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寶家庭的快樂與煩惱—-如何讓父母的愛更均衡?

2020-12-24 秋老師育兒課堂

昨天晚上,隔壁鄰居的屋裡又傳來大人的責罵聲和孩子的哭聲。不用猜就知道他家的大寶又挨打了。

鄰居有一兒一女,大女兒今年11歲,五年級,小兒子今年上幼兒園中班。鄰居為這兩個孩子的事,整天搞得焦頭爛額。

前幾天,媽媽給大寶和二寶分別買了一袋彩虹糖。二寶一邊走一邊吃,結果把彩虹糖全部撒在地上,二寶一看彩虹糖不能吃了,就問姐姐要。

彩虹糖是姐姐的最愛,姐姐就分了一半給弟,自己留了一半,弟弟卻要姐姐全給他,姐姐不願意了。二寶就又哭又鬧,爸爸就責罵大寶:做姐姐不知道讓著弟弟,還把弟弟惹哭了。姐姐不服氣,辯解了幾句,爸爸更生氣了,就打了大寶一巴掌。

還有一次,姐姐在屋裡寫作業,弟弟走過去,在姐姐的作業上亂塗亂畫,還把本子的一個角撕壞了。姐姐一看非常生氣,就推了弟弟一把,弟弟沒站穩,跌倒在地,於是哭著向媽媽告狀,媽媽沒弄清楚事情的經過就大寶罵了一頓。

每個家庭在沒生二胎之前,腦海裡都有一個這樣一幅溫馨而幸福的畫面:姐姐(哥哥)牽著弟弟(妹妹)的手,一起遊戲,快樂玩耍。一家四口幸福得坐在客廳裡看電視、走在美麗的公園裡看風景……

現實生活中,確實也有不少這樣的二寶家庭。我一個朋友,大寶已經上高中了,妹妹在幼兒園大班,哥哥每天寫完作業就帶妹妹玩,妹妹呢,每天放學給哥哥開門、拿拖鞋。兄妹感情特別好,朋友笑著說這是自己命好。

但家有二寶,更多的卻是另外一種場景:遊戲時兩人像是在拆家;發生矛盾時大寶哭,小的鬧,父母氣得直跺腳。

隨著二胎政策放開,有兩個孩子的家庭越來越多,二胎家庭的教育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並引起社會的關注。

有些家庭在決定生二寶之前,會或多或少去了解大寶的想法,結果是:絕大多數大寶並不想要個弟弟或妹妹。因為他們擔心,一旦有了弟弟、妹妹,父母對自己的愛就會減少,媽媽爸爸就不會全心得愛自己了,甚至忽視自己。

兩個孩子的家庭,確實更考驗父母的教育水平,而父母的教養方式、父母對兩個孩子的態度都決定這個家庭的幸福指數。

那麼家有二寶,我們該如何去平衡大寶二寶之間的關係,如何讓兩個孩子都能感受到來自父母均衡的愛呢?

1、不要拿兩個孩子做比較。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也有自己的缺點。就拿鄰居家的孩子來說,小寶是男孩,年齡小,自然得到父母的疼愛,而且小寶聰明伶俐,嘴又特別甜。有一次我送給小寶一些點心,告訴他:這是給你的,另一盒是給姐姐的。他告訴我說:姐姐牙疼,不能吃,都給我吃吧!我知道,姐姐牙並沒有疼。

而大寶很善良,特別照顧弟弟,經常陪他玩,有好吃的總是留著給弟弟。但姐姐學習不好,性格比較內向,所以父母不太喜歡姐姐,覺得弟弟什麼都比姐姐強。所以一旦姐弟有矛盾,受責怪的總是姐姐。

2、改變「大的一定要讓小的」的傳統觀念。讓兩個孩子共同學會愛與分享。

在父母傳統的觀念裡,老大就應該讓著老小。孔融讓梨的故事是父母的教育必備。其實適當的謙讓是一種姿態,是大的愛護小的一種表現,而不是必須的和應該的。如果大的一味的無原則得忍讓,加上家長的默許和縱容,只會讓小得更加得寸進尺。

所以,在大寶主動謙讓的時候,父母要教育小寶:要向姐姐表示感謝,自己有好東西的時候,也要跟姐姐分享。

3、當孩子之間有矛盾時,儘量讓他們自己解決。

孩子之間的矛盾是難免的,只要沒有危險或沒有攻擊性行為,父母大可裝作看不見。有時幾分鐘前還吵得一塌糊塗,幾分鐘後,兩人又玩不亦樂乎,這是孩子之間常有的事。父母的摻合,有時會讓事情更糟。

學會做一個適時「看不見,聽不見」的父母,其實也是一種教育的智慧。

4、要讓大寶和二寶都能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

俗話說得好,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自己的孩子,一定要一視同仁。在二寶出生之前,父母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大寶,二寶出生後,如果父母明顯偏愛,或因精力有限而經常忽視大寶,就會造成大寶心裡失衡,也會導致家庭悲劇。

重慶九龍有一個11歲的男孩,因為覺得媽媽愛弟弟不愛自己了,便離家出走。

蘭州的一個姐姐因為嫉妒父母疼弟弟,故意縱火燒傷弟弟。

很多父母都覺得,大寶大了,自己管自己,小寶還小,就應該多照顧他。這並沒有錯,但也一定要抽時間陪一陪大寶:參加大寶的家長會;抽一天時間,帶大寶出去看一場電影、單獨陪大寶出去一次遊樂園,都會讓大寶覺得父母依然愛自己。既能融洽家庭關係,又能讓兩個孩子友好相處。

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有二寶的家庭,壓力更大,教育孩子的責任也更大,所以在生二寶之前,父母就要做好準備,這個準備包括經濟上,思想上和教育上的。

二寶教育是老問題也是新問題,因為時代變了,教育理念和方法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獨生子女之前的多孩時代的教育方式已經不適合當下的教育了,所以二寶父母一定要加強學習,不斷探索新時代育兒理念和知識,才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構建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

相關焦點

  • 二胎家庭「一山不容二虎」?二寶出生後,父母切勿「忽略了」大寶
    大寶會認為爸爸媽媽有了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就不再愛自己了,通常他們都會更暴躁,甚至用大喊大叫來表示自己在父母面前的存在感。如何避免大寶對二寶產生「敵意」呢?姐妹連肝膽,兄弟同骨肉。1)父母的溝通很重要媽媽準備生二寶的時候,要對大寶寶做好溝通,讓大寶明白,弟弟或者妹妹的出生並不會搶走孩子的任何東西,父母還是很愛大寶的。相反,媽媽生下二寶後,大寶還會得到一個玩伴。
  • 提示二胎父母:二寶三歲大寶情緒有反覆,考驗父母智慧的時候到了
    上次聚會的時候,糖果媽媽還洋洋得意地說生二胎沒有什麼難的,有大寶帶二寶媽媽輕鬆又開心呢,想不到這說過的話大家還記憶猶新,這次聚會糖果媽媽的態度突然就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整個聊天過程中,糖果媽媽像個怨婦一樣不停地部吐槽兩個寶寶的煩惱事。其實,也不怪糖果媽媽的態度轉變快,是因為二胎家庭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
  • 有了二寶,大女兒視力模糊患「癔症」,二胎家庭這5大問題要面對
    在我們大部分人的印象當中,家裡面能夠有兩三個孩子,一家四五口人在一起其樂融融,快樂的生活著的場景,是很多獨生子女家庭都非常羨慕的場景。看著一家人出去遊玩,一家人共度晚餐的時候,相信這種溫馨的畫面,會羨煞多少人。而極力想要二胎的家庭,和有了二胎的家庭,千萬別忽視了大寶的心理變化,若對孩子原以為的愛卻化成傷,也許是二胎家庭最大的悲劇。
  • 父母真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嗎?二胎家庭現象:偏愛老二忽視老大
    儘管大家都懂得要公平公正,但現實中能做到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兩個孩子的家庭更是如此,父母要做到完全公平的對待兩個孩子是何等的不容易。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在有了老二之後,兩個孩子的鮮明對比,讓很多人不得不承認,確實是喜歡二寶多一些。小的都比大的會來事,更會哄人開心,忍不住讓人喜歡,看見老二就什麼煩惱都沒有了。
  • 二孩家庭要懂的心理學,把教育放在大的身上不護小,才是平等的愛
    就像影片《二胎時代》,女兒常有一些反常表現,比如:變得叛逆,用做錯事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用哭鬧來發洩情緒,害怕失去父母的愛和關注;變得更「自私」,不願將自己的東西與弟弟分享;經常欺負弟弟,以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等等。那麼,父母應該如何正確地處理大寶和二寶的關係呢?
  • 三世同堂,快樂與煩惱
    我的家庭不富裕,父母生活中也是爭爭吵吵,我和我老婆在城市認識,算是脫離農村的第一代之間的結合。這脫離農村定居城市,有一個經濟上的提升,底層邏輯還是蹭著這個時代的東風,靠知識改變了命運,算是個小知識分子吧。
  • 二寶出生後,父母這三句話最好不要對大寶說,過度「催熟」傷娃心
    雖然很多家庭說不想生二胎,但從數據看二胎還是「真香」的。與獨生子女家庭不同,二胎家庭,多了一個二寶,不僅僅是多了一個人的花銷問題,在教育上也有很大區別。二寶就很乖很聽話,而且越長越漂亮,說不偏心是不可能的,有時候看到大寶欺負妹妹,就覺得更討厭她了。但為了能夠讓兩個孩子都健康成長,這位寶媽還是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大寶身上,二寶大部分時間都是讓阿姨帶的。
  • 有個強勢又偏心的媽媽,十年後家庭結局將會怎樣?
    有的媽媽可能從小就非常偏心,可能對老三非常好,對大寶或者二寶則過於疏忽,等到老了之後可能大寶或者二寶都不願讓其住在各自家裡,但是老三也不願都是一個人撫養媽媽,這樣媽媽的晚年可能過得非常悽慘,兄妹三人可能因此鬧矛盾甚至不相往來。
  • 梅婷對女兒的「一個眼神」引熱議,二孩時代,寶媽如何讓愛更平衡
    遇到問題,父母都會袒護他,而我只能受委屈。所以,要問我想不想要個弟弟或妹妹,真的好糾結。看完這個孩子的信,作為父母的你,是否多了一分感慨和理解,在生二胎之前,是否會多想一下如何讓愛更平衡?其實「愛平衡」對很多家長而言,真的很難。梅婷對女兒的「一個眼神」引熱議,你是否也曾這樣對待「大寶」?
  • 二寶比大寶「聰明」?這是有科學道理的,看完感嘆二寶不容易啊
    國家二胎的政策放開後,很多家庭都開始要二胎。二寶比大寶「聰明」?這是有科學道理的,看完感嘆二寶不容易啊寶媽們在要二胎的時候經常會談論一個話題就是,老大和老二怎麼相處的。很多時候,老大作為孩子,更有親身經歷,也會告訴自己的弟弟或者妹妹遇到問題怎麼做。所以老二有了很好的「老師」、榜樣,就讓父母感覺二寶非常聰明。
  • 「二孩」家庭增多 「老大的煩惱」讓爸媽們抓狂
    揚子晚報記者調查發現,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迎來了「雙寶」時代,家長們開始為難:兩個孩子,如何愛?  在討論中,不少家有二寶的媽媽紛紛講述了自己遭遇的「兩孩」煩惱,「老大」在有了弟妹後的情緒反應,讓不少家長始料未及。  「昨天家裡吃麵條,早就會自己吃的老大吵著要我喂,我在餵弟弟根本顧不上他,4歲的老大不依不饒。」  「上中班的小樂上一個月當了哥哥,看媽媽一天到晚照顧老二,沒辦法像往常一樣接送他,晚上也無法陪他睡覺。
  • 梅婷護住兒子對女兒「眼神殺」:大寶對二寶的敵意,都是父母作的
    但是,真正當二寶出生之後,由於年齡的差距,父母總會不可避免地將注意力放到他身上。而這個時候,他們往往會發現原來乖巧懂事的大寶性格卻越來越不討人喜歡,尤其他還喜歡針對自己的弟弟妹妹。 在父母看來,自己已經儘可能做到所謂的「公平」了,而二寶年紀又小,已經懂事的大寶針對弟弟/妹妹,就是不乖的表現。
  • 手足之爭,二胎父母到底如何平衡對孩子的愛,幾個小竅門要記牢
    羊寶兩歲左右二寶出生,那時候我最擔心的問題就是隨著二寶的出生對老大會造成什麼影響,生怕孩子又小因為多了一個人分享父母的愛和關注而難過和不安,所以在二寶出生前就經常跟寶爸商討對待老大問題,平衡孩子之間的愛。
  • 為什麼二胎家庭中,父母想做到公平很難?可能是「虹吸效應」作怪
    在打算要二胎的時候,她的父母也沒有特意去徵求孩子的意見,就是自己做主懷了二寶。等生了二寶之後,發現是個男孩子,當時小妮的父母都開心壞了,覺得這真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於是,在二寶剛出生的時候,兩個人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二寶身上,幾乎是忽略了小妮的存在,導致小妮非常的不開心。
  • 養小人︱臺灣八零後媽媽談談二寶生活
    (官方發言:來賓言論不代表本沙龍立場)4.給孩子多個陪伴和老公還有一個漂亮可愛的女兒,生活在英國臺灣知名部落客QQmei在她的博文裡提到過「 對於小QQ來說,這三年來擁有著我跟DDC百分之百的愛,擁有著我們全心全意的陪伴,
  • 不愛分享是自私?父母強迫娃分享,多數是為了緩解自己的社交壓力
    周末帶二寶去樓下的小公園玩,二寶隨手帶了一個小挖掘機,然後看到小土堆後就開始挖土。二寶玩的正盡興,來了一個三歲左右的小男孩,他看二寶玩的很有意思,於是也想拿二寶的挖掘機玩一小會兒。 可二寶死活不讓,於是小男孩就跑到我的面前問"阿姨我能玩玩哥哥的挖掘機嗎?"
  • 家有二胎,為什么爸爸總是偏愛二寶?媽媽偏于大寶?
    家裡有二胎的家庭通常會發現:父母和孩子容易互相拉陣營,通常大寶和媽媽一隊,爸爸和二寶一隊,這是為什麼呢?可能很多人會說,是不是爸爸媽媽有些重男輕女?其實不是,跟性別無關,答案現實又心酸。媽媽心思細膩,爸爸更易偏疼弱小有了二胎以後,寶寶太小,處處需要照顧,家庭會將原來關注大寶的精力分給二寶,對于大寶來說,這無疑是弟弟妹妹搶走了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大寶的情緒可能會失落,吃醋或脾氣變得焦躁。
  • 男孩控訴父母偏愛妹妹,網友看到妹妹的顏值:難怪,換我也偏心
    可能對於大多數成年人來說,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快樂的一類人。可是實際上小孩子往往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麼簡單,很多孩子都是小小的腦袋裡裝著大大的煩惱。而父母的不經意,也時常會傷害到孩子。
  • 「弟弟一哭,我就忐忑不安」女孩的一篇作文,揭開二胎家庭的傷疤
    當孩子發現來自父母的關愛被二寶佔據之後,他們會變得更「聽話」,因為幾乎所有孩子都知道,「乖巧懂事」是最容易贏得父母喜愛與讚賞的方式。 當然,也有一些孩子會出現相反的情況,他們反而會更調皮搗蛋,但本質上還是希望能引起父母關注。
  • 新型偏心正在悄然興起,比重男輕女更可怕!父母反覺沒做錯
    爺爺今後一定會好好地愛你。」實際上,這種新型偏心在二胎家庭中非常常見,只不過多數家長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2.新型偏心有哪些具體表現?①家庭矛盾無處不在父母的偏心行為會引起兄弟姐妹及親子之間的衝突,家庭關係不和諧,孩子就得不到健康成長!同時,父母對這種現象也沒有好的解決方法,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他們覺得自己的新型偏心觀念是正確的育兒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