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實習生 林賽賽
對於魔術愛好者來說,丁德龍這個名字一定不陌生,他被稱為「中國民間的大衛·科波菲爾」和「變牌大王」,擅長撲克牌技和大型道具魔術表演,曾在2013年登上央視春晚舞臺,在國內外魔術界都頗有名氣。7月23日,由河南省雜技家協會魔術藝術委員會、德龍文化傳媒共同主辦的「丁德龍收徒儀式暨魔術交流會」在鄭州舉行,15位來自全國各地的魔術人才拜在丁德龍門下。
丁德龍是河南省寶豐縣人,1981年出生於一個魔術世家,至今已從藝30餘年。父親丁發生14歲就拜師學習魔術,技藝精湛。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丁德龍自幼就對魔術展露出了興趣和天賦,並數十年如一日地刻苦磨鍊魔術技藝。多年來,丁德龍一直致力於傳承弘 揚魔術文化,並於2017年創建平頂山市德龍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推動魔術創作表演、道具研發和教學普及工作。
如今,丁德龍是中國雜技家協會魔術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科教電影電視協會理事、河南省雜技家協會魔術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為了傳承弘揚魔術文化,丁德龍決定開山收徒。
當天,在著名魔術師鄧男子、河南省雜技家協會副主席張國勝的見證下,丁德龍夫婦落座,接受王宇、高閃光、王輝、董藝、趙潘、趙孟月、韓若兮、趙彬、成豫龍、黃燕翔、葉火、張學禮、孟小傑、孫飛龍、戴維斯等15位徒弟的拜師大禮。
這15位新徒來自全國各地,年齡小的24歲,年齡大的已經40多歲,其中還有一位女弟子。 他們大多是魔術從業者,有著較為豐富的魔術表演經驗。
丁德龍表示,15位新徒在魔術方面都已經有了一些經驗,在當地都有一定知名度,都是非常有市場和個人魅力的魔術師,技術和業務能力都過硬。徒弟們加入後,丁德龍將嘗試發展團隊魔術演出,進而發展魔術產業,將魔術團隊做大做強。
「魔術很講究秘密,以前教會了徒弟,師父就失去了謀生手段,但現在的時代講究創新,沒有人能守著幾種魔術手法表演一輩子,創新才是發展的驅動力。」在丁德龍看來,徒弟們將成為自己創新的動力,因此,他將對徒弟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盡力提供指導和道具幫助。他的道具開發團隊,還將根據徒弟們的需要設計道具,實現個性化定製,讓魔術表演效果更獨特。
談及魔術發展的前景,丁德龍說,魔術現在是小眾藝術,但發展前景非常巨大。「現在社會上那種'學魔術就是為了成為魔術師'的觀念是需要糾正的誤區,我們要把魔術當做才藝去對待,就像音樂、舞蹈、繪畫一樣,這樣魔術隊伍就會不斷壯大。」他希望魔術的影響力可以不斷提高,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為觀眾帶來幸福和快樂。
河南省雜技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李錦利說,丁德龍收徒傳承魔術文化是河南省魔術界的盛事,15 位青年魔術師有幸拜在丁德龍老師門下,這是一份認可、一份期待、一份榮耀、更是一份責任,希望 15 位青年魔術師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爭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文藝工作者,努力創作出更多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民族的優秀作品,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助力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收徒儀式結束後,著名魔術師、主持人鄧男子結合自身演出和主持經驗,作了關於電視魔術表演的講座,向到場人員講述了電視魔術的發展過程、製作流程與注意事項。著名魔術師那笑男則揭秘了自己歐洲16國巡演的制勝法寶,剖析了舞臺手彩魔術理論。最後,丁德龍和多位嘉賓為到場觀眾帶來了精彩的魔術表演。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趙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