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0年代,建德千鶴自然村婦女在黨的領導和婦聯組織帶領下,打破傳統舊俗,投身農業生產,實行男女同工同酬,孕育了千鶴婦女精神。1955年,毛澤東同志為此親自作出512字的批示,提出了「中國婦女是偉大的人力資源」的重要論斷,使千鶴成為「婦女能頂半邊天」思想的重要發源地。
為貫徹落實市委傳承弘揚千鶴婦女精神座談會精神,大力弘揚紅船女兒精神和千鶴婦女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各行各業的優秀婦女典型,杭州市婦聯啟動了千鶴巾幗宣讀團2020年宣講活動。
今天,我們請來了
杭州市千鶴巾幗宣講團宣講員於英姿
為我們講述
《教育幫扶,為大山裡的女孩「助飛」》
的感人故事和動人情懷!
《教育幫扶,為大山裡的女孩「助飛」》
大家好,我叫於英姿,是千鶴巾幗宣講團成員,來自下城區的一名中學老師。今天我宣講的題目是「教育幫扶,為大山裡的女孩『助飛』」。
因為工作需要,2018年9月1日起我到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進行了為期一年的掛職支教工作。黎平縣的「黎平」本意為「黎民百姓、平安幸福」,它地處黔、湘、桂三省交界,因為交通不便,且當地90%以上為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一直非常貧困落後,是當地的一個貧困大縣。
編者註:
2020年3月,黎平縣脫貧。錄製此稿時得到消息:2020年11月23日,貴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貴州省最後9個貧困縣實現貧困退出,至此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要在發展經濟的基礎上,向教育、文化、衛生、科技等領域開展合作」,「把東部地區理念、人才、技術和經驗等要素傳播到西部地區,促進觀念互通、思路互動、技術互學、作風互鑑。」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政策》的精神,杭州市對口幫扶黔東南州,下城區對口幫扶黎平縣,我作為杭州下城的掛職幹部、支教老師,也一直把「觀念互通、思路互動、技術互學、作風互鑑」作為支教工作的要求。
什麼是當地學生的實際需要?怎麼樣的指導才能算是有針對性的指導?怎樣讓自己的支教充實而有意義?我想那就是愛每一位學生,把我所學真正地帶給當地的孩子,為每一個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石。
月餅和女孩的故事
初到黎平時,我帶教的是一個55名學生的初二年級平行班,班裡大多數學生來自黎平縣的偏遠鄉鎮,住在學校宿舍,基本上一個月回家一次,甚至有的學生一個學期才回家。經過一個月的磨合後,我和孩子們的關係漸漸融洽。中秋節前夕,為了緩解我的思鄉之情,杭州的朋友給我寄了幾盒知味觀的月餅。當時我剛好在班裡舉行了一個定主題當堂作文賽,我自然地把這些月餅做了比賽的獎品。在中秋節放假前一天,我把月餅帶到班裡,分發給獲獎的同學們。當時沒拿到月餅的同學都紛紛向這些學生投去羨慕的目光。我鼓勵學生,下個月,我們將舉行班級朗誦比賽,到時候的獎品換做杭州的另一種點心蛋黃酥,希望今天獲獎的同學再接再厲,沒獲獎的同學也迎頭趕上,爭取下一次有更多的同學贏得獎品。
中秋節回校後的一天中午,我正在辦公室批改學生的返校作業,突然班上一個姓楊的女生敲門進來。她臉漲得通紅,站在那裡一直搓著手,呼吸也有點急促。我嚇了一跳,連忙讓她坐到我旁邊的凳子上,拉著她的手輕聲詢問和撫慰。幾分鐘後,小楊同學終於輕聲地和我說:「於老師,我這次回家把我的月餅,就是您給我的獎品帶給了我媽媽。我把月餅拿給媽媽,告訴她這個是老師給我的獎品。媽媽很激動,媽媽說她從來沒有見過裡面有蛋黃的月餅。媽媽只會說侗語,不會說普通話,也不識字,她從小就一直在家幹農活,她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大家趕集的鎮上。後來媽媽和我、弟弟一起吃了那個月餅,媽媽拿著那掰開的月餅一直笑著。還沒到冬天,但媽媽的手已經因為常年幹農活開始出現了裂口。老師,我看著媽媽的笑臉,看著她乾裂的手,我下決定一定要好好學習,上大學走出大山,我要帶著媽媽到外面走走看看。她不識字,她不會說普通話,這都不要緊,我就是她的嚮導。我會帶著她去很多地方,我還要帶她吃更多好吃的。謝謝老師。」女孩越說語速越快,最後一句話後,她站起來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然後快速地跑出了我的辦公室。
望著小楊同學匆匆遠去的背影,我的眼淚不爭氣地在眼眶打轉,為女孩的懂事,為女孩媽媽的不易。同為女性,也有女兒,那一刻我的心裡忽然點亮,除了做好既定的支教工作外,我們還可以做很多很多,特別是為這裡的女孩子能再做點什麼。
女孩爸爸的護送
習總書記說:「不了解農村,不了解貧困地區,不了解農民尤其是貧困農民,就不會真正了解中國,就不能真正懂得中國,更不可能治理好中國。」
黎平縣大山深處,蜿蜒盤旋的山路間,到處是接近90度的急轉彎。路的盡頭,苗族、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依山而居,過著清苦的生活。大山深處的少數村落環境封閉落後、早婚觀念盛行,還保留著早點嫁女兒拿彩禮的觀念,這些村子裡早早輟學回家的女生特別多。
「女生失去了受教育機會,她們的下一代也必然受到影響。」在「下城區在黎幫扶團」的倡導下,2019年3月,「山鳳凰關愛女生計劃」應運而生。首批「山鳳凰」女生分別會獲得3000至8000元的獎學金和助學金。
當年8月,我們幫扶團成員和黎平縣教科局的老師們一起,帶著鑼鼓隊轟轟烈烈地兵分數路「送錢下鄉」。我們把這個「大紅包」敲鑼打鼓送上家門,就是要讓村裡所有人知道,女孩子讀書好,可以比出嫁還風光。
夏天的大山茂盛蔥綠,那天天氣晴朗,陽光燦爛。經過近3個小時的車程後,我們的車停在了群山間一個村子的村口,村裡的兩位女生分別獲得了5000元的助學金。
吳姓女生的家在村子的最裡面,沿著蜿蜒起伏的山路,從村口到她家有2公裡多。吳同學家的兩間平房依山而建,低矮昏暗,屋裡吳同學拿著幾本借來的高一教材正在預習,她說到了高中還要更加努力,考上大學,以後不讓父母這麼辛苦。吳同學的父親當天也從打工的地方請假,轉了好幾趟車特意在家等著我們。吳爸爸說一口帶著侗語腔調的普通話,他話不多,只是反覆地說「謝謝政府、謝謝浙江、謝謝杭州」,更多的時候就一直看著我們靦腆的笑。從他的隻言片語,從他的笑容,我們能由衷地感受到吳爸爸的激動和驕傲。在我們和父女倆告別打算返回村口的時候,吳爸爸堅持著把我們一路送到了2公裡外停車的地方。臨近中午,高山的陽光異常熱烈,吳爸爸一邊抹著汗,一邊和我們說,再苦再累他也一定要讓女兒讀書,要把女兒培養成村裡的第一個女大學生。這個樸實瘦小的男人,全年無休,一個人扛起一家五口的生活,他最大的希望就是通過他的努力,再也不讓自己的子女重複他的辛苦。當我們車子開出村口很遠轉了一個彎的時候,我看到他還站在烈日下朝我們揮手。
杭州黎平相距1200公裡,相見不易,這樣的感動,這是專屬於教師的幸福!而女孩爸爸的這段兩公裡護送,也將是「山鳳凰」飛出大山的重要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講「扶貧先扶智」「要把發展教育扶貧作為治本之計」。黎平支教,讓我更深切地理解了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精準扶貧」就是要找準癥結把準脈,開對藥方拔「窮根」,要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增強貧困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作為女性,讓我們更加關注大山裡的女孩,助力山鳳凰起飛吧!
教育幫扶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腿更長的路。教育幫扶之路,我們一直在努力,我們一直在奔跑!
來源:區婦聯、區教育局婦聯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千鶴巾幗宣講|於英姿:教育幫扶,為大山裡的女孩「助飛」》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