藝術節期間,觀眾將欣賞到45場精彩文藝演出和1個「優秀美術作品展」。
其中包括了現代舞周邀請的國內各現代舞周節目,以及來自全省的41個大型劇(節)目和41個小型舞臺藝術作品,涵蓋了粵劇、潮劇、廣東漢劇、雷劇、山歌劇等地方戲曲,以及話劇、歌劇、音樂劇、舞劇、木偶劇等14個藝術品種,形式多樣、題材豐富、主創陣容強,呈現出鮮明的廣東特色和時代特徵。
歌劇《紅流澎湃》
文藝是時代的鏡像。本屆藝術節不僅集中展現三年來我省在文化藝術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也通過這些藝術作品深刻反映社會發展和時代的審美變遷。作品中,既有歷史題材,也有現實題材,更有緊緊圍繞建黨百年主題的紅色革命題材作品。
在藝術節歷來最為重頭的「大型舞臺藝術作品」板塊,本屆入圍了35部作品,其中29部是現當代題材,佔比高達82.3%。它們圍繞時間節點,緊扣時代主題,反映出國家在不同年代不同的發展進程——歌劇《紅流澎湃》、芭蕾舞劇《浩然鐵軍》、潮劇《秘密交通站》、白字戲《彭湃之母》等作品,再現了革命戰爭時期黨領導全國人民為新中國的成立而進行的艱苦鬥爭;客家山歌劇《白鷺村》、潮劇《贈梅記》、雷劇《挖寶記》等作品著重強調了改革開放給社會生活帶來的深刻影響;粵劇《清水河畔》、音樂劇《綠水·鄉愁》、山歌劇《春鬧》等作品則以新農村建設故事投射出人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觀念變化。
芭蕾舞劇《浩然鐵軍》
「優秀美術作品展」板塊,增設書法類別
在「優秀美術作品展」板塊,增加了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書法類別。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紹強介紹,「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美術作品展」動用了廣東美術館11個展廳進行展示,並在1樓展廳突出展示金銀銅獎等重要作品。
據王紹強介紹,此前作品徵集階段就收到了全省493件作品,最終有196件作品入選,其中5件金獎,14件銀獎,20件銅獎,157件入圍獎。展覽還特別設立了特邀作品,邀請眾多嶺南名家創作,為大眾全面呈現廣東省美術創作的面貌。
首次增加旅遊演藝、小劇場等相關板塊
本屆藝術節為適應文旅融合發展需要,還首次增加了旅遊演藝、小劇場、小節目等相關板塊。在小劇場板塊,既有開心麻花出品的音樂劇《廣陵絕》《時光旅行局意外事件》,也有來自華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帶來的室內音樂會《秦粵時空》,廣東香山粵劇團(中山市)打造的跨劇種藝術融合戲曲「《夢》——京昆粵新編『臨川四夢』」,體現了我省文藝工作者的創新活力。
跨劇種藝術融合戲曲「《夢》——京昆粵新編『臨川四夢』」
此外,藝術節將繼續實行低票價惠民政策,演出範圍擴大至四個地市十五個劇場。為擴大藝術節的影響力和輻射面,本屆藝術節還將優化線上線下聯動,讓「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這一藝術節的主旨進一步凸顯,使藝術節真正成為人民群眾與藝術「零距離」接觸的文化活動。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張素芹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張素芹 部分由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