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頭,泡了很多論壇。上的比較多的有籬笆、19樓、天涯、GZ媽媽、搜狐、家電、Chiphell,還有國外的HOUZZ。從很多大神的分享裡學到了好多東西,看得多了,在風格的選擇上也亦發凌亂。那時籬笆很流行美式,媽網喜歡田園,Chiphell追求現代奢華,這些都對我在裝修風格定位上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雖然不同的風格網上看了很多,但現場成品卻很少。梅州地處四五線城市,客家人的傳統習慣於全家老小共同居住,所以在風格上較為中性,相對保守。
當時本地也參觀過很多新房裝修,比較少見美式、北歐、LOFE這些風格,大都以歐式、中式和現代風格居多。習慣的做法是寬敞的大面積的地磚上牆落地、複雜的多級吊頂、四面八方的射燈、星光熠熠的水晶吊燈、造型豐富的電視背景、滿堂富貴的高級紅木沙發。 這種風格比較常見,沒那麼突兀,也易於不同年齡層次的人達到平衡點。
但這些與我心中的家相差甚遠。那些線條分明冷峻的現代、格子蕾絲花邊的田園、藍色牆壁白色柵格的地中海,好像也不是我追求的。那時候迷茫了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思考和糾結自己的新家到底是什麼模樣,然後要如何去實現。
後來,慢慢喜歡上了宜家簡潔舒適的北歐風、充滿自然和木色的MUJI風、線條和顏色豐富的美式風。
看來,註定要變成大雜燴混搭了。