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電腦這種先進科學技術手段下的產物已經普及起來,網絡購物這種快捷的購物方式也逐漸興起,成為當下常見的一種購物方式。學生、白領和工薪階層接觸網絡時間較長,很容易接受網絡購物,網購也越來越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一根根網線把整個世界編制在一起,網上購物是一種形式,是一種時尚。
網購只需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了,有很多可以供選擇的,比如我們常見的,淘寶,京東,天貓,唯品會熊貓優選等APP,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下單。然後就家裡等著快遞送上門來。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方便,節約很多時間。可是在網購的時候也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購物衣服或其它商品拿到實物後,很多人發現會和網上店家發的照片有些不太一樣,這時候很多人就會給店家差評,或選擇退款。
這不前兩天,「狂歡雙十一購物節」剛過去,很多小夥伴都應該都買到優惠過後自己心意的東西了吧,有一些小夥伴在這雙十一那天遇見了許多不愉快得事情,不是東西搞錯了或者一些消費者感覺自己被坑了,說到這,鄭州杜女士是深有體會。現在想起「雙十一」的購物經歷,杜女士想想都生氣,快氣瘋了。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看看吧!
杜女士說:天氣漸漸變涼了,想著給父親買一件秋衣,前幾天,便在天貓買了一件秋衣,收到貨之後,杜女士和父親都非常的喜歡。杜女士當時買這件秋衣的價格是59元。杜女士的父親說衣服穿起來很合適,就想著讓女兒再給買一件。杜女士聽到父親說要再每一套,就說「雙十一」馬上就要來了,等「雙十一」那天再買吧,而且價格肯定會便宜的。
雙十一那天,杜女士又在同一家店準備給父親買秋衣,可是這個時候店鋪裡的價格一下子就變成了269元,雙十一狂歡價,當天晚上買還便宜,只要76.5元。這個時候杜女士發現即使是「雙十一」的價格,也要比她11月7號買的價格要貴上許多,為什麼一樣的款式,一樣的衣服,價格怎麼還變了呢?
看到這一幕,杜女士當時就感覺店家打著優惠的幌子來欺騙消費者。於是杜女士趕緊聯繫了這家店的客服要問個明白。杜女士問這家店的客服,「雙十一」不是價格應該更便宜嗎,為什麼同1件衣服兩個價?結果客服給出的答覆把杜女士給氣瘋了。客服說「對不起,非活動期間沒有辦法按照優惠價出售,」聽到客服這樣的回答,杜女士沒搞明白,就直接問能不能按照之前59元的價格購買。這個時候客服說「不同時期,活動不同」至於什麼時候能夠恢復到之前的價格,客服說很抱歉,這個不清楚。
記者隨後也看了看自己的購物車,發現還真的有商品比原來買的還要貴。有些商家提高了商品的原價,然後再進行打折,其實算下來和平時的價格差不多,有的甚至還要比之前的價格更高。對此杜女士希望媒體曝光這家店,同時也希望還給眾多消費者一個說法。
小編覺得,不管是在生活中買什麼還是在網上購物,都要用一個實用的方法,那就是貨比三家。多選擇幾家的商品進行對比,然後擇優選擇,因為有時候你等待的商品並不就是最好的。
對這件事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互動,謝謝大家!
點讚是一種鼓勵,分享是一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