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3歲創作短篇系列《富江》至今,伊藤潤二已經畫了30年恐怖漫畫。他最早接觸恐怖漫畫是在幼兒園時期,那時姐姐會買回恐怖漫畫,他也趁機拿來翻翻,結果一發不可收拾。於是每年過生日,姐姐送給他的生日禮物就是各種恐怖漫畫。小學一年級起,他開始自己學習畫漫畫。
高中畢業後,伊藤潤二讀的專業是齒科技工,工作也是做齒科技工,就是製作牙齒模型。23歲時,日本恐怖漫畫雜誌《萬聖節月刊》設立了以日本恐怖漫畫創始人楳圖一雄名字命名的「楳圖賞」, 以表彰恐怖漫畫新人,從小將楳圖一雄視為偶像的伊藤潤二參加了投稿,得了第一名,得獎作品就是後來成為他代表作的《富江》。
楳圖一雄曾經在採訪中這樣談論伊藤潤二的作品:「不以嚇人為目的,一筆一畫仔細著墨的態度是伊藤先生的特色。很多人總是先畫出恐怖的地方,但他卻喜歡把恐怖擺在後面,再借著細膩的描繪,帶給讀者一種被恐怖氣氛籠罩的壓迫感……或許可以說是屬於感受性的恐怖,或是日常性的恐怖,有一些部份是常理不能解釋的。」
「不以嚇人為目的」可能是伊藤潤二作為一個恐怖漫畫家的獨特之處,也許初讀他的作品你感到並不恐怖,但逐漸地一種恐怖的氛圍就會將你包圍,他習慣讓這種恐怖的氛圍滲入作品中人物的整個生活中,製造一種逃不掉的絕望與壓抑。他的恐怖往往不是來自外界的危險,而是發生在人自己身上的異化:《富江》中不斷增殖復活的富江,受她的誘惑而不由自主將她肢解的男人;《魚》中受長腿的魚的細菌入侵而不斷膨脹腐爛的人;《漩渦》中整個小鎮上受到漩渦吸引而將自己軀體捲成漩渦的人……
在伊藤潤二看來,最恐怖的的確不是外界的東西,而是「人」本身。「人身上有很多很多可怕的東西」,他說。在30年恐怖漫畫家生涯中,他不斷地表達著這個主題,抓住人性中隱藏著的瘋狂和恐怖,然後具象成詭譎的故事和變異的形象。
肯定會有讀者在讀著這些恐怖漫畫的時候好奇,拿著畫筆躲在這樣一幅幅怪異畫面背後的男人是什麼樣子。這個月,伊藤潤二第一次來到中國,並接受了界面文化的專訪。他看起來十分年輕,簡單而又有些害羞,話也不多。他承認自己曾經憂鬱而怕人,不過現在開朗了很多,至於他現在生活中最恐怖的事情,他笑道,「是不斷盯梢、打電話騷擾的女孩子」。
創作《富江》的靈感來源於中學同學的死界面文化:《富江》系列可以說是你的代表作品,總是會誘惑男人殺死她又不斷復活的富江形象,似乎流露出一種對女性的恐怖,能談一談你創作富江時的構想嗎?
伊藤潤二:其實我最開始畫富江的時候,沒想把她畫成一個恐怖的人物。只是平時我經常會想,人的死是很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情。我中學的時候,有一個同班同學被大卡車撞了,兩個小時之內就死了。這對那個年齡的我來說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一個經歷。好好的一個人,怎麼兩個小時就沒了呢。而且後來經常在一些不同的場合,總是覺得他沒死,他還在身邊。為什麼死去的人總是出現在我的身邊,是我的幻覺還是什麼呢?可能就是因為這樣一段經歷,才產生了《富江》這樣一個死而復生,生而又死的靈感。
界面文化:為什麼要用這樣一個美麗的女性來表現這種想法呢?
伊藤潤二: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我本身認為,女性很漂亮,把主人公描寫成特別美麗的女性,是我自己的一個愛好。還有就是當時連載的雜誌是面向少女的,所以就把富江創作成了女性的形象。
界面文化:在《富江》中,人們對美麗的過度追求反而產生了恐怖,在外國人看來,這種思想是非常日本式的,你對於恐怖元素的想像會從日本文化中去取材嗎?
伊藤潤二:從日本的「落語」這種傳統曲藝裡,我得到了比較多的靈感。落語的題材主要是一些人間傳說和民間流傳的話題。明治時期有一個很有名的落語大師,他會表演一些從中國文化中提取的內容。我從落語所表現的內容裡得到的靈感還是比較多的。
界面文化:楳圖一雄對你的影響非常大,他的哪部作品對你的影響最大呢?你們之間會一起交流想法嗎?
伊藤潤二:他有一部漫畫叫做《漂流教室》,講的是一所小學以及其中的師生被漂移到另一個時空,我的作品受這部漫畫的影響比較大。我和楳圖一雄老師交流比較多,楳圖一雄老師在他住的那條街上蓋了一個特別大特別有意思的房子,那個房子被周圍的居民說影響了景觀,所以經常被投訴到法院裡去。我就經常跑到那個房子裡,和楳圖一雄老師兩人面對面交流。
界面文化:交流哪些話題呢?
伊藤潤二:可能和你們想像的不一樣。其實我和他見面次數也不是很多,數的過來的那麼幾次。他經常邀請我去吃飯,吃飯的時候我們也不聊恐怖話題,而是聊楳圖一雄老師喜歡的比如旅遊,會聊到夏威夷、義大利。當然也不是完全不講,因為我是他的大粉絲,我對他也會非常感興趣。我會問他,你某部作品為什麼那麼畫,在交流這些的過程中,給了我非常寶貴的經驗。
界面文化:你在曾經的採訪中說過你的創作受到過H. P. 洛夫克拉夫特的影響,他的克蘇魯神話(Cthulhu Mythos)的確很嚇人。能說一說他對你造成的影響嗎?
伊藤潤二: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與其說是人物,不如說是場景非常恐怖,讓人起雞皮疙瘩。他對場景和場面的描寫是非常突出的,這一點對我影響很大。你看到那個場景不由自主地心裡就感到害怕,被那種氣氛所嚇到。而且他把特別不舒服的感覺作為恐怖素材,這一點是值得我學習的。
界面文化:鬼神和科幻這兩種題材,你更偏向於哪一個?
伊藤潤二:以前美國的一部作品叫《異形》,主角長著長長的腦袋的那個,它將鬼怪和科幻結合在了一起。鬼神和科幻這二者我說不上來哪個更喜歡,但把它們兩個組合在一塊,是我的追求。
界面文化:你喜歡看恐怖電影嗎?什麼樣的恐怖電影會吸引你?
伊藤潤二:喜歡。最近我看了一部美國的恐怖短片,叫《Lights out》,是講一個人晚上睡前關燈後,在很黑很黑的地方看見鬼影出現,一開燈又不見了,最後她躺到床上時發現鬼在她的被窩裡。我本人很喜歡恐怖片,但是最近因為日程安排比較緊,看恐怖片就比較少了。
現在對於恐怖不像從前那麼敏感了界面文化:你從小就迷戀上了恐怖漫畫,現在人們往往會認為兒童不適合去閱讀太恐怖的東西,你認同嗎?
伊藤潤二:我小時候的確看了不少恐怖漫畫。但我現在當了爸爸,就不太想讓我的孩子讀太多。當然,並不是它會對孩子產生多麼壞的影響,但是看了恐怖漫畫之後孩子的情緒會感到不安。與其這樣,不如看一些更陽光的漫畫。所以基於孩子心理的養成,不希望他們從小像我一樣看恐怖漫畫。
界面文化:你的兩個女兒看過你的作品嗎,會不會被嚇到?
伊藤潤二:反正在我面前我沒看到過她們看我的作品。可能是偷偷背著我看,但我相信她們肯定看過,我也沒感到她們有被嚇到的感覺。
界面文化:你從24歲開始出版作品,到現在快30年了。你現在對於「恐怖」的理解,和年輕時會有一些差別嗎?
伊藤潤二:我一直都是對人感到恐怖的那種性格的人,覺得人身上有很多很多可怕的地方,30年前我畫的很多作品當中把這個主題表現得非常清晰明了。30年後,我有了很多的經驗,現在的那種恐怖心不如原來強了,對於恐怖的理解相反比較鈍了,不像原來那麼敏感了。
界面文化:那現在是不是正逐漸趨向於現實題材的創作?
伊藤潤二:是的,如果說我之前的作品是超級非現實的感覺的話,那麼現在慢慢地風格可能會轉向稍微現實一點的帶有恐怖感的作品。但是我還是不想風格轉變那麼大,完全變成現實的作品,還是希望保留之前的恐怖的元素,之後再加上一些現實一點的元素。
界面文化:聽說你現在正在改編太宰治的《人間失格》,這樣一部純文學作品怎樣改編成恐怖漫畫呢?
伊藤潤二:小學館的《Big Comic Original》雜誌從明年春天開始會連載這個漫畫,我現在正在對漫畫進行準備。首先要理解,《人間失格》並不是恐怖漫畫,是小說改編的一部連載漫畫。大家都知道,太宰治是大師,寫過很多挖掘人性深層次東西的作品,《人間失格》就是其中的一部。挖掘人性深處的東西對於創作漫畫是一個特別好的素材。編輯部並沒有讓我把它改編成恐怖漫畫,我的讀者非常期待這樣一部與我以往不一樣的作品,當然我會儘量滿足讀者的需求,把它創作成格調比較高的一部帶有恐怖色彩的漫畫。
界面文化:除此之外,你現在還在構思什麼新的作品嗎?
伊藤潤二:《人間失格》之後,我會一如既往地繼續自己的恐怖漫畫,會幫《朝日新聞》畫一些漫畫,還有很可能會繼續畫和貓有關的漫畫。
界面文化:說到貓,《伊藤潤二的貓日記》是一部講述日常生活的很有趣的漫畫,許多讀者都關心,你家裡的兩隻貓,小四和小六,現在怎麼樣了?
伊藤潤二:小四已經去世了,小六還活著。你們也知道我後來搬進了高層住宅,環境一變,小六不太適應,就變得有點不精神了。後來把它送到妻子的媽媽家,待了一晚上就高興了。可能是太老了,歲數大了。後來又養了兩隻貓。小六就放在妻子的媽媽家裡。
界面文化:在生活中,你對什麼東西感到害怕,作品中出現的蛞蝓、蝸牛這類軟體動物,會讓你感到噁心嗎?你作品中的恐怖元素會出於自己內心的恐怖嗎?
伊藤潤二:蝸牛倒不怕,但是害怕蛞蝓,還有蟑螂、蜈蚣。我在作品中會畫一些讓自己感到恐怖的東西,比如說我害怕蛞蝓,所以畫人的舌頭變成蛞蝓,這就是基於自己對這種動物的恐懼。
界面文化:你在生活中遇見過的最恐怖的事情是什麼?
伊藤潤二:我得想想……現在好像沒有那種特別恐怖的事,但相反偶爾會焦慮一些。如果讓我說現在比較恐怖的事,就是那種沒完沒了跟梢、給我打電話騷擾的女孩。
界面文化:畫了這麼多恐怖漫畫,對你的心情造成過困擾嗎?
伊藤潤二:基本沒有給我造成過什麼困擾。也許因為我是在畫我自己內心的東西吧,在畫的過程中從來沒感覺過害怕。
界面文化:你的漫畫中的人物總是會被生活毀掉,你自我評價,認為自己是一個憂鬱的人嗎?
伊藤潤二:啊,不得不承認,是的。現在沒什麼了,以前的確經常會陷入憂鬱。性格當中有憂鬱的部分吧。
界面文化:畫恐怖漫畫會緩解自己的憂鬱嗎?
伊藤潤二:有的。有時我寫人特別惡的地方,就把我自己的惡反映到我的人物上和紙上了,等於是一種發散,就會變得開朗一些。
界面文化:回到日本以後,你一天的工作狀態會是怎樣的?
伊藤潤二:我每天十點來鍾起床,睡得比較晚,早上起來吃個飯,看個電視,也不太想工作,上午基本就這麼廢著過去了。然後下午會稍微做一些工作,終於讓自己打起精神。晚上吃過晚飯洗洗澡,然後基本上一直工作到深夜三點。
界面文化:創作這麼多漫畫,工作的時候有助手嗎?
伊藤潤二:有,但不是你們想像的一直貼身的那種秘書。我家附近有住著一個主婦,我偶爾會把電腦借給她,讓她幫我處理些需要用電腦處理的部分。
界面文化:最後想問一下,你的一系列作品即將在中國被開發成IP,對中國改編你的作品成為大電影你有什麼期待?
伊藤潤二:我知道中國美女特別多,我的作品將來能在中國改編成電影,那當然是相當期待。(笑)其實對於電影製作來講,特別重要的就是演員的選擇。選的演員合適不合適,基本就決定了影片的成功與否,能給我的作品選特別合適的演員,這一點我很在乎。《肋骨怪女》改編的大電影,我還沒有看過完整的部分,只是看了些預告片,感覺還是非常不錯的,我特別期待能夠很好地上映。
(界面文化記者程衍樑、實習生馮睿對本文亦有貢獻,感謝程淑花女士提供現場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