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又一家口罩廠投產,開工先捐贈漯河20萬隻!

2020-12-24 漯河統戰網

2月24日,漯河市順康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簡稱順康醫療),分別趕到漯河市紅十字會和漯河市慈善總會,共捐贈了20萬隻一次性醫用口罩。在「一罩難求」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當下,一次性捐出這麼大量的醫用口罩,在河南省甚至全國實屬罕見。

闊綽:一出手20萬隻,捐給公益組織

「這批口罩如今真是花錢也買不到的急缺物資,感謝你們的捐贈!」2月24日上午,在漯河市紅十字會,順康醫療聯合自由戰士服飾品牌公司(簡稱「自由戰士」公司),向該會捐贈了10萬隻一次性醫用口罩。

據了解,順康醫療與「自由戰士」公司實際控制人,均為此次捐贈的操辦人張紅喜。現場,漯河市紅十字會授予了張紅喜「支持漯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愛心企業」獎牌以及榮譽證書。

隨後,順康醫療又趕到漯河市慈善總會,再次捐贈了10萬隻醫用口罩。在醫用口罩相當緊缺的情況下,張紅喜為何能一次性捐贈20萬隻?記者一探究竟。

目擊:全自動+半自動,流水線「火力全開」

走進順康醫療的原料車間,記者看到生產口罩所需的無紡布、熔噴布等原材料整齊碼放著,堆滿了偌大的倉庫。在口罩生產車間外的參觀通道,記者透過窗戶看到,十萬級淨化車間內,戴著口罩、頭套,身穿工作服的工人們正在緊張忙碌著,全自動口罩生產線源源不斷「吐出」一次性醫用口罩,工作人員正在仔細甄別,挑選出不合格的產品,同時進行打包等工作。

據張紅喜介紹,順康醫療目前已擁有6條生產線,其中4條全自動、2條半自動,120名工人「兩班倒」,開足馬力生產醫用口罩。而在公司倉庫外,不時有大貨車駛進廠區,裝填貨物後拉走。

「醫用口罩主要由外層防護無紡布、熔噴布、內層親膚無紡布、耳帶、鼻梁夾等組成,看似簡單,但想生產它也不是件容易事。」參觀中,張紅喜對工藝流程如數家珍,但誰又能想到,4個月前他還與醫用口罩生產毫無交集。

溯源:為非洲預造口罩,卻成戰「疫」主力軍

張紅喜作為「自由戰士」公司的董事長,該公司成立於2009年,主要經營軍旅風男、女、童、戶外休閒服飾及校服職業裝、團體服飾,產品遠銷俄羅斯、巴西、美國、西班牙等一百多個國家。

「其實我們現在能夠生產口罩,只能說是湊巧趕上了!」張紅喜說起此事也有些感慨,「印度人G先生(化名)是我的客戶,在非洲做生意,去年10月份與我聊天時,問我能不能採購一批醫用口罩運到非洲。」張紅喜說,由於伊波拉病毒在非洲肆虐,當地對醫用口罩的需求量也很大,他隨即答應了此事。

但當張紅喜跑遍了漯河市大大小小的醫療器械廠後卻傻了眼,由於需求量小等因素,漯河市範圍內竟無一家企業生產醫用口罩。了解情況後,張紅喜決定自己創辦一家企業來生產。

隨後,張紅喜新建了十萬級別潔淨無菌車間,同時訂購了口罩全自動生產線,採購了一批原材料,準備設備、原材料到貨後就大幹一場。誰也沒想到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發,徹底打亂了張紅喜的部署。

心胸:全國布局,不計成本助抗疫

受疫情防控影響,張紅喜訂購的設備、原材料等遲遲不能到貨,1月27日,正月初三,眼看情勢越來越緊急,張紅喜立即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召集企業核心層召開緊急會議,當晚就派出人員兵分多路,趕去外省把原材料和設備給運回來。

一組人馬趕赴江蘇常州、無錫、江陰,拉回生產設備、熔噴布和耳帶;一組人馬趕赴山東濱州拉回無紡布;一組人馬趕赴廣東東莞拉回鼻梁夾……張紅喜在漯河也沒閒著,於1月29日註冊成立了漯河市順康醫療用品有限公司,並很快拿到了醫療器械註冊證和生產許可證。

「首當其衝的就是原材料,一天一個價的猛漲。」張紅喜說,生產初期也遇到了很多困難,拿熔噴布來舉例,2月10日他向廠家訂購時,每噸熔噴布的價格還是6萬元,由於貨款未到位,暫時擱置了此事,等到2月21日再聯繫時已經上漲到了每噸22萬元,2月22日,每噸熔噴布已經漲到了每噸35萬元,並且需要現金付款。

事實上,特殊時期再加上人工開支、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的提高,企業利潤空間不大。但張紅喜表示,特殊時期特殊對待,一定要全力以赴生產醫用口罩,不計成本支持抗擊疫情。

標杆:日產量將超30萬隻,市長區長「跑腿」忙

「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我們公司就能開工生產醫用口罩,這得益於市、區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鼎力支持,特事特辦幫我們解決了很多麻煩。」張紅喜告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市、區兩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曾多次趕到公司,現場拍板解決問題。

郾城區區長李新偉等區領導,在了解到順康醫療因沒有生產資質而不能順利生產後,親自趕到省市場監管局,協調辦理了醫療器械註冊證、生產許可證等加急手續;正值春節假期,如何招工也成了大問題,郾城區派出專人對接各鄉鎮辦,很快順利解決……

漯河市長劉尚進多次帶領有關部門負責人現場辦公。2月20日,劉尚進又在順康醫療召開服務企業周例會,聽取關於口罩生產、新上生產線及原料、資金、用工等情況匯報,對企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逐一拍板解決,明確責任單位並提出具體要求。

「目前我們公司一期共有4條全自動生產線、2條半自動生產線投入生產,日產醫用口罩能達到20萬隻,與此同時二期生產線也正緊鑼密鼓地籌備中,建成投產後日產口罩可突破30萬隻。」張紅喜告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有漯河市、郾城區兩級黨委政府做堅強後盾,公司一定全力以赴擴大口罩生產,為全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再立新功。


相關焦點

  • 「自由戰士」變「蒙面俠」,漯河一口罩廠「後來居上」,一次捐20萬...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姚程 2月24日,漯河市順康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簡稱順康醫療),分別趕到漯河市紅十字會和漯河市慈善總會,共捐贈了20萬隻一次性醫用口罩。在「一罩難求」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當下,一次性捐出這麼大量的醫用口罩,在河南省甚至全國實屬罕見。
  • 漯河愛琴海購物公園上海歡樂行 預見漯河西城未來生活模樣
    映象網訊(記者 楊增強)11月20日-22日,漯河愛琴海購物公園邀請省、市主流媒體記者及部分客戶參觀考察上海愛琴海購物公園,首次預見漯河西城未來生活模樣。2018年,愛琴海購物公園首入漯河,落子高鐵商圈。也是在河南打造的第二家愛琴海購物公園項目。漯河愛琴海購物公園位於西城區九龍山路與長江路交叉口,緊鄰高鐵西站,周邊市政設施齊全,配套完善,交通發達便利。
  • 遠景「微笑口罩」投產 首批2萬隻全部捐贈
    來源:新浪財經從遠景科技集團獲悉,承諾15天建成的「遠景微笑製造中心」口罩工廠於3月1日正式投產,首批口罩產量達到2萬隻,並已於當天送到周邊地區的復工企業和社區居民手中。據悉,該工廠將落地三條口罩生產線,其中一條為N95產線,日產口罩十萬隻,口罩將全部捐贈給企業、學校和社區,支持抗疫和全面復工。遠景方面表示,在滿足國內需求同時,也將向日本、韓國等地捐助口罩,助力全球抗疫。
  • 日產10萬隻!遠景「微笑口罩」將全部捐贈社會
    遠景科技集團為抗擊全球新冠疫情15天建成「遠景微笑製造中心」口罩工廠,3月1日已正式投產!將落地三條口罩生產線其中一條為N95產線日產口罩十萬隻!一起去江陰臨港開發區看看這個特別的口罩工廠。遠景CEO張雷把「口罩廠15天投產」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交給了一支由採購、供應鏈、製造、基建等專業人士組成的特別行動小隊。「每一天都像打仗,從上個月到現在,很多團隊成員每天只能睡三個小時,大家是用命在拼。」遠景能源全球供應鏈高級總監邵春雷想起這15天的過往,難掩內心澎湃。
  • 漯河臨潁:齊心協力採摘香菜支援武漢
    漯河廣播網漯河廣播網[河南省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01201505003]是漯河市重點新聞網站之一、漯河市廣播電視臺廣播中心官方網站,承擔全市新聞宣傳報導、重大事件宣傳、網上在線直播、舉辦社會活動。2016、2017、2018年度漯河市十佳網站。
  • 漯河:你來了……
    文明漯河人人愛你我參與更精彩在漯河無數個「小紅帽」「紅馬甲」活躍在城市各處無數個普通的市民踴躍參與創建工作截至目前,累計入戶10萬餘戶,徵求群眾意見建議8大類、1.2萬餘條,問題整改率達到90%以上。02黨建引領共參與一言一行總關情,攜手共創文明城。
  • 遠景「微笑口罩」投產,全部捐贈社會,助力全面復工
    2020年3月1日,遠景科技集團為抗擊全球新冠疫情,15天建成的「遠景微笑製造中心」口罩工廠正式投產,將落地三條口罩生產線,其中一條為N95產線,日產口罩十萬隻,全部捐贈給企業、學校和社區,支持抗疫和全面復工。
  • 查處一起口罩案!河南漯河市場監管部門在行動
    「1月24日銷售的一次性口罩,標註的生產日期竟然是2月6日。」1月26日,河南漯河市市場監管局接群眾投訴,迅速出擊,在黃山路盛緣堂大藥店查處了一起虛假標註生產日期口罩案。 店方稱,這一批次口罩共進貨200包,後來在銷售中才發現生產日期的標註問題。
  • 二期已進場,三期即將全面開工!漯河陽光福園有望結束八年爛尾期
    【二期已進場,三期即將全面開工! 漯河陽光福園有望結束八年爛尾期!】從今年8月底開始,@河南都市爆料 持續關注了漯河市陽光福園小區爛尾的投訴。今日冬至,@河南都市爆料 始終惦記這些業主是否吃上團圓的餃子,新房是否開工?漯河市陽光福園現在接手的漯河鵬威置業有限公司開發商王總曾經通過頻道給全體業主做了承諾。承諾:一期安置房 部分沒有領到鑰匙業主兩日內拿到自家鑰匙;預計二期工程十月份進場,十一月達到裝修的條件開始辦理網籤和貸款合同 ;三期工程十一月份全面開工。@河南都市爆料 的記者針對此事做了回訪。
  • 漯河這麼多的橋!
    漯河,因水而得名,千年流淌的沙澧河,穿城而過,飄逸東去,通江達海,形成中原獨特的水域奇觀。「一橋飛架南北,天斬變通途。」作為「枕在水上的漯河」,橋是城市發展的顯著標誌,不僅為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便利,同時又延伸了城市發展空間。
  • 河南漯河一公司20多名員工嘔吐送醫 疑似食物中毒
    中新網1月1日電 據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網站消息,2019年12月30日,河南省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先後有20多名員工疑因公司食堂用餐,造成噁心、嘔吐等狀況,經送醫診治患者已全部出院。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網站消息截圖。消息指,2019年12月30日,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有員工疑因公司食堂用餐造成噁心、嘔吐等狀況,漯河市市場監管局開發區分局獲知情況後,根據區黨工委、管委會領導的部署要求,立即組織人員前往調查,經多方了解,現已查明主要情況。
  • 年投科研費300萬!漯河醫專獲「國」字頭資格
    河南日報農村版訊(記者 仵樹大)12月4日,記者從漯河醫專獲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日前下發《關於批准註冊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託單位的通知》(國科金髮計〔2020〕88號),其中,漯河醫專獲批註冊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託單位,這是對該校本部及附屬醫院綜合科研實力的高度肯定,標誌著學校具備了獨立申報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格
  • 打造中原生態水城 漯河又一溼地公園「亮相」
    漯河西城區水韻花溪溼地公園一景最近,經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批准,漯河市西城區水韻花溪溼地公園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為漯河市增添了一處獨具特色的旅遊網紅打卡地。水韻花溪溼地公園是漯河西城區18公裡環城水系中的重要節點之一,也是漯河市打造中原生態水城的重點工程,溼地公園內被設計成桂花段、桃花段、櫻花段、紫薇段、海棠段5個主題植物帶。東北側高崗區域為古城遺址公園,與月灣湖公園、小南湖溼地公園融為一體、互為補充,共同構築一個500餘畝的溼地水景公園,是漯河市目前最大的水生態公園。
  • 漯河陽光福園小區三期還要再「坑」幾年?這個大坑就是俺的家!
    【漯河陽光福園小區還要再「坑」幾年?三期業主:看,這些沒有動工的大坑就是俺們的家!其實我們不是業主,因為我們的房子還沒影呢!】陳女士將@河南都市爆料記者陳爆爆邀入了漯河市恆潤陽光福園的業主群,業主們紛紛開啟訴苦模式:陽光福園是源匯區政府主導的城中村棚戶改造工程項目,最初是漯河市南關村寧莊村城中村改造項目,由漯河市鶴翔房地產公司開發,後來鶴翔公司資金鍊出現問題,該項目就由恆潤置業「接盤」,幾年過去,恆潤置業力不從心,又被漯河鵬威置業有限公司接手。
  • 漯河:實驗學校何其多,她們到底實驗了啥?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以「實驗」命名的學校,但漯河的實驗學校卻特別多。就像漯河人早餐特別喜歡吃熱乾麵、喝胡辣湯一樣,漯河的教育部門也特別偏執地喜愛用「實驗」二字。需要提醒的是,三所區級的實驗高級中學都是一校兩牌,既有高中部,也有中專部。
  • 「洛陽造」抗菌抗病毒口罩新品發布 50萬隻醫用口罩現場捐贈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王雪娜/文王以震/圖 通訊員王思臣1月10日上午,河南盛都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新品發布暨捐贈儀式在洛陽高新區火炬大廈廣場舉行。50萬隻醫用口罩現場捐贈王以震攝石墨烯納米銅材料發明人連崑博士發布新產品抗菌抗病毒口罩研發及專利技術信息。
  • 膠州愛心企業捐贈20萬隻KN95口罩馳援石家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震河北石家莊地區的疫情發展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青島膠州愛心企業為支援石家莊抗疫,暫停了工期緊張的國外訂單,加班加點趕製出20萬隻達到國內和國際雙重檢測標準的KN95口罩無償馳援石家莊。
  • 河南的漯河不是河,這裡曾因火腿走紅,又率先解決了農村土地流轉
    我們這裡講的是城市漯河,漯河境內沒有漯河,只有沙河、澧河兩條大河,這兩條河流發源於伏牛山與桐柏山,曲折東流,在漯河市中心交匯,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兩岸兒女。漯河,地處中原腹地,這個城市轄3區2縣,人口不到300萬,但不是河南省最小的市,屬於是比較小的城市。
  • 豫中4市的央企製造業實力多強,看鄭州許昌平頂山漯河的超級央企
    是隸屬於世界500強、全球規模最大的投資建設集團一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原來公司總部位於南陽市,現總部駐地在鄭州市,是河南省、福建省建築行業兩省的第1位,河南省百強企業第4位,註冊資本60億元,年經營規模2000億元左右,員工18000餘人。公司成立於1952年,中建七局施工足跡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區,以及非洲、南美洲、西亞和東南亞等地區。
  • 漯河:「一盔一帶」進校園,交通安全「系」身邊!
    漯河交警漯河市交通管理支隊官方平臺【漯河交警】平臺簡介來自漯河交警00:0000:2612月16日,臨潁縣交警大隊民警深入縣瓦店中心小學開展「一盔一帶」進校園宣傳講座。通過講解,同學們明白了出行時要注意觀察路面情況,做到「一慢、二看、三通過」,做到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各行其道。此次交通安全宣講活動,不僅讓同學們對交通安全知識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更是通過「小手拉大手」,由同學向家長宣傳文明出行、安全出行,共同提高文明交通出行意識,以實際行動創建一個安全、文明、舒適的道路交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