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紅海行動》是當年的票房「黑馬」,憑口碑斬獲了36.48億票房。
當時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確實是很燃,很調動人的情緒。
最近剛好在網上看到個視頻,才知道這部電影製作背後有更多的故事。
5億預算,一場戲動用1200多名演員
《紅海行動》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而且拍攝時幾乎都是真槍實彈!
劇本是根據2015年3月29日發生的「葉門撤僑」事件改編,這也是打動觀眾的一個重要原因——真實發生過這樣了不起的事件。
製作預算高達5億元人民幣,單是軍事裝備的預算就達到了2億元人民幣,這樣巨額的預算才使得電影中很多武器是真槍實彈拍攝。值得一提的是,電影裡還出現了很多新型武器,據說是連「局座」張召忠都沒見過,可見電影製片方真是下了「血本」。
錢是有了,但是拍攝起來也不容易,需要調動數量龐大的人員團隊。這部電影運用「海、陸、空三線調度」和「實景拍攝」的拍攝形式。導演林超賢帶著整個劇組從高山到沙漠,從非洲摩洛哥到中國海南,來回輾轉了十多個地區,拍攝了五個多月才徹底殺青。
在實景拍攝某一場戲時,就同時動用了十幾個國家的工作人員。劇組在摩洛哥拍攝時,創作團隊人員就涵蓋了中國、韓國、馬來西亞、泰國、英國、德國、法國、美國等多個國家的工作人員,累計300多人。而2017年2月26日的一場戲,更是動用了1200多名演員,大量的摩洛哥皇家衛隊憲兵等裝備也配合參演。
厲害了,這得是多大的調配難度和合作考驗。
此外,不是人多就行了,重要的是電影質量。為了電影效果,劇組安排演員們先體驗了軍隊訓練。
電影中的「蛟龍突擊隊隊員」,進行了半個月的軍姿和120小時的槍械訓練,而且每天還堅持進行200分鐘的體能訓練。
為了更逼真地展示軍人形象,看得出演員們都做了充分的準備。
演員頻頻受傷,還要自己種菜?
《紅海行動》的拍攝條件大多很艱苦,拍攝地點接近撒哈拉沙漠,平均溫度達到45度以上,而且拍攝場景很多都是真實爆破,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加上它的拍攝周期太長,種種原因,很多女演員都不太能接受。
演員海清也是鼓起了勇氣,才接了這部劇。她在拍攝過程中遭遇了意外骨裂,臉也被非洲臭蟲咬了好幾塊。還在一場汽車爆炸的戲份中,她直接被爆炸帶來的熱浪掀翻在地上,手都被抹掉了一層皮。
在拍攝期間,演員張譯也頻頻受傷。在開拍一周後,他就不幸地腿部骨折。還有一場戲,他被爆破的石頭砸傷手肘部位,導致後期舉槍時的動作稍顯吃力。
不過拍攝間隙也有一些趣事,比如張譯就拉著黃景瑜種了三個月的菜。因為電影有在北非拍攝沙漠戲份,而那裡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殊,整個劇組只能吃肉,導致人體沒有維生素的補充。
沒有青菜吃,張譯很不適應,於是他強行拉上黃景瑜在院子裡挖土,找蚯蚓,種蔬菜。雖然這一種就是三個月,但是最後也沒能吃上自己種的菜。
看到這個故事,突然有點想笑是怎麼回事?
沒想到黃景瑜還因為這部電影克服了恐高症。
原來黃景瑜從小就有恐高症,偏偏他在電影中有一段要從六樓跳到對面窗戶的戲。戲是要拍的,無奈之下,他只好硬著頭皮跳。雖然這條戲拍了十幾遍才過,不過他的恐高症也因此得到緩解。
看完《紅海行動》這類電影,都不禁感嘆生活在和平國度裡的幸福。而這類電影,也讓我們知道,為了和平的生活,一直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而看看這些電影的幕後故事,對於電影又會多一分了解。
拍一部電影,就是在做一個項目。項目是否成功,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劇本,主創團隊,演員,後期等,每個環節又涉及到更多的人。
不過,只要是用心做出來的作品,觀眾都會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